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形意大豪李存義

第一卷 103、雲祥最愛打崩拳 文 / 寫意朋友

    「然後日軍開始焚屍滅跡瞞天過海。舒蝤梟裻

    「日軍在旅順的大屠殺,震驚世界,一時,有關日本是『文明國家』的聲調急劇衰退。

    「面對西方輿.論的不利影響,日本政府首先將屠殺行為解釋成對清軍殘忍行為的正常反應。西方報刊開始連篇累牘地報道說,日軍在攻佔旅順時,發現此前被清軍俘虜的日本士兵都被殺害並遭到肢解。被日本政府收買的美國自由撰稿人卡蓬特為其辯護道:『即使軍紀嚴明的美軍隊,在同樣的情況下,會與日軍有區別嗎?』類似論調認為,旅順大屠殺只是一次過激的以血還血的報復而已,『以為日本人回復到野蠻狀態的說法是荒謬可笑的!』

    「日本還大耍兩面派手段,對國際紅十字會的救援一律回拒,假稱『已將受傷人員送入我軍野戰醫院療養,紅十字會所送物資我軍代為轉交。』在此後進行的威海衛戰役後,日本的戰地紅十字會主動為受傷的清軍提供醫療服務,釋放了所有俘虜,並准予清軍艦康濟號在高級軍官們護送下,載運戰敗自殺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的靈柩離開。

    「為遮掩和毀滅屠殺罪證,從1894年11月下旬到翌年的1月中旬,日軍先是對旅順市街的被害者屍體進行了清理和草草掩埋,繼而焚屍滅證。日軍及其殖民機構將從市街裡和水師營等處抓來的中國人編成三組抬屍隊,分別把屍體抬到三個地方焚燒。第一處為現今萬忠墓的溝下,這裡焚燒的屍體最多;第二處為修建船塢時的舊窯處,現今為順山街溝裡;第三處是黃金山東麓,這就是由於日軍在旅順大屠殺形成的第一批萬人坑澹。

    「焚屍的材料用的是煤炭和木船的船板與木塊,並配有煤油。焚燒過程中,日軍用鐵條、鐵管做成支架,將死者屍體支起來,以使其充分燃燒。骨灰集中在三口大棺材內,叢葬於現在的萬忠墓處。萬忠墓墳前立一木樁,寫有清軍將士戰亡之所的字樣,藉以欺騙世人,掩飾屠殺焚燒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平民和俘虜的罪行。日軍侵華後,曾幾度欲平毀、拆遷萬忠墓,遭到中國民眾的強烈抵制。

    「萬忠墓後經發掘清理,重新安葬,揭開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內容。遺骨中既有成年人,也有少年、兒童。墓中有一塊骨片厚僅1毫米,經著名考古學家孫守道先生鑒定,證明是幼兒頭骨。出土的玉石手鐲、玻璃料手鐲、玻璃料串珠、玉石裝飾品等,顯然都是婦女、兒童佩戴的飾物。這些鐵的事實戳穿了所謂被殺害者為『清國陣亡將士』的謊言,旅順萬忠墓中國死難同胞的遺骨和遺物,是日本侵略軍野蠻屠殺旅順人民的歷史見證!」

    鐵骨錚錚意志如鋼的李存義,聽了這些也不免心驚肉跳,戰慄不已。這究竟是一場蓄意的空前謀殺,還是一個民族壓抑許久的集體無意識犯罪?在血色斑駁的旅順屠殺遺跡前,如何索解一個擁有「菊花與軍刀」二元人格的海島國民的複雜人性圖譜?他心裡說:不報此仇枉為人錦!

