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錦繡中華

龍騰世紀 第三卷 第72章 文 / 向唯達

    郭斌問樊瓊:「我算不算知識分子?」

    「算!你是名副其實的知識分子!」

    「謝謝你的褒獎!既然我沒有被你用『偽』字冠名,就感到很知足,很高興了!我很清楚地知道,截止今日,人類——抑或說是知識分子,已經將人類的愛情故事都演繹得很完美,很完美了。我也知道自己沒有能耐再演繹出比中外經典的愛情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孔雀東南飛》、《劉欣和董賢》、《羅密歐與朱麗葉》、《愛德華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羅伊和馬拉》(魂斷藍橋)、《愛斯梅哈爾達和撞鐘人》、《幸子和光夫》(血疑)、《莫瑞爾和保羅》(兒子與情人)、《美人魚和王子》······等更動聽的故事來。我想你也不願意在這方面費神。同時,我還知道你來西北的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那個和那個······一句話,你能夠來到柘市,說明你並沒有把我當成一條『蟲』來看待——為此,我很感激你!瓊姐!說句心裡話,在如上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羅伊和馬拉》。」

    「為什麼?」

    「因為這段愛情從頭到尾都是那麼的完美,在這個故事裡面,沒有一個壞人,我們看到的都是好人。羅伊和馬拉在橋頭相遇的一瞬,偉大的愛情就開始了。羅伊在雨中望著上面的窗戶,在他們的故事裡,是點睛之筆。就在兩個人在前往教堂結婚的路上,才互相問了對方的名字。一切看似那麼的荒誕不經,但卻是那麼的合情合理。就是這一段閃電般成熟起來的愛情,卻讓一個人因為愛對方而獻出了所有,讓另一個人把這份愛情永遠的放在自己的心裡——永遠的愛情,無法長相廝守的愛情,才會是永遠的愛情。」

    「嗯!——對!」樊瓊自認識郭斌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的此刻這樣,用一副很和善,很純且充滿了愛意,但讓他看不出一絲異性間為愛而愛的那份做作的眼光,來專注過他:「我喜歡《美人魚和王子》——我覺得能夠為愛一時獻身,是一種高境界,能夠為愛長久獻身,稱得上是一種神奇了。這個來自於北歐的愛情故事,是所有的愛情故事中最為不朽的。我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故事。但是那個時候的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只是很為那個小美人魚惋惜,我們並不知道人生,包括愛情,本來就是一場殘酷的循環,總是要有人去做我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個人,愛一個人,竟然能夠不讓他知道,承受著愛他所帶來的一切痛苦,還要承受他的漠視,承受著他去愛別的人,最後還要為拯救她所愛的人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愛情,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幸虧這位可敬的丹麥人安徒生描述的只是一個童話中的故事,否則我們這個世界,可真的是進化到了一種極高的境界。」

    郭斌認為殘酷的愛情,是任何偉大愛情的必由之路。被偉大的莎翁,在四百多年前用喜劇的形式改變出來的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部極富人文精神的愛情史詩。幾百年來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對象。在莎翁的筆下,愛情是超越一切的。甚至可以超越門第,地位,家族偏見······是被普通的英國人所重視的東西。當然,莎翁對於劇中男女主人公年齡問題上的處理,也是令人乍舌的。也許一百多年前的人們仍然不明白為什麼愛情會那麼早的降臨在一對未成年的男女身上,而且是那麼牢固,讓這一對戀人能夠拋開自己的生死。畢竟,當朱麗葉第一次墜入情網時的年齡,剛滿十四歲。但是現在,人們不再會有以前的那種觀念了,當人們看到戀愛的年齡越來越小的趨勢一步步向我們逼近的時候,人們不得不佩服莎翁的預見能力,不管現在十四、五歲的男男女女,他們所正在經歷的一切是不是愛情。劇尾是全劇最精彩的部分,這一對相愛的男女,由於誤會而雙雙失去了生命。這一幕在四百多年前維多利亞時代的城市劇場裡,曾經讓全場鴉雀無聲,但是在今天,這樣的結尾對今天的人們來說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其實她們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因為誤會而失去生命的。對此感到惋惜,是沒有必要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