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安撫好周皇后和田貴妃後,王承恩和徐應元進入到乾清宮,將袁崇煥的奏折遞到皇上的御案前,請皇上御覽。t
崇禎皇帝一改幾日的鬱悶的心情,畢竟家和萬事興嗎。崇禎皇帝看到袁崇煥奏折的內容後,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他想了想,便說道:王承恩,你吩咐下去,告訴內閣,一個時辰後到武英殿見駕。
王承恩領旨後,便恭敬的退了出去。崇禎皇帝反覆的看著袁崇煥的奏折,心裡說,這可是拉攏蒙古的一個好機會啊,如果能有一個萬全的措施,就可以籠絡住部分蒙古部落,使其為朝廷出力,為以後全面的平定蒙古提供一個樣板;但是如果政策實行的不對,那可就成了養虎為患,日後他們在反咬一口,幫助後金,那就得不償失了。
蒙古是一定要拉攏的,可是到底怎麼辦,實行一個什麼樣的政策?這是一個大問題啊。想來想去,崇禎突然想到清朝處理蒙古的辦法,概括的說就是編旗、聯姻、會盟、封賞、賑濟、朝覲、重教等政策,以此來加強對蒙古上層人物及部民的的聯繫與轄制。崇禎想了想,覺得清朝可以用,那大明皇朝為什麼不可以用?在現階段,明朝手中的資源可比後金手中的資源多的多了,論資源,雖然說現在朝廷財政接近枯竭,但自從自己登基以來,實行新政,用不了幾年,財政狀況就會好轉,再說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大明皇朝在怎麼不濟,現階段皇太極領導的後金無論在人口、戰略縱深和經濟上都比上明朝,如果現在實行一些清朝撫賞蒙古的政策,效果一定會比後金上強的。單以重教來說,明朝自正德以來,就和藏傳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西藏,明朝稱為烏思藏都司,名義上還是大明皇上的領土,既然有這麼便利的條件,那麼不利用一下,豈不是很可惜?
內閣大臣們接到王承恩的通知,說皇上在一個時辰後在武英殿見駕,便各自準備著,他們知道這一回的主要議題是處理朝廷與蒙古的關係,說實話,其實韓獷、劉鴻訓、錢龍錫等人還是十分贊同撫賞蒙古,這麼做的話,至少使朝廷在現階段能專心的對付後金。
但是錢謙益心裡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幾天前,同為東林干將,理學大家的劉宗周和黃道周在錢謙益府上就對於在政治上怎麼能提高東林的影響力展開了討論,錢謙益等人一致認為,當今的聖上乃是一個名君,登基之處就剷除閹黨,撥亂反正,恢復朝綱,但是他們依然認為現在朝中還是有一些宵小之輩,比如溫體仁、周延如等人,他們還在朝中,地方上還有閹黨等亂黨分子,朝廷雖然組織了「大計」,但是,本著除惡毋近的思想,劉宗周和黃道周想讓錢謙益揮在內閣的影響力,盡量的剷除比如閹黨、浙黨、齊黨的這些人,然後盡可能的舉薦東林出任朝廷要職。
還有一點劉宗周和黃道周特別的不滿,自從明朝建立之初,就設立經筵講官,為皇帝講解儒家經典,可是新皇即位,任命徐光啟為經筵講官,還任命他為主管火器開、製造、生產的主管官員,這本身沒有什麼,但是身為經筵講官,徐光啟並沒有盡心的講解那些儒家的經典,而是對皇上講解西洋的那些玩意,這令劉宗周和黃道周十分的氣惱,劉宗周和黃道周決心要改變這樣的局面,他們要讓皇上回復到正統來。所以,錢謙益、劉宗周和黃道周商量著找個機會進柬皇上。
錢謙益覺得這次的召見是個機會,他決心通過這次的進柬,使皇上回復到正統的儒家軌道上來。其實錢謙益、劉宗周和黃道周還真錯怪了徐光啟。雖然說徐光啟利用經筵講官著一身份來宣傳西學,並舉薦了傳教士鄧玉涵(瑞士人)、龍華民(意大利人)、湯若望(德意志人)、羅雅谷(意大利人)等人,他們帶來了西方的先進的科學知識,促進了中華的科技的進步,所以在這個時期,西方並沒有越中華。
崇禎對於這些個傳教士還是比較禮遇的,畢竟還是要這些人來改進我中華的槍炮的,而在經筵時,皇上也比較關心西洋的一些事,反而對那些儒家的東西不太感冒,徐光啟也只能挑皇上愛聽的講一講,所以根上,在於崇禎,而不是徐光啟。
一個時辰後,韓獷、劉鴻訓、錢龍錫等大臣準時到達武英殿,隨後,崇禎皇帝也到了武英殿,這些大臣們免不了要三叩九拜,崇禎擺擺手,叫這些大臣們起來,又示意坐下回話,群臣又是稱頌皇上聖明,崇禎心想:封建禮教害死人啊!
