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十一幸西內張燕施威 霸東市宦官逞兇(4) 文 / 太白陰經

    隨著他一聲令下,那些太監立刻將張燕三人圍了起來。街上一陣大亂,圍觀的百姓們紛紛後退。張燕道:」這是衝我來的,你們倆退到圈外。」他二人怎肯臨陣退縮,反正己得罪了李輔國和常公公還有什麼可顧慮的。張燕於己有恩並且己成為公主心生追隨之意,再說了三人同行有了凶險也不能讓一位姑娘擔著。

    他二人護住張燕週三鶴道:」常公公,張姑娘和你開個玩笑你就翻臉,如此不識趣真真令人好笑。想倚多為勝嗎?我們哥兒倆陪你玩玩。」常公,公聞言氣往上撞,憑你個小小的護軍也敢來向本公公叫陣?他怒極反笑道:」大言不慚,就憑你們那點三腳貓的功夫?哈」

    如此目中無人可把他們氣壞了,正要作張燕攔住正色道:」你們倆且退到外邊給我觀敵掠陣。」週三鶴還要說什麼,趙一龍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句什麼,週三鶴看了常公公一眼恨恨而退。常公公決心己下要生擒張燕查清來歷上呈李輔國掃清異己,對趙週二人也要嚴處。他還不知李輔國此時正被王太醫救治,更不知張燕已是公主身份,一意孤行鑄成終生之憾。

    張燕施展空手入白刃的功夫,閃展騰挪點拍抓拿,和二十多名太監戰在一起。常公公凝神觀看,見張燕身法奇快靈動飄逸,雙掌翻飛出手成圓伸縮突兀,習的似是洛陽北邙山一派的武功。又見她腳下一變前後左右飄忽不定,圍攻她的太監們刀劍齊出劈刺砍殺卻連她的衣角都沒碰到。

    是了,她走的似是九宮連環步,也許是青城的枯元道長的傳人,不過沒聽說他收過女弟子。這時太監們出陣陣驚叫,張燕身如銀鯉手似閃電來往穿梭於人群之中,雙手一鎖喉一奪目刁鑽狠辣卻全是點到即止極有分寸。莫非她是郭子儀軍中無影聖手錢嵬的千金?不對呀,錢嵬充其量是從五品兩位護軍中尉也不可能聽命於他的女兒。錯了,這姑娘分明是姓張與姓錢的扯不上的。

    常公公絞盡腦汁搜腸刮肚也沒能猜出張燕的來歷和武功路數,反正打了孩子娘出來,教訓她一頓自會知曉。忽聽」噹啷」之聲不絕於耳他定睛一看,二十多名太監倒有半數兵器被奪走呆立當場,顯是被點了**道。莫非她是雷野夫的千金而隱去真名?長得雖不太像這手法卻極為相似,趙週二人聽命於她極可能是奉雷大哥之命。正在胡亂猜測又聽張燕叫聲」接著!」一個人影凌空而至。

    只見一個小太監被拋了過來常守業忙出手接下,誰知張燕在人上附以內力,他猝不及防被壓得連退兩步才穩住身形。剛剛放下第二個又到了他忙提內力上迎,不料這次張燕卻沒加內力,常守業用力過猛身向前傾正絆在剛丟下的太監身上差點跌倒。

    常守業以內力硬接,飛來之人如遭重錘一口鮮血差點噴到他的臉上。他忙用手遮攔眼還未睜開聽得風聲又到,想躲開又恐落人話柄只好用手去接。誰知這次附以的內力大得出奇,倉促間未及將內力提起他一連倒退了五.六步重重地跌坐地上。

    他怒不可遏,將懷中的弟兄扔到一旁跳將起來,提氣運功雙手成爪就要向張燕攻去。張燕笑道:」常公公稍安勿躁,先接人後較量。接著!」又一個太監飛了過來。他不敢硬接側身斜推將力卸掉,任其摔在地上哪管死活。

    那些太監們可苦了,有一半被點**道的象木樁似地拄在那裡,張燕像一只穿林掠枝的燕子在木樁間穿來繞去,神出鬼沒地連連出手,而且是出手必中太監們連連飛出,片刻間場中只剩下那些木樁。

