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南明內戰
前來面見袁繼成的眾士紳中有人說:「眾寡不敵,戰則必敗。倘若激怒了寧南侯,禍不可測。」有人說:「寧南侯救皇太子這題目也不謂不正,總督如果一味兵戎相向,將置先帝於何處?不如斂兵城中,相機行事。」有人說:「制台素與寧南侯相善,何不等其到來之時,當面勸戒其禁止將士騷擾九江?」凡此種種,袁繼成一概拒不允諾,只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針,將人馬部署在城外,而將諸將士家屬移人城中。部署方定,左良玉到了。
八月十日下午,左良玉率大軍趕到九江北岸,九江士民恐慌萬分,再三請求袁繼成去船上同左良玉一見,免得一城盡遭洗劫。在士民們的堅請之下,袁繼成只好放棄原來的打算。翌日,袁繼成偕同一位幕僚到了左良玉的船上,聽左良玉談了他為何往南京「清君側」救太子的大道理。袁繼成心中雖不甚贊同,卻也不好多說,只是道:「目前因侯爺大軍到此,九江士民驚駭萬狀。懇請侯爺嚴禁士兵人城,保此一方生靈才是。」
左良玉一笑道:「各營將士臨離武昌前已經對天盟誓,只有一顆忠心救皇太子,清除奸臣,奠安社稷,決不騷擾百姓。我同制台大人原是舊交,今日重新攜手共事,須要仰仗制台大人鼎力相助。請放心,我已經傳諭各營官兵,有動九江一草一木者,從嚴治罪。」言畢,他向左右問道:「我的口諭,大小各營都傳到了嗎?」
負責傳宣命令的中軍總兵官躬身答:「回稟大帥,昨晚已經傳諭各營凜遵,不得有違。」
平賊將軍左夢庚也躬身補充一句:「今早兒又特別曉諭各營主將:軍令如山,令出法隨,大小將領務要認真聽從爵帥嚴諭,任何人不得玩忽紀律,自取罪咎。」
第二天,早飯過後不久,左良玉開始啟錨移舟。袁繼成考慮到寧南候進人城中將有許多不便,不得不趕緊迎到江邊,就在船上與左良玉相見,他部下的各鎮將也都單騎同往。請將都到船上向左良玉參謁以後,左良玉面色嚴肅,道:「諸將俱我大明忠良之臣,可我大明現在卻是多事之秋,外有順賊、遼東相迫,內有馬、阮弄權,吾蒙先帝委以重任,不忍見我大明三百年江山就此尚於奸臣之手,遂決定興兵東進,以行清君側之大事,望眾位助我一臂之力!」說完左良玉向眾將深施一禮。
九江諸將聞言不覺一怔,齊齊望向總督,不知如何是好。就見袁繼成神色嚴峻地望著左良玉大聲說道:「先帝舊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負!如今遼東軍正在南下,順賊已佔據武昌,一旦遼東軍、大順賊兵臨南京,則大事去矣!」
「此言不錯,可如今南京新帝無德,信任馬、阮等小人,太子正在獄中受苦,我等就算與遼東、大順以死相抗,又有何用?如此便能保住我大明江山嗎?便對得起先帝在天之靈嗎?」
袁繼成見左良玉已是鐵了心的要兵發南京,無法勸止,只好退而求其次,道:「爵帥欲行大事,繼成不敢阻止,不過一城百姓生死,繫於爵帥,我不能不為百姓請命。」
左良玉想了一陣,改用緩和的口氣說道:「我可以同制台大人約定,決不破城。保全城百姓平安。」
袁繼成隨即同左良玉成賓禮而別。雖然左良玉答應他不破九江城,不騷擾百姓,但是他深知左良玉部下自來就是軍紀很壞,而目前左良玉又受群小包圍,身邊無一個是敢說直話的正人君子,別看他名為統帥,實際上已駕馭不了他的亂糟糟的十幾萬大軍。所以袁繼成決定還是守城。
不想袁繼成手下有一部將名郝效忠,已經暗中同左夢庚勾結。恰巧因為兩個士兵在城內搶劫被百姓殺死,郝效忠便借此起釁。袁繼成的另外一員部將張世勳原來就與左良玉的部將張國柱相好,在夜間暗暗將張國柱的城外士兵縋人城中縱火。袁繼成命人撲滅一處,別處又有火起。袁繼成明白張世勳不除,則亂不能定,便趕快手寫密令一封給可靠的將領鄧林奇,要他立刻遵手令便宜行事。誰知剛剛作好部署,張世勳和郝效忠已經率領親兵趁夜半劈開城門,出城與左營人馬相合。左兵則趁機混入城中,大肆殺掠。守城的百姓不能辨識,完全無法自衛。袁繼成的其他將領害怕獲罪,都陸續逃出城去,投到左良玉的麾下了。袁繼成在總督署的院中望了一陣火光,知道九江城已破了,一切都完了,回到簽押房,對一名心腹家人和一位中年副將李士春囑咐了後事,正準備懸樑自盡,忽報左營總兵張大人和監軍御史黃大人來見。
他沒有做聲,也不迎接,只是兀坐不動,閉目養神。張應元和黃澍進來,聲稱是奉寧南侯之命前來相請,請他趕快出城。袁繼成一臉冷笑,並不搭話。他的中軍副將李士春忿怒地望著黃澍,忍不住說道:「你們做得太過火了!我們制台大人見事不可違,十分痛心,正準備以身殉國,請你們不要再打擾他。」
黃澍原不想把事情鬧崩,一則那樣會受左良玉譴責,二則也會壞了「清君側」的大事。所以,聽了李士春的話,他不禁大驚失色,趕快向袁繼成深深一拜,帶著哭腔說道:「寧南侯本無異圖,公若自盡,寧南侯將無以自處,是公以一死促成大亂,國家大事去矣!務懇大人三思。」
袁繼成冷哼一聲,不曾答話,看樣子去意甚堅。黃澎看軟求不成,隨即臉色一沉,道:「此時城中正亂,大人難道就不擔心府上安危嗎?若是大人一去,咱們也只好撤軍了,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