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二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笑場(第六更求票) 文 / 午後方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125,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正文第一百二十五章笑場(第六更求票)

    江杏兒像一個溫柔的小媳婦兒,小心的替鄭朗繫好衣服扭襟。

    崔嫻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日久生情,況且兩個小美妹如此的聽話,如此的溫柔,怎麼能不在鄭朗心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鄭朗用手撥弄著她的青絲,溫聲說道:「杏兒,以後不想走……就留下來。」

    「鄭郎,你就是趕奴走奴也不走,真不行,奴向幾個娘娘說理去。」

    「若是崔家那位小娘子不同意呢?」鄭朗開起了玩笑。

    「那也簡單,奴就與四兒聯起手來對付她,讓她知道什麼叫淑女風範。四兒,對麼?」

    「對,」四兒點著頭。

    鄭朗呵呵一笑。

    實際未必,崔嫻沒有那麼好對付的,不過三人都不知道。甚至四兒還主動替崔嫻辨護:「杏兒姐姐,崔家小娘子人很好的,說話慢聲細語,就像大娘娘一樣。」

    這句話鄭朗耳朵都聽起了泡,可心中有些遺憾,到現在自己還一眼沒有看到過……原本有機會見上一面,這時候,規矩還沒有那麼森嚴。就在鄭朗挨打的時候,崔嫻很擔心,那時刻心中很想衝到嚴記客棧去看一看未來小丈夫的傷勢。可那次偶遇,弄得崔嫻不好意思去了,並且都不讓哥哥對鄭朗說,她也到了京城。

    此事,經常讓幾個哥哥拿出來取笑,醜媳婦總歸要見公婆,這一次害怕,將來洞房花燭夜,鄭家小郎將蓋頭揭開,到時候怎麼辦?說完了拔腿就逃。

    當然,這三人一個也不知道的。就是四兒看到的崔嫻,那時也還小,漸漸長大。模樣會發生一些變化。

    走出了曾家大門,宋伯備好了馬車,載著三人來到考場。

    這時候,科舉很重視了,但還不及明清時重視與規範,提前將寬敞的府衙改造了一下,就成瞭解試的考場。不僅是鄭州,大多數州府都採取了這一條措施應付解試考。

    府衙的門還沒有打開,鄭朗跳下了馬車。

    好多人!

    第一個印象。

    以前鄭州正常解試只有幾百個學子前來參加,而這一次有可能達到了一兩千人。掃視了一眼。心中想到,還解元呢,這麼多人爭取那一百餘舉子名額,錄取率同樣很低。考中就不錯啦!

    立即有人認出了鄭朗,一個個圍過來寒暄(高質量文字首發,盡在%綠色小說網)。

    有的學子還是很敬佩的,在他們眼中,此時鄭朗非是人類,連身體都不是血肉包裹的。那是什麼包裹的?是詩,是字,是琴。是畫,是經義文章,是天地正氣,是筆筒,是茶壺……

    但還有許多人心中不大服氣,想較一下勁,這些人都略有才學,以為鄭朗雖聰明。可歲數終是小了。難道自己讀兩年三年的書,不及鄭家子讀一年。所以轟動,正是因為歲數小,大家才奇怪。上了考場,難道你歲數小,考官就能你加分?

    還有的人自付才氣不足。只能妒忌。

    以為鄭朗小,有的人雖嘴上客氣的寒暄,眼中那層意思未完待續裸的,都不做掩飾。連江杏兒都附在了鄭朗的耳邊,不高興的說:「鄭郎,那些人不安好心呢。」

    鄭朗也附在她耳邊悄聲說:「不是不安好心,是相輕相妒,所謂木秀於林。風必催矣,正是這個意思。不用理睬他們,解試考只有三天時間,考完了,以後就是省試考。那才是真正的人才濟濟。」

    「嗯,」江杏兒重重的點了一下頭。

    忽然一個青年擠了進來,人群中有人認識,喊道:「孫家郎君。」

    孫家郎君就擠到鄭朗身前,說道:「我看到過你說仁義的那篇文章,但我有一些疑問,能不能討教一下?」

    江杏兒眼裡露出怒火,非是討教,今天科舉在即,鄭朗那有精力再去講什麼仁義!況且萬一討教輸了,那麼臉面有可能會丟得很大。

    拽鄭朗的衣服。

    鄭朗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說話,問:「閣下是……」

    「管城孫固。」

    知道了,後來的那個老好人,典型的求和派,保守派,說什麼兵,凶器也,動不可妄,妄動將有悔。寧肯與黨項人議和,都不願意朝廷出兵。但總的來說不是一個壞官。

    除非此孫固非彼孫固也。可看他的年齡,與史上記載的那個孫固十分相似,管城人,十六七歲。多半就是那個孫固了。

    「你要說什麼?」

    「竊以為夫子所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僅是一種態度,所惡非是刑罰,且聽,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訥,近仁。小郎所言似乎略略曲解。」

