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218章:驚悚的發展速度 文 / 落雨流痕

    第二更到!六千字大章!今天一萬一了。求!求包*!

    ————

    商機是永遠存在的,財團和民族資本商人對輕工業的壟斷達到了95以上,但那是指主要的輕工業產品。

    如牙膏、洗髮水、香皂、洗衣粉、紡織品、飲品、煙草等等東西。

    但在原材料生產上首先無法徹底壟斷,而在食品加工之類比較繁瑣,又門檻比較低的輕工業產品,財團則是不壟斷的。

    還有很多原材料生產項目,也因為過程太過繁瑣,財團沒有涉入。

    俄國遠東地區有豐富的木材,還有豐富的魚雷資源和動物資源,更有許多野生植物資源。

    這都是商機啊!

    就是去俄國遠東地區收皮子、草藥什麼的,也能賺上一大筆錢。去俄國遠東地區辦漁產加工廠也是很不錯的,畢竟漁業都集中在沿海港口,遠東地區又河流眾多,河海交通還是比較方便的,運輸上首先不是問題。

    只要把漁產加工好就能運出去賣錢。

    要是能在那裡搞個什麼礦,分包一塊森林什麼的,那就更加賺錢了。

    當然這都是幻想,財團早就把那些暴利項目都壟斷了,民間資本只能從事那些生產比較繁瑣,又無法形成太大規模的項目。

    中國行政大學緊急成立了一個『遠東行政專修課』,在中華民國想要當官,都是得有專業知識的。

    不是你有官運,想當就能當的。

    專業行政考試通不過,那就上不了崗。

    而且官員年齡還有規定,超過三十歲就別想進行政大學了,而且進行政大學竟然還要先算命,而且是好幾個算命先生輪番的算,並進行討論、投票,一旦被那些算命先生公認為『奸邪之輩』或『貪鄙之人』,那就別想當什麼官了。

    隨著教育的普及,對官員的專業知識要求是越來越高了,以前學習半年就上崗,現在最少得學習兩年。

    以前畢業考試只要成績差不多,就能當個縣級的各部門官員,現在只能當鎮級了。

    而且如今培養行政官員,是直接從中學進行挑選,中學也有開設行政課,學生在中學就可以選擇重點學習行政課,中學先學個籠統的,進入行政大學後,在選修專業行政科目,如民政、工商、水利、農業、工業、國稅等等。

    修完這一級的知識,再選擇針對性地區的選修課程,如在謀省的民政需要注意什麼,在某省的工商專業需要注意什麼,當地有什麼特點等等。

    中華民國形成這個制度後,培養出來的行政人員都是最專業的。

    而且年輕有理想有精力,更加沒有什麼官僚習氣。行政大學還加強了思想灌輸,每個行政人員都必須具備民族主義意識,要有『為民族崛起而行政』的觀念,同時每查出一個貪官,都會在行政大學裡進行通報。

    畢業後分配崗位,學什麼的就到什麼崗位上去,升職時也不會亂調。

    甚至是升職都很少,此時中華民國並不是流官制國家,但流官制度還是保留了一部分,只是沒有那麼頻繁。

    而官員的待遇都是不錯的,不靠貪污受賄也能衣食無憂,當個中產階級沒有問題。但如果說是花天酒地什麼的,那就完全不夠了。

    行政工作做得好了,還有發獎金。

    每年全國都會評選出一些優秀官員,並對他們進行獎勵。

    說白了,此時中華民國的官員同樣也算是財團的職工,就像是工廠裡的管理人員一樣,沒啥本質區別。

    當上官員儘管不能經商,甚至連彩票都不能買,資產永遠固定。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想要當官。

