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217章:對俄武力干涉議案 文 / 落雨流痕

    第一更到!五千字大章!感謝飄♂雨、志x少、殺.殺.殺三位同學的,以及無言淺唱同學的鋼崩——!鞠躬!

    ————

    1918年1月1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俄國鄂木斯克**政府與中華民國正式簽訂《中俄邊界協議》,鄂木斯克政府將整個俄國遠東行政區都割讓給了中華民國。

    英國、美國、法國接著都公開承認鄂木斯克**政府的合法性,同時承認中華民國對俄國遠東地區具有合法的領土主權。

    至於那場屠殺……

    無人追究!

    混亂的俄國誰來追究這場屠殺?

    鄂木斯克政府自然是不可能的,這只是中華民國扶持起來的一個傀儡政府而已,協約國此時局勢不利,也不想就此得罪中國,甚至連國內輿論都限制了。

    中華民國此時可謂佔盡主動。

    同時中華民國也很快宣佈,將對鄂木斯克政府提供一筆軍事貸款,以幫助鄂木斯克政府鎮壓俄國**。

    這筆貸款為五千萬炎黃幣。

    當然這筆錢相比中國從俄國搶劫到了的豐厚回報來說只是九牛一毛,俄國佔據遠東時期,開採了2000噸黃金,而中國一把就撈回了4000噸黃金。

    弄到這筆錢的中國,已經是財大氣粗了。

    而紅色毛熊此時是最需要黃金的時候,一個在戰火中建立的國家,在百業凋零、國力衰弱的時候,就需要一筆黃金來購買先進工業設備。

    如此才能迅速恢復。

    以這個時代的工業生產力,實際上要想追趕上其他國家,只要有資源和技術就能夠迅速趕上。

    唯一的問題就是市場是否繁榮,是否能讓每個勞動力都有活可幹,有錢可賺。

    紅色毛熊採取的是社會主義制度,也就不需要考慮市場問題,更不用考慮什麼財富分配問題,因此在成立初期是非常有凝聚力的。

    但這天下有一個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可以同患難,卻不能共富貴。特別是當人多的時候,共富貴是絕對不可能的。

    紅色毛熊的制度照顧到了生產關係,靠**上的消滅,消除了階級矛盾。但是新的階級終究是會產生的,那就是官僚階級。

    官僚階級就是混吃等死,這也是為什麼紅色毛熊後來會解體的原因,那完全是官僚階級把人民都出賣了,勾結美國瓜分了這個國家的財富。

    如果此時紅色毛熊有一筆黃金,必然能夠迅速把工業發展起來,因為這個年代的世界各國,對黃金皆是沒有什麼抵抗力,只要你有錢,不管你是什麼陣營,生產設備也好,先進技術也好,都是能搞到手的。

    但遺憾的是,紅色毛熊沒有機會了,黃金都被中華民國運到四川金庫裡藏起來了。

    至於這筆黃金的問題,一時半會還未暴露出來。

    中華民國對鄂木斯克政府的解釋是,紅色毛熊把黃金轉移走了。紅色毛熊則還不知道這個情況,他們只知道黃金沒了。

    這讓紅色毛熊上上下下都十分憤怒,同時也有一種無奈的成分。

    武力奪回這批黃金基本不可能,此時是冬季,作戰很不方便。春季後,中國干涉軍未必不會增加兵力。

    現在的紅色毛熊還非常虛弱,他們剛掌握政權,政權還非常不穩固,而紅軍體系也還未完全建立。

    紅色毛熊憑藉著那套理論,以及大多數俄軍士兵出身貧苦,對軍隊的掌控能力是越來越強。

    但是剛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俄軍,首先是裝備落後,第二是缺乏補給,第三是紀律性不強,第四是沒有信仰。

