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形意大豪李存義

第一卷 一O、千金不換下氣樁 文 / 寫意朋友

    李存義一愣,眼睛就去看師父。舒蝤梟裻見師父微笑著頜著,他便沖深哥點點頭。

    深哥接著說:

    「形意拳樁功有兩大體系,一曰三體,二曰渾圓,而這四步下氣樁便是渾圓樁體中的入手功夫。下氣樁的四步訓練可單獨提煉出來,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暗勁功力訓練體系。

    「下勢樁,就其樁架外形而言,是極其簡單的,就是雙手合十的四平大馬步樁功。它與所有的內氣功修煉方法都一樣,都有三大要素,那就是三調:調身、調息與調心,也就是身形間架、呼吸、意識這三方面的調整,內家拳之修煉,基本都以形正氣順,氣順則神明的程序進行修正,下勢樁也不例外,它的第一步修煉主要是通過身形的調整,使人零亂的內氣收聚於丹田。

    「咱們這下勢樁的外形就是雙手合十的四平大馬步樁這麼簡單。一般四平大馬步樁都要下幾年的功夫,從沒聽說有人能在幾分鐘內氣沉丹田。如果用氣功的方法訓練,最快的也要在7到100天內練出丹田之氣。為什麼下勢樁卻可以立竿見影呢?其秘密還是在身形間架的調整上。

    「首先是頭,頭要領,頭部的領又稱頂勁或虛靈頂勁。說白了,就是頭要統領全身,要有略微上頂的意勁。太極拳訣曰,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是也,但為什麼又有靈與領兩種不同的說法呢?其實領是動作,靈是火候。如果脖子硬是挺拔頭上頂,那麼練靜功時氣沖頭部,使人興奮失眠,久之成病,練功打拳發力時則會震盪大腦,傷害身體,所以一個頂字,火候很重要,不能丟也不能過,具體要領則很簡單,下頦略收就可以。

    「其次是肩,肩要合,內家拳中之肩,是指人的肩胛骨。人的兩肩胛骨略外張而前合,為合肩,拳法中也有說『含胸』的要領,其實與合肩是一回事。

    「其後是背,背要靠,背在內家拳中指人肩胛之下與命門之上的部分,它的具體要求一般是後靠,久練都可以龜背行氣。

    「再後是腰,腰要空,腰在內家拳中主要指命門處的腰椎,通過背與胯的各部要領,使人命門處腰椎向前的生理彎曲拉直,形成命門後凸的意勁則可,又稱為塌腰。

    「然後是胯,胯要坐,這裡的胯,不僅是指人的兩胯,而是指人的骨盆,以及命門以下的脊椎。坐胯又可說為圓襠。

    「最後是人的手心,足心要空,也就是說手心,足心要含空。

    「以上的六要,修煉者要有明確的認識,千萬不可以鬍子眉毛一把抓。我師父傳授我的時候,很多時候背手而立,看著我,笑瞇瞇地說,胸再含進出一點,胯再坐下一點,我馬上就有了強烈的感覺。學習下勢樁,或者學一切樁、拳就必須把自身弄分明,例如說,你背後靠一點,你就整個上身後傾;或說你胯再坐一點,你就蹲身體,這些地方就是初學者不得要領,出不了功夫的關鍵,所謂真傳或說科學,無非是這些調整身體的要領。

    「可以肯定並負責地說,如果你學會了調身,無論是打拳站樁,只要坐胯與含胸,必可馬上氣沉丹田。問題在於如何做到含胸與坐胯?含胸相對簡單,只要人的兩個肩胛骨略外張而前合,那麼也就達到了含胸的要求。反而是坐胯相對難一些,所謂坐胯,坐字是一個關鍵,過去太極拳有坐著打拳之說,可以說不坐就沒有丹田,沒有整勁。要說坐,誰都會坐,可大家看看那些練拳的,好多當師父的都是『站』著打拳的!那麼何為坐?一般初學者習慣將坐與蹲弄混,卻不知過去的師爺在寫譜時用字十分考究,坐與蹲是不一樣的。

    「蹲是下肢的動作是膝蓋與腿的夾角變了,而坐是身體軀幹的動作,腿上是沒有變化的,大家想想看,你坐在凳子上的時候,我們會重得將凳子坐變形或降低高度,最後導致膝關節角度發生變化嗎?肯定不會!所以說,坐胯的時候不可以屈腿,而是由雙腿承托,上身向下松沉,形成坐的動作。或者換一個說法,你不妨把坐胯的要求理解為下身要下沉下坐,而下肢雙腿卻欲起的這麼個矛盾狀態!內家拳練功要進步快,必須要把人全身各處要領弄分明,先把局部弄分明,再依照要求來求得局部與局部的最佳配合關係,得到整體效果,則功夫進步神速。

    「如果讓你坐,你去蹲;讓你靠,你卻坐,這樣虛實不分,要領不明,那麼你也只能在漫漫苦海中耗時間,把你耗得精疲力竭。不得不在師爺眼皮子低下找偷懶的竅門,一邊偷懶,一邊偷眼瞄著師爺,師爺大喝一聲『站那』!你一機靈,一提神,一下子入了道,找到了勁啦。下勢樁就是雙手合十的四平大馬步樁,倘若明白了要領,那麼樁架高低,雙腳間距大小,跟練功效果關係也就不大啦。

    「站的時候,以四平馬步站立,雙腳要平行站立,雙手於胸前合十,虛靈頂勁、含胸、坐胯。注意雙肩松沉,雙肘有前合之意,而合十的雙掌則力量有分開之意,此外,將全身力量前傾,重心落於前腳掌上,膝與地面的垂線不可以過腳尖。同時背部後靠,整體之前傾與背部後靠形成微妙的平衡,則足心自然含空;如此,全身放鬆靜心體會,此為下勢樁之第一步練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