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九 李荃江畔會多傑 張燕宮中見肅宗(2) 文 / 太白陰經

」多傑大師乃是藏域大雪山金輪佛座下掌門大弟子,是張大俠的朋友.金輪佛在藏域威服八方惠澤百姓,乃是那裡的擎天白玉柱」。李荃向寧兒說道。寧兒道:」金輪佛的威名早聽夫君和張燕妹妹講過。前些時候張燕妹妹夜鬧潘府曾得大師護佑,妾代燕妹再謝援手之德」。說罷襝衽一禮多傑口念佛號還禮。    寧兒今日舉止儀態端莊言談從容娓娓很是周到得體,雖布衣荊釵仍顯出雍容清雅之風采。較平時的兒女之態大相逕庭,李荃暗笑道:看你能裝多久。」賢伉儷乃人中龍鳳,夫人和張燕姑娘同為女中豪傑,今能結識實是有緣。貧僧今日帶得有酒食可否同飲幾杯」?」好啊好啊」!盛讚之下寧兒得意忘形地叫了起來,選了個平整的地方靜候開席。剛這麼會兒就原形畢露,李荃大搖其頭。寧兒忽見夫君面帶苦笑舌頭伸出做了個怪相以示醒悟,嬌憨之態呈現無遺。

    多傑早聽說李荃的夫人秀美無儔,天性淳厚嬌憨率直極有人緣。直到此時方顯出本相,怎麼看都與張燕有些相似。她二人一經相識不成朋友才怪呢。」大師,這些酒肉你都吃得嗎」?寧兒見他帶的沒有素食心中好奇張口就問。多傑笑著說道:」只要心中有佛祖,雞鴨魚肉不忌口。只要佛祖在心中,懲惡揚善四海平」。大家說說笑開懷暢飲。」聽說圍棋大國手王積薪是大人的義兄,恩師對他極為推崇。只因山水相隔萬里無緣拜識,貧僧斗膽代師受教一局,不知大人能玉成否」?」李荃滿口應承。」大人,近日李輔國要派人到潘府,所派之人不是雷野夫就是6經天。不過依貧僧看來雷野夫乃是羽林軍的副總管,身兼要職不宜離京太久,倒是6經天這個李輔國的大總管有可能前來。這兩人都是武功極高,智計過人極有城府的大內頂尖高手。潘瑋認為這是對他的不信任頗為惱火,可又無可奈何」。多傑說道。

    李荃在京時和雷野夫相識,知他確是大內數一數二的高手。不過為人倒還直率,只是路走錯了成了李輔國的得力之人很有些可惜。」我估計也是這樣,雷野夫身負宮城警守之要職,李輔國不便將他放到江陵來。再說我們雖無交往卻互相認識,這也是不便之處。所以6經天來倒有可能,這個人確是個勁敵」。李荃說道。

    寧兒見他們談的都是大事自己和墜兒在一旁有些不便插話道:」大師為妾夫君,為天下百姓盡心盡力,妾身無以為報這杯酒替江陵百姓敬大師」。二人同時飲下。寧兒又將酒斟滿道:」這杯酒替夫君敬大師,大師古道熱腸乃妾身之楷模,請」。」夫人言重了,貧僧多謝」。二人同時又是一飲而盡。

    接直兩杯酒飲下寧兒面似海棠,低眉斂目道:」大師請隨意慢用,相公,妾身不勝酒力想去江邊走走」。李荃點頭應允她便和墜兒去了。

    多傑知她為自已與李大人談話方便藉故離開點頭道:」夫人蘭心惠質其奇女子也,大人有此紅顏知己遠勝如意摩尼寶,定會圓滿四部從此國策大輪從天路」。他的漢話講得已是不錯,但是個別地方詞語尚有欠缺,覺得表達不盡時常再以藏梵典故來比喻。李荃雖不十分懂倒也領悟得出是讚美稱道之詞,同時也想學些藏文梵文。」還有一事,潘府準備放出謠言惑亂民心,迫使百姓棄家逃荒」。多傑說道。李荃面沉似水道:」謠言惑眾,製造流民,他們膽子也太大了。一定是製造賑災無望這方面的謠言」。」估計是吧,這是按察使曹樸命潘瑋干的,你要有所準備」。李荃聽罷站了起來踱了幾步又坐下。

