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鷹翼傳說

龍騰世紀 中國武俠小說。僅僅是成年人的童話麼? 文 / 鷹翼傳說

    我幾乎敢打賭,叫外國人看中國的武俠小說,恐怕他們沒有那麼大的興趣。

    很多人都知道,遊戲是成年人的童話,是為了在一個虛擬的環境中去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或者是成就感,或者是自己的勇氣。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到虛擬現實中去實現,而且度很快,花的時間很少。

    武俠小說,也是成年人的童話,也在虛擬的現實中幫助實現了一些現實中不能實現的夢想。不單單是為了書中的人物牽腸掛肚,更會幻想自己就是書中人物。

    然而,武俠小說,作為中文文化的一個特有產物,還不僅僅是一個成年人的童話所能概括的。

    我的看法是,中國的武俠小說,少不了一個「俠」字,這也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而這種價值觀因為閱讀者的文化背景被廣泛認同。雖然俠義精神早在史記之後就這樣那樣為「官方」所壓制,但是俠義思想在民間被廣泛認同,一直到今天。廣泛流傳的小說像三國演義,水滸傳都少不了俠義精神。同樣,這個俠字還體現在香港的,尤其是周潤演過的「黑道」江湖篇。

    「俠」之外,是「情」。一部武俠小說,沒有情的介入,讀起來恐怕會索然無味。而經典的武俠小說的情,和「俠」義相互配合,正好是有「情」有「義」的完美人生。

    以下簡要談一談我所熟悉的武俠小說作家和他們的作品,來看看他們小說中的俠和情

    :

    梁的特點是古典文化功底很深厚。一部書中,詩詞不斷,而且精彩的也不少。武功招式也是精彩紛呈,名字聽上去都覺得過癮。俠義如張丹楓、金世遺者也是膾炙人口。張丹楓與雲蕾因為上幾輩的恩怨所導致的愛恨情仇,讀到痛處,每每讓人恨不得要跑到塞外揪了雲老爺子的鬍子,罵他糊塗。金世遺暗戀冰川天女,也讓人感歎不已,以至於每次看到唐經天被別人,被金世遺捉弄的時候,免不了大呼痛快,然後又有些為冰川天女覺得不值。

    毫無疑問,金是梁之後最成功的一個。相比較金和梁,很多人會立刻現梁的相對「死板」和歷史背景的缺乏。金的歷史功底很深厚,以至於讓很多人把金的小說很大程度上看作是歷史,並且因此從中瞭解了很多歷史事實。金的小說,還讓人知道武俠也是很生活話,武俠的人物可以很有趣,不再是簡單的打打殺殺。俠義如郭靖、如喬峰者,也是讓人難以忘懷。做人該作那樣的人,相信很多看射鵰和天龍八部的人,都會多多少少那麼想。

    郭靖和黃蓉的愛情顯然很令人羨慕,哈哈,很多人都白日做夢想找個黃蓉那麼可愛的姑娘。當然,這個還是拜託了香港拍的射鵰,到今天為止,我都認為太經典了。不過我要插一句話,這樣的姑娘,不要說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燒了燈籠都不行。哈哈,不信,你多燒幾個去。我倒是建議你放孔明燈,說不定別人還覺得佩服你,跟你好倒是說不定。

    喬峰就不那麼幸運了。我一直想,也許當一個人太完美了,就會在某個地方不完美。金先生的殘忍,實在讓我不能相信會把厄運放到喬峰身上。歎,歎,歎。尤其是那一掌擊出後,香消玉隕,令人歎息。倒是便宜了一門心思只有神仙姐姐的段譽,鍥而不捨,終於得償所願。

