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異界神帝王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九天玄女和媽祖﹙二﹚ 文 / 戰靈子

    ps:道教傳說中善兵法戰勝之術的女神。原為古代神話中人物,後被道教列入其系。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行法術,作大霧三日,內外皆迷,黃帝不能勝,因設齋於太山之下,西王母遣使以符授之,並告以精思禱天,必有太上之感應。後數日,玄女乘丹鳳,御景龍,著九色彩翠之衣,降臨黃帝齋所。授以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書、制妖通靈之印、九光玉節十絕靈幡命魔之劍等。黃帝率諸侯再戰蚩尤,遂滅蚩尤於絕轡之野,並用其神術誅榆岡於阪泉之野,平定天下四方。後黃帝於荊山下鑄鼎,得黃龍迎入天宮。道教稱,黃帝兵法戰勝及登仙之術,皆九天玄女所授符圖秘訣,九天玄女為黃帝之師、聖母元君之弟子。後世有托稱黃帝玄女的書傳世,內容或為兵法,或為陰陽房中之術。

    (9)道教的傳說

    道教傳說中善兵法戰勝之術的女神。原為古代神話中人物,後被道教列入其系。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蚩尤行法術,作大霧三日,內外皆迷,黃帝不能勝,因設齋於太山之下,西王母遣使以符授之,並告以精思禱天,必有太上之感應。後數日,玄女乘丹鳳,御景龍,著九色彩翠之衣,降臨黃帝齋所。授以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策使鬼神之書、制妖通靈之印、九光玉節十絕靈幡命魔之劍等。黃帝率諸侯再戰蚩尤,遂滅蚩尤於絕轡之野。並用其神術誅榆岡於阪泉之野,平定天下四方。後黃帝於荊山下鑄鼎,得黃龍迎入天宮。道教稱。黃帝兵法戰勝及登仙之術,皆九天玄女所授符圖秘訣,九天玄女為黃帝之師、聖母元君之弟子。後世有托稱黃帝玄女的書傳世,內容或為兵法,或為陰陽房中之術。

    (10)漢高祖打敗項羽時的傳說

    漢高祖打敗項羽,建立漢朝王朝後,建都城時卻遇到了麻煩:古都咸陽和秦朝的阿房宮被項羽一把火燒燬。劉邦不得不另選都址。他派方士張天罡(音:岡)具體去操辦,張天罡首先選中了白鹿原。白鹿原右臨涇水,左接渭河。沃野千里,路通八極,是個建都的好住處。等到破土動工之日,突然地動山搖、天崩地裂。白鹿原頓時成為一片汪洋。張天罡在危機之時。大呼素有靈驗的九天玄女來拯救,只見一片五彩祥雲自西天而降,九天玄女向白鹿原撒下一把淨土,白鹿原立馬被恢復原狀,無數施工的民工得救了。

    九天玄女告訴張天罡:白鹿原下有一巨鯨,這裡不適合建都,要另選都址。張天罡按照玄女的叮囑,最後將都城選定在長安。他按各方方位、距離,打了四十九個鑽孔。在打最後中央的鑽孔時,它被自動塌陷下去,變成一個深不可測的大洞穴,張天罡急忙懇求九天玄女前來救助。玄女駕雲而來,告訴他洞裡有一條巨龍,只見她用手中的淨瓶倒扣於空中,把洞穴罩住,又讓張天罡派勇士進洞把巨龍捆綁起來,用鐵板澆鑄鐘樓,九天玄女再用淨瓶倒扣鐘樓上,永鎮住巨龍。從此以後,建都工程進展順利,一座偉岸的新都城很快落成。

    (11)《水滸傳》中的傳說

    《水滸傳》中,呼保義宋江傳為九天玄女轉世。曾幫助宋江在還道村脫險並賜三卷天書。又以相生相剋之術,破了遼軍的陣法。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娘娘道:「星主,既然如此,不必多禮。」宋江恰巧抬頭舒眼,看殿上金碧交輝,點著龍鳳燭;兩邊都是青衣女童,持笏捧圭,執旌擎扇侍從;正中七寶九龍椅上坐著那個娘娘,身穿金縷絳綃之衣,手秉白玉圭璋之器,天然妙目,正大仙容,口中說道:「請星主到此。」命童子獻酒。兩下青衣女童執著蓮花寶瓶,捧酒過來,斟天杯內。一個為首的女童執杯遞酒,來勸宋江。宋江起身,不敢推辭,接過杯,朝娘娘跪飲了一杯。宋江覺得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心。又是一個青衣捧過一盤仙棗來勸宋江。宋江戰戰兢兢,怕失了體面,伸著指頭取了一枚,就而食之,懷核在手。青衣又斟過一杯酒來勸宋江,宋江又一飲而盡。娘娘法旨,教再勸一杯。青衣再斟一杯酒過來勸宋江,宋江又飲了。仙女托過仙棗,又食了兩枚。共飲過三杯仙酒,三枚仙棗,宋江便覺有些微醺;又怕酒後,醉失體面。再拜道:「臣不勝酒量,望乞娘娘免賜。」