    年輕人都有點思想抱負,當官能夠對國家、地方進行管理,能夠一定的發揮自己的意志。

    成了官員後,人生可以變得很簡單,各種煩惱都很少,衣食住行什麼的國家包了,醫療、住房、子女就學也不用他們考慮,只需要一心一意撲到行政上面就行了。

    俄國遠東行政區很快就變成了『中國北海行政區』,此時貝加爾湖已被納入中國版圖,那裡古代叫北海,中華民國行政部便成立了一個『北海行政區』,同時劃分出了十二個省份。

    北海行政區確實太大了,中華民國起碼需要三年才能初步消化掉,初步消化就是初步佔領。

    同時中華民國開始號召人民群眾投入到北海行政區,為建設北海行政區做貢獻。一些有志青年,也響應國家號召,馬上便前往北海獻身建設事業。

    江渝的財團和那些民族資本家們,也都磨刀霍霍。

    此時不管是財團還是這些民族資本家手中,都有很多剩餘資本花不出去,投資遠東無疑成了很好的資金釋放方向。

    江渝憑藉著能夠查詢後世互聯網的優勢,在一個外站找到了北海行政區的大型煤礦、鐵礦的分佈圖。

    他立即把這個地圖畫了出來,然後交給探礦隊前去探查。

    如果探查成功,那麼馬上就可以修一條鐵路過去,然後抓緊建設露天煤礦、鐵礦的開採。

    露天開採無疑是後世紅色毛熊的拿手項目,在衛星地圖上甚至都能找到他們挖出的『巨坑』。

    江渝不由想到了露天開採的設備問題,只有設備效率提高了,才能提高開採效率,並降低原材料開採成本。

    拿起電話,江渝打到了工程機械研究所。

    「我們的大型挖掘機的製造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了?」江渝立即問道,他此時恨不得把後世那種斗容達到168立方米的超大型挖掘機弄出來。

    「報告大帥,20斗容的挖掘機已經製造成功了,我們現在正在想辦法製造40斗容的挖掘機。」工程機械研究所負責人報告道,「如果要造更大的以目前技術並沒有問題,主要問題就是挖掘機體型太大,我們正在努力縮小挖掘機體型。」

    「研究經費足夠嗎?」江渝問道。

    「研究經費非常充足。」

    「好,盡量加快研究速度。」江渝點頭道,「研究大型、超大型挖掘機的同時,也要研究微型的。」

    微型挖掘機也是很有用的,農民自己買一個回去,挖坑什麼的就方便得多,要讓中華民國的農民成為高科技農民。

    以提高他們的生產力。

    挖掘機製造技術和戰車息息相關,主要的關聯就是底盤和履帶的問題,挖掘機要想造得足夠大,底盤就得造得足夠大,履帶也得造得足夠大。

    而挖掘機製造工廠,在戰爭來臨時,則可以迅速的轉變成戰車工廠。

    形成一個龐大的挖掘機製造產業,戰爭來臨時就能有更強大的戰爭能力。而在建設時期,挖掘機等工程車輛則能夠提高生產效率,並提高個人勞動產值。

    如有了超大型挖掘機,隨便挖一鏟子,就比得上礦洞模式的工人一天的開採量,儘管挖掘機製造成本高,但在生產效率暴增的情況下,幾年就能夠回本。

    而且這個本錢是交給那些挖掘機製造工人的,以及挖掘機零部件製造工人的,即提高了高端工業製造規模,又有錢賺,更提高了工人收入,這樣的好事不幹是傻瓜。

    西方人在這一領域已遠遠被中華民國甩開,此時的歐美雖然也有挖掘機,但用的卻還是蒸汽動力,不僅效率不高,而且經常出故障。

    而在吊車、鏟車方面中國也發展得很快,這減少了人力搬運,整個國家的生產力正在不斷的提高。

    ……

    隨著冬季的持續,轉眼又到年關了,全國各商家已早早備好年貨準備出售,這一年的年貨銷售異常火爆。

    經濟又持續增長了一年。

    17年全國有大量就業崗位,除了那些游手好閒不願意幹活的,只要肯幹活就有收入,而且最低工資水平再次提高了。

    最低工資水平已經增長到了每月5元,換在以前那就是10塊銀元。而且這只是最低工資,那些做苦工的每個月的收入普遍都有10元,一年下來120元收入打底,工程竣工後還有獎金什麼的。這樣的工資水平,也就相當於24英鎊左右,在英國收入不足100英鎊的都算是貧民。

    但在中國則不同,中國的消費價格沒有那麼高,而且工資水平年年上漲,比滿清統治時期上漲了近五倍。

    隨著年關臨近,中華民國再次宣佈調整工資水平,將最低工資水平提高到了6元,讓老百姓們過年時的心情又更加高興了幾分。

    中產階級也大量出現了,那些技工、管理人員、科研人員、教師、醫生、政府官員、軍官、農場主、養殖場主、小商人等等。

    高產階級也出現了不少,如高級技工、高級工程師、中高層軍官、官員,以及工廠主、大型農場主、大型養殖場主、高級科研人員、高級技工等等。

    也有很多超高產的群體,不過佔人口比例比較少。

    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中產階級不斷增多,整個市場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而商品銷售此時也被財團壟斷了大部分。

    年關到來前,百貨商場、直銷店之類的商品被老百姓如暴風一般掃蕩了一遍,而那些靠手藝生產特色食品的店主們也賺得盆滿缽滿,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財團在每年年關也都是大賺錢的時候,財團此時控制了全國大部分的零售業,自然是賺了大頭。

    各地區的春節傳統活動也在準備之中,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官員則忙著上門慰問烈士家屬和困難群體,認真聽取他們的需要。

    全國的勞動模範也在評選之中,警察則忙著嚴防布控,臨近年關總是犯罪率高漲的時候,小偷小摸們都在想辦法弄年貨呢!

