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縣)人。明初學者。元末累舉不第,後徵召為集慶路儒學訓導,晚年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學,稱其為「梁五經」,著有《石門詞》。《明史》有傳。
梁寅祖輩務農,家貧,致力於學,淹貫《五經》,但屢試不第,後闢為集慶路(今江蘇省南京市)儒學訓導。僅居二年即告辭歸。元末兵起,遂隱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禮樂時,他被征任,時年已六十有餘。在禮局中,討論精審,諸儒皆為推服。書成後,將就官,他以老病辭,歸里。
結廬於石門山(其說不一,一為安徽省內之黟縣東南,一在含山縣石壁峭立有谷道通商旅)四方之士多從其學,學者稱其為梁五經,又稱石門先生。
梁寅一共詞作39首
晝夜樂——懷金陵
秣陵猶憶豪華地。醉春風、花明媚。碧城彩絢樓台,紫陌香生羅綺。夾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紅搖翠。油壁小輕車,間雕鞍金轡。同游放浪多才子。詫酣歌、如高李。傲時江海狂心,懷古虹霓雄氣。歸臥雲廬霜滿鬢,十年間、多少愁思。春夢繞天涯,度煙波千里。
燭影搖紅
後漢匈奴傳,言呼韓邪單于來朝,願為漢婿。後宮王嬙以積怨自請行,此事之實也。西京雜記乃雲,元帝使畫工毛延壽圖宮人形貌,按圖名幸。王嬙以賂金少,畫不及貌。王嬙當行,帝見之悔,乃殺延壽。夫元帝柔仁之主也,而謂其因女色殺畫工,余固不信。而無寵自請行,誠一污賤女子耳。後之為昭君曲者多歸咎元帝,殊不當也。因此賦
深鎖宮花,繡生魚鑰重門閉。美人何事怨東風,獨抱傷春意。月照黃沙萬里,到氈城、芳心自喜。尊前歌舞,馬上琵琶,寵深誰比。毳服胡妝,那思舊日嬌羅綺。年年秋雁向南飛,肯寄相思字。歲久玉顏憔悴,似花落,悔隨流水。草青墳上,應是香魂,尚含愁思。
從歷史戰爭的範圍角度來看,明朝的戰爭一共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內戰
主要是朱氏皇族們為了爭奪權力的叛逆性戰爭。偶然的是,很多反叛性的行為都成功了。
2.與北方韃靼、東南方倭寇等戰爭
由於明朝的逐漸**,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和明朝之間的和平關係很難維持很久。還有明朝的禁海令,使得倭寇們在海上氣勢更加囂張。
3.對外的戰爭
從鄭成功和葡萄牙的戰爭以及明朝幫助李氏朝鮮抵抗日本的入侵來看,反應了明朝時期中華民族堅決抵抗外來侵略的決心。
一、明軍北伐河南之戰-為攻克元大都鋪平了道路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向有「中州」、「中原」之稱,距元朝大都(今北京)1580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北伐軍先取山東,目的是為了撤除元廷屏蔽,而後移兵河南,則意在破其藩籬,使大都勢孤援絕,為最後推翻元王朝統治創造條件。洪武元年二月,明軍平定山東以後(參見明攻山東之戰),朱元璋立即指示北伐軍移師河南。是時元將脫因帖木兒駐守洛陽,兵力較強;李克彝、左君弼等駐守開封,降守不定。
根據當時的客觀形勢,朱元璋制定了南北兩路並進夾擊的戰略方針。南路由征南將軍鄧愈率襄陽、安陸、景陵等地駐軍,於洪武元年三月初一日向南陽進發;北路由征虜大將軍徐達督北伐主力於三月初溯黃河而上,西攻開封,奪取洛陽。三月二十二日,鄧愈進取唐州(今河南唐河),守將棄城逃遁。二十六日趨逼南陽,敗阻敵於瓦店。次日,佔領南陽,擒元守將史克新、張居敬(一作張敬)等26人,俘獲士卒1500餘人,馬150餘匹。南路軍的順利發展有效地牽制了元軍,為北路軍的推進減少了阻力。
