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一八六四之力挽狂瀾

龍騰世紀 第三百四十四章 土地兼併(上) 文 / 澹寧居士

    錢富頓了頓,接著說道:「前門大街「義利記」茶葉行的掌櫃是我的老主顧,經常半夜坐車到這裡吃一碗我的羊湯麵。//歡迎來到閱讀//他這些年走南闖北,販賣茶葉,賺了不知多少錢。可是,他在北京連一處宅子都沒有置,把錢都拿回老家置地了。現如今,山西省府靈石縣的地,有兩成都是他家的。」

    張繼點點頭,又問道:「近些年,朝廷這些年推行『新政』,經濟逐漸發展,民眾也日益富裕,物價必然趨於上漲」「。長此以往,閒錢握在手裡,無異於慢性貶值。現在,大清鐵路運輸公司和大清遠洋運輸公司相繼發行了鐵路公債和輪船公債,利息高達3分。你手頭既有閒錢,幹嘛不去買一些鐵路公債和輪船公債?終歸要比握在手裡來得划算嘛。」

    錢富點點頭,說道:「您說的這些道理,小人也並非不明白。只是,大清鐵路運輸公司和大清遠洋運輸公司都是『官督商辦』,我們買了鐵路公債和輪船公債,無異於將血汗錢交給了朝廷。萬一哪天一道旨意下來,宣佈連本帶利收歸朝廷,我們可怎麼辦呢」,說著,錢富趕忙補充道:「這位大爺,小人不是不相信朝廷。實在是這些年被嚇怕了。」

    張繼知道,錢富猜測自己是什麼達官貴人,擔心說走了嘴,引來禍端。於是,笑著說道:「咱們就是隨便聊聊,你不用緊張。大清鐵路運輸公司和大清遠洋運輸公司雖說都是『官督商辦』的,但到底是企業。企業就不能不講信用,否則只有賠本、倒閉的份兒。企業更加不能侵吞股東的投資,這在《大清鐵路運輸公司章程》、《大清遠洋運輸公司章程》、《大清鐵路運輸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協議》和《大清遠洋運輸公司首次公開募股協議》裡是規定了的。當然了,你的擔心不是不能理解,畢竟,這些年,朝廷的政策也多少有失偏頗。」

    錢富點點頭,說道:「這位大爺,就是您說的這話。咱們莊戶人家誰不想過安穩日子、富裕日子,實在是……」

    ……

    張繼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日上三竿了,他仔細分辨了許久,才發現自己應該是躺在哪家酒樓的客房裡。額頭還在隱隱作疼,嗓子裡幹得冒煙,渾身上下也沒有一絲力氣,這都是宿醉的表現。看來,自己昨夜是喝多了。

    張繼掙扎著爬了起來,扶著額頭坐了一會兒,這才穿鞋下地,向窗戶走去。

    剛一推開窗戶,一股冷風就裹著幾片雪花向屋裡捲了進來。張繼打了一個冷戰,揉揉眼睛,向外看去,這才發現,原來是下雪了。

    只見雪花如同柳絮一般打著旋兒飄落下來,對面的屋簷上已經積了厚厚的一層,整個世界銀裝素裹,仿若冰雕玉琢。對面的店舖門前,兩個小夥計正在忙不迭地掃雪。街頭巷尾,一群幼童在堆著雪人,好一派恬然風光。

    張繼精神一振,披上狐皮大氅,向樓下走去。

    大廳裡只稀稀拉拉坐著幾位散客,火爐倒是燒得很旺,室內溫暖如春,兩個小夥計正圍著火爐打盹,櫃檯裡,掌櫃正一邊抽著煙袋、一邊打著算盤算賬。

    那掌櫃見張繼走下樓來,急忙迎了上來,笑著說道:「這位大爺,您醒了?」

    張繼點點頭,說道:「掌櫃的,我是什麼時候來的?」

    那掌櫃笑著說道:「您是昨夜亥時三刻來的,當時您已經醉得不省人事了,送您來的錢富說您和他邊聊邊喝,一個人竟喝了八壺女兒紅,趴到他的麵攤上就睡著了。他怕您著涼,就把您送到這裡了。」

    張繼揉揉額頭,實在是想不起後來發生的事情了,只得問道:「哦,你認識錢富?」

    那掌櫃說道:「豈止認識,算是老相識了,我們都是直隸保定府人,說起來,也算是同鄉。他剛到北京的時候,一直在我這裡做工,後來才去簋街開了麵攤。他是個老實人,幹活不惜力氣,我們現在還時常來往呢。」

    張繼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掌櫃的,結賬吧。」

    那掌櫃笑著說道:「錢富已經結過了,他說您給他的賞錢足夠了,叫我不要再找您結賬。」

    聽到那掌櫃這麼說,張繼也樂了,笑著說道:「他還真是個老實人,賞錢是賞錢,哪能用來抵房錢。這樣吧,反正你們也認識,這賬我照結,他昨夜付的錢你再見到他的時候還給他就好了。」

    那掌櫃趕忙說道:「那我就替他謝過您了,您得空了再來光臨小店啊。」

    張繼笑著擺擺手,向店外走去。

    身後兀自傳來那掌櫃的囑咐聲:「這位大爺,路上滑,您小心。」

    ……

    張繼走在飄雪的街頭,漫無目的地閒逛著,他在思考昨夜與錢富的對話。

    在這之前,他忙於「新政」的制度設計和政策制定,醉心於從宏觀的角度對「新政」的意義進行詮釋,卻從未從考慮到普通百姓對於「新政」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他敏銳地意識到,自己過去的種種思維和做法都太過理想化了,而沒有換一個角度進行理性的思考。「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話他常說,然而,直到此時,他對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才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錢富的遭遇絕不是偶然的。事實上,土地兼併是中國歷朝歷代或早或晚都會遇到的難題,也是中國幾千年來王朝興衰、農民起義和政權更替的主導因素,更是中國遲遲難以打破自然經濟桎梏、進入商品經濟時代的主要障礙。

    在每一次政權更替之際,由於農民戰爭和政局動盪導致的人口銳減,使得大片耕地成為無主之地。新政權建立之後,為了恢復生產、安定秩序,就採取招撫流民的政策,將這些無土之地通過確認和劃撥的方式分配給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於是,歷朝歷代初期,都會出現一個生產迅速恢復、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