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殘影斷魂劫

龍騰世紀 第十章 是非黑白(1) 文 / 殘影斷魂劫

    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極於清寧宮無疾而終,朝廷內部經一番兵戎相持的較量,最終禮親王代善及諸王文武群臣定議,擁立其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為嗣皇。來年滿清大舉入關,勢局已定,遂遷都北京,十月初一日親詣南郊告祭天地,遂正式即位於大政殿。福臨御駕受賀,改元順治,尊母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為太后,居於慈寧宮。加封多鐸為多羅豫親王,鄭親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王。另封江南平民女子沈世韻為韻妃,贈殿賜名為「吟雪宮」為寢宮。諸王謝恩,山呼萬歲,福臨身披龍袍,袍上繡有龍紋及十二章紋樣,氣勢恢弘。端坐龍椅之上,微笑道:「眾卿平身。朕今日初登大寶,但與政事所知有限,全仗眾位扶持,現不知有何高見?」一位花白鬍子的老者範文程道:「啟稟皇上,我朝建成伊始,當先要事便是安撫民心。因連年戰亂,各地饑荒嚴重。依臣之愚見,理應賑糧濟災。然此亦是治標之道,倘欲治本,尚需輕徭薄賦,減免苛稅,天下百姓若得安居樂業,定不會再生造反之心。」福臨道:「是極,此事還請范先生全力置辦。」範文程躬身道:「謹遵聖命。」

    諸王又先後啟奏,說得儘是些江山社稷、定國安邦之事,福臨年紀尚幼,雖聽不甚懂,但也覺自己肩上擔子重大。其後又商定冠服宮室之制,朝會樂章,科舉,選秀,賜宴群臣朝賀大典等。名義上是君臣商討,最終卻大多由攝政王多爾袞自行做主,皆無異議。直待到退朝前夕,濟爾哈朗忽道:「皇上,臣另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福臨道:「輔政王但說無妨。」濟爾哈朗道:「還請皇上恕罪,臣以為封沈氏為妃太過草率,是為不妥。」福臨面色一沉,道:「有何不妥?」濟爾哈朗道:「那女子單論容貌,在京城中確屬百里挑一,但其身份不明,不知來歷如何,恐將對皇上不利。」太后頷道:「不錯,哀家也反對,這皇妃在宮中的位分可不低,怎能輕易落入別有居心之人手中?也不知她使了什麼狐媚功夫,將你迷成了這樣,足見城府甚深。」福臨微慍道:「是兒子不爭氣,自先看上了她。要請她入宮,她起初可還不大情願。要說韻兒又怎會害我?」太后道:「害你或是不會,但她圖的無非便是權勢,地位,在京城中尋個大戶人家嫁了,也不致委屈了她。」肅親王豪格道:「退一步講,這沈姑娘即便家世清白,入宮亦當依規矩參選秀女,好生習得宮中禮節,再經反覆斟酌,起從答應,逐級晉位,怎可直封二品?這不但與祖訓不合,歷朝歷代可也沒有這樣的先例!再者,她是前朝遺民,地位卑賤。皇上要的該是家世高貴之女,以保皇室血統純正,那女子就算生得再美,讓她到宮裡做個小丫鬟,服侍皇上左右,已算得是破格開恩,哪有資格封妃?皇上如今還小,要知紅顏易老,將來等她美貌不再,您也不會再稀罕她了。」

    福臨心中不悅,但敬眾人均是長輩,也不便公然作,強壓了火氣道:「蓮花與泥土不可混為一談,朕盡可尋了嬤嬤來教韻兒禮節,她聰明得很,定是一學就會。至於家世,那就更不打緊了,請哪一位王公認她做義女,自宗人府一併入籍即可。這是朕的家事,與國事不相衝突,何必在大殿中說?」太后冷笑道:「皇帝執意如此,便由著你吧。你盡早教會了,令她來我慈寧宮請安,哀家要同她說說,皇家媳婦不是那麼好當。另外,她此前如有不端之舉,最好是開誠佈公的說了出來,否則有何把柄落在我手中,只怕難以善了。」

    福臨胡亂應了,這一日便埋習政,尋思穩固朝綱之道。及至入夜方得閒前往吟雪宮,擺手令隨行太監不必通報,輕輕推門走入,見宮內佈置淡雅,牆上貼著幾幅書法,皆是前人所作詩詞,既有抒報國豪情,又兼有詠情之婉約一派。案上置有蘭花,氣味清香,襯托著佳人秀麗纖瘦的背影,縹緲出塵。沈世韻正自研墨作畫,突被人從後環住了腰,回頭見是福臨,嗔道:「皇上來了怎地也不通報?可嚇著臣妾了。」福臨笑道:「朕想給我的韻妃娘娘一個驚喜啊,你不高興麼?」沈世韻笑道:「高興。但這『驚』……」見福臨笑得狡黠,便改口道:「自是弗如『喜』甚。」福臨笑道:「這還差不多。韻兒,朕已見識了你的『琴』『書』『畫』,最後這『棋』之一道,想必也極高明,咱們便來下一局棋如何?」說著從懷中掏出個錦盒啟開,鋪好棋盤,棋子均以玉製,剔透玲瓏。

