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李揚傳

龍騰世紀 第二百零一章 斷案 文 / 李家郎君

    更新時間:2013-06-01

    自四位司佐受苔二十後,再也沒人敢懷疑這少年縣令的權威,雖是那四人會心生怨恨,但人在房簷之下怎能不低頭呢,也就是暗自呸幾口,或回到家中指著妻兒責罵,出出這口惡氣罷了。

    各房佐吏自今日起無不小心做事,生怕惹了這不好相與的縣令。

    頭門之外忽驚聽鼓聲響起,陳縣尉稟道:「明府,有下平人王阿狗明告本村大戶張善明,那人已在府門聽審。」

    「大開府門,升堂!」李揚聽到有人擊鼓,這心裡也是激動,自從官以來一直未真正坐過一天的堂,所以聽到此事話裡明顯帶了異常的興奮。

    「是」陳縣尉不免看了這與眾不同的縣令一眼,心道,哪個不是想了清閒,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位明府可好,聽到審案卻是有些興奮,要知道斷的好了無可非議,如是斷的差了被告到使君那裡,那可是要影響前程的。唉,真是個少年的性子。

    等李揚上了親民大堂,就見下面立了二人,一為短襟打扮,面色愁苦,一張略黑的老臉正在不安的看著,另一位也是如此的打扮,只是膚色白晰些,比方纔那位還要瘦弱一些。堂門外已有了些百姓的畏畏縮縮的觀看,看瞧了去俱是些閒漢瘌子,倒是在東角站有幾名互相怒目之人,想必是雙方的親屬。

    李揚將刻有龍形的撫尺一拍,喝道:「何人因何事擊鼓,速速說來。」

    那愁苦之人忙上前躬身道:「草民下平村人姓王名阿狗,三十有一,有妻王張氏,大兒勝,小兒文,另一女翠兒。所告之人為本村大戶張善明,他欺我外鄉之人,擅佔我永業田六分之多,請明府明辨。」

    「可有碟狀?」

    「因家貧請不起而未書,但草民所說句句屬實。」那王阿狗急道。

    「哦,本官知道了。那張善明可在?」

    那瘦弱的人躬身上前說道:「草民正是張善明。」

    李揚心中暗奇,這般的打扮也是大戶,但臉上未表露什麼只是問道:「王阿狗所說可是實言?」

    「明府,草民冤枉,我之先祖於南朝孝建年間由定州遷移便定居在這下平村,自祖父授田以來,已有三族百十餘口相安。這王阿狗卻是本朝開元十一年脫賤籍落戶,十二年初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其子女尚小不授。今二月,其母喪無力下葬,隨即尋了中人作保與草民簽了售永業田一畝六分,錢糧付清,概不反悔。可收了冬物落種夏稻時他卻來告我,說當時只應了一畝,而六分是草民強佔了去了。草民生性膽小畏事,便去尋了里長等鄉老調解,願再讓出二分來。但這潑才一見我軟弱可欺硬是要全了六分方才罷了,天下哪有這般的道理,於是草民便拿了契約與他理論了起來,他又說欺他不識字,又叫了家中勝郎出來,相看過後也是說草民是多佔了地的,這可是真真的冤了我,草民便不答應,如今他妄想得了理,便扯住草民不放便擊鼓驚擾了明府。」

    「呸,怨不得你生不出男郎!這等顛倒黑白、不要臉皮的話都能說的出口!」王阿狗偏過去頭去罵道,又朝李揚作揖,「明府,這無後的卑鄙小人分明是在胡說,草民是放書脫籍落戶的不假,也是十二年授的田,家母病喪舉債下葬也是不錯,但這廝卻是欺我不識字將草民哄騙,原本當他是個好人,給的錢財也是頗為厚實,心下也是存了感激之心,往裡往去的也互相周望,平日裡少不得與他說笑上幾句,可誰人能知道他竟是包藏了禍心,暗地裡卻是想圖我的田產,真是狼心狗肺之輩!」

