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天馬行空四部曲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全國推行 文 / 龍吟月

    如果重新分封諸王,只會重演春秋戰國時,各國互相攻伐的苦況,因此決定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直至秦亡為止,共置五十四郡,每郡都設置郡守(掌民政)、郡尉(掌軍政)、郡監(掌監察),由中央朝廷委任,不得世襲,並須向朝廷匯報租稅、戶口及治安情況。(文學館)

    秦始皇決定在地方治理上採用三級行政區劃制度,構建中央—郡—縣—鄉—亭—裡—什—伍—戶的縱向金字塔式的控制體系,以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主要在郡設郡守,郡下設縣,縣設縣令,但秦代的國家行政機構只下設到縣級。

    縣之下實行鄉亭制(亦稱鄉里制度),設鄉,具體辦法是在鄉級設三老掌教化,嗇夫聽訟和徵稅,游徼偵緝盜賊。

    此外,鄉級以下則利用民間力量來治理,一鄉轄十亭,設亭長;一亭轄十里,設裡魁(亦稱裡正);一里轄百家,五家為伍,十家為什。這種制度為秦朝帶來了巨大的動員能力,即使三百多年前的波斯居魯士大帝創建帝國之時,阿契美尼德王朝唯有省(薩特拉庇)和縣作為行政區劃機構。

    除此之外,歷來盤踞在淮河流域的淮夷、泗夷早已變為民戶,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今福建省一帶地方設置閩中郡。

    由於秦始皇認為閩中郡遠離中原,是荒服之國,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難以統治,故實際上並未派遣官吏往閩中。只是廢去當地酋長無諸及騶搖的王位,改用君長的名號讓其繼續統治該地。

    郡縣制在全國推行後,標誌著六國故地不會再有擁兵割據,自選官吏,財政獨立的諸侯。此外,百姓的籍貫不再用以前所屬的諸侯國,例如楚國人、齊國人等作為識別,而是用其所處的郡名以咨識別。

    不過自秦滅漢興後,漢高祖劉邦認為秦王室推行郡縣制後。因缺乏宗室屏藩,過於孤立而亡,於是推行郡國制,大封劉氏宗室子弟為王,但卻導致日後的吳楚七國之亂。因此歷代統治者都試圖在郡縣制至分封制之間。取得一定的平衡,以維持國祚。

    為了防止六國遺民作亂,秦始皇下令收集天下的兵器,聚集到咸陽熔化,鑄成大鐘及十二個銅人,每個銅人個重達二十四萬斤,放置在宮廷裡。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進行第二次巡遊,途經碣石,宣佈拆除原關東六國建造的城廓及堤防,稱為墜城廓、決堤防、夷險阻。並在碣石山門刻石立碑,碑文內容如下:

    「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鹹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

    皇帝奮威,德并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

    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法師駕到最新章節。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譯文:皇帝興師用兵,誅滅無道之君,要把反叛平息。武力消滅暴徒,依法平反良民,民心全都歸服。論功行賞眾臣,惠澤施及牛馬,皇恩遍佈全國。

    皇帝振奮神威,以德兼併諸侯,天下統一太平。拆除關東舊城,挖通河川堤防,夷平各處險阻。地勢既已平坦,眾民不服徭役,天下都得安撫。

    男子欣喜耕作,女子修治女紅,事事井然有序。皇恩覆蓋百業,合力勤勉耕田,無不樂業安居。群臣敬頌偉業,敬請鐫刻此石,永留典範規矩。」─《史記秦始皇本紀》

    至於拆除原關東六國所建造堤防,原因是為了消除地方割據,這是由於各國堤防的設計不合理。根據《孟子告子篇》的記載,魏國著名水利專家及商人白圭曾向孟子指,自己治理水患的水平勝過大禹,但孟子卻不以為然,指責白圭只是將鄰國當作蓄水的溝壑,即是將洪水引向別國,令百姓厭惡。

    此外,據《漢書溝洫志》的記載,當時齊國和趙魏兩國是以黃河為界,趙魏兩國位處黃河上游,地勢較高,齊國的地勢低下,黃河氾濫時齊國所遭受的災害就較嚴重,因而齊國首先沿著黃河建築了一條離河二十五里的堤防,以防止黃河的氾濫。

    自從齊國沿黃河築了堤防,令黃河氾濫的水流衝向趙魏兩國,於是趙魏兩國也沿著黃河建築了一條離河二十五里的堤防。從以上記載可見,戰國諸侯都有利用水利設施,作為削弱敵國的手段,因此秦始皇才強調採取決通川防的措施。

    墜城廓、決堤防、夷險阻等措施,除了防止六國遺民據險作亂外,還有方便交通,促進貿易的作用。

    秦始皇自消滅六國後,便下令遷徙關東六國富豪十二萬戶入咸陽,其中以齊楚兩地出身的富豪為主。這是因為齊魯之地崇尚齊魯學,崇尚聚眾講學,追求典雅,與主張謀富強,尚功利,務實際的秦國主流思想三晉學截然不同,學術思想的衝突很容易形成反秦輿論,齊魯儒生譏諷秦始皇封禪一事正是明證。

    不過相比起齊國來說,秦始皇更為擔心楚國故地,例如他往楚國故地巡視期間,史籍可見其在江東金陵、丹徒、曲阿等地掘地厭天子氣的記載,而且亡秦必楚一說,亦反映楚人強烈的復仇慾望。因此徙民以齊楚之地為主,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另一方面,遷徙富豪還有其他政治用意,除了可繁榮首都外,更可避免富豪與六國貴族互相勾結。此外,富豪們在本地兼併土地,放高利貸,造成地方不安定因素,將他們遷徙至咸陽,亦有助消除地方勢力。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得悉六國文字各不相同,決定推行書同文政策,按照當時任廷尉的李斯所奏,廢除關東六國原有文字,將史籀大篆簡化為小篆(亦稱秦篆),作為全國通用字體,於是令李斯作《倉頡》七章、趙高作《爰歷》六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七章作為全國規範字帖,皆取材於周宣王時期的大篆《史籀》十五篇,但現時世人皆稱李斯為小篆的鼻祖,其相傳書跡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等。

    西漢時期,閭裡書師將三篇以六十字為一章合併為《蒼頡篇》,共五十五章。西漢時期又稱《倉頡》、《爰歷》、《博學》為三蒼,但因多種原因,《蒼頡篇》文字大都失傳。

    另一方面,據唐朝張懷瓘所著《書斷》記載,秦朝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人程邈(字元岑)在獄中花了十年時間,創造隸書,得到秦始皇賞識,被任命為御史。

    由於小篆難以在奏事繁多的環境下使用,故此程邈發明的字體頗受歡迎,而因為程邈字體起初專供隸役應用,所以把這一,但正史沒有關於程邈的生平記載。

    度量衡傳統上是計量長度、體積、輕重單位的統稱。度是用來計算長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國都採用不同的度量衡標準,致令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