    紅色毛熊對軍隊整編卻還未完成,隨著整編的開始,那些紅軍迅速具備了作戰信仰,戰鬥意志迅速提高。

    但是不得不正視的是,**也破壞了生產,而隨著內戰的到來,對生產的破壞將更加嚴重。

    此時俄國的整體國力是在不斷下降的,不過作戰能力卻是因為有了作戰信仰之後得到了加強。

    為了盡量避免中國對他們的干涉,列寧在1918年初,宣佈廢除一切中俄不平等條約,同時承認中國對原俄國遠東行政區有領土主權。

    同時警告中國,這是俄國人內部的爭端,如果中國一意孤行要介入俄國,那麼必然被淹沒在俄國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而在喀山地區,中國干涉軍卻遇到了麻煩,楊洪飛還想繼續劫掠一番,結果喀山地區的氣溫突然從零下25度狂降到了零下50度,使得中國士兵出現了不少凍傷的現象,甚至有些士兵被凍死。

    為此楊洪飛不得不把軍隊停留在喀山,停止了外出活動,並加強全軍的取暖措施。

    江渝得知這一情況後,先是納悶了好一陣,他查閱的歷史資料中,1917年的冬季在喀山並未出現這樣惡劣的氣溫。

    隨即江渝明白過來,這是俄國的龍脈在搞鬼。

    龍脈這東西確實是可以改變軍事結果的,要知道地球上有三分只一的戰爭都是因為氣候問題而出現逆轉。

    其中在改朝換代的時候出現得最為頻繁,如明末的戰爭,明軍每次快要贏的時候,不是突然刮一陣風就是下一陣雨,要不就是起了大霧。

    蘇俄內戰時,同樣也有這樣的現象,最為人所孰知的就是高爾察克帶著120萬人倉惶潰逃時,到西伯利亞的時候氣溫狂降到了零下60度,燃料耗盡的俄國人只能下火車步行,最終凍死了大部分,而那1600噸黃金也不知所蹤。

    蘇俄內戰結束後的幾年裡,紅色毛熊境內則發生了嚴重的旱災和水災,都很湊巧的碰到一起了。

    這實際上是龍脈之間的鬥爭。

    從後世的衛星地圖上可以看出,世界各大強國,都是龍脈的。

    中國自然是有龍脈的,秦嶺淮河一線的龍脈主宰了中國很多年,不過後來沒落了。

    美國的龍脈則在安第斯山脈,而美國首都華盛頓,正好在安第斯山脈的延伸處。沒有被美國吞併的墨西哥境內也有一條山脈。南美洲則是安第斯山脈那條龍脈比較俊秀,孕育的則是阿根廷、智利。

    印度也有龍脈,那就是中國的喜馬拉雅山,但是沒有延伸到印度國內,印度只是背靠喜馬拉雅山脈,所以阿三雖有成為一個國家的能力,但卻只能做一個跳舞的民族。

    而在中東地區,伊朗位於山區,是中東龍脈最強的一個國家,後世也正是伊朗在那裡和美國叫板。

    歐洲則是小龍脈很多,這導致歐洲本來就那麼點大的地方,卻小國一大片。

    最沒有龍脈的地方就是非洲了,非洲基本上沒什麼山脈,也就只有埃塞爾比亞和南非有一點小山脈,這也是非洲人在世界歷史上,沒有創造出什麼對人類有貢獻的文明成果的原因了。

    俄國的龍脈則在烏拉爾山脈,蒙古的龍脈則在唐努烏梁海地區。

    澳大利亞的龍脈則比較小,位於澳大利亞東南地區,澳大利亞的首都也位於那個區域。

    英國和日本的龍脈則是海龍,與陸龍有些不同。荷蘭則與英國是共享一條龍脈,這也是為什麼作為海上馬車伕的荷蘭衰弱後,與英國同穿一條褲子的原因。

    不過就算是俄國龍脈發作了,有難以阻擋江渝介入俄國的決心。

    龍脈只能說是一部分的力量,並不代表絕對的力量。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龍脈這東西的抗爭能力是越來越強的。

    儘管科技發展和龍脈也有很大關係,但江渝開的外掛卻是超脫了龍脈的影響範圍,加上中國有四億人口,就算是龍,也得乖乖盤著。

    龍脈之間互相鬥爭,就像是打牌一樣,龍脈強大,孕育出來的王牌就多。儘管中國主龍脈衰弱了,而世界其他龍脈紛紛覺醒,但作為昔日最強大的龍脈,儘管沒錢了,但還留下了大把的人丁,而且新覺醒的龍脈儘管力量不強,但別的龍脈要想入侵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把中國滅亡的。

