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109章 :道德的制高點 文 / 落雨流痕

    /

    1934年,第三世界聯盟提出解放亞非,使得全世界都為之震動,印度、非洲民眾頓時躁動了起來。

    那些飽受殖民的落後民族,彷彿看到了一道明亮的曙光。

    英國、法國、意大利等殖民國家,紛紛拒絕中華民國提出的無條件退出亞非的要求,並強烈抗議中華民國蠻橫干涉世界,不顧他國感受。

    中華民國則接著指責英法意等殖民國家是野蠻的強盜民族,好吃懶做,只會搶劫與盤剝落後民族。

    正當兩大陣營互相『罵街』指責的時候,非洲及印度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這次暴動爆發得非常蹊蹺。

    暴動中出現了一大批經過專業訓練的印度人及黑人,這些暴動分子掌握著射擊、通訊、野外生存等作戰技能。

    如果一兩個人還說得過去,可卻是大片的出現。在印度、緬甸、馬來、非洲這些地區,都爆發了一定規模的暴動,並出現了大量經過訓練的暴動份子。

    此前英法意等國,因為貿易逆差消除協議的簽訂,他們向中華民國大量出口資源,因此加大了殖民地投資。在這些殖民地,他們擁有幾乎絕大部分的礦產,而且也因為中華民國的需求,而建設了大量的礦山。

    這些礦山都是資產啊!還有殖民地市場,勞動力資源等等,這些殖民地的利益讓英法意等國不願鬆口。

    堅決反對中華民國提出的民族自決主義。暴動爆發後,英國、法國、意大利等殖民國家。立即派出殖民軍隊進行鎮壓。

    在印度和非洲搗亂的暴動分子都是中華民國秘密培訓出來的,此時爆發了出來,立即讓歐洲人的亞非殖民地亂成一鍋粥。

    混亂局勢下。加之歐洲殖民者本身也不把殖民地的有色人種當人看,在印度孟,英軍當街打死遊行民眾三百多人,並逮捕上千名遊行的印度人,釀成孟買慘案。

    在非洲,則是直接對暴動份子進行更加徹底的鎮壓方式——屠殺!大量的黑人因為參與暴動而死在了歐洲殖民者的槍口之下。

    其中意大利在索馬裡南部殖民地,屠殺了近三萬黑人。英國南非血腥鎮壓而殺了五萬多黑人。

    法國在非洲殖民地,也鎮壓了不少黑人暴動,或者說是黑人起義。

    而歐洲殖民者的血腥鎮壓行為。很快就被中華民國公之於眾,一張張照片記錄著那些屠殺的事實。

    當民眾們看到報紙上的那些血腥的照片後都憤怒了,中華民國各電視台也對這些屠殺進行了一系列的報道。

    總統趙海洲緊接著進行了一次電視講話。

    「中華民國的公民們,請睜大眼睛好好看看。這就是歐洲殖民者的殘暴行徑。他們無視人道。蔑視生命,他們是一群反人類的暴徒和強盜。他們就像是世界人民的寄生蟲一般存在著,我們中國歷史以來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但是現在我們不得不對歐洲殖民者說:滾出亞非!」

    趙海洲神情憤怒的說道,他的表情感染了很多民眾。

    「我們要為自己,以及亞非人民,創造一個自由的和諧世界。我們要讓全世界都擺脫歐洲殖民者的武力盤剝。」

    第二天,中華民國各大城市都出現了民眾遊行。

    遊行民眾高喊著『打倒殖民者』的口號。強烈要求中華民國武力解決亞非問題,於是中華民國借坡下驢。向歐洲各殖民帝國發出最後通牒。

    限時三天,無條件退出亞非。

    此前,中華民國已做好了戰爭準備,亞非被殖民國家人民被屠殺的事件發生後,中華民國緊接著進入二級戰備狀態。

    預備役開始動員了。

    大量的退伍兵放下生產,重新穿上軍裝,回到軍隊拿起了武器。中華民國陸軍兵力,從400萬人迅速上升到了800萬。

    戰前訓練進展得如火如荼,幾乎每隔一兩天就有一次射擊訓練,而且子彈是敞開供應,每次起碼能有100發的訓練子彈。

    同時各地已動員起了新的預備役民兵,直接將中華民國1200萬人的預備役規模補滿,新補充進入預備役的,實際上是新兵,不過他們沒有進入部隊,而是進行簡單的訓練,並且在各地靶場打靶練習射擊。