    這也能說的,花言巧語,像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剛毅、果斷、樸實、言語謹慎,這些品格很接近於仁了。在這裡,仁同樣指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思想,而非是一種措施。

    其實很接近孔夫子當時想要表態的話。然而孔夫子當年有許多問題並沒有說清楚,只有一點能肯定,他也反對做濫好人。不僅如此,對兵事,孔夫子都不是很排斥,看看六藝,御、射,雖是君子之御射,多少沾有著武力因素。但北宋的畸形政策下,鄭朗又不敢說。他還沒有達到那個地位,拋出這些個牽扯到國策爭議的話題。

    鄭朗微微一笑道:「所謂的木是樸實之解吧?」

    「是。」

    「訥是少言之解吧?」

    更不用說了,況且孔夫子還著重的提了一句,巧言令色,鮮矣仁!

    「那麼這句話又是誰說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道德人的必然會有精彩之言,會說精彩之言的人卻未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都不一定會仁。最簡單的一點,不會說話,如何向世人推廣自己的思想?

    「我說的義非僅是刑罰,還有道德之化,義僅是仁的節,仁卻是義的本。兩者相對相承,與天之陰陽,地之柔剛,構成了宇宙循環不息,此乃大道之本源。所以漢立三法而得國,諸葛亮與王猛卻用嚴法,為世人稱為賢相。以仁為本,時不同,勢不同,義發之不同方向與輕重,因時而節,因勢而發。正如夫子說小人盛矣君子納禍,正道昌矣君子輔王行張,這才是夫子的本義」

    以他對儒學的見解,想難倒眼下的孫固,豈不要太容易了。

    孫固很迷茫,他心中還是不贊成鄭朗的觀點,可不知從何說起,鄭家子說了三個史實,前後面的意思,易經裡皆有相關的言論。不能駁!

    「不要想那麼多,我在京城也只淺嘗輒止,不敢說太深了,因為學問不足也。好好考試,爭取獲得一個好名次。」鄭郎勸解道。看他的樣子,有可能馬上進入考場,還會想什麼仁義,那結果可糟糕了。

    衙門打開。

    衙役們帶領著學子進入了臨時安排的考場。

    分成了若干房間,但因為人太多,十分擁擠(高質量文字首發,盡在%綠色小說網)。

    第一天科考,對鄭朗來說是最輕鬆的,貼經墨義。其中貼經更輕鬆,就是填空題,比如剛才鄭朗所引用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中間缺了一段有言者不必有德,然後學子填上。而且還規定了,進士科的學子只貼《論語》。就是貼五經,鄭朗也行啊。

    然後是對《春秋》或者《禮經》十條墨義,貼上一段話,讓學子用一句簡短的話做一個解釋。這一點也不困難。但在這裡鄭朗要注意了,不能標新立異,用一些有爭議的話去解釋,那麼碰到一個古板的考官,有可能反而適得其反了。

    進了考場落座,學子多,不得不擠在一起。邊上兩個學子好奇的看著鄭郎。一個大約是富家子,不是鄭州城附近的,鄭朗不認識。穿著一身綢緞長衫,頭戴四方帕頭,邊上還墜著兩塊美玉,看樣子家庭狀況很好。但另一邊學子看上去,就十分落魄了,儒士衫是粗麻布的,上面還打著幾個補丁,三十多歲,一臉的淒苦之色。

    後者正是科考弊端的真實寫照,考到最後,將許多學子考呆掉了。

    照例由鄭州城的判官帶著衙役監考。

    試卷發下來,鄭朗掃視了一眼,並不難。對他這個變態的,是不難,可已經有學子皺起了眉頭。

    但也沒有馬虎了事,每做一道題,都是先想一下才做的。

    忽然陸判斷喝道:「你看什麼看!」

    鄭朗一抬頭,原來是隔壁那個窮儒生大約想不起來答案,又隔得近,於是眼睛瞅啊瞅的,瞅到他桌子上來了。

    「啟稟判官,小民喜愛書道,對鄭家小郎的字跡仰慕已久,只可惜草民沒有幸得見真跡。剛才小民思考時,看到他的字,龍飛鳳舞,於是看入了神,請恕罪則個!」拱手唱了一個大肥喏。

    全場爆笑,你抄襲就抄襲唄,還能說得如此理直氣壯,仁兄,你牛。

    但怎麼辦?抓也抓到了,不如狡辨一下,判官說不定能開開恩。

    鄭朗也是愕然,然後看著這位仁兄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眼睛裡還透著委屈、無辜、冤枉,樣子要有多可憐就有多可憐,看著他臉上豐富的表情,鄭郎也忍不住彎下腰爆笑起來。哥們,你太逗了。(未完待續)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125,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正文第一百二十五章笑場(第六更求票)更新完畢!

    (本站群號:95512049)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