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北洋天下

龍騰世紀 十一、從自行車起步 文 / 準噶爾刀王

    位於楊樹浦的滬東造船廠終於建成投產,但在英商耶松船廠和祥生船廠的聯手擠壓下,日子並不好過,但林鑠還是決定再建一座一萬五千噸的新船塢。

    徐建寅實在想不通花費三十多萬銀元建成那麼大的船塢能用來幹什麼?滿打滿算現在來往中國航線上的最大商船排量不會超過6000噸。

    林鑠卻勸他將眼光放得長遠,現在歐美航線上萬噸以上的巨輪已經十分常見,排水兩、三萬噸的商船也有十幾艘,從經濟效益來考慮,商船會越造越大。另一方面,如今各大國海軍主力戰列艦排水量都已經接近一萬五千噸,如果有戰列艦經過遠東,也只有滬東船廠一家能進行維護,目前東亞地區就是連日本人都幹不了,獨家買賣豈不是很好做?

    「人家戰列艦跑這麼遠來幹嗎?」徐建寅道。

    林鑠一怔,自己總不能告訴他明年日俄戰爭就會爆發,那豈不讓人當成妖怪,「你看,俄國人在旅順不就有幾艘戰列艦麼,說不定過一陣英國人、德國人也會派大艦來,對,還有美國人!」他只能找了這個理由。

    林鑠現在每年在農林畜產品貿易中能賺到近二百萬左右銀元,錢莊雖然每年的利潤只有十幾萬元,但卻能吸納近三百萬的存款。另外在煙草、火柴、糧油加工方面也能有七、八十萬的利潤,基本上能維持對漢陽鐵廠、萍鄉煤礦和滬東造船廠的投資,現在的情況是投資紡織、繅絲、制茶、桐油等還都能找人招股合作,但一說到投資鋼廠、造船,立馬就見不著人,這方面只能自己勉力維持,而且幾年下來,鐵廠、造船一直也沒賺錢,每年還得需要一、二百萬的投資繼續進行改、擴建。

    林鑠知道象鋼鐵、造船這樣的重工企業必需有足夠的規模才能產生效益,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追加投入。

    滬東船廠的規劃又重新進行變更,船廠將新增一座大型干船塢,一座三千噸船台和一座六千噸船台,與之配套又將擴建四個車間、三座大型倉庫和兩座舾裝碼頭,船廠進行擴建一是為了今後著想,另一方面,林鑠也想保住這一千多有船廠施工經驗的建築工人。

    重新規劃的滬東造船廠廠區面積就擴展到了一千三百多畝,包括運輸碼頭在內擁有一千六百多米江岸,船廠在兩年後將擁有各種重型起重設備二十餘台,二十七台沖壓鍛造設備,金屬加工機床四百六十多套,翻砂、熱處理設備14套,兩台五十噸煉鋼爐,一千一百多米運輸軌道,另外還計劃修建一座船廠自備的火電廠。

    實際上對於眼下象大清國這種缺少現代船廠建設經驗的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照搬西方現成的設計規劃和建設方案,這樣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風險。恰好此時位於斯德丁的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因為產能的原因要在漢堡建一座新的船廠,而徐建寅和這家曾替大清國建造過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和三艘海容級巡洋艦的德國造船廠關係一直不錯,林鑠以滬東船廠所有大型造船設備都向伏爾鏗船廠訂購的條件得到了漢堡伏爾鏗船廠在漢堡新建分廠的全套規劃。

    伏爾鏗造船廠還承諾將派出一流的工程技術人員來中國指導設備的安裝和操作。

    在對漢陽鐵廠進行的改造計劃中,新增了一座船用中厚鋼板的軋鋼分廠,兩年後這座分產投產後,將會形成每年兩萬噸中厚板的生產能力,扭轉現在國內不能生產鋼板的局面。

    萍鄉至株洲的貨運鐵路已經開工,但預計要到1904年秋才能通車,林鑠現在唯一能想的辦法就是將往來漢口之間的運煤船改成機器動力,但蒸汽動力整套設備實在太過龐大,連鍋爐帶蒸汽機加起來十幾噸的自重使得其在湘江航道上行駛受限頗多,水位稍低就不能通行。

    其實在大清國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中,已經建成了不少的近代企業,這其中包括鋼鐵、煤炭、造船、紡織、水泥和軍工製造等等,不過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使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效益都不太好。

    以後世的眼光看,目前世界各國的工業水平還都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其中的技術含量並不高。電動機和內燃機雖然已經出現,但在工業上的運用並不廣泛,絕大多數工廠依然是以蒸汽機為主要動力。

    雖然蒸汽輪機剛被發明,但還處於試驗階段,世界上所有的輪船,包括商船和軍艦,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使用的蒸汽機作為動力。

    林鑠將目光投向了內燃機和電機,在這個新的領域,大家基本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他很清楚自己沒有能力製造出超越時代的東西,電子計算機是好東西,但現在你就是將全世界的精英們都集中在一起,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能造出一支實用的晶體二極管來。