    江渝因為開了掛,中國龍脈手上的王牌就多了,儘管在對外擴張上,龍脈自身對其他龍脈的壓制力量不是那麼強,無法為中**隊創造有利的氣候條件,但一樣能把其他龍脈虐了。

    甚至是……屠了!就如中國屠了日本一樣。

    而這個時代,因為歐洲人搞出了堅船利炮,憑借小龍脈就把世界各大龍脈給虐了。導致很多龍脈主宰的國家都開始了軍事變革,也開始孕育與西方龍脈一樣的軍事力量。

    而那些沒有龍脈的國家,被滅了也就被滅了,就像英國佔領的印度一樣,印度沒啥龍脈,也注定是被欺負的小癟三。

    對於中國來說,鎮壓一個日本還是比較容易的。但要想把世界各大有大龍脈的國家都鎮壓了,那只有一個辦法——屠殺!

    把對方的人都殺光,才能鎮壓得住。

    就算是後世美國佬有強大龍脈和強大科技,也不敢去鎮壓全球龍脈,只能通過成立一個個傀儡政府來實現全球殖民。

    美國也正是殺光了印第安人,才佔據了印第安山脈的龍脈。

    如果不殺光,作為一個大龍脈,是會不斷的反抗的,印第安人在歐洲人入侵時,確實表現得非常剛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給入侵的歐洲人來上一刀,所以把歐洲人搞毛了,本來歐洲人想將印第安人馴化成勞動力的,失敗之下便發動了大屠殺。

    如果是印度的那種小龍脈,則沒有這個問題,印度人很服從。

    歷史上日本在蘇俄內戰時,也干涉過俄國,也把俄國遠東的大大小小的城市、農莊都派了日本士兵駐守。

    但是日本的海龍,根本就鎮壓不了俄國龍脈,被凍得死傷了不少日本兵,最後被紅色毛熊打得灰溜溜的撤了兵。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國防軍佔領俄國遠東行政區後,要把那裡的俄國人都殺光的原因之一。

    面對俄國的警告,中華民國代理總統宋教仁則不為所動,在國會提交了一份《對俄武力干涉議案》。

    「俄國**對中國產生了很嚴重的威脅,我們不能容忍一個紅色俄國出現在我們的臥榻之側,我們應該將他們的**鎮壓下去……」宋教仁在國會大廳發表了一番講話,不過講的都是一些虛的的玩意。

    真正的『實』的玩意一字不提。

    中國武力干涉俄國的真實目的,實際上就是搶劫和對外擴張。

    「我反對干涉俄國,這極有可能將我們中國拖入戰爭泥潭當中,就算是武力干涉俄國,也不能調集太多的力量。」一名議員在宋教仁的講話過後,代表反對方走到台上,發表了他們的觀點。

    此時中國國內確實有一種深怕陷入戰爭泥潭的擔憂,畢竟歐洲戰爭打成了殘酷的消耗戰,加上國內媒體不斷的宣揚歐洲人現在打得有多慘,中國政府有多麼的明智,沒有陷入那場消耗戰當中。

    這讓國內的很多政客都有了這方面的意識。

    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軍人,看待問題總是比較片面的,自然以為中國也可能陷入一場戰爭泥潭。

    「我支持武力干涉俄國,如果我們不干涉俄國,如何收復我們的失地?如何擴土開疆?要知道我中華民國雖說地大物博,然而和其他大國相比,我們中國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資源,甚至可以說是貧瘠。加之我中國人民四萬萬之眾,若無更多的資源,我們日後如何發展,如何崛起?」一名深受民族主義『荼毒』的議員也發表了他的看法。

    「而且就武力干涉俄國的問題來說,陸海空大元帥已鑄成既定事實,十多萬國防軍已經開赴俄國。而且大元帥一舉收復622萬平方公里疆域,使我中華民國版圖面積已從平方公里上升至平方公里。我中華民國領土面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漢唐盛世指日可待。」

