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1-1118:00:18字數:3170
「願意犧牲自我」的王千戶大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做出了身赴黃泉的準備,牟指揮使大人卻奉著聖命,正欲忙著給他「清洗案底」。
劉瑾劉公公的日常生活,終於恢復如初——呼呼大睡、海吃海喝了幾天。
聖上既是無意追究王睿那廝在北疆的事兒,那咱老劉也當是能安然無恙的了。可這「迫在眉睫」的問題雖得以解決,但「長遠性」的問題卻又接踵而至——聖上貌似是有意要重用他,而這王八蛋卻又知道派人去「滅他口」的幕後指使者便是咱老劉!
這他娘的還得了!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更何況惦記著咱老劉的還是這麼位「木有節操與下限的政治潛力股」?
未雨綢繆,將他對咱老劉的「記恨」,及時給「消滅」掉——人死了,這「記恨」,也就被「消滅」了罷!
這他娘的,才是王道!
事可一,不可二。既是再進詔獄滅口,是有些「難上加難」的,那便「發散一下思維」,來個「曲線滅口」罷!
偉大的劉公公眉頭一皺,便計上心頭——遣了鄢小公公將王睿替聖上出了那麼個「分化瓦解、免世襲將官徭稅」主意的事兒,透露給朝廷大臣們知道!
這幫老王八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世襲將官們忽悠上了賊船,向聖上聯名上了道折子,以此來反對「革除衛所軍制」的事兒,結果倒好——三下五除二的工夫,便讓王睿那廝給化解了!
老王八蛋們,若是知道這背後替聖上出「點子」的人,便是那蹲在詔獄的王睿王千戶,會作何感想?
他們肯定會很不愉快!
可又會用什麼法子來「打擊報復」王睿那廝?
這個,偉大的劉公公就有些「不可而知」了,但他能肯定以及確定的是——老王八蛋們若是想「弄死誰」,那法子可就海了去了,而且他們的「法子」,往往都是事先不顯山不露水,待到「受害者」回過神來時,卻發現自個兒莫名其妙的已然被裝進了「棺材」,只等著填土了!
老王八們這回會採取怎樣的「法子」,他劉公公可真是拭目以待ing吶!
鄢小公公辦事,確是很教劉公公「放心」——才沒得幾日的工夫,王睿替聖上出了主意的事兒,便悄無聲息的在朝臣們之間傳開了。
朝臣們沸騰了!
「王睿?他是幹什麼的?哪一年的舉子?」
「這他娘的,到底是哪兒冒出來的野猴子吶?」
「聽說是北鎮撫司內的一千戶,原是大同府的游擊將軍……」
「游擊將軍是從三品,錦衣衛千戶正五品,這廝的官兒怎的卻是越做越小的?」
……
「聽說他是在北疆同韃靼人打了一戰,雖然宰了韃靼大將,自身傷亡卻又數倍於韃靼人,朝廷酌情考慮,才將他貶任為錦衣衛千戶……」
「這樣的戰,到底是他娘怎樣打出來的?」
……
朝臣們知道這消息後,便三五成群陸陸續續的聚到了內閣首輔劉健的宅子內,又三三兩兩的聚在一堆,你一樣我一語的說來說去。
內閣首輔既是內閣之首,更是群臣之首。是以,平常若有個什麼事,朝臣們便會先行聚在劉健的府內,「共同交流」一番意見,「達成共識」後,再行上奏皇帝。
朝臣們確也是神通廣大,聽說了王睿之事後,沒一兩天的工夫便將他的「底細」,摸了個「**不離十」。
劉健劉閣老也聽說了這事。
而且還聽說,京內最近「異軍突起」的「蝶戀花」,原來竟也是這廝開的……
不但如此,這廝還與北疆貪腐大案有著極大的牽扯,現如今正被聖上關在詔獄內……
「都靜一靜,吵成這樣兒了,還怎樣談事情?」屠滽清了清喉嚨,朝著堂內吼了一嗓子。
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中央組織部部長兼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人事部部長。吏部為中央六部尚書之首,通常稱為天官、塚宰、太宰。
他老人家一開嗓子,眾人自是得買賬——立馬閉了嘴。
「天降妖孽,必生禍亂」,堂內一靜,屠滽便撩開了今日哥幾個需要「討論的正題」,「聖上乃當世明君,可總保不齊他身邊會時不時的竄出幾個奸妄來,先有李廣,現又有這王什麼睿的。聖上仁厚,易信人言,可咱做臣子的卻不得不時刻清晰著頭腦,替他來辨識奸妄、剷除奸妄吶……」
弘治時期,是大明中葉政治較為清明的時代,但即便如此,仍不免有奸臣當道之事,李廣專權便是其中突出一例。
屠滽的這個說法,贏來了一片贊同。
劉健卻有些嗤之以鼻!