    那些外國技工、工程師、科學家們,也都被中國的這種熱烈的節日氣氛所感染,很多洋人已經迷上了這個國家。

    西方人的文化相對中國來說十分淺薄,自然不如中國的節日來得這麼多姿多彩。

    後世的西方人因為文化太單調、淺薄,玩來玩去沒什麼東西好玩的了,只能跑去玩『性文化』。

    那些洋人中的工業精英們,正在逐漸融入這個國家。

    特別是這個國家的飲食文化非常深厚,玩底蘊的,中國有傳統名菜和地方特色食品,玩淺薄的,江渝搞出了炸雞,同時還引進了西方人的牛排、披薩,搞出了後世的水煮活魚之類的東西。

    中國老百姓對這些東西都能接受,顯示出了很強的文化包容性。

    不過現在『肯德基』這種快餐店,變成了中國首創的了。牛排、披薩雖然是引進的,但也經營成了連鎖店的模式。

    那些洋人不管是喜歡有底蘊的,還是喜歡淺薄些的快餐,在中國都能找到。

    飲料方面,財團搞出了可樂,不過這玩意在國內賣得不是很好,因為上層人士不接受這玩意,而那家教保留得比較嚴格的家庭,也禁止小孩喝可樂,進而影響到了整個市場。

    此時中國畢竟底蘊比經歷了那些動亂的後世中國要深厚,加上江渝的財團並不是那麼賣力的在國內宣傳可樂這玩意,所以不怎麼受歡迎也是正常的,畢竟可樂這玩意對人本身是無益的飲料,還會造成骨骼、牙齒鬆軟,經常喝可樂的人,骨折幾率比正常人要高。

    可樂這東西,是一種年輕人的飲料,一般年紀大一些都不會去喝了。後世的中國,可樂也逐漸吃不開,被王老吉給爆了菊花。

    不過這種飲料在國外市場卻大殺四方。

    涼茶也搞出來了,在南方市場銷售得非常火爆,在南洋地區同樣也是如此。

    南方人火氣比較旺,對涼茶有需求是很正常的。

    倒是財團在南洋投資的『椰汁飲料工廠』所生產出的椰汁在這一年一炮走紅,很多人還沒喝過椰汁,都紛紛買了些嘗鮮。

    各種果汁飲料的需求量也正在迅速增長。

    財團生產的果汁飲料,全是真材實料的,水兌得比較少,也不加什麼色素、防腐劑什麼的。

    儘管這樣的利潤比較低一些,但起碼做出了良心,好東西自然要給自己的國民分享。

    而對於海外市場,出口型的飲料著沒有那麼『良心』了,可樂、雪碧這類的飲料廣告打得滿天飛,要知道這種碳酸飲料成本極低,利潤高得很。而那些果汁飲料,首先水兌得很多,而且加了色素、防腐劑,甚至是用調味劑來增加果汁的味道。

    酒類方面,上層社會不流行和西方人的葡萄酒,而是流行和『黃酒』,正所謂一杯濁酒喜相逢,黃酒是中國歷史十分悠久的一種酒,比白酒的歷史悠久得多。

    而且黃酒厚重、香醇,味道並不比白酒、葡萄酒差,而且黃酒還算是滋補品,黃酒在浙江、福建比較流行,各地釀造方法大體相同,但各地就地取材,加入了一些當地的材料,更顯風味。

    最有名的就是紹興黃酒,『狀元紅』、『女兒紅』人們耳熟能詳,福建地區的黃酒則叫『紅酒』,顏色呈暗紅色。

    從陰陽五氣上來說,北方人水太旺了,所以北方人喜歡喝屬火的白酒。

    啤酒市場倒是在迅速打開,主要是在南方地區,南方人火本身太旺了,自然不怎麼會喝酒,南方啤酒度數十分低,很多人喝個幾瓶還是會吐。北方啤酒度數更高,但北方人喝啤酒就像喝水一樣。

    中國的飲食差異極大,就算是相鄰的兩個城市都不一樣,甚至是方言都有很大差異,這個國家能夠形成,一是中國有大龍脈支撐,二是中國的漢文化成了維繫這個國家的紐帶。

    如今中國的酒水還是國家專賣制度,很快中國就要大爆汽車了,對酒文化的整治力度越來越大。

    儘管如今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足夠支撐這個國家敞開了喝酒,但是酒後駕車必然草菅人命。

    釀造得比較多是黃酒和白酒,因為黃酒有很高的商業價值,一壇的『狀元紅』、『女兒紅』埋到地下,十幾年後挖出來就價格飆漲,人們結婚、慶功都會喝這種酒。隨著上層主流社會對黃酒的認同,以及中國文化向外擴張,不管是內銷還是出口,黃酒的身價都會越來越高。