    「你個阿狗,莫要血口噴人!我幾時圖你田產了,這契約之上明明寫了,難道這上寫你畫的押可是假的!」張善民粗著脖子大叫道,從懷裡掏出一張黃麻紙展了開來,在手裡抖動著,轉身又朝李揚說道,「明府,這可是實證,諒他也反不了口!」

    「明府,莫要叫他狡辯,草民也有,請明府驗看。」王阿狗也是掏出張紙,在堂上說道。

    堂下二人在謾罵,李揚卻不去阻止,只是仔細的瞧著二人的神色表情,見二人都是義憤填膺,頓足捶胸沒有絲毫的作偽之意,又見二人齊齊將契約掏出,心中也是有些煩了,便將撫尺一拍,喝道:「吵吵鬧鬧成何體統,若再是這般嘶吵,本官都定個咆哮公官,衝撞之罪!」

    這下二人都不敢言語,只是怒瞪了一眼,雙雙別過頭去不理。

    「來人,將他們所持的契約呈上來。」李揚又道。

    張善明將手中的契約遞於問事,問事交於縣尉,而縣尉則放於李揚面前。

    李揚拿過二者相比,並無差錯,顯是出一人之手。只見其字形灑脫,相連有神,筆鋒流暢毫無生澀之感暗道好字。這才看了內容寫道:下平村人王姓阿狗,母喪無力下葬,與二月十五日捨桑田賣於本村張姓善民,計錢五貫整,其田一畝六分,連與一起,另當別論。王家有田,張家有財,立契為證,不得反悔。下書二人名諱,中人孫三郎,大唐開元二十年二月十五日。

    看罷心中已是有些明白,又是問道:「這二張契約可是無二,你等皆是看過?」

    二人作揖道:「是,明府,都看過。」

    「有誤?」

    「無誤,二張同一無二。」

    李揚指了中人一款,又是問道:「這孫三郎是何人?」

    「回明府,是本村的學生,在縣學讀書。」張善民搶先回道。

    那王阿狗張了嘴未能搶過,由是小聲的嘀咕道:「真是的阿諛小人!」

    卻是讓李揚聽到了,李揚皺眉問道:「王阿狗,你與這孫三郎可是相熟?」

    王阿狗這下高興的回道:「草民也是不熟,是央了二文錢方才請了寫的。」

    「哦,你家不勝寬余竟也惜的錢財。」李揚笑道,卻是指了無錢寫碟狀卻是有錢請人寫了契約。

    王阿狗又道:「只是央了而已,那孫三郎又是沒要。」

    這時張善民也道:「這孫哥可是個好人,雖是家裡貧,但平日裡村中寫個字對,三郎是不許人錢財的。」

    「誰用你來做這好人,這方圓幾村之間,誰人不知孫三郎是極好的人。哪像你這欺人霸田的惡人之輩。」王阿狗挖苦張善民道。

    張善急道:「我哪裡欺你了,又哪裡霸你的田產了。當著眾鄉黨之面說個清楚,我張某人手裡的田產是多了些,但那也是我祖輩省吃儉用掙下的,你到是看看我鍋裡吃的都是啥,哪一飩不是蕃薯,辛苦打的稻米全都捨不得食用,都換錢攢著買了田,旁人不知,你怎能不知,我可憐的小女未活三月,可是活活的無奶餓死的!王阿狗你的良心莫是讓狗吃去了,再說那日,你托了三郎拿了契約過來,說你葬母需五貫錢,我一見都是鄉黨,上面寫著一畝六分之田,手裡也正好有,於是便簽名花了押。可你到好,這錢財到手將它散了出去,讓村人都說你孝道,如今喪事已過,卻反出來告我,真是豈有此理!」