    在電燈和汽車剛剛進入人們生活的年代,沒有多少富翁能夠預見到這兩個產業所包含的巨大市場和財富。在電氣領域,雖然老摩根將愛迪生電氣、湯姆遜-豪斯登等公司合併成為通用電氣,但他也只是看中了在輸電領域的巨額利潤,對於電器製造業並沒有深刻的認識。

    而在汽車行業,此時卡爾·本茨手下不到三百人的汽車工廠剛剛註冊成本茨父子汽車公司,而戴姆勒則由於得到了奧地利商人以小女兒命名的36輛「梅塞德斯」汽車訂單,從而使陷入困境的工廠起死回生。

    在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總資產不足三萬美元,而克萊斯勒則剛剛從馬車行轉向了汽車,雖然用鋼材制做的車身獲得了專利,但汽車的主體結構仍然在使用木材。

    滬東船廠的機器廠一間廠房內,擺著林鑠從世界各國淘換到的七輛「汽車」,無一例外都是黑色的木質車身,敞開式車廂,帶輻條的車輪,這裡面居然還有兩輛是使用的木質車輪。

    怎麼看這些「汽車」都像是將兩輛自行車用架子連接在一起。

    如果自己投資一百萬開辦一家汽車廠的話,絕對能稱得上是這個行業的老大,滬東機器廠絕對有能力仿製出中國第一台內燃機出來,至少現在機器廠鏜出的蒸汽機缸筒精度並不比從國外進口的蒸汽機差。

    機器廠的總程師盧義金告訴林鑠仿製出這些汽車基本問題不大,但要造出馬達來,最少也需要數年的時間。

    「現在能不能大規模生產其他的機械產品?」林鑠問道,「船廠到投產還要近兩年,工廠的工人也需要培養,總不能讓大家都沒活幹。」

    「市面上現在出現一種腳踏車,每輛能賣到80多元,我算了一下成本,大概只要不到18元,其中利潤相當可觀。」盧義金想了一下說道。

    「自行車?」林鑠眼前一亮,「我看可以試一試,如果能夠生產,銷路估計還能打開,這中間還有什麼困難。」

    「技術倒不是很發愁,洋行裡現成的,買回來進行仿製問題不大,問題是那膠皮輪胎,不知怎麼弄的。」盧義金說道。

    「哦,那不成問題,一開始先從洋行進口,南洋有很多橡膠園,不過加工方法還得派人去西洋學習。」林鑠說道,過幾年自己在南洋開闢的膠園就能供應原料,只記得生膠需要硫化後才能使用,具體怎麼幹就不得而知。

    真正第一輛具有現代意義的自行車是英國的斯塔利設計定型的,這位機械工程師在1886年從機械和力學的角度對早先出現的自行車樣式進行了重新設計,其主要特點是採用菱形車架,使得車身有更高的剛度和強度,後輪用鏈條驅動,並通過前叉直接把握方向還首次使用了橡膠的車輪,從此就為自行車的大量生產應用開闢出了廣闊的前景。因此,斯塔利被後人稱之為「自行車之父」。

    湊巧的是,斯塔利的自行車發明與卡爾·本茨製造出第一輛汽車都在同一年,這是不是預示著人類在此後已經能夠跑得更快,走得更遠?

    此時的騎自行車在中國人眼中不僅是件時髦的事情,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代表一種西化、文明、進步的標誌。有人曾驚歎自行車的速度,在報上寫詩讚歎道:「前後單輪腳踏車,如飛行走愛平沙。朝朝馳騁斜陽裡,颯颯聲來靜不嘩。」

    對於那些富家子弟來講,騎著自行車穿行於大街,左顧右盼,猶如後世開一輛瑪莎拉蒂招搖過市,是一件很拉風的事情。自行車可不是後世的那種大眾交通工具,這個年代每輛售價七、八十元的自行車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消費得起,還是屬於富人手中的玩具。

    對於象滬東機器廠這樣擁有數百台機床的大型機械廠來說,自行車的製造並不十分困難,實際上西方的產品大多也出自手工作坊。經過一個多月的分解和仿製,第一輛國產自行車很快就組裝出來。

    之所以要一個多月,主要是對一些車床進行專門的改造,另一方面就是車架鋼管的焊接,這個年代電焊剛剛成型,使用的電焊條藥皮配方很有問題,最初只能使用氣焊工藝。再一個就是飛輪的強度根本達不到要求,再使用高碳鋼製造後勉強能夠使用,但卻很容易損壞。

    這沒辦法,這個時代的鋼材質量只能達到這種水平,更高強度的合金鋼似乎還沒人能生產出來。洋行進口的自行車在宣傳中也將保證能夠使用兩年做為質量優良的證明,意思是兩年以後這東西就會變成一堆廢鐵。

    還好,滬東機器廠每月能賣出300多輛自行車,加上製造蒸汽機和仿製紡織機、麵粉機、繅絲機等,每月能有近一萬元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這家工廠培養出兩千多名熟練的機械工人。

    這已經讓林鑠感到十分滿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