    而且黃酒有藥用價值,放久了是能當補品用的,孕婦做月子什麼的,需求量都比較大。

    如今每年埋入地下的黃酒數量越來越大,那些酒廠根本就不管眼前能賺多少錢,每年都在大量的往地下埋。

    白酒則是實打實的需求,北方人離不開白酒,特別是在剛納入中華民國的北海行政區,在那裡生活更離不開白酒。

    清末酒商很多,自釀自銷的酒店遍地都是。什麼踩曲商人更是到處都是,每年要消耗掉大量糧食用於釀酒。

    清末時期的河北、山東、河南那一帶,百姓家裡也就是燒雞、燒酒這兩種玩意,其他別無長物了。

    自從江渝開始整頓釀酒市場以來,如今那些酒商全體陣亡,國家專賣的酒水價格還比較高。

    使得此時中國的酒水消費相比滿清時期還要少了許多。

    這也和前些年糧食不夠用,砍掉了很多釀酒市場有關。如今糧食夠用了,酒水的市場供應量加大了一些,而且變成按需配給制。

    江渝為此讓政府搞了個『酒票』出來,每戶人限量購買。

    ……

    很快春節就到了,自從袁世凱把春節從立春改成了初一,人們也管過年叫大年初一,除夕也就成了『大年三十』。

    除夕夜當天,家家戶戶溫馨的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雞鴨魚肉那是很平常的東西了,餃子也是必備的。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是一片溫馨、歡慶的氣氛。

    那些烈士家屬、困難群體的春節也過得十分不錯,年貨政府都給他們包辦了,全國上下已看不到什麼乞丐的存在。

    對於長期存在的利用乞丐賺錢的黑惡組織,國家也以雷霆手段掃滅,乞丐也被帶進了收容所。

    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等群體、孤寡老人,也被集中起來,國家出錢養著他們,國家也給他們準備了豐盛的年夜飯。

    那些富裕的家庭,年夜飯就更加豐盛了,各種山珍海味,大房、二房、三房之類的,以及一群兒孫坐在一起,更是熱鬧無比。

    便如江渝一家,在溫馨的氣氛中,享受著這頓年夜飯。

    大女兒已經七歲了,小女兒也五歲了,兩個女兒聰明伶俐,一家人十分溫馨幸福。

    千家萬戶這一天早早的吃完年夜飯,便扶老攜幼的出門看熱鬧去了。

    電影院這天爆滿,廣場、體育場之類的地方同樣也是坐滿人群。

    因為這一年搞了一個『春節晚會』,春節半個月完成錄製,用飛機把膠片和放映設備送到了全國各地。

    此時中國的電影反映設備已經很先進了,拉快布、架好設備就能放映。

    中華民國第一屆春節晚會當中有各種節目,唱歌、跳舞、民間藝術表演、相聲小品,不過和後世的文化界被東北文化霸佔不同,全國各地的民俗文化精粹都登上了『春節晚會』,相聲小品也就是一兩個精品,也是用來宣傳國家政策的。

    春節聯歡晚會中的一首《民國之戀》,沒多久便紅遍了大江南北。

    「在愛裡在情裡,痛苦幸福我呼喚著你,在歌裡在夢裡,生死相依我苦戀著你,縱然是淒風苦雨,我也不會離你而去……縱然我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裡,縱然我撲倒在地,一顆心依然舉著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裡……」

    這首歌當場將無數人感動得落下熱淚,這首《民國之戀》作詞:江渝,作曲:江渝,很無恥的剽竊了《共和國之戀》,名字、作詞、作曲人都改得面目全非。

    「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辛勤生產,這一年,我國鋼鐵產量突破2500萬噸,成為世界第二鋼鐵生產大國。這一年,我國鐵路建設速度突破世界記錄,建成鐵路達到五萬公里。這一年,我國輪船製造業突破250萬噸,建成遠洋商船排水量200萬噸、油輪……,這一年,我過飛機製造業依舊遙遙領先全世界,共計製造飛機5000餘架……」

    隨著主持人報出一條條喜訊,廣場上的人群爆發出一浪接一浪的歡呼聲。

    這一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突破了1300億炎黃幣,增長30,其速度快得讓人驚悚。

    但是這一數據被隱瞞了下來,對外則宣稱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500億炎黃幣,還比美國低出那麼一些。

    這是為了避免給西方人太大壓力,免得他們產生強烈危機感而奮起直追。

    老百姓則不知道這些數據代表什麼,數據這東西本身就是最騙人的。但老百姓卻真切的感覺到,經過一年的辛勤生產,日子比去年更加好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