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新闖王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 意見分歧 文 / 新闖王

    大軍剛剛開動就宣佈停止,這是南行中第一次出現的事情,更何況眼看著各級頭領紛紛打馬往中軍奔行,一個個神色匆匆,看來有大事發生,百姓於是就都交頭接耳,互相猜測有什麼大事發生。一時間隊伍裡略顯騷動。

    那位老貢生被一個後生攙扶著下了馬車,蹣跚著走到三嬸和張家嫂子面前,忐忑的問道:「兩位嫂子,是不是前後有了變故?現在人心浮動,需要有人站出來說道說道,安撫下軍心民心。」

    說這話的時候,在三人前後的百姓就都支楞起耳朵,等待可能的消息。

    三嬸拍打著身上的塵土,大聲的對前後姐妹兄弟說道:「還能有什麼變故?前面的官軍被我們的子弟打怕了,後面的邊軍被我們的子弟打的不敢追擊,這就讓我們放心大膽的走唄,有大家的孩子在前後保護著呢,還有什麼大事?」

    張家嫂子也驕傲的站直了身子,大聲道:「有我兄弟勒,有我的兄弟就沒有什麼大事勒。」語氣裡就是對自己兄弟的信任,然後抱起自己的小丫,對著姐妹和父老大聲的說道:「看看,看大家出來,只啃著乾糧,沒有空給我們打獵,我兄弟就派人殺了官軍的戰馬,送來接近十萬斤馬肉勒,看看,把我的小丫都吃的嚷嚷著夠勒,哈哈哈,先前的時候,我們哪裡看過肉是什麼樣子咧?還不是我兄弟才讓大家吃上了肉,還把個嘴巴巴吃的叼咧?沒的事咧。大家抓緊時間歇著,一會拿出精神趕路咧。」

    「對對,對,有闖王在呢,還有什麼大事?就是有了大事也有闖王和大統領在呢,大家安心歇著,什麼也不要我們操心的咧。」那個老貢生也連連點頭,笑呵呵的回到自己的車上,攏起袖子瞇起眼睛開始在溫暖的陽光裡打盹,慢慢的,竟然有了一點勻稱的鼾聲響起。

    身邊的百姓就互相傳達開來:「看看,貢生老爺都睡咧,還有什麼事情?大家安心的歇息吧,緩過乏來,爭取今天多走二十里。」

    對啊,有軍師在呢,有闖王在呢,什麼還是大事情?沒有的,闖王不過是想大家多歇息一會,好養足了精神趕路呢,有闖王在還擔心什麼?

    於是這個安心的消息在三嬸和嫂子為核心,開始快速向前後傳染,不一會就像鳥一樣飛過了長長的隊伍。

    這快樂的安定卻沒有感染路邊的一個破廟裡的氣氛。

    不知道建於哪個年代的破廟,規模也不大,年景不好,也沒了供奉香火,都餓跑了和尚,倒塌的殿角有一束陽光射進來,使得原本昏暗的殿堂反倒明亮起來,大殿北側半尊神像,也看不出菩薩還是神仙,就剩下半個臉,一隻眼睛,還是那麼高高在上的神秘的看著大堂地中間一群男女。

    鳥雀糞便遍地的大堂被緊急打掃了一遍,還留著一道道掃把的印記,打掃揚起的灰塵還沒有消散,在地中間升起一堆篝火,火燒的很旺,青煙和火光,讓這個大殿變得溫暖起來,原本殘破的供桌現在被推到了地中間,桌子上沒了香爐供物,取而代之的是一沓沓厚厚的地圖。

    呂世伏在地圖前,藉著那破敗殿角斜射的晨光,仔細的指點著地圖上的地名和山川道路,皺著眉頭陷入深深的思索裡。

    臥牛山幾乎所有的頭領都一言不發的看著呂世的動作,沒有半點聲音敢於打擾呂世的思考。

    呂世將手指在自己繪製的地圖上,沿著自己行軍的路線,慢慢的下滑,但是當畫到清澗之後,地圖便戛然而止,在沒了山川地形,以後就變得粗糙不詳細。

    這以後已經超出了當初監軍士兄弟巡哨的最遠範圍。

    呂世就點點那個精細與粗糙的節點,重重的戳了下,無奈的站直了身子,想了一會後,無奈的道:「事情太過平靜則為怪異,我聞到了陰謀和陷阱的味道。」

    抬頭看看周圍一臉茫然的兄弟,呂世再次鄭重道:「前面,我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我預感到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陷阱在等著我們。」然後將手中的一根樹枝丟到地圖上,背起手開始在大堂裡踱步,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看到軍師如此鄭重,大家反倒一臉迷茫和一臉不以為然,就連一向對呂世言聽計從的過天星都開始感覺到呂世的多慮和過分悲觀。

