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曼婚

龍騰世紀 121歸來 文 / 秋李子

    在船上二十多日後,到達目的地津海,此地到京城還有三百餘里,睞姐兒姐弟三雖然喜歡坐船,可腳踏實地的感覺還是很好,慎哥兒更怕冷些,整個人都埋在曼娘懷裡,只露出一雙眼睛,好奇地問曼娘:「到家了嗎?」

    陳銘遠把兒子的臉刮一下:「還有三百餘里呢,今晚歇一晚,明日坐車。」睞姐兒也不比慎哥兒好很多,雙手放在手筒裡,整個人都快縮成一團:「啊,還要坐車啊,爹爹你不是說下船就到了?」離故土那麼近,陳銘遠心裡滿是喜悅:「坐車不過就是三天,當然很近,快點下船吧,你舅舅早走了。」徐十一爺在這邊還有公事,要再過些天才能進京。

    睞姐兒皺皺小鼻子:「爹爹一到這,就不疼我了。」陳銘遠眼裡笑容滿溢:「怎麼要去和你祖母告我的狀?」趙媽媽已經走進來:「三爺,轎子已經備好了。」睞姐兒的眼眨了眨,想問但沒有問出來,謹哥兒已經抱著自己的小包袱走過來:「趙婆婆,我不坐轎子,我是男人,要走路,不,要騎馬,像舅舅一樣。」

    曼娘抱起慎哥兒,牽了謹哥兒:「這人生地不熟的,你還騎馬呢,快些跟我一塊坐轎,你爹爹也坐轎,真騎馬,還不被吹的兩管鼻涕,以後長大了難道要當鼻涕將軍?」謹哥兒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曼娘帶著孩子們上了轎,轎夫這才上船抬起轎子下船。

    一路能聽到不少聲音,謹哥兒好奇地掀開簾子往外瞧,津海是拱衛京城的重鎮,離京城又近,繁華處自不是龍巖乃至泉州能比的。謹哥兒看的手舞足蹈,還想拉姐姐一起看,可是覺得姐姐怎麼這麼安靜,伸手去扯她的袖子:「姐姐,你瞧,這些和龍巖不一樣。」

    睞既兒悶悶地嗯了聲,曼娘低頭把女兒也攬過來:「你是怕人家笑你?」睞姐兒不說話,謹哥兒轉過頭來,實在不相信自己眼裡什麼都不怕的姐姐,竟然還會怕別人笑話。曼娘把謹哥兒也拉過來:「記住,京城是你們爹爹的家,當然也是你們的家,回自己的家,誰要笑話都是不許的。」

    謹哥兒似懂非懂點頭,睞姐兒若有所思,突然笑著說:「我知道了,就是金嬤嬤說的那樣,做自己的,管別人那麼多做什麼?」曼娘摸摸女兒的頭,慎哥兒已經把臉抬起來:「娘,到了嗎?我好睏。」說著又打哈欠,睞姐兒點一下弟弟的腦門:「就知道睡,你哥哥像你這麼大,都開始學寫字了。」

    慎哥兒嘀咕一句,我還小嗎,就繼續伏在曼娘懷裡打盹。看著又和原來一樣的睞姐兒,曼娘搖頭一笑,轎子已經到了驛站門口,有人過來掀起轎簾,扶曼娘母子下轎,從此,又是錦衣玉食環繞,再不是偏僻縣城裡那家子小官了。

    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第三日傍晚,京城今早剛剛下了一場雪,在車上遠遠看去,只覺得整個京城都被白色籠罩,如同瓊樓玉宇。睞姐兒姐弟們都生長在南方,看見這樣的景頓時覺得十分稀奇,顧不得冷就把簾子掀起來,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陳家派去接曼娘母子的還是劉婆子,劉婆子笑著道:「姐兒喜歡賞雪景的話,家裡有個亭子,在假山上,周圍種的全是梅花,再過兩日梅花開了,白雪紅梅,說不出的好看。」真的?睞姐兒的眼頓時瞪大:「娘,真有這麼個亭子嗎?你都沒告訴過我。」

    曼娘無奈搖頭:「當然有,記得你不到一歲的時候,剛學會走路,成日要奶娘抱著你出去玩,有一日下大雪,還非要往亭子上爬,嚇的丫鬟們急忙攔阻,你不聽,還大哭。」原來還有這樣的事,睞姐兒的臉頓時紅起來,謹哥兒嘻嘻地笑。

    一路談笑馬車已經進了京城,京城乃是天下第一繁華所在,此時又雪後初停,街上熙熙攘攘,鋪面一間接一間,近似看不到頭。睞姐兒姐弟只覺得眼都看不過來了,原來書上說的都是真的,天子腳下,竟這樣不同凡響。

    曼娘轉頭就見劉婆子在擦淚,不由奇怪地看向她。劉婆子把眼裡的淚擦了才哽咽著道:「這家裡的孩子,本該是金尊玉貴的,可服侍的人不去說它,畢竟那宅子小,沒那麼多人。可是哥兒姐兒們進了京,也跟……」

    說著劉婆子就又擦一把淚,曼娘了然:「這有什麼,孩子們總該吃些苦頭才是。」劉婆子把眼淚擦掉:「是,奶奶您說的有理,可是我這心裡,還是有些難受。還不曉得太太看見了,那是更加難受。」

    曼娘知道勸也無益,只是輕輕地拍下劉婆子,劉婆子忙躬身表示不敢。車已經駛過大街,拐進陳家住的胡同,遠遠能望見宅子門前有人等候,睞姐兒姐弟已經不再趴在窗口,乖乖坐好。

