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近代現在軍事 蘇日戰爭 - 轉 文 / 編輯手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於1945年8∼9月間對法西斯日本進行的戰爭。協同蘇軍作戰的有中國**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和外蒙古(今蒙古國)軍隊。作戰地區主要在中國東北境內,同時在朝鮮北部、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也採取了軍事行動。

    雙方企圖與作戰部署德國投降後,日本處境孤立,國力不支,民心動盪,士氣沮喪,敗局已定。為了爭取體面媾和,日軍大本營決定貫徹全面收縮、本土決戰的總戰略:對蘇聯採取避戰求和方針,準備放棄中國東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對美國採取以戰求和政策,作出本土決戰姿態,爭取在有利條件下與美媾和並結束戰爭。如果蘇聯宣戰,則決心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頑強抵抗。日軍主力為關東軍(總司令為山田乙三上將),總司令部設在長春,下轄第1、第3方面軍又2個集團軍、1個航空兵集團軍,計24個師另11個旅約7o萬人,以及偽滿軍隊等約2o萬人。此外,還有駐朝鮮、薩哈林島南部和千島群島的第17、第5方面軍。關東軍沿偽滿與蘇聯、偽滿與外蒙古邊界構築有17個築壘地域。每個築壘地域正面寬2o∼1oo公里、縱深4o公里,約有8ooo個永備射工事。主力集中於長春、大連以東和長春、圖們以南地區。

    蘇聯為履行在雅爾塔會議上作出的承諾,決定根據商定的條件參加對日作戰,於1945年4月5日宣佈廢除《蘇日中立條約》,6月在哈巴羅夫斯克(伯力)設立遠東蘇軍總司令部(總司令為蘇聯元帥a.m.華西列夫斯基),並迅從西線抽調大量兵力和物資器材到遠東地區。遠東蘇軍總司令部轄3個方面軍(外貝加爾方面軍和遠東第1、第2方面軍)以及太平洋艦隊、阿穆爾河區艦隊和北太平洋區艦隊,計11個合成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3個航空兵集團軍和部分蒙軍,總兵力達174萬人。蘇軍企圖從東、西兩個方向對長春、瀋陽實施向心突擊,一舉粉碎關東軍,迅結束戰爭。具體作戰計劃是:外貝加爾方面軍從外蒙古東部實施主要突擊,切斷關東軍與華北日軍的聯繫,分割圍殲關東軍第3方面軍於長春、瀋陽地區;遠東第1方面軍在太平洋艦隊配合下,從濱海地區實施突擊,切斷關東軍與朝鮮的聯繫,分割圍殲關東軍第1方面軍於牡丹江、敦化地區;遠東第2方面軍在阿穆爾河區艦隊配合下,由北向南實施突擊,殲滅日軍第4集團軍;另以第16集團軍和堪察加駐軍進攻薩哈林島南部和千島群島;太平洋艦隊負責切斷關東軍與日本本土的聯繫,並在朝鮮北部沿海地區實施登6。

    作戰經過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次日凌晨,蘇軍航空兵對吉林、哈爾濱、長春、瀋陽等中國東北主要城市進行空襲,太平洋艦隊航空兵對日本軍艦實施襲擊,完全掌握制空權,同時地面部隊各先遣支隊越過國境。當日拂曉,主力起進攻。外貝加爾方面軍未遇任何抵抗,迅越過大興安嶺和戈壁沙漠;遠東第1方面軍迂迴並封鎖當面日軍築壘地域,坦克在原始森林中開闢通路,向牡丹江方向實施突擊;遠東第2方面軍在阿穆爾河區艦隊協同下,強渡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力沿松花江實施突擊。8月11日,第16集團軍和北太平洋區艦隊對薩哈林島南部起進攻。11∼12日,太平洋艦隊登6兵先後攻佔朝鮮北部港口雄基和羅津,13日開始清津登6戰役。

    日軍對蘇軍進攻估計不足,倉促應戰,不堪一擊。

    8月1o日,日軍大本營將駐朝鮮的第17方面軍轉隸關東軍。隨後,關東軍司令部撤至通化,並命令所屬第5集團軍向橫道河子、第3集團軍向延吉撤退,第3方面軍撤守朝鮮。但第3方面軍司令卻命令所部向長春、瀋陽收攏,準備決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16日,蘇軍登6兵解放清津後,第25集團軍從6上進抵該市,切斷日軍由朝鮮撤向本土的退路。18日,關東軍開始投降。19∼24日,蘇軍向中國東北和朝鮮北部主要城市機降小分隊,先後進佔齊齊哈爾、瀋陽、哈爾濱、長春和旅順。關東軍大部繳械投降,少數負隅頑抗的部隊被殲滅。8月25日,蘇軍佔領薩哈林島南部,9月1日佔領千島群島等島嶼。9月2日,同盟國在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受降儀式,戰爭結束。

    蘇聯對日作戰期間,中國**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舉行全國性大反攻,八路軍在華北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阻止其增援東北;中國東北地區人民積極支援蘇軍,東北抗日聯軍直接配合蘇軍作戰,為蘇軍迅擊潰關東軍做出重大貢獻。

    結局與影響蘇日戰爭以日本徹底失敗告終。日軍損失約人,其中8.3萬人被擊斃;蘇軍傷亡3.2萬人。蘇軍的勝利加了軍國主義日本的崩潰,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起了促進作用。蘇軍戰爭指導的主要特點是:準備比較充分,兵力擁有優勢,完全掌握戰爭主動權;成功地實施了從西線到遠東的戰略機動;採取偽裝、佯動和保密措施,達成了戰役突然性;正確選擇主突方向,集中優勢兵力兵器實施主要突擊;東西對進,向心突擊,多方向、大縱深多路進攻;使用坦克機械化軍團於第一梯隊,保證進攻的高度;成立戰區指揮機構和統一的後勤保障等。這些對戰後蘇聯軍事學術的展具有重要影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