    前後不過盞茶功夫常守業己是孤家寡人了。張燕的武功令他吃驚,再加上趙.週二人相助,自己是戰無勝算退無顏面。正尷尬間趙一龍走來向他低聲說道:」常公公,這位姑娘的身份很不一般,沒經她允許在下不敢透露分毫,你若罷手乃明智之舉以後自會明白,何去何從請三思。」常守業暗道:今天這事蹊蹺,必須盡快向宰相大人稟報,若是這兩個傢伙吃裡扒外就一塊收拾了。

    這時整條街都擠滿了人。見那位姑娘不畏五坊小兒這邦惡宦,敢於為他們打抱不平全都為她鼓勁喝采,同時也為她捏著一把汗。白老先生聞訊慌忙趕來分開人群正巧到趙.週二人身邊拱手道:」二位護軍,這位姑娘乃是老朽的親戚,請你們看在」」原來是白老先生,請不要如此客氣。」趙一龍見他誤將自己當成是宦官的同夥笑道,」好教白老先生放心,張姑娘可不是外人,我和周兄弟奉她之命正在給她觀敵掠陣。放心吧,我們不會讓她吃虧的。」

    白老先生聽他一講很是詫異,平時這兩位見了人不會笑今天卻是禮敬有加,而且在助燕兒真是奇哉怪也。張燕料理完那群太監意猶未盡,又向常守業叫陣。趙一龍實不願多生事端便又向常守業使了個眼色。

    常守業眼珠一轉哈哈一笑道:」姑娘身手果然不錯,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後生可畏。和姑娘過招本公公這把老骨頭還不散了架?還是讓我多活兩年吧。」那位姓胡的太監湊了過來想替常守業說幾句體面話,剛一開口常守業怒道:」誰讓你們來濟仁堂生事的,難道不知這裡是白老太醫的鋪子?真是瞎了你們的狗眼,以後不許到這裡來添亂!」

    張燕道:」既然常公公不肯賜教,姑娘也就不留諸位了。」說罷她指風連將站著的十餘個太監的**道解了,趙一龍週三鶴也給地上倒著的解了**。常守業抱拳一禮帶著太監們狼狽地去了。

    白老先生激動得老淚縱橫過來相見,張燕口稱伯父盈盈拜下。白老先生喜愛之極拉著她非要去家裡,姐姐不在她實在不好意思去,再說還要去找蘇半月取藥便宛言謝絕。

    正說著話擠進一個年近百的胖子向張燕抱拳道:」這位姑娘在下這廂有禮了。」白老先生道:」燕兒啊,這位是對面四海酒樓的徐老闆,和咱們家可是幾十年的交情了,你應該稱為叔叔。」張燕施禮道:」原來是徐叔叔,侄女這廂有禮了。」

    他被張燕稱做叔叔非常自豪,但恬居長輩仍覺不好意思說道:」姑娘為我們百姓申張正義懲戒惡徒真是人心大快。現在天己正午,無論如何也要到我的小店吃杯水酒,也算我們百姓的一點心意。白老兄你也不邦我說說!」

    白老先生道:」邦你說?我還想要她到我家裡呢,我肯定不邦你!」張燕現徐老闆和伯父之間語言率直,全無半點客套說明關係確是不錯。徐老闆言詞懇切實難推辭只好應允。徐老闆高興地說道:」這就對了,我說姑娘,你以後用飯就到我這裡來,千萬別去他們老白家,裡裡外外都是藥味吃也吃不好的。」」你別得便宜賣乖。」白老先生只好退讓。

    張燕道:」趙大哥你去袁尚書府的那個坊裡的通達客店,請蘇叔帶兩人的七厘散和飛龍奪命丹來這裡吃酒。周大哥你去驛館請羅將軍過來說我有事相商。伯父,這是他們剛抓的藥請給煎好放在櫃上就行了。我現暫住在禮部袁尚書的府裡

    姐姐回來派人給我送個信兒,今天徐叔叔如此厚愛還請伯父也過來一起坐坐。」

    見她舉止得體談吐不俗,處事條理清晰面面俱到大有乃父之風,和鳳兒相比另有一種風采。白老先生暗暗稱奇。見張燕請他過去便以煎藥為名搪塞過去,心中只擔心權宦們報復於她。

    四海酒樓規模不小豪華氣派,是東市裡上等的酒樓。張燕從徐老闆這裡知道了許多聞所未聞令人觸目驚心的事,原來長安城中不僅有五坊小兒逞兇,還有宮中的太監們以宮市為名巧取豪奪其禍更甚。