    然後譚嗣同的話中,揭示了日軍與清軍作戰之謎:

    準備守三年的清軍一觸即潰。如果說,打開中國門戶的《南京條約》的簽訂是由外敵的「船堅炮利」所致,那麼情境切換至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形勢卻不可同日而語了。

    當時,清朝的海軍配備雄居亞洲之冠。清廷不惜重金、由德國定購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曾出訪日本,威力之強大令日本朝野震驚!其時清軍一等陸軍的武器裝備即便與歐美強國比,也不相上下。甲午戰爭時,資源匱乏、財力貧弱的日本僅給每名士兵配備8發子彈,而清軍士兵的炮彈、子彈在倉庫裡卻堆積如山。歷經洋務運動,倡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清朝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連珠炮、滑膛槍等先進武器,日軍繳獲這些戰利品時每每自愧不如。有記載稱,日軍進攻中國難以為繼時,竟是用戰獲的清軍武器彈藥才軍威重振的。僅在清軍輕易棄守的大連灣一地,日軍就繳獲清軍遺棄的大、小火炮120門,炮彈246萬發!探尋甲午戰爭中國慘敗的內因,一度甚囂塵上的「武器代差論」似難以立足。

    清廷費時十六年、耗資千萬經營的旅順港,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軍港」。港口周圍部署有20多座炮台,150多門火炮。北洋大臣李鴻章戰前揚言:「有充足的彈藥、軍糧,有優良的火炮和北洋海軍的聲援,旅順口可以堅守三年!」可笑的是,擁有優勢裝備、佔據地利之便的上萬清軍只抵抗了一日即作鳥獸散,滑天下之大稽。

    駐守旅順的清軍總兵力為14700人,然而,清軍兵力雖厚、武器雖精,但諸軍互不聯絡,均無固守之心。尤為嚴重的是「群龍無首」,八位統領不相隸屬,各行其是。雖然臨戰前公推姜桂題為總統領,但此人行伍出身,戰守無策,一味告援,清軍各部相互觀望坐視,幾乎是一盤散沙。

    甲午戰前,日本近代海軍名將東鄉平八郎曾登臨清軍旗艦——定遠艦觀摩,發現清軍官兵將洗過的內褲晾曬在炮管上,下艦後即斷言:「清軍雖武器精良,但人員素質、軍隊戰力將不堪一擊!」

    清軍內部互相掣肘,反觀日軍則眾志成城,官兵上下令行禁止。日軍指揮部將攻佔旅順視為「擔保東洋和平的關鍵」,認為只要佔領了旅順,再配備一支艦隊,渤海便成了鎖口之囊。

    不僅能置中國於死地,還能控制整個東北亞戰局的發展。

    下一步,就可以把戰火燒向直隸平原,燒向大清國的國都北京。

    為了打好這決定國運的關鍵一仗,日軍進行了周密的部署。佔領大連、金州一帶後讓部隊休整10天。日軍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精心挑選出1500名敢死隊,準備與清軍做決死較量。中日激戰一觸即發,而當政的慈禧太后卻沉迷於自己的萬壽慶典,挪用海軍軍費擴建頤和園。前線告急文書如雪片飛來,李鴻章心急如焚,而慈禧太后則視軍國大事為兒戲,並警告朝廷官員勿攪雅興,「誰讓我不愉快,我就讓誰不高興!」

    「倭冠愛搞偷襲。」李存義說,「」

    1894年11月20日,日軍司令大山巖在旅順李家屯西北的高地上召開各級將校會議,決定21日凌晨2時開始總攻擊。11月21日晨6時40分,日軍逼近各炮台,上午8時就迅速攻下來椅子山的三個炮台。至晚上,旅順半島20多個炮台,一天內全部被日軍佔領,清軍戰死約2000餘人。李鴻章經營旅順16年,耗資數千萬,船塢、炮台、軍儲的實力為北洋軍之首,卻不能守一天,最後僅抓了幾個「替罪羊」交刑部治罪草草了事。

    一目擊戰況的美國記者感歎道:「旅順軍港若換做美國士兵堅守,日軍若不死傷萬人、攻擊數月,休想踏進旅順半步!」

    「應該變法了!」譚嗣同說。

    「應該改朝換代了!」李存義激憤地說。

    「不要亂說。」譚嗣同說。

    「我哪裡亂說了?」李存義說,「中日激戰一觸即發之際,而當政的糟老婆子卻挨操不覺地做生日玩,還挪用海軍軍費擴建頤和園。擴建它做啥,為了再次挨燒時外國侵略軍的火旺嗎?」