    這時隱隱有馬蹄聲傳來,又聽墜兒叫道:」張百大哥我們在這裡」!」難得清靜時,又聞急報聲。真羨慕大師逍遙自在」。李荃笑道。張百跳下馬急匆匆跑來道:」大人,我們分頭在找你」。」什麼事?說吧這裡沒外人」。李荃說道。」今天城東集上有人散佈謠言,鬧得人心惶惶,說什麼朝廷的賑災之糧被大人給私賣了」。張百道。李荃和多傑對望一眼心道:來得好快。」還有什麼?是不是鼓動百姓到衙門來鬧事,是不是鼓動百姓離家外逃」?李荃盯著他道。張百道:」大人所料不差就是這樣,但是百姓們私下議論時倒不相信大人私貪賑災之糧,只是以為朝廷的賑災之糧指望不上了。所以議論紛紛,恐怕真要有逃難的了」。」造謠的抓到了幾個」?李荃不動聲色地問道。」兩個」。張百脫口而出,」哎?大人你是怎麼知道的」?說著眼睛溜向了酒肉。」從你臉上看出來的,早飯忘了吃吧」?李荃笑道。」什麼事忘了吃我可忘不了,不過看見吃的又有些餓了」。張百也不等讓向多傑點了點頭坐了下來抓起就吃。」吃完後你回去告訴譚大人,審清後立即貼出告示以安民心。今天午時一過將人犯遊街一個時辰,大災之年謠惑眾按律嚴處」。張百雖貪吃聽大人講完立即返回衙中。

    多傑道:」看來大人早有準備」。」睡榻之側虎狼環伺,夢中也要睜著一隻眼。凡是我多想弟兄們多跑,潘府的一舉一動皆在監視之中。我這些弟兄很不錯,個個經驗老到遇有凶險都肯上前。剛才這傢伙在衙裡是誰也管不了的一個無賴,這種人用好了幹事很有一套」。李荃便將張百設計用驢糞球戲弄按察史之事講了一遍,把多傑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流了出來。」這種下三濫的勾當也只有他能想得出,為曹樸吃五福丸子,請」!多傑舉杯時還止不住笑。

    張燕負的傷雖不重,坐在馬上一走一顛的陣陣痛。蘇半月怨恨自己沒照顧好她心裡有些不好過,心中只是惱恨週三鶴偷施暗算。他們進了長安找到寧兒家所在的那個坊,尋了個較乾淨的客店要了兩間上房。蘇半月將她的傷重新包紮好後,她換上乾淨的衣裳便去了袁府。

    袁夫人見到張燕很是高興,看了女兒的親筆信激動得老淚縱橫。她從信中得知張燕是女兒最要好的朋友更是疼愛有加,命丫環杏兒帶她沐浴後去小姐房中休息。

    張燕實在是又累又困剛躺下便睡著了,袁夫人守在她身旁不錯眼地看著她。小小年紀一個女孩子三天裡趕了千餘里路,還要救人拚殺可真難為她了。如此匆忙一定有重大的事情,莫非姑爺那裡有什麼事嗎?可是寧兒在信中一句也沒有提到啊。倒是把這位小姑娘誇得如同神仙一般地神通廣大,我卻看不出來,只覺得她是一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小姑娘。杏兒來報說老爺回來了,她怕誤了事只好把張燕叫醒。

    羅霄得張燕相助脫離險境後忍著傷痛來到長安,見守城官兵盤查正嚴。仔細觀察現正是在搜尋他,於是繞到南面的啟夏門這裡同樣盤查嚴密。他想了想別無良策,若再遲疑恐後面大內高手追來。反正他們是在秘密行事不敢把事鬧大,於是大搖大擺地朝城門走去。