    沈世韻拈起一枚棋子笑道:「皇上既是有備而來,恐怕不會輕易放我過門,臣妾焉敢不從?只求皇上下手輕些,別教人家輸得太慘,將來再不敢托大與皇上對弈。」福臨笑道:「哪裡,朕還要請你手下留情才是。來,你先落子吧。」沈世韻沉吟片刻,將棋子在「平」部六三路放下,微笑道:「這一局當真是佔盡了好處。」福臨在九三路落子,道:「那也不見得罷?」沈世韻道:「臣妾若是贏了,固然心中喜歡。若是輸了,能看得皇上高興,心中也更是高興。」福臨笑道:「你卻是說出了朕心中所想。不過這皆大歡喜雖美,卻難免少些趣味,不妨加些小小懲罰。」說話間二人又已落下數子,沈世韻眼光銳利,讚道:「好,十王走馬勢!」福臨道:「不錯,你知道啊?」沈世韻道:「從前在江南,家父曾同臣妾說起過的。」

    連下了數盤,雙方互有輸贏,實則沈世韻棋藝高明得多,有意容讓,贏固是贏得滴水不漏,輸亦是輸得全無破綻,她心知唯有如此,才能令福臨興致最高。有時后妃要想留住帝王之心,一味展現長處,並非善策,只因會令皇上了然過快,逐漸心生厭倦。轉眼間福臨又輸一局,忽而長歎一聲。沈世韻笑道:「皇上不必擔憂,臣妾可沒那般駭人懲罰,唔……」取過酒壺斟滿了兩杯酒,端起一杯笑道:「臣妾雖從不飲酒,但今日是皇上登基的大好日子,這就先乾為敬了。另一杯可要罰你全喝光。」福臨按住她手背,道:「喝酒不能勉強。朕喝。」將兩杯酒統統喝了,仍是愁眉不展。沈世韻察言觀色,問道:「皇上可有心事?」福臨道:「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將大殿上的事說了,又道:「明日你便要起始學禮節,要辛苦些了。」沈世韻道:「那是自然。太后娘娘現下不喜歡我,原在情理之中,但假以時日,臣妾自己本本分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極力做到最好就是。我是平民出身,知曉百姓疾苦,也能為皇上提些拙見,協助我朝山河永固。至於那『**不得干政』的祖訓,臣妾想我不說,皇上也不說,朝堂中又有誰知道呢?再者,臣妾的提議好與不好,皇上自能明斷,採納與否,最終還不是由您說了算?」

    福臨心中柔情無限,起身將她擁入懷中,柔聲道:「朕自然知道,你一切都是為朕著想,又怎會枉生猜疑?」沈世韻卻無半分纏綿之意,暗道:「時機成熟,待我先使個『欲擒故縱』。」輕輕脫出,微笑道:「時辰也不早了,皇上早些回去歇息罷。」福臨正色道:「今晚朕就留在你這裡,我想,你若是懷了龍種,旁人也再沒什麼話說,朕就可名正言順晉你為貴妃。」沈世韻搖頭道:「那勢必更惹人非議。皇上登基伊始,正處於風口浪尖,韜光養晦尚且不及,又如何使得?再者臣妾身份不明……」福臨道:「不,朕已經吩咐下去,令你入滿洲籍貫,以後可別再說什麼『身份不明』的話了。朕固然不在乎,朝廷中耳目眾多,恐怕給別有用心之人挑唆幾句,又將生出事端來。何況朕曾答應過你,你如不願說起自己身世,朕絕不會逼你。」沈世韻道:「多謝皇上體諒,但現下卻是臣妾自己想說。皇上聽說過江南有座『無影山莊』不曾?」福臨道:「略有耳聞。幾位莊主武藝高強,又頗具俠義心腸,年輕時都曾在江湖中鋤強扶弱,做過不少善事。臨到中年,厭倦了勾心鬥角,這才退隱山林,每日吟詩作畫,倒也愜意得很。」沈世韻低聲道:「是,經歷過風浪,才知平平淡淡方為真。我其實是二莊主之女……」福臨喜道:「原來你是這等出身!卻幹麼不早說?無影山莊在中原也算大戶,如此一來,所有問題不就都迎刃而解了?」沈世韻淒然道:「臣妾尚未說完……我自小養尊處優,世間最崇拜的人便是爹爹,只盼一生皆是如此平靜度過,但天不遂人願,要收回你所擁有的幸福,一時半刻都不會多待。那天一群惡人血洗我家,山莊中除我之外更無一人存活,惡人又放火燒莊……在這場劫難中,死去的都是我最親最愛之人,在火光中一切灰飛湮滅,我想給他們收斂屍骨亦不可得。想到從此見不到爹爹慈愛的笑臉,大伯再不會教我書畫,三叔再不會與我講論世局。往昔之風光無限,如今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夢一場空,我……我已經一無所有了,可他們不會放過我的,他們為斬草除根,非殺了我不可。皇上,你知道我背負了一身血仇,一身麻煩,會不會從此就不要我了?」說到動情處,竟而假戲真做,怔怔的流下淚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