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如果要渲染文字,我可以用哲合忍耶的每一個主要概念為題,寫成一篇長詩。像「克拉麥提」、「多斯達尼」、「穆勒什德」、「束海達依」——也許這個總使人激動的人民派別就可以用這一個個詞來描述。 如果要惟妙惟肖地、簡化地給外人介紹,或者用一個畫面來捕捉住它——那麼我想,所謂哲合忍耶,就是一大群衣衫襤褸的剛強回民,手拉手站成一圈,死死地護住圍在中心的一座墳。 這極不準確,但是也許能給我的朋友們印象。 外人看著他們很奇怪,不知那墳裡是誰。 他們神情嚴峻,圈子如人牆,準備迎接子彈打來。 外人也明白了:哪怕被打死,這些人也不會散開的。 他們想解釋幾句,但是覺得不可能。 ——所以,我應該把這種墳墓敘述一下。「拱北」,即聖徒的墳墓,也是能夠概括哲合忍耶的一個詞彙。 1.馬明心道祖拱北 據曼蘇爾用阿拉伯文寫下的記載: 清廷下令斬首,在狠毒和恐懼中把太爺暗殺在城樓上,把遺體藏起來,派人嚴密看守。……他們把太爺的遺體弄到一個拴馬的地方埋下,自此凡在這裡拴的馬就都病死。……於是就遷到蘭州西門外一家基督教堂內。……後來,有個叫石班頭的看牢人,把太爺金體挖出來,葬在城東的石家墳裡。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道祖拱北;每天有無數人來上墳沾吉。 氈爺《曼納給布》: 尊貴的主人維尕葉·屯拉在城上得了捨西德的高品;……第三天,被秘密埋在馬棚裡。……命了姓石的穆民,把遺體遷到城外先農壇,這個有智慧的人乘機把尊貴主人偷埋在自家墳園;現在的石家拱北就是長眠之地。那有智慧的人,……一天來到我家,和我爺爺(東稍門五阿訇)談到乾隆四十六年時,他說:「當時我是官府的人,我把尊貴主人的貴體守護了三天三夜,親眼看到了奇妙的顯跡。最後我把他秘遷到我家墳園。」 無名氏漢文本《哲罕仁耶道統史》: 石班長找水車一輛,取了蓋,將太爺的玉體放進水車裡,拉到龍家灘安埋;回家後又想:這是一位貴人,為甚埋給別處?二次又將道祖太爺的玉體搬回自家墳內。 哲合忍耶老百姓流傳的,實際上就是上面幾種說法的歸納:馬明心殉難後,王廷贊一面嚴加封鎖消息,一面將馬明心的屍體秘埋總驛站(原皋蘭縣府馬廄之側),後遷廣武門先農壇(今鄧家花園),事變期間,新關石鄉老將遺體偷出,埋於東川自己祖墳沾吉,故有石太爺拱北之稱。 但是,據公家資料,卻大不相同。《欽定蘭州紀略》卷十三阿桂、李侍堯奏折: 馬明心雖未有助逆實跡,然其創教啟釁,實系禍首罪魁。現令刨出屍身,銼骨揚灰,其首級一併同懸示眾。 戰爭之中,機會活躍在每一個地點和瞬間,可能性是無數的。公私撰述如此的不同,已經不能窮究也沒有必要窮究了。哲合忍耶全教對清朝公家這種輿論不屑一顧——名揚全國的聖徒墓東川大拱北,不僅屹立在蘭州,而且後日成了哲合忍耶鬥爭的要塞堡壘。關鍵在於,在有過那樣慘無人道的屠殺和壯烈的殉教之後,哲合忍耶只需要一種東西:烈士的遺骨。