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文似乎過了,但今天看了很多帖子,心中鬱悶,不不快,也可能有人說這個帖子很爛,那就爛吧。
至少,這是我想說的!
假如各位看了這個帖子,心中的熱血已有一點湧動的話,那麼我的目的便已達到!
「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文學形式,武俠小說經過幾代人的揚,已具有巨大的影響力,但現在,武俠小說似乎已漸漸沒落?
當下最熱門的通俗小說,只怕便是奇幻了,誅仙的封面上,便赫然印著「2o世紀讀武俠,21世紀讀奇幻」的字樣。很多人認為武俠小說已沒落。已沒有了影響力,幻劍書盟ceo孔毅便公然宣稱「武俠小說已沒落」。誠然,武俠小說近幾年來確實處在一個低谷,沒有太大影響力的作品問世。但,武俠小說絕不可以說已沒落。
我國自古以來,便崇尚俠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是一個已根植在我國人民腦中的思想,而對這種思想作出解釋的恐怕就是武俠小說了,武俠小說中對於俠義的理解是任何文學樣式都無法達到的,更不是奇幻文學可撼動的,雖然如今動漫電影、奇幻等多種多樣的存在著武俠小說展的最大難題,但文學的魅力絕不可以用影視、圖片來代替
「鬥嘴的樂趣在於鬥嘴雙方,讀書的樂趣在於書的『有趣』」而做為奇幻,更不具備武俠所獨有的中國式的、傳統的魅力,畢竟我們心中武功和法術還是兩回事。
唐朝民間佛經數十倍於儒經,但中國文化卻並未變成印度文化,因為我們有那麼強有力的文化根基,宋朝佛教理論上為什麼沒有展,因為它已經融化在了我們的文化中間了,所以,武俠小說幾千年的歷史絕對不是奇幻文學這種外來物所能替代的,今天,我們要吸收外來文化,前提是先瞭解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數不清的文化寶藏。是以,武俠小說非但不會沒落,而且在過一段時間會更輝煌,它現在只不過是在探索。我們有堅持探索武俠的人們,我們何愁武俠不興?
武俠小說能成為代表中國的民俗文學,代表中華民族精神,並不是他有多麼華麗的外表,因為他突出了「俠義」兩個字,但就是這兩個字,使我們有了荊柯,有了虯髯客,有了蕭峰。有了千千萬萬仁人志士,使世間充滿了興明。
武俠小說,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和努力,武俠小說的前景,必定是光輝無限」
只顧著爭論武俠和奇幻的區別了,可想到現在的武俠和真實的武俠有很大的區別麼?一部經典的作品必然要體現出深刻的社會現實,做不到這一點就不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反之,有了深刻的內涵,奇幻也可以順理成章的替代武俠。不要在計較形式上的變化了,多做些實質性的動作,這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