    車已經停下,能聽到陳銘遠和人說話的聲音,聽起來像是陳四爺來接陳銘遠,接著車廂整個被抬起來,睞姐兒又想開口問,但想起什麼,就把嘴蒙住,曼娘狀似隨意地問:「怎麼這會兒不走角門了?」

    劉婆子已經收拾好了心情:「您遠道歸來,自然是要走正門進去才是。」原來是這樣,睞姐兒在旁邊點點頭,對曼娘笑一笑。車廂已經被放下,掀起車簾的卻是陳銘遠,伸手接過慎哥兒:「來,我們先去見你們曾祖父和祖父,然後再去後面見你們祖母。」

    曼娘扶了劉婆子的手下車,這是陳家的大廳,平日曼娘也難得來此,今日歸家,自然先要來廳裡拜見。陳大老爺已經走出廳,雖然十分想念兒子,可在眾人面前也要擺出一副沉靜模樣。

    陳銘遠見狀忙帶著曼娘和孩子們跪下行禮:「不孝兒離家數年,讓堂上懸念,著實不孝,今日歸來,還請父親見諒。」陳銘遠這一跪,院子裡頓時跪下一片,陳大老爺急走幾步扶起兒子:「好,好,你此次回來,精神很好,我就放心了。」

    說著看向曼娘:「辛苦你了。」曼娘這才起身:「分內之事,不敢稱辛苦。」睞姐兒見看到自己,急忙乖乖叫聲祖父。謹慎哥倆也跟著叫祖父,陳大老爺點頭:「不錯,教的很好。」這才對陳銘遠道:「你祖父還在廳裡等著,帶著孩子們去見過了,然後就去見你母親,她這些年,著實想你。」

    陳銘遠應是,帶了曼娘和孩子們進廳見九阿公,闊別數年,陳阿公已過七旬,昔日鬢邊的發不過是帶點銀霜,現在已經白成一片。陳銘遠心裡不由有些難受,上前行禮問安,九阿公依例問過,讓陳銘遠先去拜見陳大太太,然後再來和自己說話。

    睞姐兒的手還是被曼娘牽在手裡,可眼忍不住往四周看,雖然已經知道這宅子很大,可沒想到會這麼大,連從廳走到二門似乎都有好遠,至於那些服侍的人就更多了,多的好像在龍巖時候去的那幾戶人家加起來的下人都沒有這麼多。

    不過睞姐兒很乖地沒有問,只是照了曼娘教的,規規矩矩走路,絕不發出一點聲音。在二門處等著的是韓氏,數年沒見,她更顯精明能幹,礙於陳銘遠也在,韓氏並沒像原先一樣刻意招呼,只是和曼娘互相問候,曼娘又讓睞姐兒他們叫過嬸嬸,韓氏也就帶著曼娘往裡面走:「原本五嬸子也該過來相迎,可婆婆覺得,她還沒正式見過三哥,這才在婆婆那邊等候。」

    曼娘對誰來相迎這種事情不大在意,自然只是笑笑,穿樓過閣,睞姐兒覺得走過了一個院子又走完一個院子,怎麼還沒到?謹慎哥倆兒沒有睞姐兒那麼重的好奇心,只是在默默走路。

    到陳大太太院子門口,又迎出一群人,這回是陳二奶奶,數年沒見,雖依舊謹小慎微,但眉間那絲淡淡的愁苦已經不見。連上誠哥兒,她已生了三個兒子,再加上陳大老爺給陳二爺尋了個職位,雖是閒職,卻也有了俸祿,說不上要全靠家裡養,和原來已不一樣。

    又是一番招呼叫人,陳二奶奶讚了幾聲曼娘養孩子養的好,三個孩子,個個看起來都聰明伶俐乖巧無比。這才又往裡面走,丫鬟們已經在那報:「三爺三奶奶和哥兒姐兒來了。」簷下鳥籠裡的鳥也跟著在那叫,一時好生熱鬧。

    跟隨的人太多,只有陳二奶奶和韓氏簇擁著陳銘遠一家進屋,進的屋還不等睞姐兒細看,就看見前面有人簇擁著一個婦人過來,衣飾富貴雙眼含淚,睞姐兒曉得這定是自己祖母,果然見自己爹娘已經跪下,趕緊拉著弟弟們跪在地上行禮。

    陳大太太見自己盼了許多年的兒子就在自己面前,那淚已經嘩嘩流下,上前拉著兒子的手:「我的遠兒,這麼些年吃苦了。」說著就哭出聲,陳銘遠曉得這是怎麼都免不了的,趕緊安慰自己的娘:「娘,您也別急著心疼我,你孫兒們還跪在那呢,你也要心疼心疼他們的膝蓋。」

    這一句讓陳大太太破涕為笑:「果然還是你最乖。」說著把曼娘扶起:「看見遠兒我就知道,你把他照顧的很好。」曼娘恭敬地道:「不能在父母面前孝敬,是我做兒媳的不是。」陳大太太哎呀一聲:「說這些做什麼,一家子以後再不分開。」

    說著陳大太太看向睞姐兒,睞姐兒已經乖巧地叫祖母,陳大太太笑著問:「可還記得祖母?」睞姐兒努力思索,接著搖頭:「不記得了。」陳大太太笑了:「果然是你爹的孩子,這脾氣和你爹小時候就是一樣的。」屋子裡的人頓時笑了,謹慎哥倆也跟著叫祖母,陳大太太更加開懷,這才有個年輕少婦上前:「婆婆,三哥三嫂初回,還請先坐下說話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