    戰爭機器已經開始運轉。

    各省軍工廠開始高速運轉,子彈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天生產十六小時。

    誰都知道戰爭要爆發了,英法美在中華民國的最後通牒發出後,已明白戰爭將不可避免。

    妥協已是不可能的了。

    英法等歐洲國家此時已經退無可退,丟掉了亞非殖民地,相當於丟掉了大部分的殖民利益。

    而且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丟掉了資源、人口,戰爭潛力將大大降低,而中華民國佔領了整個亞非之後,將獲得大量的人口及資源。同時也將對歐洲形成包圍的局勢,國際聯盟自然沒有妥協的可能。

    既然戰爭已不可避免,妥協只會更加糟糕。

    國聯巨頭英法美,加上高級成員意大利,強硬的回應中華民國,無法接受中華民國提出的無理要求。

    只是讓歐美財團極為被動的是,中華民國比歐美更早了兩年完成資產收割,而美國到了1934年才勉強完成了資產收割。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戰爭準備有所不足。儘管國際聯盟的陸軍總量也達到了800萬以上,但是顯然預備役規模不如中華民國那麼龐大。

    中華民國的預備役規模已經達到了1200萬,還不包括可以徵召的年輕人。當然這1200萬人中,並不是誰都可以走上戰場,很多士兵進入社會後,各種原因而無法走上戰場,但有效的預備役人數,上千萬總是有的。

    中華民國已開始為戰爭做最後準備,這個準備便是徵得民眾支持。趙海洲在電視上再次出現,這是一個訪談節目。

    「請問趙總統,您對於國際聯盟的回應有什麼看法?」主持人對趙海洲問道。

    「既然他們不同意給與亞非人民自由,那就用一場戰爭來決定亞非人民的命運吧!」趙海洲用極為平淡的語氣說道,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驚濤駭浪。

    戰爭已經提到明面上了。

    與美國佬戰前的苦肉計的把戲不同的是,中華民國則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發起一場戰爭。

    美國參加二戰,是因為珍珠港被偷襲。美國打阿富汗,是因為**恐怖襲擊。實際上美國佬在珍珠港偷襲事件之前就已經得知了消息。至於**,本身就是美國棋子,911恐怖襲擊也是美國佬自導自演的。國際恐怖組織的背後,就是美國國際財團的支持,只要他們表現得比較能幹,就能從財團那裡拿到錢,因此很多恐怖組織胡亂認領一些事故,稱多某某某事故負責,對某某某案件負責,以顯示他們很有能力,從而弄到錢。

    中華民國的老百姓不似美國民眾那樣個人主義盛行,美國佬的民眾很多是沒有什麼國家或民族信仰的。

    中華民國的老百姓則有民族信仰,甚至是沒有回報率的戰爭,只要打出一口氣,他們都願意支持。

    在狂熱的民族主義灌輸下,加上趙海洲已明確表態,中華民國迅速的掀起了一股支持戰爭的熱潮。

    各大城市的遊行規模持續擴大,各種標語出現在遊行隊伍當中。

    「讓殖民者滾出亞非,亞非是亞非人的亞非!」

    「打到英法,血洗恥辱!中華民國萬歲……」

    「讓戰爭來爭取亞非人民的自由……」

    三天時間,很快就到了。中華民國於1934年4月22日,向英國、法國、意大利等殖民國家宣戰。

    當天,已集結在阿富汗邊境的六十萬第三世界聯軍開始向印度發動進攻,與此同時,還有150萬聯軍,向埃及方向進攻。

    戰爭打響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