    還有胡斐,還又苗人鳳,胡一刀。

    唯有仰視。

    古龍是個怪才。看他的照片,讓人覺得花滿樓、小李飛刀怎麼會是出自這個人的筆下?看上去整個一個白癡。但是就是這個白癡,卻試圖在他的武俠小說中用最簡單的事實來告訴別人一個最殘酷的道理:你最信任的人可能就是那個出賣你的人。即便是這樣,小說中的人物還是靠了朋友的義氣最終解決了出賣他的人。顯然,江湖義氣在他的眼裡還是有不同檔次。至於情,倒是顯得太淺薄了些,從來沒有象梁金的小說中那樣讓人刻骨銘心。

    武俠小說,我覺得在中國人的文化圈裡,永遠不會有消失的一天。

    武俠小說的群眾基礎

    ◎鍾叔河知名學者

    「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作家,跟歌女歌郎一樣上了「流行榜」,個個司空見慣;有人看到榜上題名,魯迅排在金庸後面,卻為之忿忿不平,這實在可以不必。

    講起「流行」來,正經文字從來是不如通俗作品的。「負鼓盲翁」的唱詞,流行到了「滿村聽說蔡中郎」(6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的程度;讀過「青青河邊草」(《古詩十九·飲馬長城窟行》)的,這村裡卻未必能有一二人。就是魯迅,他千里迢迢從上海寄往北京去給老母親看的,也不是自己新出的《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而是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和《美人恩》。

    張恨水的書沒怎麼看過,前些年去美國,陪妻子朱純在波特蘭久住,那裡圖書館的中文書不很多,金庸的書卻有不少,於是便借看過好些本。有本寫「神龍教」和那教主夫婦的,諷刺和譴責的目標顯然,倒算得有心之作,不只是供人消遣取人錢財的玩藝。

    認真考究起來,頭一個寫「俠以武犯禁」的作家應是司馬遷,《史記》故事實在比後來的武俠小說更精彩,人物個性也更鮮明。法國大仲馬人稱「講故事的大師」,他的《俠隱記》由伍光建(君朔)用《水滸》式的白話譯出,也真比得上《水滸傳》。有這些「典型在夙昔」,武俠小說盡可入文學殿堂直起腰幹,怕只怕自己不爭氣,毫無思想,一味胡扯,那就沒有法子,只能讓人瞧不起。

    小時不愛看言情小說,武俠小說則是有看便看,也不分好壞。好書且不必說,就是1949年後3o年中一直被取締的《施公案》、《彭公案》、《江湖奇俠傳》這些書,亦未嘗對我無益。黃天霸「八大拿」,拿的全是殺人越貨、綁票勒贖、**婦女、為霸一方的嚴重刑事犯罪分子,正是如今「嚴打」的對象。那時卻偏要罵他是官府爪牙,鎮壓人民的劊子手,罵來罵去,豈不罵到自家人頭上來了麼?自「左聯」以來以「左」自詡的文人幼稚病,改革開放後才得到一些診治,看來確實必要。

    《江湖奇俠傳》中桂武招親以後,想帶著妻子離開強盜窩,只能一道門一道門憑本事打出去。守頭道門的是侄輩,略微動手便過了;二道門由同輩人把守,交手一番也過了;第三道門上是爹娘,那就打不贏,幸虧岳母娘手下留情,才抱頭鼠竄而出;第四道門上橫著老祖母的鐵枴杖,小兩口就只能跪下磕頭,苦苦哀求了。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比九斤老太的故事生動得多,有趣得多。

    武俠小說都寫門派,寫鬥爭,幾乎毫無例外,徒孫總打不過徒弟,徒弟總打不過師父,太老師、祖師爺一出場,勝負便立決了。等級之森嚴,權威之絕對,服從之自覺,叛逆之不能倖免,均可於此中見之,「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哲學之精義亦在斯焉。這種閱讀文化大概確實有它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才能在「流行榜」上居於高位吧。

    有這樣一句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武俠夢。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小說,我尤其愛看,小學五年級算起,也算沉迷數載,今日閒來無事,略加評論

    既然談起武俠小說,當然不得不提梁羽生、金庸跟古龍了。三個人寫書的風格不同與個人的個性有關係:

    梁羽生重視歷史的追溯,言必有根據,斟酌小說的每個字、每段話,故事中又常常有詩詞歌賦,給我的感覺是有長者之風,但他的小說缺點也很明顯,小說的開局很好,但後期的故事的總體無法展開,應該受自己才氣所限,駕馭不了整個故事,並且人物太臉譜化,甚至武功也是,總是正派武功與邪派武功對立明顯,人物性格特點不明顯,感情描述平淡,當然他也寫了幾本好書,印象中張丹楓跟金世遺是性格刻畫比較不錯的;

    金庸就不多評論了,本身就有寫書的才氣,後期又細細斟酌每篇文章,當然可讀性甚高。可惜此人寫書太過功利,我不喜歡…一個如此有才氣的作家,僅僅因為突破不了以前的寫書而失去了創作的熱情,甚至怕影響了自己的聲譽,小小鄙視一下,哈哈!我自己比較推崇的人物是令狐沖跟楊過,這甚至影響了我自己對待人生、愛情的看法;

    最後評論下古龍吧,他的書跟前兩位明顯不同,不去依附歷史,也許那是他的弱項,那就直接就探討真實人生、剖析血淋淋的人性吧,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重要的是真實的,哈,這很符合我的口味。他寫的人物大多都孤獨、固執,自尊心強,並且是性情中人,像極了他自己。這個…好像我這麼欣賞他,也挺像我的…塑造的人物太多鮮明的了,楚留香、6小鳳、沈浪、熊貓兒、葉開、小魚兒,每一個都很好…

    梁羽生的小說很像一個出身武林世家的弟子,他的出生注定就背負了太多責任,在完成責任的同時,又肩負著許多歷史責任,等這些都完成的差不多了,他就成了大俠了,或者說是武林盟主。沒有特殊的經歷的話,他的武功應該是越來越差,因為缺少創新,所以如果根據他的小說來看,到了我們這代人,即使會武功也只是花架子了…

    金庸小說開局平平,到後來跌宕起伏。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出身卑微的、有著內心優良性格的平凡人的奮鬥史,經歷了許多磨難,使人物形象越來越高大,他重視過程中對人的塑造,並在恰當時機告訴讀者此人成為以後大俠的心路歷程,他的武功應該是不好不壞,代代相傳,創新不多…

    古龍小說太像一個浪子,他的武功的來歷都是自己思索的過程,基本上不費筆墨,天生的,加上後天的思考,武功第一跟武功第十本質上沒有太多區別,重要是受決鬥中的情緒的波動等太多因素使得人物勝利跟失敗的決定性因素,所以他的武功根本無跡可尋,如果用不上自然就沒了,如果用上自然就出現了…

    順便評論另外幾位作家吧,臥龍生寫書也算不錯,駕馭故事也能展開,可惜步調太慢,稍微寫快點就寫不好了…蕭逸寫書跟臥龍生差不多,書名都起的很好,一看用了功夫了,寫的很細,對我來說倒有些絮叨了…溫瑞安寫書沒法細細評論,大俠蕭秋水寫的多好,包括後來的四大名捕,人物刻畫都寫的不錯,感情也寫到了,一度我以為古龍有了傳承人。不知道後來了什麼神經,寫的東西老是追求怪,追求亂,學古龍對故事的佈局,可惜對故事的駕馭太差,所有人物身邊的人都快成了臥底了,驚艷一槍、溫柔小刀都寫了些什麼啊,後來他的書我就基本上不看了,看了心煩,他寫書耐不下心煩,早晚吃不了寫武俠小說這碗飯…黃易寫書是我近幾年認為最好的一位,在我心中可以追古龍、金庸在武俠小說的地位了,大唐雙龍記寫的確實不錯,也有自己的東西,對故事駕馭也很好,以後準備細讀再評論…

    終於,天亮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