後來,戰火拚殺中,甚至在失敗被殲之中,哲合忍耶總是不顧死活地搶奪領袖遺體——成了一種瘋癡習慣。然而,深刻的前定又使他們無法一勞永逸地保護住掩埋著領袖遺體的墳墓——哲合忍耶便死死爭奪那個埋骨的地點。拱北(聖徒墓)在哲合忍耶中完成了它的象徵和抽像意義;老百姓們籍這些拱北看守著自己的一切——信仰、情感、財富、歷史。而蘭州東川拱北是堡壘中的堡壘,它就是哲合忍耶的世界中心。 2.金城關拱北 金城關倚山靠河,地點狹窄。當年賽力麥率大批女人在此殉教,使此地聲名大震。故鄉的黃河來到這裡,喚著撒拉女兒的英靈。賽力麥像流星一樣閃爍了一瞬便消失了,後來人為這種短暫而激動。妻子之後,這是義女——她們對馬明心的追隨,總是在召喚著追隨者們。 金城關很久後(一九一九年)才建成拱北,成為哲合忍耶在蘭州的第二處聖地。拱北高懸匾一塊,上書阿拉伯文「束海達依」(殉教之路)。 3.蘇四十三下落 公家《欽定蘭州紀略》卷十三: 所有蘇四十三首級現已裝盛木桶,並奉到告示頒發各省,每處懸示數日,俾回民共知儆戒。 同書卷十一,六月十五日總攻後: 共割得賊首一百二十餘顆,……認出蘇四十三、韓一提巴拉、周阿渾、張懷德、馬黑提卜首級五顆。臣阿桂細驗蘇四十三首級,雖連鬢、短胡、面白色與馬復才所供相符,尚恐難以憑信;……攜帶蘇四十三等首級五顆飛馳進城,提出蘇四十三等家屬令其一併識認。此內蘇四十三首級不特蘇四十三妻妾認明哭泣,即其十餘歲幼女亦撫摩泣涕,其為蘇四十三首級確鑿無疑。 此說描寫細密,但也未必全屬真實。欺上瞞下是公家傳統,百姓們認為,官員向上匯報愈細其中詭詐愈大。蘭州拱北老馬阿訇對我說:「蘇阿訇沒有下落!沒有埋體(屍身),所以也沒有拱北。他得了捨西德走了,走了哪裡不知道。」 這種說法,否認了有蘇四十三骨殖在華林山的說法,相反暗示了另一個特殊的伊斯蘭概念:隱遁。哲合忍耶教徒的觀念是:如果有埋骨處,就一定會有顯跡,如皋蘭馬病;如果有臥裡的偉大感應,就一定會根據顯跡找到亡人安息地點。而蘇四十三沒有——那麼,他就有可能遵循著更神秘的口喚,隱遁了。 今日哲合忍耶人上華林山致哀,常在一處有經文的墳前點香,墓主人不知是誰。 4.新疆的拱北(馬明心妻女) 據清乾隆帝與阿桂等人在戰爭後期研究,決定平定後「婦女發往伊犁;給與厄魯特、索倫、察哈爾兵丁為奴」——被捕的二百五十九名婦女及女孩,便分為七批,於九月十六日開始踏上充軍流放的長途。 失敗後,在關川被捕的女人們是:「妻張氏、幼子二名、女孩二口。」「女充西」,因此充軍伊犁為奴者,當是張夫人及兩個女兒。張夫人是哲合忍耶人民深深地崇敬著的女性典型。她的清貧,她的剛烈,她以一個女人之身為信仰和丈夫報仇的英勇行為,震撼了一代代教眾的心靈。曼蘇爾說: 傳說,沒鬍子阿訇奉毛拉維尕葉的口喚來到了西口外,住在那裡等了多年。……傳說,卡費勒(異教徒,敵人)在除夕夜玩耍後都睡了,我們奶奶就拿了把刀,宰了他全家三十幾口人。清晨她到滿清官吏蔣繼武的法庭上自首。官問:「你為什麼要殺人?」她答:「我為報仇。」 傳說,這位官吏沉吟良久,說:「你是個有志氣的女人。」大年初一,張夫人就義於惠遠城郊、伊犁河畔上。 