    「先生,這不挺好的嗎?後面的邊軍被趙哥哥帶著我們的兄弟打的元氣大傷,已經不敢過分接近我們,為了交差,成了我們的歡送隊,而前面,嘿嘿嘿。所以,在我們強大的力量面前,我看到的只有他們那些原本想打我們主意的腌臢東西在綏德教訓之後的懼怕,哪裡還有什麼陷阱陰謀?」說到這裡的時候,過天星不由得一陣得意的嘿嘿輕笑。

    「是啊,綏德一戰,三百對五千,絕對嚇破了敵膽,這前面的沿途,那些本來想和我們作對的地主豪強也得掂量掂量我們的實力,他們的力量,還是能和我們比的嗎?他們只能是避其鋒芒,遠遠的或者逃遁,或者是屈服,尤其是我們言明了我們只是借路,那他們更沒有必要用雞蛋和我們這個鋼鐵碰撞了,所以沿途出現這樣的景象也就不足為奇了。」趙大海信心滿滿的道。

    「我不這麼認為,我還是感覺到這裡有不尋常的事情,但暫時我卻想不明白。」呂世還是皺著眉頭,沒有一點樂觀的樣子。

    陳策站出來難得的符合大家道:「軍師多心了,官場上的事情是這樣的,錦上添花大家都願意做,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原則更是到哪裡都是第一信條,連當初巡撫岳和聲和三邊總督都可以互相推諉,一個說是巡撫治下不妥,造成流民起事,岳和聲者上書皇帝說三邊兵丁逃亡才有了各地桿子蜂起,山西說以鄰為壑,陝西說山西驅趕流民禍害陝西,如此互相推諉,哪個也不想管才有了桿子的生存,現在,咱們已經讓沿途所有的縣份都知道咱們不是搶掠一地,而是過境南下,不再招惹地方,更有我們強大的戰力展現,哪個還想觸咱們的霉頭?放咱們過去才是他們現在的心思。」

    呂世對一向沉穩的陳策都有了這個輕敵的想法感到心驚,這不是一個好苗條。

    正是這次太過順利的兩場大勝,竟然滋生了大家盲目自大的心裡,讓大家都以為現在的情形是自己實力和官軍怯懦自保的想當然結果。

    「大家說的對,但我認為說的也不對。」看看大家依舊擺出仔細聽的樣子,但各個都已經是心不在焉,呂世敲敲桌子加重語氣道:「大家注意,原本我們出征,還有沿途堡寨自不量力,企圖攔截,更有綏德組織五千簽丁與我們對戰,更有邊軍緊緊追趕。但看看現在突然就消聲匿跡,難道真的就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樣嗎?這樣的轉變是不是太過突然?」

    看看大家都是一種想當然的樣子,呂世再次提高了聲音道:「我看不是,雖然那些官員豪強有這樣的心思,但是我們這次都驚動了邊軍,難道就不是巡撫還有三邊總督派遣嗎?」

    「這倒是,沒有三邊總督的將令,邊軍是不會出動的,也不敢出動的。」還是耿奎瞭解大明官場體系多些情況,尤其是軍事情況詳細些。

    「既然是這樣,那三邊總督被我們這般羞辱,怎麼能善罷甘休?他一定會調集更多的軍隊剿滅我們而後快,因為畢竟我們衝到渭南,且不說我們會成為朝廷的隱患,就是渭南巡撫一個以鄰為壑的狀子告到皇帝那裡,就完全可能摘了楊鶴的烏紗。」

    「是這個道理。」陳策這時候也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樂觀了。

    「所以,楊鶴不撤邊軍而是跟著我們陰魂不散,我認為他們會另有深意,同時,今天出清澗的時候,我看到清澗城裡沒有一個壯丁,說是為保護縣裡物資和士紳性命躲到山裡,我認為,被調走的可能性更大。」

    「那軍師說,這些人會調到哪裡去了呢?」耿奎小心的發問道。

    呂世不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話鋒一轉道:「再往前走就是延川延長,那裡地形複雜,但在那裡有了一小塊一小塊的盆地,正是適合大軍作戰的絕佳戰場,同時,那裡也靠近延安,延安可是都司治所,有著一定的軍事實力,衛所在那裡也一定不會糜爛到什麼樣子。」

    「那又怎麼樣?」過天星滿不在乎的道。

    「如果是我,我會在那裡擺個戰場,擺個大大的口袋。」淚水皺眉說道。

    所有的頭領都被呂世的推斷震驚住了,都拿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軍師。

    呂世大步走到那變得不太詳細的地圖前,拿起丟在那上面的樹枝指著大概的延川和延長的地塊道:「這兩個地方,西面是延安,東面是黃河,後面是跟著我們的七千邊軍,前面可能是已經不斷抽調去的沿途各個縣的簽丁衛所軍戶,那樣,在這裡,延川,更可能的是在這裡,」呂世將樹枝狠狠的戳在了延長的地方,給我們來個十面埋伏,到那時候,我們行走到延長谷底,四面山巒,只要官軍各部佔據險要,邊軍再將我們的後路堵死,那麼我們就是死路一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