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新順之鋼鐵世紀

第二卷 風起南國 第79章 全權大使下 文 / 克裡斯韋伯

    「我贊同您的意見,大使閣下!」

    「吉林斯先生!」貝爾福看著吉林斯的眼睛:「坦率的說,首相閣下讓我來緬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代替你解決這裡的問題,他對你擅自將這裡發生的事情捅給那些後座議員,給迪斯累利的槍手們提供攻擊內閣的彈藥的行為十分憤怒。但是我認為如果現在解除你的職務,將會對帝國在緬甸的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我希望能夠在這段時間內坦誠的合作,共同為女王陛下服務!」說到這裡,貝爾福向吉林斯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吉林斯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握緊了對方的右手,低聲道:「為女王陛下服務!」

    貝爾福有力的握了一下對方的手,坐回到書桌旁,開始流利的書寫信箋來。吉林斯好奇的用目光瞟了一下,就聽到貝爾福的聲音。

    「吉林斯先生,我正在給加爾各答和新加坡寫信,要求遠東艦隊和印度方面派出足夠的軍隊和適合內河航運的軍艦到仰光來,你現在就可以從仰光的守備部隊中抽出六個步兵營去鄧肯少校那裡,交給他指揮。」

    「大使先生——」吉林斯被貝爾福剛才那段話有點嚇住了,自己捅了簍子之後,印度方面對自己的態度就完全變了,不要說原先說好的印度土兵營和軍艦,就連淺水小炮艇和組建緬甸步兵營的武器都沒有,所以鄧肯帶著先遣隊去了蒲甘後,後續部隊卻一直沒有來。而貝爾福現在卻一下子讓他把仰光的守備部隊抽出六個營去,要知道仰光現在的守備部隊現在也就差不多六個營,這樣幾乎是抽空了。

    「吉林斯先生。」貝爾福寫完了一封信,抬頭看了看呆在那裡的吉林斯,還以為對方反對自己一下子抽出太多守備兵了:「你不用擔心仰光的防務,來之前首相閣下已經寫信給印度總督和遠東艦隊司令了,最多兩個星期,從加爾各答和新加坡的援軍就可以到了!這個空擋你可以武裝歐洲僑民作為過渡期使用。」

    「明白了,我立刻去讓守備軍隊準備出發!」吉林斯轉身向外走去,到了門口,他突然停了下來,背對著貝爾福問道:「大使先生,為什麼您採取這麼激烈的行動?據我所知,這不是自由黨的迪斯累利先生的他們的要求嗎?」

    「吉林斯先生,看來您是離開大不列顛太久了!」貝爾福抬起頭,笑道:「難道您忘了在下院裡有這樣一個說法嗎?『如果你要退卻,那表面上卻要裝出前進的樣子!』既然迪斯累利先生他已經把這股風吹起來了,現在誰在緬甸問題上表現出一絲軟弱,在政治上就意味著自殺,那麼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比他要求的更加激進。我現在可以告訴你,仰光只是我遠東之行的第一站,下一站我即將去日本、還有俄國遠東地區。」

    「難道,難道帝國要和日本和俄國——」吉林斯驚恐的長大了嘴巴,呆呆的看著書桌後的貝爾福。

    「是的,吉林斯先生!正如你所聽到的,一旦雪球開始滾動,那就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了,它會沿著自己的路線越滾越大,呼嘯而下,把一切都吞沒其中!」貝爾福凝視著對方:「那麼現在,吉林斯先生,請你像一個女王陛下的忠實僕人一樣,去努力工作吧!」

    「是的,當然!」吉林斯趕忙對貝爾福鞠了一躬,小心的退出門外,帶上房門沿著走廊出去了。路上,他的心潮澎湃,貝爾福剛才的話裡包含著非常驚人的消息,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為了應對在野黨的攻擊,決定改變對華乃至整個遠東政策,一方面加大緬甸方面的軍事力量,另一方面和日本和俄國結成聯盟,以借用他們的力量牽制中國。這樣一個巨大的轉變卻是由他所策動的一次小小的政變引發,這時吉林斯不禁感覺到又是惶恐又是興奮。

    曼德勒,護緬校尉府。

    早國權在奏折上一絲不苟的寫完最後一筆,抬起頭來滿臉笑容的對陳再興道:「陳大人,既然如此,我便上奏朝廷,以你為校尉府長史,總領府中僚屬,不知可否?」

    陳再興後退了一步,躬身道:「大人如此看重,再興實在是愧不敢當,校尉府長史乃大人首輔,其責任重大,還請大人三思!」

    「復生兄不必過謙了,你是先帝提點的榜眼公,在宏文館呆過的,本就是儲相之才,又在緬甸這邊歷練過這麼多年,做這個校尉府長史,實在是在合適不過了,除非你覺得這位子配不上你這位榜眼公,屈才了!」

    「大人如此說,再興惶恐,也只能勉力了,只望不復大人所托!」

    早國權聞言,拊掌大笑,道:「好,好,好!只要你我和衷共濟,又何懼英夷跳梁?緬甸定然永為朝廷西南藩國!」

    「陳某自當追隨大人驥尾!」陳再興躬身道,屋中迴盪著早國權和陳再興的笑聲,一團和氣。

    「二位大人,蒲甘拔大人那邊有緊急軍情!」

    門外的通報聲打破屋中的歡愉氣氛。早國權輕輕抖了抖自己袍服的前襟,恢復了正襟危坐的姿態,微微抬起自己的下頜,沉聲道:「拿進來!」

    曲端從門外邁著急促的小步來到早國權身前,躬身雙手呈上書信,早國權伸手接過書信,曲端趕忙小心翼翼的走到門外,垂首肅立。這個隨早國權來到緬甸的心腹在被陳再興施計奪取兵權之後就失去了舊主的寵信,變得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記室,早國權也不再讓他像以前那樣讓他參與機要了。

