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永吉在蘇州之戰以後,就有分兵的想法,原本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鍛煉各團級部隊的**作戰能力以及戰略協調能力,考驗各自帶隊將領的領兵能力,搶地盤不過是順便的事兒。
畢竟精武軍以後肯定要繼續擴軍,軍隊數目會越來越多,地盤會越來越大,不可能只局限在一地,也不可能全由李永吉自己統領,部隊分開是早晚的事兒。
另外,因為李永吉領兵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嚴重依賴現代產品,特別在指揮方面,嚴重依賴現代通訊設施。這樣的部隊的確很超前,作戰能力自然也很強,可一旦離開這些,部隊會不會打仗就難說了。可是就目前來說,李永吉肯定不能在以後的軍隊中大規模推廣現代通信設備,現代通信設備,只能是只屬於李永吉自己指揮的近衛部隊使用。
因此,把部隊分開,目的很明確,一來是鍛煉部隊,二來也是為將來的擴軍做準備。
在李永吉的計劃裡,跟隨自己去無錫的,以後會繼續擴軍,繼續成為自己的近衛部隊,而跟隨王三武以及張威的部隊,也會就地擴軍,但他們這兩支部隊,擴張以後就會成為普通的近代部隊。
也就是說,以後除了李永吉的直屬近衛部隊,其他部隊不會配備那麼多現代通信設施,無線電只在團級以上配置,團以下的通信指揮,還是以信號彈,傳令兵,令旗等傳統方式。
這麼做雖然會影響普通部隊的指揮效率,但卻勝在可靠,而在團級以上規模配置無線電,也能保證部隊總體的戰略規劃不至於出錯。
換言之,這次分兵,並非是單純為了應對李秀成的威脅,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鍛煉部隊,並為今後的練兵擴軍計劃做準備。
實際上,精武軍如今的力量已經足夠強大,一個野戰團如果滿編,也就是配置了炮兵跟騎兵之後,基本就可以做到不敗,這也是促使李永吉下令分別的最大依仗。
聽完李永吉的真實想法,特別是明白以後要以自己所屬團的基礎上,就地招兵練兵擴新軍之後,張威跟王三武都不說話了,畢竟獨自領兵的**不是一般的大。
雖然計劃是這樣,不過具體的分兵動作還是花了三天時間才開始,這裡面除了軍官之間講解以後的新規劃之外,主要還是要適應李永吉弄來的新玩意兒。
這個新玩意兒不是什麼高新武器,而是自行車!
李永吉一向注重軍隊的機動能力,要不然也不會一開始就費盡心思從現代社會弄馬匹過來了。
當初,李永吉是想弄汽車摩托車過來的,不過考慮到這個時代還沒有石油化工,缺乏燃油,以後都要全靠現代買,那會嚴重佔用傳送噸位,所以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改為購買現代馬匹。
那個時候,也是李永吉軍事思想還不成熟的時候,他雖然看到了機動力的好處,也知道現代車輛暫時無法在晚清使用,並選擇了馬匹,但卻不清楚馬匹的真正用法,居然想著用這些高頭大馬當戰略移動工具,搞一個馬車化部隊。
當然,那時候的張信達也不清楚這點,張信達別看以前是寫歷史小說的,但寫歷史跟寫軍事是兩碼事,張信達以前主要是寫三國方面的,對軍事方面就是個偽軍迷,說軍盲也差不多,也不清楚在馬匹的優勢跟劣勢,不知道在近代以後的軍事戰略移動方面,馬匹的速度已經不如人的徒步行軍了。
別說古代近代,哪怕就算後世二戰期間的日軍馱馬師團,也主要是利用馬匹的運力去拉大炮,而不是玩馬車拉步兵的把戲,事實上歷史上除了特殊情況,就沒有真正成建制的馬車化步兵。當初李永吉搞馬車化步兵去打汪家,看著是挺不錯,但那純粹是距離太近,如果距離一遠,問題立刻就會變多。
好在現代社會資訊發達,張信達在搜索資料的時候很快明白到這點,並停止了繼續購買馬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同時也避免了李永吉在以後在關鍵時候犯大錯誤。
總之,正是因為明白了馬匹的移動能力,加上那個瑞典佬卡爾松的幫忙,李永吉才真正的把馬匹的力量用對了地方,但這樣一來,部隊的機動力就需要有個新東西來幫忙了。
想來想去,特別是經過實地考察後,李永吉決定採購自行車,把部隊搞成自行車部隊。
其實自行車在1860年就已經出現了,不過受限於設計、材料跟工藝水平,還沒有後世自行車那麼堅固耐用,價格自然也高的離譜。但是,就算那種簡陋價高的自行車,作用也是巨大。
據說在不久之後的普法戰爭裡,德國人就開始把自行車當作傳令兵的交通工具,證明了其價值,而在二戰當中,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都建立過成建制的自行車部隊。
根據張信達傳過來的統計資料,二戰時期的歐洲部隊曾經有過考證,那就是在理想狀態下,一個士兵能夠背負50磅的物資,以每小時3英里的速度,每天徒步行軍25英里;一個自行車士兵,負重50磅,能以每小時10英里的速度,每天行軍75英里;一個騎兵,負重100磅,可以每小時15英里的速度,每天可以行軍100英里。