    所謂宮市就是宮中的太監們來市坊採買物品,由於所需量大每天都要購進。先是由管事的看好物品談好價錢獲購物憑證後,再以十之一.二的價錢付銀,稍有不滿輕則封門重則毒打。因其購買數量大一般商戶承受不起,家破人亡的事每年

    都有生。

    人們常說」五坊小兒惡,宮市太監毒。」他們都是李輔國的屬下百姓們誰能惹得起,只好忽氣吞聲逆來順受。張燕想此事皇上一定不知道,這裡是京師重地切不可草率行事,須奏明皇上嚴加懲處明令禁止才能根除。

    張燕拿定主意說道:」徐叔叔求你件事。」」別這麼客氣呀,你可是位了不起的大英雄,有什麼事儘管吩咐。」徐老闆慷慨地說道。」我想請你將受宦官們欺壓的事情寫出來。」徐老闆一愣說道:」寫這個幹什麼,打官司嗎?」」就算是吧,」張燕卻重地說道,」我需要這些東西,這件事我既然管了就要管到底,絕不能虎頭蛇尾半途而廢。」」好,我寫!我還可以找別的買賣家也來寫。」徐老闆激動地說道,」我知道這個官司不好打,有姑娘替我們出頭,就是打不贏也不能再這樣任人欺負。我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支持你!不過你還是要謹慎行事,他們後面可是連皇上都懼怕的李輔國呀。」」這我知道,我會小心的。」張燕平靜地說道。接著她就將自己的要求詳細地講給他。

    徐老闆生性耿直最是急公好義,見張燕如此仗義並有求於他,心裡非常高興將她的要求一一記了下來。

    街上的人們還沒散去,都在興奮地議論著這裡生的一切。有些來得晚的恨自己福薄運氣差,沒能親眼目睹這千載難逢的大快人心之事。正遺憾間,不知是誰現了樓窗中張燕的身影,欣喜地一叫人們全都向她看去。

    天色將晚,皇上宣袁尚書於寢宮覲見,等他回到家中時暮鼓己打到六百多下。袁夫人得知張燕己被上皇認為義女,明天皇上還要在金殿上冊封為燕屏公主,可高興壞了忙隨袁尚書到後院來見張燕。

    燈光下張燕正在翻閱徐老闆送來的證詞,厚厚的一疊有五六十頁之多。這個徐老闆還真能幹,僅兩個時辰就送來了九份,加上濟仁堂的整整十份。樁樁件件事實清楚,時間.地點.案中.手段及勒索銀兩數目無一缺漏,真是有理有據鐵證如山。其中瑞和祥布店一家三口破宮市逼迫自殺一案最是令人震驚。剛剛看完從走廊傳來腳步聲,她聽得出是袁尚書夫婦來了。

    袁夫人正要敲門門卻開了張燕正笑臉相迎,見袁夫人面帶淚痕張燕忙扶她進來說道:」伯母一定是又想我嫂嫂了,她那裡過得很好不用總惦著。」袁夫人拭了拭眼睛道:」人老了可真是沒出息,遇見愁事愛落淚,想女兒時也落淚,如今遇見喜事還是落淚。」

    這對老夫婦倒也有趣,進到屋裡卻不坐下而是並肩而立。張燕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正要說話,他二人口稱公主殿下就要大禮參拜。張燕心裡砰砰亂跳急忙阻攔袁尚書正色道:」必也,正名乎。禮不可廢,禮不可廢呀!」袁夫人也埋怨她如此天大的喜事一點口風都不露。

    袁大人真不愧是禮部尚書,在禮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堅持按規矩行禮。如此認真實在令人不好違拗,張燕想若是每天都如此可沒法在這裡住了,便提出只行今天這一次大禮否則就搬到蘇叔那裡去。袁尚書也提出若非大事以後在家中可以從簡。無奈張燕只好受了他夫婦的大禮,然後她又以晚輩之禮拜上並笑道:」趕明