    果然他被攔住,一位將官取出畫影圖形仔細對照後喝令將他拿下。面對幾十名士兵羅霄不慌不忙亮出了御賜金牌,只唬得他們目瞪口呆。羅霄乘機進了城沿著朱雀大街奔向皇城。

    袁尚書和張燕在書房中敘話,王積薪和鄒英急急趕來。袁尚書引見後,張燕將江陵生的事和路上所遇簡單述說了一遍,大家都很震驚。沒想到曹樸如此妄為,更沒想到李輔國敢暗中屯兵追殺皇上派出的人。」這是李大哥寫的一付對聯請轉呈皇上,等曹樸回朝後用來解美人圖之謎」張燕說道。大家很是奇怪看來李荃又有什麼玄機在手。鄒英道:」此事還需王兄來辦」。」官當得越大越愛號施令」。王積薪故做不滿之狀。」你辦此事乃輕車熟路,且你與李荃義結金蘭理應當仁不讓」。袁尚書說道。」你聽聽」。王積薪向張燕說道,」人若是老實定要受氣的」。張燕見當官的大人們也會這樣說笑覺得很是新鮮,笑了笑沒說什麼。

    張燕又道:」袁伯父,我這裡還有一個包袱,是蘇叔在東柳村得到的。他只說裡面是曹樸觸犯大唐律令,胡做非為的鐵證」。解開一看裡面是一件被撕成幾片的官服,還有兩件內褲一隻肥大的繡花鞋。內褲一紅一白,紅的又肥又大白的要小些。翻動之下一股難聞之氣衝來,張燕只覺噁心。」曹樸的官服」!鄒英道。」沒錯兒,是他的。怎麼會是這樣」?王積薪在地上邊拼接邊說道。張燕說道:」兩天前,我們在東柳村為救一個被王兆田他們搶走要送給按察史曹樸的姑娘,夜入王兆田的府裡。當時他們命一個肥婆給珍兒姑娘喝什麼春藥,是我暗中調包,珍兒喝了兩口上好的參湯肥婆喝了春藥。我乘機將人救出,蘇叔晚了近半個時辰才回來同時帶來了這包東西。究竟後來生了什麼事我就不知道了,問蘇叔他也不告訴我」。

    鄒英笑道:」看來曹樸行止不端,要地方惡徒為他尋找美色,結果鬧了個大笑話」。袁尚書道:」張姑娘,你那位蘇叔呢」?張燕道:」住在坊中的一個叫通達的客店裡,他說我們都是江湖中人,出入官府多有不便怕給伯父惹麻煩」。

    袁尚書道:」你們雖是江湖中人,卻是俠肝義膽光明磊落之士。從公事上來說你們邦江陵府幹事,從私事來說你們在邦我女兒婿辛苦。住在外面顯得我卻不仗義了」。鄒英也說道:」江湖人怎麼了?我看要比李輔國那些奸宦們強上百倍」。

    張燕心中很高興,不僅因這些高官們對他們極口稱讚,更主要的是拜見了嫂嫂的父母,見到了神棋大國手和有名的剛正之臣。他們見張燕不但長得人品出眾而且聰慧過人極是喜愛。主要的事都商量好了又嘮了會兒張燕家中的事,老管回來了。」老爺,蘇大俠要老奴代為拜上大人。他說在外面隨便慣了不願拘束,蘇大俠頗知禮儀再三要老奴代為拜謝,並說有何差遣定當效勞」。袁尚書道:」江湖之中多異士,也好,咱們忙完了這些事再請來一敘」。王.鄒二人亦是稱道。張燕睡了許久精神大振便要去找蘇叔將事情相告,王積薪本宿在宮裡要盡快面呈皇上,鄒英也要去尋找羅霄便一同離了袁府。