沒鬍子阿訇知道後趕來,給她念了討白(懺悔詞),她就殉教了。沒鬍子阿訇把她的血搽在自己的臉上,給她站了者那則,把她葬在河中。 後來有人在伊犁河岸為她修了一座拱北。河水改道時墓屋被毀了,但是全國教胞仍然湧來。現在教眾在河岸上悼念。因此,大年初一上墳悼念先烈——也許正是導致回民懷有一種特殊心理的根源。 兩個女兒,一葬吐魯番頭道河子,一葬綏定霍爾果斯,均有拱北。又傳說有三女,第三個女兒葬於伊犁綏定。隨行關川海姑娘,自盡於賽裡木湖。她們在迢迢流放路上所遭受的折磨摧殘,沒有一字記錄,一點傳說。 5.雲南的拱北(馬明心二子) 據乾隆與阿桂等擬定原則,「幼男發往雲南之普洱、廣西之百色極邊煙瘴充軍」,導師馬明心之長子馬順清、次子馬順真被充軍雲南。 次子順真,年僅八歲便鐐銬牛籠,倉皇上道。未至流放地便被折磨致死,葬於遙遠的雲南抱木井。忌日二月十六日。 長子順清,經名阿布都拉,道號穆罕默德·賽爾屯丁,充軍於雲南省墨江縣他郎寨,後來成為哲合忍耶在雲南的根源。拱北在他郎,道堂在河西縣東溝,教內尊稱他郎太爺。忌日七月二十七日。他們將續寫未來的故事。 6.關川拱北(馬明心妻與子) 與蘭州事件同一天,一生含辛茹苦,為追隨丈夫遠離故鄉的撒拉夫人,聽說丈夫已殉教於蘭州後,就自殺了。戰事平息後,清朝官軍血洗了關川。 乾隆《欽定蘭州紀略》卷十三己巳,阿桂、李侍堯奏折匯報了這次血洗: 於初五日巳刻猝至官川馬明心家,擒獲該犯堂弟馬三娃即馬廷美並馬明心之妾張氏、幼子二名、女孩二口、馬三娃之母孫氏,又獲逆犯張懷德之妻馬氏,並訪得馬明心之長子四十九久匿另莊回民馬德裕家,隨押令協差飛拿,將馬四十九並馬德裕及伊子馬明耀獲解;次日,又拿獲外來從教之伏羌回民齊明、齊月,臨潼回民拜得明,清水縣回民蕭明正,山西蒲州回民廉梓玉,新教教讀馬成祥,馬明心表弟馬朝林,另莊居住之車滿倉,督押至縣;又於縣城拿獲逆犯張漢之妻馬氏、女二口、犯兄張柱妻李氏、子女四口,飭縣分別解省;並查官川地方大小村莊俱系漢回雜居,其馬明心所居官川堡莊內共有回民三十餘戶,分上、下堡,上堡繫馬明心等居住。(略)至護送馬明心之馬成德、馬如玉、馬成林、馬薩滿拉即馬如昌,亦(略)弋獲;(略)回省之後路過隴西又拿獲逆犯張明得、張懷德家屬共十五名口,一併分起解省。臣等提集各犯逐一嚴加鞫訊,各供俱系新教回民,或向從馬明心唸經,稱大徒弟;或不遠數千里前來拜從;或與馬明心交密為之經理家務;或於馬明心起解時直送至省;或於馬明心正法後群聚誦經;或代馬明心收銀;或藏匿馬明心之子。(略)應將附從馬明心之馬德祿……(略)三十二名概行正法以示儆戒;馬明心堂弟馬廷美即馬三娃、張漢之兄張柱、張懷德之兄張懷雄、張明德之父張士榮、侄張二娃五名,照緣坐律,概予斬決。馬明心、張漢、張懷德、張明德之妻妾子女等共二十六名口分別發遣,其婦女發往伊犁(略),幼男發往雲南之普洱、廣西之百色極邊煙瘴充軍。 我在關川隨著回民們上墳。一位姓高的阿訇領著我們,先為撒拉夫人拱北點香誦經;然後來到野地散開、圍成一個很大的圈子。