    天上皇嫌我搗亂又不要我這個乾女兒了,你們的大禮就白行了。」」這種事情倒也可能。」袁尚書一本正經地說道。張燕得意地向袁夫人說道:」怎麼樣?禮白行了。」」不過這種事情在你這裡卻不會生。」袁尚書也很得意,」公主殿下,皇上要微臣代傳口諭,明日早朝由微臣陪伴公主一同上殿面君。皇上要在金殿之上冊封公主並頒賜封號,今晚便由微臣給公主講授各種禮儀並習練純熟。冊封後還要擇日去宗廟拜祭,公主暫時還住在這裡,等宮中準備妥當後再另擇吉日喬遷。」」天哪!還有這麼多囉嗦事?早知這樣我才不答應那,這可怎麼好。」張燕最煩這些用不著的勾當,」哎,袁伯父,你替我把這事推辭了吧。」」說什麼哪,走!」袁尚書不由分說拉著她去書房演禮去了。

    袁尚書教得非常認真,每一舉手投足,眼神頭肩連聲調都有要求而且嚴格。」又一個老古板」張燕小聲嘟囔著差一點被他聽到。教了一遍又一遍張燕不是敷衍就是走神。」看著滿機靈的沒想到你這麼唉!」袁尚書又氣又累坐在椅子上說道。」伯父你累了,咱們就到這裡吧。」」不行!」」要不這樣吧,我先從頭做一遍你來品評如何?」

    張燕學著袁尚書的口吻道:」假如這裡就是金殿,皇上就坐在那裡。我從殿外進來」她從頭演練起來。袁尚書看得呆了,她的一舉一動都合禮儀規範,看上去比誰都純熟,而且是中規中矩風度翩翩大方優美。他這才領略了張燕的頑皮一面喝采一面苦笑,剛說聲好張燕己經逃了出去。

    張燕回到房裡翻開大唐的刑典,邊看邊盤算如何向皇上呈報。呈報後會遇到什麼情況,自己應如何應對呢?忽然她又想起在四海酒樓吃酒時,羅霄的神情有些鬱悶,前思後想不得其解也許是喝得有些多吧,管他呢,於是熄燈睡下。

    次日天還沒亮張燕乘轎隨袁尚書一同進宮。來到朝房時間尚早沒來幾個人,袁尚書原打算早來一會兒趁著人少讓她將禮節再習練一遍,可是張燕就是不肯。

    他無奈地搖頭暗道:這孩子,真和寧兒一個脾氣,不然她們怎會氣味相投呢?他們在角落裡坐下,張燕怕他再絮煩那些禮節便東扯西扯令他無法插嘴。

    眾官員66續續到來,平時這些官員在外面架子極大神氣十足,在這裡全都彼此彼此,顯得隨意了許多。今天氣氛有些異常甚至有些緊張,大多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什麼。袁尚書在這些官員中屬於消息最不靈通的之一,見他們的神態心說這又出了什麼事?」我知道他們在議論什麼。」張燕道。」朝中的事你怎會知道?」袁尚書眼睛們盯著他們說道。」我聽到他們講什麼宮裡出了刺客,這純粹是瞎說。」張燕壓低聲音道,」其實是李輔國假傳聖旨強遷上皇於西內」」啊!」袁尚書一聲驚叫道:」會有這種事?」張燕得意地說道:」沒想到你膽子這樣小,還有更新奇的事呢,昨天李輔國被人恨打了一頓!」

    袁尚書驚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不信嗎?等著看吧,他今天肯定來不了。」袁尚書看了看李輔國果然沒到,而他的黨羽們比往常顯得有些蔫。袁尚書打量著張燕有些明白了,昨天上皇賜見,她成了上皇的義女這裡面可大有文章。」誰在胡說八道,直呼李大人的名諱簡直是膽大包天!」一個沙啞的聲音傳來接著從人群中擠出一個又乾又瘦的人來,只見他臉色蠟黃,一雙鼠目兩撇鼠鬚,喉中呼呼作響帶著痰塞之聲沖張燕叫道:」你是誰,到這裡來幹什麼?你好大膽,直呼李大人的名諱活得不耐煩了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