    客店中,張燕剛將事情向蘇半月講述完畢就有人敲門,原來是老管家帶著兩個酒樓的夥計來了。望著滿桌的精美菜餚,張燕有些過意不去。管家道:」張姑娘這是在坊裡,多晚回去都沒關係老奴給你等著門」。說罷自去了。

    再說羅霄,他憑著御賜金牌進了城,一路暢行無阻徑直來到興慶宮。此時肅宗和上皇正在一起商議國事,聞報肅宗立即傳旨賜見。羅霄向上皇皇上行禮後稟道:」臣羅霄奉旨暗訪江陵完畢特來交旨」。說完將金牌呈上。

    肅宗見他一身風塵,衣裳撕破血跡斑斑還缺了半隻袖子,手臂纏著白布滲出鮮紅的血來很是驚異。知他歷盡艱辛並遇凶險十分關切賜坐賜茶,上皇親手剝開柑桔賜他品嚐,羅霄心裡一熱眼淚差點奪眶而出。

    羅霄正眚將江陵之行的事情稟奏,肅宗道:」阿霄你是如何負傷的」?阿霄是他當年對羅霄的戲稱,如今他當了皇上還如此稱呼使羅霄輩感親切。羅霄便將韋振如何追殺,如何中了殭屍邦帶屍毒的暗器,生死關頭又如何被張燕以口吮毒使他死裡逃生之事講了一遍。

    只把上皇和皇上聽得又驚又喜,肅宗詳細問了張燕的情況後說道:」張燕其乃天下罕見之奇女也。她到京師後你來奏報,朕要賜見」。接著羅霄將江陵旱情受災畝數.人數和災民現狀詳加稟報。又將曹樸的所做所為的事情講了一遍。

    肅宗心中動怒表面上只眉頭微蹙道:」曹樸為人貪念太盛,辜負了朕再給他一次機會的苦心。要想解決他的事情還需大量證據,這事你做得怎樣」?」陛下,正因為臣拿到了證據才屢遭追殺。為防萬一除東柳村的證椐以外,所有證人的證詞.供狀臣不敢帶在身上藏在襄陽了」。

    這時李公公來稟王待詔和中書省鄒侍郎求見。肅宗自語道:」鄒愛卿來幹什麼?而且和王待詔同來,讓他們進來吧」。鄒英和王積薪進來禮畢,鄒英道:」請陛下摒退左右」。肅宗知有要事一擺手李公公退到門外。」上皇.皇上陛下,今有江陵刺史李荃派人送來緊急密函」鄒英說罷將密函呈上。肅宗打開觀看臉色漸漸地凝重起來,看完後交與上皇,兩位君王看後久久不語。王積薪又將一個信封呈上道:」陛下,這裡是李荃送來的一付對聯。送信人講這付對聯可解曹樸回京後,定會呈給陛下一幅美人圖,其中的玄機須由此聯來解。所以李荃請陛下收到美人圖後再來拆看」。

    肅宗聞聽大感興趣,看來又可領略到李荃過人的才智了。」陛下,以臣看來這些就是張姑娘送來的」。羅霄道。」可是一個叫張燕的姑娘送來的嗎」?肅宗問道。」正是」。鄒英道,」李刺史為人精細,求人送來定是因衙中無能擔此任者。聽張姑娘講路上不安寧,並遭到大內六位高手的阻攔,幾經拚殺才到京師」。

    又是大內高手,肅宗略加沉吟道:」關於這些大內高手之事你們知道就行了,不要再講。李愛卿智計過人,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這位張姑娘能使李愛卿將要事所托定非常人。鄒愛卿,張燕姑娘的一切你給安頓好,不可稍有怠慢」。」臣有下情稟告」。鄒英道,」張燕姑娘和袁尚書的女兒是朋友,她己在袁府住下了」。肅宗道:」如此甚好,阿霄明天午時由你帶張燕姑娘到園內的沉香亭,朕要款待你們兩位。你們退下吧」。他們三人一同退下。