    早國權一手輕輕的捋著頷下的鬍鬚,一手拿著書信細看,片刻之後,他冷哼了一聲,將書信遞給陳再興,低聲道:「復生,你也看看!」

    「是,大人!」陳再興接過書信,細看了一遍,又閉目思忖了半響,此時的早國權也不催促,待到陳再興重新睜開雙眼,早國權低聲問道:「復生,你有什麼看法?」

    「大人,振武兄在信中所言共有兩事:其一為以蒲甘為中心的整個中緬甸民變四起。究其原因,乃是其國主與貴人不恤百姓,盤剝甚急,曼德勒、蒲甘之變後,其軍器隨著潰兵流落四方,其中強梁之人藉以集眾侵掠四方,已有赤眉、黃巾之勢,很多緬甸貴人、僧侶請求上國出兵征討;其二則是近日來,英人開始向蒲甘大舉增兵,而且有部分緬甸貴人、僧侶投至英人宇下,以求其庇護產業,如此一來,英人亦有嚮導、鷹犬,不復先前孤立無援之勢,活動頗為頻繁,只恐大戰即將爆發。」

    「英雄所見略同呀!」早國權輕輕擊掌讚道:「的確現在蒲甘那邊的局勢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那復生以為當如何應對?」

    「大人,現在敵我情況所知甚少,在下也不知道該如何謀劃!」陳再興答道:「不過有了兩件事情須得馬上做,第一確保蒲甘與曼德勒的交通,進可攻,退可守;其二加緊從國內運兵的速度,爭取在二十天年在蒲甘增加三個標的兵力,還有補足拔大人那個兩個標,這樣一來,在緬甸就有一個營的兵力了,不敢說必勝,但起碼可以保持不敗了。」

    「復生倒是好急的性子!」早國權笑道:「二十天三個標,還要差不多一個標的補充兵,不算牲口長夫,就算戰兵就要差不多一萬人,從昆明到畹町,再從畹町到臘戎,到曼德勒,怎麼算也要一個半月。」

    「這都怪在下先前妄為,請大人恕罪!」陳再興趕忙躬身下拜,他與早國權兩人都心知肚明,先前漢京委任早國權為護緬校尉,都督緬甸諸軍事,身為陳再興的座師的雲貴節度使吳漢民在調兵之事中沒少玩手腕,卻沒想到現在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罷了!」早國權伸手扶了陳再興一下:「那日我便說過,先前之事盡數作罷,其實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漢京將我調來做這個護緬校尉本就有讓你我『大小相制』的心思,眼下天子尚幼,大權掌握在宮中那幾個女官手裡,最喜用陰私權術制人,你我現在同心一意便是!」

    陳再興聽到這裡,也只能躬身對早國權拜了一拜:「大人胸襟開闊,非復生所能及!」

    「嗯,那如今之計,復生,只有請你回國一趟,主持調兵之事,吳相公是你的座師,此事沒有人比你更適合。」

    陳再興聞言一愣,沒想到早國權三言兩語便把自己趕回國內了,口中卻低聲答道:「下官遵令!」

    片刻之後,陳再興拜別,早國權一直送到出門外,降階相送,待到陳再興走遠了方才轉身返回,當他走到屋門時,突然低咳了一聲,一直垂首侍立在門口的曲端一聲不吭的跟了進來,進門時還將房門帶上。

    早國權坐回書桌後,輕輕的捋著自己頷下的鬍鬚,半響無語,曲端也垂首靜待,一聲不吭。

    「曲端,你有什麼話要說的嗎?」

    「大人,小人沒有什麼可以說的!」

    「你方才在門口聽了那麼久,難道什麼都沒聽到嗎?」

    「小人雖然聽到不少,但大人胸中有鬼神莫測之機,小人也不敢妄加揣度!」

    早國權聽到曲端的回答,臉上漸漸浮現出一層微笑,突然大聲笑道:「好,好!你今天總算是有長進了,我現在既然是護緬校尉,固然要抓權,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辦事,要是把差使給辦砸了,把權抓到手裡又有何用?我知道他陳再興有異心,並非一個長史能夠圈得住的,但只要他肯為我所用,把緬甸這個局面給我定下來,我就容得下他,忍的下他。你明白了嗎?」

    「小人明白,在此之後,小人一定實心辦事,跟著長史大人,多學,多看,多做,請大人放心!」

    早國權點了點頭,笑道:「這就對了,你先下去吧!」

    「是,大人!」曲端躬身施禮,方才轉身退下。此時屋內只剩下早國權一人,他的臉色漸漸冷了下來,其實以他的閱歷聰慧,如何看不出陳再興的心思,只是他身居高位多年,深知天下有才有能之人,往往也多為桀驁不馴之徒,若是上官無容人之量,簡簡單單的將其斥退,那只是為淵驅魚為叢驅雀,如何成得了事情。自己這次好不容易才脫得羈縻,便如那鳥入深山、魚入大海,施展一下男兒胸中抱負,做一番大事業方可。像陳再興這等人,在他早國權眼中,不過是匹未馴服的烈馬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