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代帝王劉義隆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三章 聽朱修之談北魏君主(二) 文 / 一代帝王劉義隆

    朱修之停下來,劉義隆又示意他說下去。

    「夏軍中有人認識魏主,一見他入城就立即命令關閉所有城門。魏主不識城內佈局,誤入赫連昌的宮中,找到一條女人的長裙,把它繫在長矛上,然後沿著長矛爬過城牆才逃了性命。次日魏軍攻破統萬城,俘獲夏王公卿將領及后妃公主近萬人;得到馬三十餘萬匹,府庫珍寶不計其數,魏主把它們都分給了將士。赫連昌的父親赫連勃勃是個殘忍的人,陛下是知道的。他讓工匠製造兵器,如果射鎧甲不入,就斬制弓的人;如果射入鎧甲,就斬鎧匠。這樣前後殺了數千工匠。赫連勃勃築城也是這樣:他蒸土築城,鐵錐刺入土中一寸,就殺死那築夫,然後把他的屍體和泥土一道築在牆內。也因此……那統萬城牆高十仞,牆基厚達三十步,上部寬十步,牆體堅硬的程度可以磨刀斧。——當初他蒸土築城完了以後,就自以為將一統天下,君臨萬邦,所以為城取名『統萬』。入城以後,看到宮內台榭雄偉,都雕鏤圖畫,披以綺繡,極盡文采,魏主就對左右侍從說:『彈丸小國,勞民如此,怎能不亡!』」

    朱修之略頓。劉義隆細心地聽著,在慚愧的同時,心中佩服魏主的勇猛,這時他插問:

    「毛修之就是那次從夏人手中又到了魏的吧?」

    「是的。」

    「毛修之在魏如今怎樣?」當年先帝北伐長安,後來讓義真留守,撤退時遭赫連勃勃追擊,義真的晉軍在清泥大敗;毛修之與義真走失,他的部將曾受到他的懲罰懷恨在心,就用長戟擲向他,傷了他的額角,他滾落坡下被夏兵俘獲。後來來往南北間的人傳言毛修之勸拓跋燾率軍侵宋並教魏人有關漢人的禮儀制度,劉義隆聽說後一直耿耿於懷。

    「毛修之到平城以後,因能做出美味絕倫的羊羹,拓跋燾如獲至寶,就任命他為太官令。如今官已做到尚書、光祿大夫,並被封為南郡公。修之受到拓跋燾的寵是事實,但並不如傳聞所言唆使拓跋燾南犯。臣在魏人宮中曾與修之相遇,修之問臣南國當權者是誰,臣隨意地答『殷景仁也是其中一個』;他說過去在南時殷還年少,若有幸能歸罪於南,當穿戴巾韝登門拜訪了——修之在北,畢竟是拋離了家小。他不忍問家中消息,臣告訴他他的兒子毛元矯在南為人稱道,他竟悲不自勝,呆看他處良久,最後長歎一聲『嗚呼』,再不忍問家中事。」巾韝,也作「巾韝」,指頭巾和單衣,是江南士人的盛服,僅次於朝服。

    「哦——」

    朱修之又接著說:

    「陛下即大位以來,崇尚節儉,守宰安排得人,使國家有漢世文景之象。臣生於此長於此,實為幸事。陛下打算收復失地一統天下,臣願於再生之年效犬馬之勞。陛下既想知魏主之為人,臣如實敘說臣之所知,不敢有所隱諱,更不敢為魏主美言……」

    「卿但說無妨。」

    「魏主為人不講排場,性在儉約,日常用品及飲膳不過粗足而已。為了請求增築平城並使其宮殿壯麗,群臣進言:《易經》上說『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蕭何也說過『天子以四海為家,不壯不麗,無以重威』。魏主回答群臣說:古人說過『在德不在險』,赫連勃勃蒸土築城但我卻滅了他。由此可見,城牆的堅固又有何用呢?如今天下未平,正須民力,土木之事我所不為。蕭何『不壯不麗無以重威』的話,非正言。魏主常常以為資財是軍國之根本,不可輕費,至於賞賜,他只賞賜那些戰死及有功之家,親戚貴寵都沒有份;他又明於知人,有時從行伍之中選拔才士,他只重才用,不重出身,同時賞不違賤,罰不避貴,即使是寵愛之人違法,他也不加寬恕。他常說:『法,我與天下共,怎敢輕!』但魏主生性殘忍,果於殺戮,往往剛殺之又後悔。伐夏之前,他的大臣北平王長孫嵩極力諫阻,魏主大怒,以長孫嵩任職貪污為名,命令武士楸著他的頭來撞擊地面侮辱他,全然不顧長孫嵩歷仕四朝且年已七旬。」

    朱修之對魏主的介紹,多少帶有他個人的主觀傾向,但他畢竟讓劉義隆對拓跋燾有了新的認識。原先在劉義隆的心目中,拓跋燾不過是個長於騎射的壯漢莽夫,是一個未脫荒野習性的荒外人,什麼魏的「皇帝」,最多不過算是一個生長於荒野中的酋長而已。即使自即大位後,他聽人說起拓跋燾在北方東奔西突滅了一些小國取得了一次次勝利,他仍然認為拓跋燾不過只是一個奔騰於莽莽草原浩瀚戈壁之中的凶狡有餘仁義不足的部落酋長。因此聽朱修之說起拓跋燾使武士羞辱高齡大臣長孫嵩,他並不感到一絲驚訝,真正讓他感到吃驚的,是聽到拓跋燾明於知人賞罰分明。尤其是他能以吳起「在德不在險」的話來辯駁臣下所引蕭何「不壯不麗無以重威」,更讓他吃驚不已。

    不僅如此,劉義隆還知道拓跋燾的臣下中還有像崔浩那樣的漢儒謀臣,原來他們並不都是蠻荒之人。

    輕言北伐,原來是一件多麼隨意的事!

    接見了朱修之之後,劉義隆自閉於宮中,數日不出。

    在閉宮不出的數日後,劉義隆有感於魏人所為,親自擬寫了一條詔書:

    「近來軍役屢興,國用增廣,儲備不足,百度尚繁。宜存儉約,以應事實。內外可通共詳思,務令節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