    他們走後,肅宗見上皇還在觀看密函說道:」父皇,李荃大才不輸青蓮居士」。

    上皇道:」朕己閱兩遍,文采賽子建機變李泌,憑此函既可欽點為狀元」。肅宗取過再看,密函上寫道:

    江陵刺史李荃謹江陵旱荒及相關諸事由恭呈上皇.皇上御覽:

    天下事至大者,國之興衰。

    臣以為,國之興者,明君之治,良臣之輔。&1t;&1t;禮計.解經>>有云:夫

    天子,與天地參,故德佩天地兼利萬物。與日月共明,光明四海而無遺

    微小。

    臣聞,君臣之道:君以禮待臣,臣以忠事君。則朝綱無損,業興民

    安,國盛兵強,社稷安平金甌無缺。

    夫人有八德:仁.義.忠.信.智.勇.貪.愚。仁者好施,義者好親,

    忠者好直,信者好守,智者好謀,勇者好決,貪者好取,愚者好矜。人君

    合於仁義,則天下親;合於忠信,則四海服;合於智勇,則諸侯臣;合於

    貪愚,則治於人。仁義可以謀縱,智可以謀橫。縱者成王,橫者成伯。

    故興國之道不在兵強將悍,而在仁義智勇也。

    故曰:為臣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強,輔隙則國弱。然朝有重臣

    上負皇恩,晦奸示忠,擇貪以利,擇奸以隙,擇權以朋。則輔國非輔國,

    圖國實圖國。

    江陵地廣人稀水6通衢,然於彼鄉隅暗集響馬巨盜邪酋惡梟,綠

    林寇中雄健者近百名。操兵馬以拒天威,訓死士以危良賢。以非輔

    周之舉實輔隙之毒也。

    今春旱魃肆虐,江陵蒙災十之六七。民如待哺之心竭澤之魚,亟

    盼賑救。按察史曹樸巡檢江陵,然辜負聖恩,無視國法,官德有失,天

    良無存。索賄於荊門,擄女十里鋪,受璧於吳府,納參於江陵。造假萬

    民摺,出銀買偽證。饗白食饕餮店殃,弄權勢以售其奸。

    夫御史者,肅貪為任,自律為表。然曹樸沐皇恩違皇訓,藐律令禍

    蒼生。佞邪若此者何?實威權下逮之故爾。凡此種種皆狀驗明白鐵證

    如山,切勿姑息。倘奸慝不繩,何以惕誡貪吏,何以迪訓天下?

    必也,整肅朝綱,惠養黎庶。則飛蝗避境,猛虎渡河*,重熙累洽,

    亂獄得息,太平盛世至矣!

    臣李荃頓百拜。

    丁酉年四月十日

    肅宗李亨當年為太子時,年輕有為處事果決。自稱帝以來天下大任加身,戰亂不斷百廢待興奸佞猖行,加上張後涉政驕橫使他畏畏尾起來。儘管如此,看了這封密函也覺得血脈賁張,精神為之一振。他真想將李輔國等奸宦佞臣們全部下獄,又一想,朝中李輔國把持大權,遠勝當年的高力士.楊國忠.李林甫。他歎了口氣只覺無可奈何。

    密函中所道之事與羅霄所奏相附,看來江陵旱災不輕,李荃正千方百計勸阻災民不要外流。不日曹樸定要回京且看他如何說。唯江陵聚集這許多巨盜響馬令他心驚,李輔國意欲何為?他與上皇商議許久才回寢宮休息。

    *見&1t;&1t;後漢書>>卷71」宋均傳」。宋均做江西九江太守,為官清濂。相傳當時蝗群南飛,到了九江便分東西而不入境。當時九江多虎患,宋均以為猛虎傷人是因自己做得不夠好之故,於是將捕虎的陷阱填平禁獵入山。更加善待百姓,全力做好轄區內一切事務,後來群虎竟渡河離了九江東向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