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戰爭後,按照雙方簽訂的《馬關條約》,清政府割讓遼東半島和台灣給日本,而朝鮮則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此舉引起正在覬覦東北三省和朝鮮的俄國人的強烈不滿。在俄國主導下,俄、法、德三國以出兵威脅,迫使日本人同意交還遼東半島,但要由清廷賠償日本軍費三千萬兩白銀贖回。
其後俄國以干涉還遼有功,誘使李鴻章簽訂《中俄密約》,取得在滿洲修築鐵路的權利。1898年又強迫清廷與之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將遼東半島的旅順港闢為軍事基地。隨後俄國又趁庚子之亂,出兵東北,將整個滿洲控制到了手中,並開始染指朝鮮事務。
這直接引發一直對滿洲懷有野心的日本人的強烈不滿,在英、美等國支持下,日本政府開始積極整頓軍備,以期從俄國人手中奪取滿洲的權益。
1903年8月俄國又悍然成立以旅順為中心的遠東總督區,任命阿列克塞耶夫為總督,實際上把我東北當成了俄國領土,接著又重新出兵佔領奉天。這樣,俄國人已擺出一副獨佔我國東北並且不惜為此一戰的架勢。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日本統治集團看到,戰爭準備的時間越長,結果對國力弱小的日本越加不利,因此斷然決定利用俄國戰爭準備不足的時機首先挑起戰爭。
由於庚子國變,清廷明白舊式勇營已經不堪大用,準備傚法西方重新編練組建新式軍隊。1903年3月,袁世凱向朝廷上了《陸軍訓練簡易章程》一折,裡面詳細闡述了對督練全國新軍的辦法,請求朝廷設立練兵處,作為陸軍的參謀本部,統一考察全國新軍的編練情況。經過一番努力,慈禧太后終於同意了袁世凱設立練兵處的建議,以便有統一訓練和指揮全國的軍隊。練兵處在北京錫拉胡同成立,名義上奕劻是總理練兵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但奕劻哪懂什麼軍事,只知貪財賣官,新軍的大權實際上完全落入袁世凱手上。
就在朝廷明發上諭成立練兵處的第二天,日本公使田康哉就登門拜會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奕劻,告知日俄就朝鮮和東三省談判幾近破裂,日本人為了遏制俄國人的擴張,也是為了中國的安全著想,已經準備和俄國開戰,希望中國保持中立。
接著駐日公使楊樞也來電報,說日本外相已約見楊樞,所談及內容和田康所述一樣。日本人要和俄國人打仗!奕劻吃了一驚,卻又彷徨無計,只能連忙趕進宮裡請太后定奪。
慈禧聽奕劻說道日俄兩國又將打起來,良久不語,過了好一會才淒然說道:「老身五十歲生日時法國人打仗,六十歲時日本人又欺上門來,這眼見要過七十大壽,又出這麼一出,難道我這輩子都不能好好慶上一回整壽?」說罷眼淚都流了出來。
奕劻連忙勸解:「說不定這也老天爺的安排,到您八十萬壽時,都攢一堆兒讓您老好好熱鬧一回。」
慈禧傷神:「還八十吶,老身也不知能不能等到那一天!」旋即大怒,指著奕劻大罵:「都怨你們這些奴才無能,只能眼瞅著洋鬼子在老祖宗的地盤上橫行!」
奕劻嚇了一跳,連忙跪倒在地:「是,是,奴才該死!」
慈禧瞪了一眼跪在面前的這位慶王爺,卻也無奈:「還不快傳袁世凱和張之洞兩人進京,看看他們有什麼好辦法!」
袁世凱從北京返回天津北洋大臣行轅時,正好楊士琦也從上海回來。
他將日俄兩國在關外即將開戰的消息說給楊士琦聽,看看這位心腹謀士有什麼好主意。
楊士琦聽後撫掌笑道:「妙啊,大人正在發愁如何擴充新軍規模,如今正是個絕好的機會!」
庚子年之後,朝廷再三下令各省對原有舊軍隊進行整頓,汰弱留強,編練適應近代化戰爭的新軍。朝廷出台的這個政策給了袁世凱擴充自己軍隊的機會,他擔任直隸總督後,立即派人赴各地招募壯勇,以補充到自己手下的武衛右軍。
