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召見完畢後,韓獷、劉鴻訓、孫承宗、王永光,成基命、李標都對錢龍錫,王怍遠敬佩不已,他倆可以說是重擔再肩,朝廷今後對蒙古的政策可以說是掌握在他倆的手裡了,然而錢龍錫,王怍遠可是苦笑不已,差事半好了那還好說,辦砸了,那就不好辦了。
因為有重臣在遼東撫慰蒙古,崇禎覺得這是籠絡蒙古的一個良好的開端,現在朝廷是四處用兵,在四川,朝廷要平息土司叛亂,在西北,朝廷要鎮壓民變,在東北,後金可是虎視眈眈,所以平復蒙古就顯得猶為重要。蒙古和朝廷有綿延千餘里的邊境線,出現一個忠於朝廷的蒙古,朝廷就可以減少一個受敵面,將更多的餓精力用於平定內部叛亂和休養生息上,攘外必先安內,還是有道理的。
但是崇禎皇帝現在還有一件棘手的事情要做,那就事魏忠賢一案的後續處理工作。畢竟魏忠賢一案影響深遠,而受魏忠賢陷害的都是東林干將,很受輿論的同情。雖然在即位之初就果斷的處理了魏忠賢及其骨幹,並為東林人員平反冤案,但是畢竟牽連廣大,一紙聖旨是處理不了的。
到現在為止,刑部和大理寺還沒有審清魏忠賢一案,再別說平反冤案了,要不是皇上要人,方震儒、耿如杞等人還在牢裡呆著呢。
這裡面有很多的客觀原因,其一是魏忠賢干政時期,朝中的大員,即使不是魏忠賢的死黨,多數也是長期站在東林對立面的「邪黨」人物,還有一部分也是靠攻擊東林而飛黃騰達的。魏忠賢倒台以後,這些勢力並沒有土崩瓦解,由於歷史原因,他們還佔據著一些比較重要的職位,而他們也決不甘心東林捲土重來,剝奪自己的既得利益。
隨著新內閣的成立,東林也悄悄的「還陽了」,一些東林干將,比如錢謙益,開始出任重要職位,一些傾向東林的大臣也被皇上委以重任,這時,東林開始對曾經攻擊過自己的對手還擊了。
在這次的「大計」中,雙方鬥爭達到了一個**,在平反冤案上,因為大理寺的不配合,刑部獨木難支,再加上吏部的制肘,刑部尚書喬允升根本就沒辦法.東林方面也沒顯著,在去年,也就是崇禎元年的中期,一些御史也開始提出,要對魏忠賢及其黨羽進行一次統一的定案處理,而且還要本著不放過一個「閹黨」的原則,把他們集中集在一個大案處理。
但是這個建議沒有得到崇禎的贊同,而韓獷也是反對的,畢竟保持全局的穩定是最重要的,所以,一些東林官員藉著「大計」開始剷除異己,這就使雙方的矛盾開始變的白熱化。雙方不停的在彼此互相攻擊,令崇禎厭惡的黨爭也開始變得激烈了。
處理完家務事後,崇禎皇帝決定要將前朝的大是大非基本上清算清楚。
第二天的朝會上,各位大臣對袁崇煥的奏章展開充分的討論,一些大臣十分懷疑蒙古方面的誠意,加上還有一些大臣十分的嫉妒袁崇煥,是的,他們嫉妒他,因為在政治上,他被看作是傾向與東林的,而且皇上還非常的信任他。
雖然有部分的大臣反對,因為皇上和內閣已經統一了意見,所以聖旨很快的就出去了,隨即皇上任命王怍遠和錢龍錫為欽差大臣,赴遼東和蒙古方面會談。
第一件事情總算是處理好了,隨後,崇禎皇帝開始大肆指責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員,平凡冤案的工作在朝廷舉行「大計」的時候幾乎陷於停頓,一方面是因為朝廷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於清查吏治,無暇顧及為東林翻案;一方面是因為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
既然已經騰出手來,那崇禎皇帝是不介意利用東林的力量來清除朝中一些蛀蟲的,一些重要的職位必須清出來,崇禎皇帝可以容忍一些閹黨或所謂「邪黨」份子,但前提是他們不能佔據重要的職位,