問題是,騎兵最多跑四百英里,也就是連續跑四天,跑643公里之後,體力就會嚴重下降,需要停下來修養恢復,而且平日消耗也太大,一匹馬吃的糧食往往是五六個人的份還多。
這樣一看,就戰略移動方面,自行車的速度遠遠超過人跟馬。
而在戰術上,自行車的能力也很強,完全可以完成一些騎兵才能做的諸如偵查、通信等任務。
這是因為自行車的路面通過能力很強,比很多越野車都強,只要不是路面差的離譜,全是石頭坑的話,基本上普通的土路以及石子路之類的路面,自行車都能輕鬆的通過。
就晚清時期的路況,至少在江南一帶,大部分路面都可以讓自行車輕鬆通過,如果是土路為主的官道,那更是沒有任何問題,就算下雨路滑,有一些泥坑實在過不去,自行車又不是多重,單人一扛就能過去。
當初,二戰時期的日軍,就曾經組建了一支自行車部隊,這支部隊在馬來西亞地區戰果彪炳,用事實證明了自行車在惡劣地段的通過能力跟行軍速度,要知道當時的馬來西亞地區,路況比晚清還差的多。
當然,這些都是張信達告訴李永吉的,李永吉也一早希望把部隊自行車話,不過之前事情太多,一來二去就耽誤了,現在麼,自行車化已經不成問題。
張信達已經陸續採購了三萬輛自行車,這其中,有兩萬輛都是旅行自行車,也就是負重較大,車胎較寬,速度一般,比較省力,不易損壞,這以後就是精武軍士兵的主力交通工具。
這款旅行自行車,並非是歷史有名的28自行車,而是26英吋的車圈,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張信達經過考證,現代的26英吋自行車在載貨能力、省力方面以及跟騎行速度上,並不比那款有名的28自行車差,甚至還略強,另外價格也更便宜,也特別適合身材較矮的清朝人騎行,所以才用了26圈。
至於另外的一萬輛,則是一些人力三輪車,其中有一些還是可以兩人,甚至四個人同時騎行的大型人力三輪車,主要是為了方便拉輜重。
毫無疑問,這些突兀出現,又統一塗成草綠色的自行車,讓大家特別好奇,好在精武軍裡新奇事物層出不窮,大家也是見怪不怪,頂多是因為有新玩具而興奮罷了。
自行車上手很容易,只要聽完要領,膽子再大點,快的話一兩個小時就能掌握,慢的話,磕磕碰碰的學一天,也完全能學會了,而自行車一旦學會,基本就屬於終身都會的技能。
有了自行車,每一個精武軍士兵,就可以負重30公斤,以時速15公里的速度,每天騎行標準的8小時,強行軍的話,可以連續騎行12個小時以上。
簡單說,自行車化以後,精武軍的日常行軍速度,就是負重30公斤,在官道的路面上日行120公里,如果是強行軍,在不影響戰鬥力的情況下,可以輕鬆突破日行180公里。如果不是官道,是鄉村小路,那速度可能降低至原本速度的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
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做個比較,在官道上,自行車部隊的普通行軍速度,也就是日行120公里的話,將會是此時清軍與太平軍行軍速度的8倍,因為此時的清軍與太平軍,規定的每日行軍速度都是30里,也就是15公里。
而且,這個日行120公里,還不怎麼減弱戰鬥力,可以做到在抵達目的地後立刻投入戰鬥的情況,這是此時的清軍與太平軍所做不到的,更不用說,有了自行車,自身負重更強,自身攜帶的輜重更多,後勤保障方面也更強。
總而言之,有了自行車,精武軍的機動能力等於大大的上了一個台階,變相的等於提高了自己的戰鬥力。
別的不說,就說無錫到蘇州吧,目前是相距80多里,也就是40公里左右,如果是步行,起碼要走一天一夜,但如果是騎自行車,三個小時就能從蘇州到無錫,蘇州與無錫兩地,一天就能走個來回還綽綽有餘。
更妙的是,自行車這東西不佔空間,不佔編製,不喝水不吃飯,不像馬匹那麼難伺候,遇到實在難走的地方,扛著就能過,實在是太方便了。
果然,在精武軍的官兵們都熟悉了自行車的性能後,都喜歡上了那種騎著車子風馳電掣的感覺,都對這東西讚不絕口。
就這樣,精武軍藉著分兵的時機,完成了全面的自行車化,變成了一支自行車部隊,而在以後的日子裡,只要是精武軍的主力野戰兵團,在摩托化改造之前,基本都是自行車部隊。
由於自行車的車圈都是銀色的,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很多人都叫精武軍的野戰部隊為銀輪部隊,而精武軍內部也主角開始流行這個非正式的稱呼。
銀輪部隊這個稱呼,雖然一直是非正式的稱呼,官方一直沒有正式承認,但名氣卻貫穿始終,並且也就成了精武軍主力部隊的代稱,比自行車部隊這個正式名稱還要有名。
有意思的是,哪怕後來精武軍的主力部隊都陸續變成了摩托化與機械化,這個銀輪部隊的稱謂也依然沒有改變,而且還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當然,那也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