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修煉
修真一脈,大體可分為符菉、丹藥、煉器、陣道、體修、神修幾大類,皆是於各自的修行上參悟天機、明晰大道。從這方面意義上說,任何一種修習皆可入道以至大乘,但若論起外部實力,還要數體修與神修最為蠻橫霸道。畢竟那是對身體與精神的直接修煉,實戰起來要沾上不少便宜。
況且修真界內幾乎所有門派多少都懂得些制符、煉丹的手法,只不過不比那些以此而創派的高深精妙罷了。這也便是為何自古名門大派多劍仙、而像遁甲宗與奇升閣這般「非主流」門派難以中興的緣故所在。
修真之人需要提取丹藥鞏固修為、需要煉製兵刃施展功法、需要製作符菉輔佑攻擊、更需要注入陣法增加威力。如此,這些門派自存在以來關係就不尷不尬,一方面皆為修真一途,誰也離不開誰、一方面術業專攻各有千秋,誰也不肯臣服於誰。這便有了許多江湖上的紛爭與比鬥,而結果常常是體修一脈勝出。中小勢力雖也有隱世高手或海外散修,卻都早已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向大道行,顧不得、也不願再去顧那些瑣碎的身外之事了,畢竟對他們來說參悟天道提升自身修為才是當務之急。
遁甲一門,自陣法入釋得窺天道而修行。自古遁甲宗一脈皆是陣法的大家,在陣道上的造詣遠非常人可及。秦氏一族經營千餘年,一心參悟陣道,也曾有過輝煌。但終因奇才難遇,待開派先祖得大乘飛昇之後,便日漸沒落,剩餘族人始終掙扎於小門派一隅。自秦萬里祖父秦仁掌門,開始日夜苦修並廣收門徒,造下了不小的聲勢。遁甲宗才一步步走出困境,扒上了中等門派的邊緣。
掌門之位傳至秦萬里,遁甲宗卻是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地位。論實力,與大門派還有著雲泥般的差距,卻又比一般的小門小派強大一些。是以弱的不敢欺凌,強的又不屑一顧,偏偏秦萬里又資質一般,雖僥倖突破和合達成了金丹期的修為,但自此饒是經年苦修也建樹不大。一時半刻也難以改變尷尬之處境,如此卻是讓心比天高的遁甲宗極是苦惱。
秦風的出世讓遁甲宗的一應前輩、長老看到了門派中興的希望,可想而知,他們對小秦風付與的厚望和花費的心血將會是多麼的難以想像。
遁甲宗,秦風的臥室內,秦萬里正在考問兒子。小秦風撲閃著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口若懸河地背誦著家族典籍:「陰陽逆順秒難窮,二至還向一九宮。任取九宮分九星,八門又逐九星行。九星逢甲為直符,八門直始一掌中。六甲元號六儀名,三奇縱橫乙丙丁……」(注1)
秦萬里滿眼慈愛地望著兒子,彷彿在聽他背誦,卻是在想著自己的心事。秦風自出世以來便顯露出非凡的資質,心思機敏舉一反三,更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那些家族的典籍,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卻早已爛熟於胸。除了身形成長出奇緩慢外無一不彰顯著神童的資質。若不是妻子白月彤心疼孩兒,恐怕早幾年自己便要他開始修行了。
「爹爹,我背誦完了。爹爹!」
秦風在秦萬里耳邊喚著,後者終於收起了思緒。
「風兒,過了今日你便十歲了,族內功法典籍早已熟識。爹爹和長老們商量,從今日起便開始教你修習本門的功法,你可願學?」
「可娘親說我還小,等我長高了再練也不遲的。」小秦風顯然不願就此將本已不甚寬限的童年結束,企圖憑著以往長輩的寵溺討價還價。
秦萬里沒有說話,臉色卻是不好。對於一個修真世家來說,十歲開始修行已經算是晚了,好在秦風天資聰穎又早已將門中的典籍強行記下,這才勉強任著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袒護。可來自宗堂長老的壓力以及急於中興門派的執念,十歲這道坎是決計不能再推遲退讓的了。
「風兒,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有些時候,許多事、許多責任作為一個男子漢是不應該一味逃避的。你應該知道你身上擔負著什麼樣的重擔,聽話,現在爹爹就來教你吐納與胎息。」(注2)
一日之中,子時至巳時的六個時辰為生時,餘下的六個時辰皆為死氣之時。行氣於死氣之時對修煉之人有害無益。此刻月上中天薄風淺雲,正是生氣的初始。小秦風對父親既敬且畏,害怕父親火,只好聽從。恐怕遁甲宗內也只有這一個人值得他顧忌了。
盤膝而坐,舌抵上顎,眼觀鼻、鼻觀心,內外勞宮相疊至於臍下三寸丹田之處,按照父親講解的吐納之法開始呼吸。心境空明,拋卻一切雜念,將自己置身於朗月之下的曠野之中,與天地融為一體。
秦萬里就這樣靜坐在秦風身旁,父子一夜無話,直至金雞唱曉。
秦風皺著眉頭,吃力地用小手掰開早已僵麻的雙腿,邊打哈欠邊說:「爹爹,就這般坐了一夜便算是吐納嗎?我怎麼什麼感覺也沒有?腿都伸不直了!」
秦萬里疼惜地撫了撫秦風的小腦袋:「修煉哪有那麼容易,這才剛剛開始。等到你能操控氣息循環、感應天地的時候,便不覺得難受了。」
秦萬里頓了頓又說:「自古凡我道門修行,必先習吐納之法,此為築基。無基之宅可能安住?」
小秦風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族中事俱,爹爹還不能常常教導你練功。昨晚授你的便是築基之法,你需每日生氣鼎盛之時習練呼吸吐納,直至成就胎息之法。我兒聰慧過人,必不會讓為父失望的。」
秦萬里說完,仰望了望極西處的天際,那裡便是天下道門魁崑崙派的所在。良久,低頭撫了撫秦風沒再說什麼,便逕自走了。那最後一句話像是在鼓勵秦風,卻更像是在給自己吃定心丸。
-------------------------------------------------------------------------------------------------------
注1:摘自《奇門遁甲》,相傳為漢代著名謀臣張良、三國蜀漢著名謀臣諸葛亮所著一部典籍。其中固守、行軍、出陣及占卜、隱遁諸事無不應驗。
注2:吐納者,取吐故納新之意。古代道家的養生之術。大致是將胸中的濁氣由口中呼出,再自鼻中慢慢吸入清鮮之氣。
《雲笈七簽》卷三十二《服氣療病》曰:「凡行氣以鼻內(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稻,皆出氣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有此數,欲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氣,稻以解極。」即認為吸取生氣,吐出死氣,即可長生不死。
胎息,呼吸吐納的最高狀態。循序漸進地修煉中初始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既得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