藉著這個緣由,崇禎皇帝在朝會上果斷的罷黜原大理寺寺卿,對於刑部尚書,因為喬允升原本就是東林的外圍成員,再加上他本身沒有什麼錯,所以訓斥一番就結素了。誰來繼任大理寺寺卿,崇禎當然偏向於東林人,畢竟東林素有清廉之名,大理寺和刑部是主管全國刑獄的機關,當然是選擇有清名的東林擔任比較的放心。
東林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皇帝要為自己正名,這些人可是巴不得啊。如果大理寺和刑部都是自己人,事情就會好辦的多了,於是再朝中的東林人員舉薦了孫慎行。
崇禎皇帝也是很乾脆的,當庭任命孫慎行為大理寺寺卿,交割完畢後,立即會通刑部盡快的處理完在天啟時期的冤案。在獄中看押的惠世揚、李柱明等人,崇禎皇帝指示說,先把人放出來,有功有過,經過大理寺和刑部複審之後評定,再怎麼說也不能老讓人呆在監獄裡啊。
對於崇禎皇帝的表態,東林人士可是歡欣鼓舞,這證明皇上還是相信東林的,這些個東林名士開始磨拳搽掌,準備施行自己的滿腔抱負。
但是對於崇禎皇帝來說,並不想過於的重用東林,因為無論對於開海禁還是鼓勵商賈等等的這些政策,以東林的政治觀點來說,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深受程、朱理學毒害的他們,大部分只會空談。論辦實事,還真的不能光靠他們。
雖然說崇禎皇帝一直要求朝廷的大臣們要「精誠團結」要「化異為同」,但是崇禎皇帝也是很明白的,在現階段是根本不可能的,明朝的黨爭,可是有一段不短的歷史了,皇帝不可能只用幾條指示就化解黨爭,既然消滅不了黨爭,那就最好將黨爭限制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利用黨爭來施行自己的政策,這才是上上之選。所以崇禎皇帝並沒有將其他所謂的「邪黨」趕盡殺絕,只是將其削弱,他們要想存活下去,就離不開皇帝的支持,而他們會盡力的辦好皇上的差事,何樂而不為啊。
出於東林的黨私和偏直,東林可是一直想剷除其他的黨派,凡是不認同他們政治主張的,他們一律視為「邪黨」,他們不會容忍這樣的「邪黨」存在,所以在政治上東林最容易被群起而攻之,對於這樣一個東林,崇禎不知是哭還是笑。
經過了一個上午,朝會終於是結素了,孫慎行要到大理寺去和前任交割,刑部要等著和新任的大理寺寺卿處理案子,這兩個部門今後可是有的忙了。
日子還是要過的,對於被東林打壓的那些大臣,也是很不甘心的,他們為奪回自己的權益,開始在一起密謀起來,而吏部尚書王永光開始琢磨起來,什麼時候向崇禎皇帝請辭,作為吏部尚書,王永光在這次的「大計」中得罪的人太多了,盡早離開這是非之地是一個不錯的主義。
在隔天的平台召對上,吏部尚書王永光想崇禎皇帝提出年老體衰,想辭去吏部尚書和內閣大學士一職,回鄉養老。
對王永光的辭職,內閣其他的大臣有些蹊蹺,王永光並不算太老,看上去還算精神奕奕,再說了,吏部尚書,多好的職位,百官之,多少人想當都當不了,這王永光怎麼說辭職就辭職了。
崇禎皇帝表面上也是懇切的挽留王永光,但是暗地裡想,這個王永光也是真開竅,時候到了,你王永光也該走了。
雖然崇禎皇帝「懇切」的挽留,但是王永光執意辭職,無奈,王永光去意堅決,崇禎皇帝無奈之下,同意王永光的辭職請求,但是在沒有合適的繼任人選之前,王永光還不能去職,繼續的在吏部和內閣工作。
對於王永光的辭職,各方反應不一,非東林的人有的認為這是東林的一次清洗行動,他們要奪權了,他們想讓東林一統天下,所以他們開始憂心匆匆,擔心自己的職位不保,而王永光一脈的人馬也是很不理解王永光的作為,他們也認為自己利益的代表是被東林排擠出內閣的,是東林逼王永光辭職的,所以這一派人馬也開始對東林變的不滿,這些人開始聯合起來,準備著,在適當的時候,找東林的茬,然後使出致命的以及一擊,打倒東林,然後他們來掌握朝政,恢復自己的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