    殿上法旨道:「既是星主不能飲酒,可止。」教:「取那三卷天書賜與星主。」青衣去屏風背後,青盤中托出黃羅袱子,包著三卷天書,遞與宋江。宋江看時,可長五寸,三寸;不敢開看,再拜受,藏於袖中。娘娘法旨道:「宋星主,傳汝三卷天書,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去邪歸正;勿忘勿洩。」宋江再拜謹受。娘娘法旨道:「玉帝因為星主魔心未斷,道行未完,暫罰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懈怠。若是他日罪下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功成之後,便可焚之,勿留於世。所囑之言,汝當記取。目今天凡相隔,難以久留,汝當速回。」便令童子急送星主回去。」他日瓊樓金闕,再當重會。」宋江便謝了娘娘,跟隨青衣女童,下得殿庭來。出得欞星門,送至石橋邊,青衣道:「恰星主受驚,不是娘娘護佑,已被擒拿。」

    天明時。自然脫離了此難。星主,看石橋下水裡二龍相戲!」宋江欄看時,果見二龍戲水。二青衣望下一推。宋江大叫一聲。撞在神廚內,覺來乃是南柯一夢。宋江爬將起來看時,月影正午,料是三更時分。宋江把袖子裡摸時,手內棗核三個,袖裡帕子包著天書;將出來看時,果是三卷天書;又只覺口裡酒香。宋江想道:「這一夢真乃奇異。似夢非夢:若把做夢來,如何有這天書在袖子裡,口中又酒香。棗核在手裡,說與我的言語都記得,不曾忘了一句?不把做夢來,我自分明在神廚裡。一交顛將入來。有甚難見處?……想是此間神聖最靈,顯化如何?只是不知是何神明?」揭起帳幔看時,九龍椅上坐著一位妙面娘娘,正和方一般。宋江尋思道:「這娘娘呼我做星主,想我前生非等

    等閒人也。這三卷天書必然有用。青衣女童道:天明時,自然脫離此村之厄。如今天色漸明,我出去。」便探手去廚裡摸了短棒,把衣服拂拭了。一步步走下殿來。從左廊下轉出廟前,仰面看時。舊牌額上刻著四個金字,道:「玄女之廟。」宋江以手加額稱謝道:「慚愧!原來是九天玄女娘娘傳受與我三卷天書。又救了我的性命!如若能夠再見天日之面,必當來此重修廟宇,再建殿庭。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顏統軍陣列混天象宋公明夢授玄女法》中:

    宋江起身,見一青衣女童,向前打個稽首。宋江便問:「童子自何而來?」童子答曰:「小童奉娘娘法旨,有請將軍,便煩移步。」宋江道:「娘娘現在何處?」童子指道:「離此間不遠。」宋江遂隨童子出得帳房,但見上下天光一色,金碧交加,香風細細,瑞靄飄飄,有如二三月間天氣。行不過三二里多路,見座大林,青松茂盛,翠柏森然,紫桂亭亭,石欄隱隱;兩邊都是茂林修竹,垂柳夭桃,曲折闌干,轉過石橋,朱紅欞星門一座。仰觀四面,蕭牆粉壁,畫棟雕樑,金釘朱戶,碧瓦重簷,四邊簾卷蝦須,正面橫龜背。女童引宋江從左廊下而進,到東向一個閣子前。推開朱戶,教宋江裡面少坐。舉目望時,四面雲寂靜,霞彩滿階,天花嬪紛,異香繚繞。

    童子進去,復又出來傳旨道:「娘娘有請,星主便行。」宋江坐未暖席,即時起身;又見外面兩個仙女入來,頭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縷絳綃衣,與宋江施禮。宋江不敢仰視。那兩個仙女道:「將軍何故作謙?娘娘更衣便出,請將軍議論國家大事,便請同行。」宋江唯然而行,聽的殿上金鐘聲響,玉磬音鳴。青衣迎請宋江上殿。二仙女前進,引宋江自東階而上,行至珠簾之前。宋江只聽的簾內玎,隱隱玉珮鏘鏘。青衣請宋江入簾內,跪在香案之前。舉目觀望殿上,祥雲靄靄,紫霧騰騰,正面九龍上,坐著九天玄女娘娘。頭戴九龍飛鳳冠,身穿七寶龍鳳絳綃衣,腰繫山河日月裙,足穿雲霞珍珠履,手執無瑕白玉。兩邊侍從女仙,約有三二十個。玄女娘娘與宋江曰:「吾傳天書與汝,不覺又早數年矣!」汝能忠義堅守,未嘗少怠。今宋天子令汝破遼,勝負如何?」宋江俯伏在地,拜奏曰:「臣自得蒙娘娘賜與天書,未嘗輕慢,洩漏於人。今奉天子旨命破遼,不期被兀顏統軍,設此「混天象」陣,累敗數次。臣無計可施,正在危急之際。」玄女娘娘曰:「汝知「混天象」陣法否?」宋江再拜奏道:「臣乃下士愚人,不曉其法,望乞娘娘賜教。」