    「是啊。」大刀王五也說,「大清完了!咸豐皇帝20歲登基,在位11年,31歲病死,咸豐那傢伙是一個無遠見、無膽識、無才能、無作為的「四無」皇帝。他登基不久就發生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之後又有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他在重大事件面前大都優柔寡斷,束手無策,且迷於酒色,荒廢朝政,寵愛葉赫那拉,日後的慈禧,誤國殃民,留下千古遺憾。

    「英法聯軍打到八里橋,打到北京城外,這個時候咸豐怎麼辦?咸豐就暗示大臣,給他上奏章,讓他去木蘭秋狄打獵去,借這茬兒就到了熱河避暑山莊,留下恭親王奕訢在北京主持這些事情。這件事情對中國歷史,對清朝歷史太重要了。第一是割地,第二賠款,賠英法等軍費及其他白銀1600萬兩,第三最令人痛心的就是圓明園。咸豐十年九月初三(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一把火把圓明園毀了,大火數日夜不熄。圓明園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精華和傑作,被付之一炬。特別是園裡面收藏的中華五千年的文物寶藏或者被焚燬,或者被搶掠。」

    李存義對日本帝國主義恨極了。想想鴉片戰爭,想想英法聯軍的暴行,他對所有洋人都恨極了。想想清廷的**,他對清廷也恨極了。

    離開大刀王五的鏢局後,劉小虎去找李瑞東研討太極拳了,李存義馬上去找徒弟尚雲祥。尚雲祥卻外出了。李存義便返回劉快莊。

    李存義到劉快莊後馬上投入教拳,這時尚雲祥找來了。

    原來和師父天各一方後,尚雲祥因專心練武把生意撂荒了,又將一些儲蓄花了,買了上好營養品兩份,趕往深州,一份送給師父的父母,一份送給師爺劉奇蘭,然後留在了師爺家裡。他三更燈火五更雞地跟劉家人學拳藝,白天自告奮勇為師爺家放羊,在海荒大地裡自己苦練,特別是根據自己的愛好,一趟崩拳苦練了多年。

    一天,尚雲祥練了一趟拳請劉奇蘭指點。劉奇蘭看過後喜出望外,便寫一紙便箋交給尚雲祥,讓他到天津劉快莊去找李存義。

    尚雲祥得過李存義教授劈崩二法,但李存義沒許口收他為入室弟子。用李存義的話說,我教誰也毫不保留,只要是好漢都是我的親兄弟。但尚雲祥還是非常注重那個名分。因為名分就是社會地位,並且他非常敬仰劉奇蘭和李存義的名氣和為人。李存義不許口,他以為是李存義看不上他,嫌他長得矬。

    尚去祥現在又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劉快莊見李存義,提出不甘只做門路弟子,要做入室弟子,果然又被婉拒,李存義說:「我只想當師傅,不想當師父,不想比跟我學拳的人們大一輩。」

    尚雲祥拿出便箋遞給李存義,打開看,大意是說:存義,我給你收了個徒弟,幾年來藝也跟我和你師弟們學了一些,人也刻苦,崩拳藝練得挺到家。你就也收幾個入室弟子吧。

    李存義讓尚雲祥做演練,尚雲祥全力以赴,練得虎虎生風,把泥坯牆頭都錘癱了。李存義說:「衝你打崩拳這個勁頭子,我今天收了你。我真是撿了個寶!」

    拜師儀式上,引薦師的位置上寫著劉奇蘭的名字,見證人寫滿了師兄弟的名字。

    尚雲祥擺桌,請眾位師兄弟在飯館歡聚。師兄弟們首請尚雲祥做崩拳演練,他們就地取材,搬了一條春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