北路軍於三月初五日由樂安出發,十六日抵濟寧,開耐牢坡壩入黃河西上。一路連下永城、歸德(今河南商丘南)、許州(今河南許昌),二十九日至陳橋(今河南封丘境內),開封守將李克彝、左君弼相互推諉卻戰,最後李克彝率部西逃,左君弼投降。四月初八日,徐達軍自虎牢關(今河南滎陽汜水附近)西進,大敗脫因帖木兒守軍5萬人於洛水北塔兒灣(今河南偃師境內),梁王阿魯溫投降,洛陽遂為明軍所有。於是乘勝連下嵩(今河南嵩縣)、陳(今河南睢陽)、汝(今河南臨汝)等州。二十二日,征虜右副將軍馮宗異、都督同知康茂才等奉徐達之命西向攻克陝州(今河南陝縣)。二十六日,進佔潼關,元守將李思齊、張思道分別西逃鳳翔、鄜城(今陝西洛川境內)。河南至此平定,用時不足兩月。
點評
攻取河南之役的勝利,使明軍實現了對元都的弧形包圍,進一步為攻克元大都鋪平了道路。
二、明軍北伐大都之戰-基本摧毀了元朝的統治
明洪武元年五月至八月,明北伐滅元。
在明軍攻佔山東、河南以及潼關以後,元朝大都已經處於明軍的弧形包圍圈中,攻取大都的條件業已成熟。洪武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明太祖朱元璋親抵前線汴梁,與諸將商討攻取元都之決策。他採納征虜大將軍徐達提出的直搗元都的主張,並據圖指示:「北土平曠,利於騎戰,不可無備,宜選偏裨提精兵為先鋒,將軍督水陸之師繼其後,下山東之粟以給饋餉,由鄴趨趙,轉臨清而北,直搗元都,彼外援不及,內自驚潰,可不戰而下。」為使這一戰略意圖能夠很好地得以實現,他還將親自繪製的《征進陣圖》交給徐達。六月初,徐達令河南各軍向河陰集結,各衛糧船由濟寧,保障後勤供應。七月二十九日,他又遵朱元璋之命,令都督同知張興祖、平章韓政、都督副使孫興祖、指揮高顯等率益都、徐州、濟寧之師集結於東昌,等待與河南諸軍會師北進。閏七月初二日,明軍出師汴梁,一路勢如破竹,連克衛輝、彰德、磁州、邯鄲、廣平。十一日至臨清,遂令集結於東昌之師來會,且令參政傅友德開通陸路,都督副使顧時開通河道,於十五日水陸兩路並進。師至德州,會征虜副將軍常遇春、張興祖、高顯、毛驤、程華等師北進。二十日下長蘆、青州,二十三日至直沽,二十五日敗元軍於河西務。二十八日克通州。元順帝見大勢已去,遂於當日夜三鼓攜太子、后妃出建德門,由,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八月初二日,徐達等進師攻取元都,至齊化門,令將士填壕登城而入。徐達本人親自登上齊化門樓,殺死元朝監國宗室淮王帖木兒不花和右丞相張康伯等人,並俘諸王子6人,封存府庫圖籍寶物以及故宮殿門,令兵守衛。命令士卒不得侵暴搶掠,居民各安其業。同時遣將巡邏古北諸處關口,又命指揮華雲龍經理大都,新築城垣。
點評:攻取大都之役的勝利,從根本上摧毀了元朝的統治,使殘存在各地的元軍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為明太祖朱元璋最終統一中國,奪取了戰略上的絕對優勢。
三、徐達大戰王保保-明軍掌握了攻略甘肅的主動權
在定西和榆中之間,有一個不太為人所注意的山溝——車道嶺。今天這裡安靜詳和,可是在六百多年前的1370年,這裡是金戈鐵馬的戰場。我省專家通過查閱史籍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這裡就是明軍征戰隴上的重要戰場——沈兒峪。1370年的沈兒峪大戰成為明軍控制甘肅的決定性戰鬥,獲勝的明軍掌握了攻略甘肅的主動權。
明軍三攻甘肅
元末明初,明軍攻克甘肅的戰鬥波折不小,從洪武二年到洪武四年,明軍主力先後三次進軍甘肅,最後在沈兒峪徹底擊敗元軍殘餘主力後,才徹底攻佔甘肅。
明洪武元年,名將徐達率領大軍北伐元政權,順利攻克大都北京後,隨即將進攻的主要目標定在追擊逃亡漠北的元順帝和掃平西北方李思齊、王保保等元軍殘餘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