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林這時候完全沉醉在自己的思想裡,侃侃而談,「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講一個『術』的概念。比如:『方術』、『術數』、『技術』這些東西,也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自然科學』。在中國古代,術數類的科技非常達的,曾經是遙遙領先於世界,著名的四大明,就一個很好的例證。當然還不止這些,中國古代幾乎在各個技術領域都處於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比如,醫學、農學、天文、建築、鑄造、紡織、印刷、工藝製作、食品以及文學、藝術、教育、政府制度,甚至包括軍事。中國在幾千年前就對軍事的理論和作戰的技法有很透徹的研究。一部《孫子兵法》,其實已經將作戰的原則給以了相當全面的論述,幾千年後的今天也仍然經久不衰,不見出其右者。但是,『術』的達,並不是真正的高明,中國文化的真正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在於它是『重道輕術』,由內而外。有點像金大俠小說裡的武功修煉,先練內功,有了高深的內力,外在的競技技巧可以無師自通,揮之而來。對於『術』的東西,中國的正統文化一直是輕視的,尊重的是道學德士。技術類的東西,常被蔑指為是『奇技-巧』。老子更是直截了當的主張『絕巧棄利』。科舉選拔人才考的也是詩文政論,要的是飽讀經書,博古通今,品德出眾的人才。比如四大明的創造者,在中國歷史中,並非是倍受推崇、飛黃騰達的人物。相反,人類現代的名人多是精通於某一技術的人,比如,演藝界的明星,體育界的運動員。當然,不是說『術數』類的展在古代歷史上就完全被忽視,只是說,相對於『道學』而言,是較輕的。」
我疑問道:「既然中國的文化熱衷於道學,應該說我們基礎理論研究就應該執世界牛耳,但現在的情況是西方不管在理論研究或是技術創新都大大領先於我們,文化也好、經濟也好,世界的重心都在歐美,我們現在反而要搞改革開放,文化、技術、設備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度引進、消化、吸收,大至飛機,小到一枚魚鉤。」
他搖頭說道:「造成這種狀況的與道無關,相反,害了中華民族的罪魁禍正是西方賴以迅崛起的『術』,咱們中國的封建統治是全世界最漫長的,封建統治最大的社會主宰力量是什麼?帝王,皇權!《明夷待訪錄》中『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業也。』帝王之怒,流血千里,不光是指奪江山,還包括守江山。天下是個人的私產,百姓也是皇帝的奴才,生殺予奪全在一個人的一念之間。皇帝為了保住自己的私產,使之千秋萬代,綿綿不絕,把自己的權力運用到極致,濫用到極致,所以,咱們中國有了一個特殊的名詞『帝王之術』,政治、經濟、商業、軍事……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皇帝的掌控決策之下。你想想看,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的帝王御人之術有中國這樣強大,體制這樣健全?沒有!皇權越強大,民間的思想就越被禁錮,創新能力被扼殺,一切不利於統治者的科技、藝術被掩埋,尤其是到了清朝,閉關鎖國,腐朽沒落,妄自尊大,直至被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方知已經落後別人幾百年。這絕非中國民族文化之過,而實際要歸結於封建**之罪。」他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唉,聖人之為聖人,以道德教化影響萬代千秋,但常乏於智術;帝王之為王者,因功名霸業震掠萬民百姓,但輸於道德教化。就以孔子創立的儒家文化而言,統治者拿來也是當愚昧人民、鞏固其皇權的一種手段。聖人之言不為所用,用則斷章取義,捨本求末,擇聖言以行私事。聖人聖言成為『門面』和『招牌』。秦皇一統,刑罰氾濫,君暴吏酷,黎民罹罪,天下惶恐,百家啞然,聖言泯滅。漢唐以降,多唱聖言而行酷政,言道德而掩私行。治而極,人道淪喪;術以盡,德性不存。期間偶有聖明君主,也是曇花一現,流星過天。愈見聖之不常而王之恆久,道之微弱而術之強盛。昔老子絕望於人欲,厭棄於苛政,出關而去,杳無形跡。聖人無奈,負怨絕塵,實在可歎!」
我細細思索,他半白半言的話很有幾分道理,中國在宋、明以前,尤其是唐朝,是世界的中心,稱之為帝國,清王朝的**,mh的進入,其實是大大削弱了h文明的傳承和創造力,以至於才有後來的國窮民弱,被動挨打,清朝繼承了h文化的糟粕,把帝王之術揮到極致,對世界方興未艾的現代科學文明視而不見,熱衷於宮廷內鬥,愚昧百姓。一個老佛爺統治中國長達幾十年,實在是世界權力運行史上的奇觀!
現在各大電視台都還熱衷於拍攝清朝皇宮戲,不能不說明一些問題。
我點點頭說道:「以道御術,話好理解,形象的說,就像金大俠小說裡的武功,『道』是張無忌的九陽真經,『術』是令狐沖的獨孤九劍,學了九陽真經就可以以氣御劍,飛花摘葉可以傷人,武功可達大成,學了獨孤九劍未必就能天下無敵,雖然劍術是天下無敵的劍術。令狐沖和向左使到西湖邊與黃忠公比武,使詐叫對方不能運氣,就很能說明問題。以道御術做起來非常難,現在的經濟界、學術界總愛拿一些新名詞來胡弄老百姓,混淆視聽,從中漁利。什麼『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彷彿道這東西只有少數人才能明白的,才能掌握的,我看欺世盜名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是啊,知識用來明理、認識客觀事物、改造自然,服務於人類的,不是拿來炫耀、甚至謀取不正當利益的。他們那種道非正道,是『詭道』。關於道與術,《大學》裡有一句話,『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句話就道破了道與術的玄機。意思是說,要把握道,關鍵就是要認清什麼是事物的根本,什麼是事物的枝末;什麼是原因,什麼是原因所導致的結果。『道』就其本質而言是『無所不包、無所遺漏的』,它是事物宏觀的、根本的規律。而『術』類的東西主要是某種限定的狹小範圍內的物理規律。通常是說我們所在的這個空間範圍的物理規律。嚴格的說,『術』也是『道』在這種具體範圍內的具體體現,應該說是『道』的一部分,但是通常它體現在物質的細節上,基本是一些直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所以,道是本,術是末;道是靈,術是體。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其實人類社會的種種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就必須從道德層面入手,否則必然是揚湯止沸、捨本逐末。這個道理非常重要,我們古人對此有著深厚的理解,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髓的東西。在對人體、生命及宇宙的認識上,中國古老的文化智慧,已經達到了非常深邃的程度,不但對其理論把握得透,而且能極凝煉概括地表達和運用。比如,中國古代常說的『三才』——天、地、人,就概括了人間所做一切事業的根本因素,把握好這三條,可以說是諸事皆吉,勝券在握。再拿《孫子兵法》舉例,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可見,道是第一位的,技法是被排在後面的。而天、地、人的因素也依次被考慮。現代的人雖然也知道學習《孫子兵法》,但多是注重其計謀和策略的論述,而其根本的、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卻被忽視,可以說是捨本圖末。」
他今天把魚餌丟進河水裡之後,再也沒看一眼,一心和我探討求道的問題,我甚至懷疑他釣魚是個幌子,目的就是找我吹牛來的。
郎燕新去,需要新的精神寄托,付林適時而至,應該不是單單的巧合吧?何況這裡以前沒有人釣魚,這一段河道水流相對較急,不是釣魚的好地段。
有些哥們嫌我更新太慢,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每天兩更六千字,好像也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