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代帝王劉義隆

龍騰世紀 第十九章 謝晦的覆沒 文 / 一代帝王劉義隆

    謝晦親率三萬將士,從江陵東下,船艦佈滿從江津(長江流至今湖北沙市南處)以下的數十百里的江面上,旌旗相照,遮蔽天日.謝晦站在船頭,對左右長歎道:

    「不能以此大軍為陛下北伐之師,是我終身之憾啊!」

    謝晦到了西江口(長江流至今湖北蒲圻北處),官軍前鋒到彥之已到達彭城洲(也在蒲圻北,相鄰有彭城磯)。這時,謝晦的前鋒庾登之已佔據巴陵(今湖南嶽陽),但畏懼官軍,不敢向前——也許他也不想向前。接著連日大雨,參軍劉和之勸庾登之戰:

    「今雨雖大,但彼此都有雨。不然的話,等到台軍大至,力強難制;不如急出擊,挫其前鋒,也可鼓我鬥志。」台軍指朝廷軍隊。

    是戰還是不戰?小勝還是大勝?為將來計,勝了好還是暫且觀望?這都讓不得已做了前鋒的庾登之頗費躊躇。考慮再三,於是他下令將士立即準備無數大袋子,袋內裝滿茅草掛在桅檣上。

    謝晦大軍到了以後,就問準備那麼多大袋子幹什麼,庾登之就告訴他這是為了火攻敵艦,但用火須待晴日。想著也許能再現赤壁東風助周郎的事,謝晦肯,說「等待天助吧」,於是西軍在巴陵停軍十五日。在此期間,謝晦才知道皇上親自率大軍出都,江州刺史王弘任司徒、兼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與彭城王義康留守京都。

    十五日後,謝晦在彭城洲親自指揮攻擊台軍前鋒蕭欣,他的部將中兵參軍孔延秀率三千江陵武士力戰,而蕭欣只是退到陣後擁盾自衛。兩軍在6地上相對峙時,蕭欣又率先從軍中退到事先所預備的船中,於是台軍失了鬥志,大敗而退。孔延秀乘勝追擊,又摧毀彭城洲洲口的柵欄。

    諸將見如此敗勢,就都勸到彥之退回夏口,到彥之以為退師有辱使命,不聽,於是稍退至隱圻(在彭城磯東,如山北)。

    與此同時,雍州刺史劉粹受帝命自6路襲擊江陵,而謝晦已早有安排。當劉粹派其弟竟陵太守劉道濟和台軍將領沈敞之到達江陵城北的沙橋時,正中了司馬周的埋伏。周萬餘人以逸待勞,全力以戰,結果大敗劉粹軍,襄陽將士死傷過半。

    初戰告捷,謝晦面露得意之色,以為將無往而不勝。

    因何承天留守江陵,謝晦就在軍中親自擬寫表疏,希望皇上「遣一乘之使,賜咫尺之書,臣便勒眾回師,退保江陵」,不然,「將長驅電掃,直入石頭,梟翦元兇,誅夷惡,吊二公之冤魂,洩私門之禍痛;然後自縛廷尉,甘赴鼎鑊,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在取得初步的勝利之後說出這樣的話,這多少帶有些威脅的味道,年輕氣盛的皇上會接受它嗎?

    當初,謝晦與徐、傅等商定自全之計:謝晦據上流江陵,檀道濟鎮守廣陵,各擁強兵,足以控制朝廷;徐、傅居殿中掌握重權,可得持久。得知徐、傅被誅,謝晦就估計道濟必不能自全。到彥之退兵隱圻之後,謝晦卻獲知檀道濟領兵繼到彥之之後西上,現在二軍已合,這使他一時驚慌失措,不知計從何出。

    他登上樓船高處東望台軍,初見台軍船艦不多,以為也沒什麼了不起;待到傍晚時分,台軍船艦順風而上,沿江戰船前後相連,於是謝晦將士人心離散,再無鬥志。

    二月十九日,台軍到達忌置洲尾(長江東流經過長沙下雋縣北,湘水自南注入;又向東,是西江口;又向東,經忌置山南,再東過彭城口),列艦過江。西軍望見,立即崩潰,這正所謂兵敗如山倒。於是謝晦連夜投奔巴陵,找到一隻小船後逃回江陵。

    到江陵任職之後,謝晦因與雍州刺史劉粹友善,就任命劉粹的兒子劉曠之為參軍,後來新帝打算命令劉粹南討謝晦,但心存疑慮,王弘諫帝說:「劉粹無私,陛下無憂。」等到劉粹討伐江陵,果然不以子為累,奮力作戰。

    謝晦回到了江陵,只是愧對周;隨後又召見參軍劉曠之,眾人以為謝晦將殺了他;劉曠之來了,謝晦又無話可說,只是讓他回到他的父親所在地襄陽。劉曠之終究毫無傷。

    事勢如此,司馬周當夜就丟下軍隊獨自乘小船率先投奔至到彥之軍中;眾人見司馬周已逃,各自或降或逃自謀生路。一夜之間,江陵城就成了一座空城。

    見敗散如此,謝晦知道大勢已去,不得已,於是和弟弟謝遁、侄子謝世基等七人騎馬北逃,但謝遁肥壯不能騎馬,謝晦等人每前行一程就立馬等待:難兄難弟豈可獨全!所以他們走得非常緩慢。

    在二月的最後一天,他們到了安6(在今湖北安6)延頭的時候,被戍守在那裡的謝晦舊將抓獲,隨即被關押在檻車中送往京都建康。

    在建康被押赴刑場的路上,謝晦與侄子謝世基詠連句詩作別。謝世基的詩是感慨英雄末路,下場可悲的:

    「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一旦失風水,翻為螻蟻食。」

    謝晦續詩,哀歎自己雖有大功卻沒有辦法自我保全:

    「功遂侔昔人,退保無智力。既涉太行險,斯路信難陟。」

    看到父親被囚押在檻車中,只做了幾十天彭城王王妃就被離棄的謝氏披赤腳,與父號哭相別:

    「大丈夫當橫屍沙場,如今奈何狼藉都市!」

    謝氏說完就昏厥了過去,行人為之唏噓歎息。

    與謝晦同時伏誅的還有其弟謝遁、侄子謝世猷以及同黨孔延秀等人。

    其他相關諸人的結果是:

    周投奔台軍之後,到彥之任命他為部將,劉粹派部下把沙橋之敗的情況告訴到彥之,說死傷眾多,事因周,於是到彥之就在軍中斬了他;

    庾登之、何承天同被皇帝寬宥,免官歸家;

    益州刺史張茂度受帝詔襲擊江陵,謝晦已敗,他的軍隊才到達白帝(在今四川奉節東)。因謝晦和他關係友善,朝中文武都猜測他懷有二心,新帝因其弟湘州刺史張邵把謝晦約他同反的信函送給朝廷,是忠於朝廷的忠臣,況且往日在江陵又有輔佐之誼——任過宜都王的司馬,於是赦而不問;

    河東人商玄石是謝晦參軍,謝晦準備東進時,他暗中推舉荊州人庾田夫和到彥之堂弟為主準備倒戈,但庾田夫二人不敢答應。商玄石知道獨謀難成,不得已隨軍作戰。謝晦敗,商玄石以預謀不成為憾,投水而死。帝為嘉獎他,任命他的兒子商懷福為衡陽王義季右軍參軍督護。

    謝晦北逃時,左右親信各自奔散,獨有一名叫延陵蓋的人追隨不捨。帝因他能為主盡命,又是古賢人延陵季子的後人,為嘉獎他,後來任他為長沙王義欣的鎮軍參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