低沉的索勒(古蘭經斷章),在相距很遠的一個個人之間傳著,聲音時啞時亮,忽重忽輕。最後,大家一齊伸出雙手,沉默了很久,為這片土地上被我們圍住的和圍著我們的犧牲者,接了一個長長的都哇爾(祈求)。 關川拱北的墓主是:撒拉夫人,以及馬明心之幼子(早夭),傳說還有一女。 荒山的上空轟轟滾過的雷聲,在荒絕的關川窯洞裡寧靜了,久久地潛伏於旱渴之間。 關川,地處今甘肅會寧縣馬家堡。懷著一腔後來人的激動,像一切哲合忍耶回民一樣,我兩次瞻仰了這處聖地。關川踞於關川河之河漫灘上,灘石灰黃,一望茫茫。道堂遺址在漫灘中的台地上,只是一排土窯。此地是著名的無水黃土區,人畜均吃窖水。關川河水質鹹苦不能食飲,但冬天表層的冰可以充窖。道堂上有一窖,口有木蓋,宛如一井,它就是當年維尕葉·屯拉·馬明心曾用以度日的源泉。今天淨身不准用這窖水了,今天教民們用關川河的苦水洗,窖水僅供食用。窯洞今已半頹,當年導師馬明心的幾處遺跡被莊嚴謹慎地保護著。洗阿布黛斯(淨身)時,水漱在口中,我心裡感到難言的苦澀。嗆鼻時,不知刺激自己的是苦水,還是眼淚。 關川道堂毀於清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初五。 以上是留下了姓名的亡人。 乾隆四十六年犧牲的無名烈士,在時光的流逝中再也無蹤可尋了。在乾隆帝親自指揮之下,至少有東鄉唐汪川、安定關川、循化、河州、蘭州、伏羌等地點,被清朝公家全屠。哲合忍耶清真寺被全毀。只要有一人一事線索可追,公家便把其地哲派清洗乾淨。哲合忍耶被定為邪教永禁。其餘各派必須設置一種鄉約,為清政府監視教務並向政府稟報。一部《蘭州紀略》中,羅列著政府掌握的名字;凌遲若干斬決若干,不放一人活命——信仰的鮮血,在乾隆盛世的底層洶湧地流。 我曾沿著黃河的孟達峽一步步走著進入循化。途經孟達工,見清真寺古舊得瓦蝕漆剝,靜靜地臨著河水。黃河冬季,正值枯水,碧波深不可測,兩岸上棧道小路密密如絲。那些寺古舊得快要坍塌,建築風格當屬明末清初。顯然未遭受兵燹。撤拉十二工,「惟漢文寺、孟達、夕廠三工俱系舊教,並無新教」、所以它們苟存至今。進了循化,左探右聽,此地沒有一座哲合忍耶寺,沒有一戶撒拉族哲合忍耶人,也沒有人再回憶他們族中驕子、神將一般的蘇四十三了。 我又沿著積石山脈鋼色的主峰——大力架山的古道出來,一路上藏民的經幡呼呼地抖響在金風裡,山溪水清脆地推轉著瑪尼磨輪。有土色的莊子在遠處溶在大地上,難以辨認。有三五個撒拉人的燕姑(女子)走來,說著突厥語感很濃的土話。當年蘇四十三那支狂暴熾烈的人馬從這山道上一擁而過,然後就像是滲入了這片荒裸不毛的紅褐礫石的大山裡,永遠也無法喚回了。 不僅循化至今斷絕了哲合忍耶。我曾參與去交涉馬坡的馬明心家鄉的舊墳。馬坡剛剛雪霽。梯田上下金黃麥垛和閃亮白雪之間,處處跑著漢民的豬。我們關心的那家馬姓在此地連一絲口風也聽不見了。和隊長見了面,他慇勤地勸茶遞煙。老人孩子好奇地圍著我們——清廷一遍追殺之後,這裡已經是漢族村莊,生計依然艱辛,村風還是淳樸如舊,他們自祖宗遷來後已經幾代繁衍,雖然一張張臉龐上再也沒有蘇萊提1了。 