    「可那是到處都是沙漠的阿拉伯半島和寒苦之地的俄國遠東堆砌起來的領土面積,根本就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因為這些地區,使得中華民國每年要投入許多財力去進行建設和管理。」反對方辯駁道。

    「簡直鼠目寸光,昔日宋太祖也嫌西北之地寒苦,結果連個產馬地都沒有,卻讓那異族憑白做大。就算是不毛之地,佔了也比不佔好。且我中國丟失的外東北森林資源、漁業資源和礦場資源何其豐富……」

    很快國會大廳就變成了菜市場,雙方爭論不休,甚至都快打起來了。

    「好了,投票表決吧!」看不下去的宋教仁出聲制止道,現場這才安靜了下來,此時的中華民國政界的那種荒唐風氣被打壓了不少,也沒人敢真的敢動手打架。

    投票表決很快便開始了。

    最終以近600票對100餘票的壓倒性優勢,通過了這個《對俄干涉議案》,總體來說這些政客還是支持陸海空大元帥江渝的決定的。

    江渝的威望就連那些自詡清高的政客們也很買賬。

    而且大部分政客都看到,自歐洲人爆發大戰以來,中國能夠飛快的崛起,並不費吹灰之力就南拓六千里、北拓六千里,全靠江渝的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儘管反對者也在那裡喊著什麼不毛之地、寒苦之地,但中南半島和南洋總不是不毛之地了吧?

    而且阿拉伯半島不是政府出錢買的,而是江渝自己掏錢買的,儘管遭到一些詬病,但卻也無從反駁。

    俄國遠東地區儘管確實是個寒苦之地,但是那裡的資源卻無比豐富,資源總量比原先未擴張前的中國都還要豐富。

    現在畢竟是工業時代了,礦產都很值錢的。

    佔了那些礦產,就算現在一些礦產不好開發,但多留點東西給子孫後代總是沒有錯的。

    至於什麼陷入戰爭泥潭云云,自歐洲人互掐之後,中國打的戰爭也不少了,幾乎是年年開戰,但江渝卻把握得很好,沒有人中國陷入戰爭泥潭當中,反而在進行戰爭的同時,把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了。

    ……

    此時中國民間輿論同樣也是一面倒,人們對於大元帥江渝突然出兵收復丟失的外東北,甚至強悍的把整個俄國遠東行政區的62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給佔了,感覺驚喜來得很突然。

    一下就佔了這麼多土地,使中國的版圖擴充到了2163萬平方公里的恐怖程度。平均下來,一平方公里也就30個人。

    關內的漢人傳統生存區域內的人口還是最多的,中國對外移民才剛開始而已。

    很多打下的地盤上,漢人還是很少。

    中南半島和南洋此時成了中國老百姓最熱衷的移民地,那裡氣候雖然熱一點,但冬天很舒服,而且那裡不缺水,並且物產豐富。

    不過很多老百姓都是自發移民的,國家只是鼓勵退伍軍人移民。同時財團在國內招了很工人前往中南半島和南洋。

    中南半島和南洋的農業依舊是由土著負責生產。

    倒是很多商人在到處跑,此時的中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催生了很多資本不多,但也有點錢的小商人。

    這些小商人多如牛毛,看到商機都能鑽進去。

    國家的版圖快速擴張,必然有很多了商業空白,就算是去那些剛納入版圖的地區開個什麼店都能穩賺的。

    吃穿住行,到日用等等,大量的商機擺在眼前。

    在這個時代,只要商人不是太衰,或者被華東商業協會打上圍剿標籤,基本上是虧不了錢的。

    就算是那些被圍剿的商人,他們的工廠雖然開不下去,但他們的錢卻可以投到其他的領域繼續賺錢。

    例如股市,例如軍隊打下的新地盤,總是有賺錢的商機的,而且是有大量的機會。

    俄國遠東行政區儘管是個寒苦之地,但那裡的商機絕對不會少。

    很多商人已經開始準備在開春後前往那裡考察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