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義務兵役制 文 / 飽吹餓唱

    在朱由檢的鐵腕手段下,湧進京師的十餘萬難民很快得到安置。除了少數投靠親友外,絕大多數難民被安置在外城通遠門內臨時搭建的帳篷內。因為現在是初秋季節,天氣也不冷,所以還不用考慮御寒問題。

    需要注意的只有三點,一是吃飯問題,二是防火,二是保持秩序。吃飯這一點,由戶部開設粥廠,朱由檢委派戶部尚書王在晉專門負責,糧食先從戶部倉庫撥付,如不夠就動用內庫的戰略儲備。朱由檢的要求是一定要管飽,因為難民、尤其是來自通州的難民,是朝廷的原因導致他們失去家園的,朝廷當然要負責到底。

    防火和保持秩序方面,難民區實行嚴格的軍管,由北城兵馬司專門負責。不論男女老幼,是貧是富,在京師戒嚴期間都嚴禁隨意走動,包括大小便都在固定地點解決,沒事都得呆在自己的帳篷裡。各帳篷之間也留出一定的安全距離,嚴禁互串。若是被巡邏的士兵逮住,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打板子,第三次就要投入大牢了。這些命令雖然不近人情,但非常局勢之下須有非常之策,這麼做最起碼保證了這些難民不給京師添亂。

    不光是難民,整個京師也實行嚴格的戒嚴。內外城的所有城門,都由五城兵馬司和皇城警衛團設卡檢查,夜間實行嚴厲的宵禁,像清樓、酒樓等專做夜間生意的,乾脆強制歇業。凡是無故在街上亂逛者,都會被視作奸細,抓進錦衣衛北鎮撫司嚴加審問。

    朱由檢還特別注意物價問題,尤其是糧價。他已命令五洲商社和陝西商幫,要按照戒嚴之前的價格正常售米,必要時動用戰略儲備平抑米價。

    經過大半年的積累,戰略儲備庫中已有近百萬石存糧,按照一個成年人每天吃一斤糧食算,一石糧食夠一個人吃四個月的,百萬石存糧足可支撐全城軍民吃三個月以上。而後金軍圍城超過三個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糧食方面朱由檢並不擔心。

    至於可能出現的奸商哄抬米價,朱由檢已經給錦衣衛下了一道密令:誰敢這麼幹,就隨便編個理由把他抓進詔獄。其實按照他本來的想法,像敵軍圍城這種特殊情況,是完全可以實行「戰時**」,所有資源統一調配的;但考慮到士紳階層肯定會強烈抗拒,進而影響守城大計,朱由檢只能採取這種「曲線救國」的方法,總之只要達到穩定糧價、穩定民心的目的就行了。

    至於軍事方面的安排,郝永忠的三千營原有二萬五千人馬,李定國和李來亨帶走一萬,在剛發生的戰鬥中又傷亡千人,現在只剩一萬四千人了,朱由檢讓他們擔任預備隊,不但不承擔守城任務,還轉移到京師以西的山區之中。他們目前的任務就是保存自己,只要不被後金軍圍殲就行。

    而解勝的五軍營和神機營,合計三萬步軍,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守城重任。解勝把這三萬人平均分成五支,每支六千人。一支做預備隊,其餘四支各守一面城牆。

    擴建後的京師外城長達百里,單面城牆平均長二十五里,六千人駐防,平均每丈才有不到二名士卒,這顯然是不夠的。好在三大營整編時裁汰下來六萬多人,這些人仍然保留軍籍。前段時間他們負責修築工事,現在則全部調入城中,擔任諸如搬運彈藥、搶救傷員、巡邏瞭望之類的輔助作戰任務。一旦戰事吃緊,主力軍隊傷亡過重時,也就不得不從這些官軍中選拔士卒頂上去了。

    趁著這個「機會」,朱由檢又宣佈了一項重要措施:在京師臨時施行義務兵役制。具體做法是不分官民、戶籍,只要是京師戶口的,每戶凡是被選到,必須出一年齡在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丁,加入新組建的「新軍營」,服役一年。除非這一戶沒有符合條件的男丁,才能豁免兵役。

    義務兵役制,也是朱由檢對大明軍事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其實這種兵役制度古已有之,名為「徵兵制」,是與募兵制相對的一種籌集兵源的制度。所謂「徵兵」,就是強制符合條件的國民從事軍職;而募兵顧名思義,就是花錢招兵,願者參加。

    這兩種兵役制度各有優缺點。徵兵制的優點是幾乎全體國民都在應徵範圍之內,最起碼兵源數量充足;而且成本較低,因為徵兵是強制性的,只要讓士兵能吃飽飯就行了。

    徵兵制的缺點亦很明顯,一是兵源質量良莠不齊,戰鬥力難以保證;二是因為強迫入軍,士卒的意志力和戰鬥精神普遍較差,基本上就是在混日子;三是戰爭頻繁時,老百姓都知道當兵就意味著死亡,會出現大量的逃役情況,官府就不得不「拉壯丁」。

    而募兵制截然相反,優點一是兵源質量高,因為參募者一般都是身強力壯、好勇鬥狠的人;二是忠於領軍將領,敢於死戰,因為將領就是他們的「老闆」,只要作戰勇敢,就有大把的糧餉可拿。

    至於缺點,一是兵源不足,尤其是當百姓生活水平較高時,本來自己日子過得不錯,誰吃飽了撐的豁出命去當兵?二是募兵成本高,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銀,對財政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三是所募之兵容易成為領兵將領的「私兵」。

    在中國歷史上,徵兵制和募兵制都不乏先例,像戰國、秦、西漢都屬於徵兵制,而東漢、唐代中後期、兩宋時期,都屬於募兵制。

    而明代的「軍戶制」,非軍戶者不用服役,軍戶則世代服役,可以視為一種有限範圍內的徵兵制。但是現在軍戶制已名存實亡,各地的民團、鄉勇實際上都是募兵,就連朱由檢創建的秦兵也是募兵。至於傳統的軍戶,因為生存不下去逃亡的佔了一大半,剩下的戰鬥力也嚴重退化,而且可征之兵越來越少。在經歷了薩爾滬之戰、廣寧之戰等幾次慘敗後,明軍消耗了大量兵力,兵源已經出現了枯竭的跡象。

    在兵源枯竭、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朱由檢知道自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普遍徵兵,也就是義務兵役制。但這項制度改革,無疑是動搖了明朝戶籍制度的根基,他也預料到旨意一下,必然會遭到激烈反對。

    果不其然,就在第二天清晨,上百名官員齊聚天壇,聯名上奏,請求皇帝撤銷徵兵決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