在原來武衛右軍的基礎上,袁世凱編成北洋常備軍左鎮,其後又與鐵良合作,挑選旗兵按西法操練,編成京旗常備軍一鎮。常備兵的平時編製,以鎮(鎮相當於日軍師團)為最高編製單位,全鎮官兵共12512名。每兩標為一協(一協共有官兵4038人),每標三營,每營四隊。每鎮還轄炮隊一標(官兵1756名)、馬隊一標(官兵1117名)、1個輜重營(官兵754人)、1個工程營(官兵667人)。步、炮、工兵每隊均為三排,每排三棚;馬隊兩排,每排二棚;輜重隊三排,每排三棚。常備軍所謂鎮、協、標、營、隊、排、棚相當於後世的師、旅、團、營、連、排、班。其編製與中國傳統的營制完全不同,已成為一個適應現代戰爭需要的步、騎、炮、工、輜各兵種協同作戰的現代作戰單位。
北洋常備軍可以算做中國現代陸軍的開始,袁世凱計劃先編成北洋常備新軍左鎮和常備新軍右鎮兩個軍制。1902年當年,北洋常備軍左鎮首先練成,袁世凱羽翼日豐!北洋常備軍建立後,王士珍任第一協協統,其後又成立了第二協。當時袁世凱有個新規定,是「用人唯才」,因此新軍所有高級將領必須經過考試,成績最佳的出任高職。第二協成立後,舉行了一次考試,得分最高的是馮國璋,因此便由馮出任第二協協統。
袁世凱當初在小站練兵時,手下的三個重要大將是: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號稱是北洋三傑。袁對這三人一視同仁,不分軒輊,這也是統御之術,要他的三個互相牽制,才能很好地控制。常備軍的協統由考試選拔時,王士珍和馮國璋都順利當了協統。而那個合肥人段祺瑞似乎很不善於考試,等到北洋常備軍第三個協(右鎮第一協)成立時,袁怕這位考試成績不佳的段祺瑞,仍然考不上,就在考試前把試題偷偷告訴了段,這才使段當上了協統。
這件事使段一直念念不忘,常常對知己的人說他受袁宮保私恩太重,難以報答,也讓其一生基本上死心塌地肯為袁效力。
此時,袁世凱手上的常備軍已經有一鎮三協,兩萬多人,再想擴充肯定會引起滿人權貴的猜忌,楊士所指絕好的時機就是為此。如今日俄兩虎相爭,朝廷防備空虛,萬一誰打著打著兵鋒一轉,勢必會長驅直入,這北京城還不再次讓人給端了。
眼下提出擴充北洋軍備,沒人會說出個不字。
袁世凱會意,但還是滿臉憂愁,「現在庫儲一貧如洗,這編練新軍花費甚巨,到哪才能找那麼多銀子。」
楊士琦說道:「國事為重,現在關外軍情緊急,大人可奏明太后要求將各省協餉共濟北洋。」頓了一下他又說道:「大小是否還記得督辦漢陽鐵廠的那個林安華?」
袁世凱點了點頭,有些不解地看著楊士琦。
「此子數月前在上海與我閒談時就料到日俄必有一戰,如今來看,果然料事如神。其人乃經商奇才,據說歲入有數百萬金,前一段在上海新設一船廠規模甚巨,投資不下千萬,如今連洋人都讓著他三分。」楊士琦將眼睛一轉,「現在有個法兒,可將此人收入囊中。」
「什麼辦法?」
「那林朝棟已經告老還鄉,這林安華從其手中接過棟軍統領一職,如今只是在苦苦維持著。不是說財力不支,而是鹿軍機是想著法兒要裁了它,如今五營的編制,江蘇協餉只給兩營不到,其餘則都由林安華自己籌措貼補。大人可借鞏固邊防之機,調其部北上駐防,一解林安華之憂,又可將其納入北洋之中。」楊士琦臉上又露出一絲詭笑,「大人若想將這林安華綁瓷實嘍,還有一個妙法。」
袁世凱看著楊士琦,「杏誠有話請直說。」
「這林安華到現在尚未婚娶,三夫人所生四女如今年已及芨,聽說知書達理,而且正好是天足,正合那林安華擇妻的條件。」楊士琦嘿嘿笑了兩聲。
「嗯,這事找誰去說?」袁世凱豈有不明白其中關節,略一思索,隨即答應。
「找別人不妥,這事須大人當面提出,叫那林安華無可推辭。」楊士琦說道。
「你說那林安華會不領老夫的情面?」袁世凱道。
「這可說不準,萬一人家真借口推辭呢?現在有錢的商人都和洋人有勾連,眼睛長到天上,有時還真不將朝廷的官兒當回事。」楊士琦說道。
袁世凱想了一會兒,下決心道:「好,就按你說的辦,不信他敢當面駁了老夫的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