李廣,「以符菉禱祀蠱帝,因為奸弊」,又假借詔旨授予他自個兒傳奉官,各地爭著向他交送賄賂。他這廝,確也算得上是一「當道的奸妄」。
可這叫做王睿的呢?他「奸妄」倒貌似是有一些——在北疆貪腐,在京內又開青樓。可他「當道」了?——還蹲在詔獄,怎樣來「當道」?
同李廣相提並論,這廝——還不夠格得緊吶!
屠尚書,這是在給他戴高帽,非除掉他不可!
朝臣們阻攔聖上欲行兵事改革之舉,卻被這小小的錦衣衛千戶,且還是一蹲在詔獄內囚犯給破壞了——他等這是要洩憤吶!
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弘治朝的內閣,李東陽激進,時有革新之舉;謝遷保守,遵循成法;劉健呢?
身為內閣首輔的他,在肩負治國之責的同時,還身負著歷代內閣首輔們所不可或缺的另一職責——協調皇帝同群臣之間的融洽關係,亦即協調上下級關係。
他的位置,是介於皇帝與群臣之間——皇帝之下,群臣之上!
這便是他這「另一職責」的來由。
是以,在保守的劉健與激進的李東陽之間,在「銳意進取」的弘治皇帝同「迂腐頑固」的群臣們之間,劉健的內閣首輔之位便就應運而生——他生平「善斷」,亦即能依據形勢做出決斷,在「群情激憤」時,他便會依據群臣的「意思」做出「決斷」,在「聖意不可違」時,他又會依據「聖意」,來做出「決斷」。
他是弘治皇帝同群臣之間的「潤滑劑」,是劉健同李東陽之間的「粘貼板」與「和事佬」——他平衡著弘治朝堂。
弘治朝,沒他,不行!
幹了這麼多年的首輔,他慢慢摸清了自個兒的「職責所在」,也終於替自個兒找準了「位置」。
是以,無論是在朝會,或是如今日這般的「私人聚會」,他從不輕易發言,甚或裝聾作啞一直要到最後——終於瞅準了「形勢」,又不得不「發表意見」時,才會「依據形勢」,開一開「金口」。
而他這種「金口」,「不開」則已,「一開」往往又是「順勢而開」——這他娘的,誰都得服了不是!
但他又是個明白人(若是個糊塗人,也領悟不了這般深邃智慧的「處世哲學」),是以,屠滽一說這話,他便「明白」了朝臣們的「意思」——左右就是個欲「打擊報復」!
再說王睿這廝,嚴格來說,也算是「當了朝臣們的道」。
聖上欲革除衛所軍制,這同祖制符與不符暫且不說,但衛所軍制一遭革除,勢必會令朝臣們失去「監軍、領軍」之大權,兼且會使武人地位水漲船高,從而參與朝政,再反過來瓜分掉朝臣們的部分「治國之權」。
王睿這廝,替聖上出了個「分化瓦解、免世襲將官徭稅」的法子,便輕而易舉的化解了朝臣們的「刁難」——這不就是「當了朝臣們的道」了!
可關鍵時候,謝閣老的那一番「暗示」,不又將聖上「嚇得」立馬退朝了麼?兼且這幾日以來,聖上都是閉口不提這「革除衛所軍制」一事。
說過來說過去,王睿這廝「當了朝臣們的道」,當仍得算是「以失敗而告終」了不是!
王睿在詔獄內向平江伯一連獻了三策——四總部、軍事衙門、義務兵制,弘治皇帝從平江伯口內一行聽說,當即便嚇了一跳:這些個「軍制」,當真是得好生「參詳」,再行佈置,徐徐而圖之,若是就這般突然拋了出去,勢必會將大明朝野掀他個底朝天!
治大國,如烹小鮮!
英明神武的弘治皇帝,豈有不明之理,是以,他將王睿獻出的這些個軍制,都壓了下來,閉口不提先——拿出個具體章程了,再來「溫水煮青蛙」!
是以,滿朝大臣勳貴,除了保國公、平江伯、牟指揮使這一夥,壓根兒就不知道聖上原來竟也藏著有「殺手鑭」。
故此,劉健也不知道,他只當弘治皇帝是在想要打著哈哈將「革除衛所軍制」的事兒不了了之。
衛所軍制,到底當革不當革?
當革也不當革!
若是不革了它,大明江山不穩吶,若是革了它,大明江山更不穩——太祖權謀之術,確是舉世無雙,定下的這衛所軍制,著實是讓後人有些難以超越,至少我老劉,是整不出一套比這衛所軍制更能確保「皇權」的軍制來!
按理說,王睿替聖上獻了主意的事兒,當是得翻篇而過才是——千鈞一髮之際,謝大學士橫空殺出,不是替朝臣們將聖上硬生生的「嚇」跑了麼!
可朝臣們今兒個貌似有些——要死揪著不放了!?
這幫人,心眼著實是——忒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