    「好哇,你倒是會說。明明上面寫的是一畝,你非要霸我一畝六分,這是何道理。莫要說了,難道你這般對我,我還需在家給你立個長生牌位!呸!睜大你的狗眼看看,這天還是藍盈盈的。」王阿狗也不是好相與的,破口大罵。

    「啪!」李揚沉著臉將撫尺一拍喝道:「都與本官住口!哼,本官說的話好像你們都忘記了,來呀,各掌嘴二下!」將黑簽扔下。

    二人傻眼,被直白攏二肩於背,過一問事舉了木掌著實的掌了二下。頓時二人哭號連連,驚恐的不敢亂說。

    李揚各掃了一眼,沉聲道:「你們可有不服?」

    二人捂了嘴搖頭。

    「不用你們相說,本官已是明瞭。王阿狗,我與你念一下你手中的契約。下平村人王姓阿狗,母喪無力下葬,與二月十五日捨桑田賣於本村張姓善民,計錢五貫整,其田一畝,六分連與一起,另當別論。王家有田,張家有財,立契為證,不得反悔。可是如此?」

    「是是是,明府,確是如此。」王阿狗驚喜道,而旁邊張善民則慌而亂望,只是剛被掌了嘴不敢說話,看其眼中流露出不甘的心思。

    李揚暗歎一聲又道:「張善民,本官也念一下你手中的契約,你看可是這樣。下平村人王姓阿狗,母喪無力下葬,與二月十五日捨桑田賣於本村張姓善民,計錢五貫整,其田一畝六分。連與一起另當別論。王家有田,張家有財,立契為證,不得反悔。」

    「明府!」張善民頓時喜悅,大哭道,「你可真是草民的再生父母,確是如此,確是如此呀!」而一旁的王阿狗則不知所措的看著李揚。

    李揚將二張契約雙手各拿一份道:「你們都是無錯,錯在就在這契約之上!」見二人茫然又道,「本官為你們說解一下,想必王阿狗求孫三郎寫契書時,說的是有一塊地有一畝六分,只賣那一畝,而六分則不售,計五貫錢財。而孫三郎去張家時卻是忘記說了,只是拿過來讓張善民看了,張善民一看一畝六分只要五貫之錢,想必也是合算,於是便也就簽了。本官說的可對,是與不是?再則你們未是理出這契約之意,你們各尋各親近之人來判定,自是向了自己,於是便二相差意便鬧出如此後果。古人有諺,鄒忌修八尺有餘,身體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摘自劉向著的戰國策)便是此意也,如今你等可是明白了」

    「是,明府說的這是。只是這賣田有辱先人,草民羞愧之極,就不與孫三郎同去張家。」王阿狗急接了回道。

    那張善民等王阿狗說罷,拱手道:「明府說的是極,三郎過來要說之時,忽村人過來喚他,說其母跌了一跤,便跑出去了。等回來時,我已看過將契約簽好,便將五貫錢交於孫三郎。」

    堂下之人紛紛而語,俱是明瞭。

    「呵呵,這就是了。去尋了孫三郎過堂。」李揚笑道,「你們可還有何疑惑?」

    「回明府,草民明白了。」二人如今已是明白,俱不好意思的看了對方,又齊聲道:「敢請明府做主斷案。」

    「不忙,等孫三郎過來說明再斷也不遲,也讓你等心服口服。」

    不多時問事領一二十許的白面郎君而至,眾人看了正是那下平的孫三郎。

    李揚見了這孫三郎,不卑不亢的施著禮口稱學生,這心中已是有些喜歡,讓孫三郎將那日的情景一說,果真如李揚斷定的一般無二,眾人俱是服了。

    於是李揚當堂調解,張王二人各讓了一步,那塊地已餘六分索性都由張善民一同買去,當下讓堂外張家之人取了三貫交了王阿狗,又重新簽了契約,二家都是高高興興作揖而去。

    李揚卻是將孫三郎領到了二堂,眼瞧著這三郎沉聲道:「你也是學讀聖人之書,為何卻能做下這般的糊塗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