在另一處後來也被血洗過的莊子——糜子灘,此地高處黃河台地,形勢險要,風景壯觀。住民也基本上換了漢族移民後裔。聽說有若干戶姓馬的漢民。其中一個老漢,村人們說他家房樑上曾放著古蘭經。於是人們說:你祖先定是回民。馬老漢氣得跳腳大罵:誰說的?我日他先人!敢說老子是回民!…… 恐怖是強有力的。流血和恐怖是可以改變歷史的。政治家號召人們衝鋒時,他們自己處於恐怖之外。年輕人和幼稚者豪言壯語,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恐怖,也不能感覺恐怖。 國家,當這種怪物被迫地向國民舉起屠刀時,它製造恐怖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誰也無法實證式地統計無名殉教者的數字。可以判斷的僅僅是:聖徒馬明心在二十幾個縣裡的哲台忍耶被洗滅了十之八九。 在這種絕境之中,哲合忍耶倖存的那十之一二是什麼呢? 一是銷聲匿跡潛入地下的人——多斯達尼。 二是他們信仰的新的真理——束海達依。 苟活與慘死、造反與忠國,在哲合忍耶看來僅僅是事情的表層。紅的血,無論如何是神聖的。事情的內裡,是真主要哲合忍耶獲得傳教者的最高品級。日後的哲合忍耶回憶往事時,儘管悲憤沉痛但心理中有一種很難理解的得意和輕鬆。人類追求的和人類做孽的一切一切,最終都要達到那一道門檻——而哲合忍耶有了身上殉教者的血證,就可以直入天堂。每個剛成年的男人都覺悟了這一點,雖然他們默不作聲。人生如此短暫有限,生存如此艱難,活著就是負罪。然而道祖維尕葉·屯拉從真主那裡為你祈來了捨西德的口喚,不管你怎樣弱小有限,只要你為教捨命,你的血將不會被人洗掉,你的血衣將就是你進入天堂的證明。 束海達依主義,就這樣在孔孟俗世文化的海洋——中國的腹地誕生了。 束海達依,單數形是捨西德,基本的涵義就是為伊斯蘭聖教犧牲。在西海固、寧夏川、新疆、雲南和一切有哲合忍耶倖存者潛伏的地方,束海達依思想以它特有的血的燙熱和濃醇,默默溫暖安慰著我們的祖先。 已經有足夠證人在為哲合忍耶作證。從此哲合忍耶是一種以死證明的信仰。哲合忍耶像一種不願依戀母親而徑直撲向嚴父的嬰兒。哲合忍耶像一些不願認識祖國只願認識人道的——永遠的違法罪人。 血是宗教的種子。清朝作為哲合忍耶觀念中的第一代「行虧的」公家,替哲合忍耶實施了第一次遠方傳教。「女充西,男充東」,於是新疆和雲南成了哲合忍耶的兩大支柱。中國三大伊斯蘭教中心地帶即甘肅、新疆、雲南,自乾隆四十六年以後都有了哲合忍耶。這些渾身血跡的窮人堅信,在如此廣大的天地裡有一種準備正在進行;會有一天,有一個神應允的環境將為哲合忍耶出現。 這個哲合忍耶,已經是一個承諾了殉教誓言的、以「我們道祖老人家討下的口喚是輩輩舉紅旗」、「手提血衣撒手進天堂」為最高境界,並用這兩句話教育後代的人群集合。 1蘇萊提:信教者的容貌之美。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