    玄女娘娘曰:「此陣之法,聚陽象也。只此攻打,永不能破。若欲要破,須取相生相剋之理。且如前面旗軍馬內設水星,按上界「北方五?辰星。」你宋兵中,可選大將七員,黃旗黃甲,黃衣黃馬,撞破遼兵戰旗七門。續後命猛將一員,身披黃袍,直取水星,此乃土克水之義也。卻以白袍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左邊青旗軍陣,此乃金克木之義也。卻以紅袍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右邊白旗軍陣,此乃火克金之義也。卻以戰旗軍馬,選將八員,打透他後軍紅旗軍陣,此乃水克火之義也。卻命一枝青旗軍馬,選將九員,直取中央黃旗軍陣主將,此乃木克土之義也。再選兩枝軍馬,命一枝繡旗花袍軍馬,扮作「羅□」,獨破遼兵「太陽」軍陣。命一枝素旗銀甲軍馬,扮作「計都」,直破遼兵「太陰」軍陣。再造二十四部雷車,按二十四氣,上放火石火炮,直推入遼兵中軍。令公孫勝布起風雷天罡正法,逕奔入遼主駕前。可行此計,足取全勝。日間不可行兵,須是夜黑可進。汝當親自領兵,掌握中軍,催動人馬,一鼓成功。吾之所言,汝當秘受。保國安民,勿生退悔。天凡有限,從此永別。他日瓊樓金闕,別當重會。汝宜速還,不可久留。」特命青衣獻茶,宋江吃罷,令青衣即送星主還寨。

    宋江再拜,懇謝娘娘,出離殿庭。青衣前引宋江下殿,從西階而出,轉過欞星紅門,再登舊路。才過石橋松徑,青衣用手指道:「遼兵在那裡,汝當破之!」宋江回顧,青衣用手一推,猛然驚覺,就帳中做了一夢。

    二、媽祖

    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漢族民間信仰。媽祖化肇於宋、成於元、興於明、盛於清、繁榮於近現代,媽祖化體現了漢族海洋化的一種特質。歷史上宋代出使高麗、元代海運漕運、明代鄭和下西洋、清代復台定台,這一切都體現海洋化的特徵。漢族民間在海上航行要先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媽祖,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媽祖神位供奉。這就是「有海水處有華人,華人到處有媽祖」的真實寫照。而影響所及,媽祖由航海關係而演變為「海神」、「護航女神」等,因此形成了海洋化史中最重要的漢族民間信仰崇拜神之一。

    媽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最早史料記載於,南宋廖鵬飛於紹興廿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能預知**福……」又載:宣和五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盪,舳艫相沖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這些足證明了歷史中確有其人。南唐清源軍(含今莆田)莆田縣湄洲人(今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媽祖祖父莆田人林孚,官居福建總管。父親莆田人林願(惟殷),宋初官任都巡檢。在她出生之前,父母朝夕焚香祝天,祈求,就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晶瑩奪目,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所以,父母感到這個女嬰生的異常奇特,也就倍加疼愛。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便給她取名林默娘,父母喚她為默娘,人們尊稱為林默娘。長大後,她立志終生行善濟人,矢志不嫁,父母順從她的意願。她專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業,平素精研醫理,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災,大家都感頌她。她性情和順,熱心助人。不斷為鄉親排難解紛,還經常引導人們避凶趨吉。世人遇到困難,也都願意跟她商量,請她幫助。

    生長在大海之濱的林默,還通曉天氣象,熟習水性。湄洲島與大陸之間的海峽有不少礁石,在這海域裡遇難的漁舟、商船

    ,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們傳說她能乘席渡海。她還會測吉凶,必會事前告知船戶可否出航,所以又說她能「預知休咎事」,稱她為「神女」、「龍女」。

    九百八十七年(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是年僅二十八歲的林默羽化飛昇之日。這一天,湄洲島上群眾紛紛言看見媽祖乘長風駕祥雲,翱翔於蒼天皎日間。從此以後,航海的人又言常見林默娘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漸地普遍供奉媽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順利。(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