就袁崇煥的這份奏折,內閣大臣們紛紛表意見,能當上內閣大臣的,都不是笨人,在他們看來,撫賞蒙古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但是這些個大臣還是有一些顧慮的,誰能保證這些蒙古部落渡過難關後不反咬一口?
他們誰也不能保證,如果那些蒙古部落的領自此以後能聽從朝廷號令還好,如果他們度過難關後,翻臉就不認人,那該怎麼辦?那可是要承擔責任的。
再說,朝中的這些大臣並不怎麼信任蒙古人,蒙古和大明斷斷續續的打了兩百多年,期間明英宗皇帝還做過蒙古人的俘虜,在加上朝廷對蒙古的偏見,認為蒙古是一個沒有教化的蠻荒之地,根本就不值得信任。
於是朝臣在這方面有著意乎尋常的謹慎,對蒙古是否真心的效忠大明持的是謹慎的態度,因為心存疑慮,所以制定撫賞蒙古的政策的時候,這些個朝臣就非常的謹慎。
在內閣之中,錢謙益對撫賞蒙古持的是反對的態度,從心理上講,受過正統的儒家教育,並成為理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又被稱為「東林」浪子的他,一直對不服教化的蒙古人存在一種偏見,他認為蒙古不會服從朝廷的,一旦他們羽翼豐滿,還會像以前一樣,侵擾邊疆,奈何,皇上的意思是十分贊同拉攏蒙古,而像韓獷、劉鴻訓、錢龍錫等人,也是持贊同的態度,錢謙益是獨木難支,索性他就一言不,靜觀變化。
崇禎皇帝與內閣議論來議論去,決定批准蒙古的餓請求,同意「市米」,但是要求「市米」的蒙古部落必須聽從朝廷的號令。當然,給的這些甜頭是不足以讓那些蒙古部落服從朝廷的,崇禎皇帝又效仿後世清朝的政策,制定出會盟、封賞、賑濟、朝覲、重教等政策,並要求成立一個專門管理對蒙事宜的衙門,忠實貫徹朝廷各項對蒙措施。
當然,為了表示朝廷對蒙古的重視,崇禎皇帝決定派遣幾名內閣大臣親自到遼東撫慰蒙古。但是派誰去,崇禎皇帝可是犯了難,應該說崇禎朝的內閣大臣是歷朝人數最多的,韓獷、劉鴻訓、錢龍錫,王怍遠、孫承宗、王永光,成基命、李標都是內閣大臣,正是因為有這些幹練的大臣,崇禎皇帝才能在短時間裡進行「大計」,將那些不稱職的地方官員罷免,起用一些有能力的官吏,但是這次去遼東可是一件重大的差事,這關係到今後遼東的局勢,關乎朝廷今後幾十年後展,誰能辦好這件差事,崇禎皇帝拿不定主意。
這些個內閣大臣也知道此事干係重大,如果幹好了不客氣的說,在皇上的心中就是大功臣,而一旦辦砸了,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錢龍錫先出列,表示願去一趟遼東,因為錢龍錫一開始就表態支持袁崇煥,不管是辦好還是辦砸,他錢龍錫根本就是躲不開,還不如索性豁出去了。
王怍遠一看,你錢龍錫既然能豁出去,我王怍遠也不是孬種,一開始我王怍遠就合你錢龍錫表態支持袁崇煥,到時候出事我也跑不了,乾脆哥們我也去的了,即使出事還有個伴呢。
崇禎皇帝一看,呦,還真有忠心體國的,王怍遠和錢龍錫還真是爺們啊!要是一出事,你倆可就跑不了了。仔細想一想,不對啊,就是你倆不去,出事了你們也跑不了啊,先表態支持的就是你們啊。你倆可真是光棍啊!
不管怎麼說,崇禎皇帝還是要對這倆位大臣表示一下崇高的敬意,千斤重擔總要有人挑啊,既然主動跳出來挑,那就說明朝中還是有忠心的大臣的,同時,崇禎也沒有對這個內閣失望,這個內閣在重大事情上,還是有作為的。
崇禎皇帝立刻命令內閣草擬聖旨,並準備在明天的朝會上正式下達聖諭,但是韓獷認為在明天的朝會上再和群臣們深入的探討一下會更好,崇禎皇帝想想,多聽聽意見也不是臆見壞事,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