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一十章 外城十二門 文 / 飽吹餓唱

    郝永忠真的回來了,不過身受重傷,麾下的五百輕騎兵也折損過半。朱由檢急至三千營在外城的臨時營盤探望,只見數名軍醫正忙著為躺在床上的郝永忠治療,而郝永忠前胸、左臂和大腿上各有一道深深的創口,深近及骨,看起來甚是駭人。

    見皇帝駕到,郝永忠還想支撐著下床行禮,朱由檢趕緊一把把他按在床上道:「你傷成這樣,不要亂動了。剛才一戰,你是怎麼脫身的?」

    郝永忠卻滿不在乎地笑道:「將軍上陣不死帶傷,這傷口看著嚇人,其實沒傷到筋骨,沒什麼的。末將奉旨攔截追兵,他娘的,還真是韃子鑲藍旗的主力,我還和豪格打了個照面。可惜這兔崽子沒種和末將單打獨鬥,不然末將早把他的首級獻給聖上了。」

    原來郝永忠率五百輕騎斷後,他也深知己方兵力過少,尤其是朱由檢還押運著極其重要的火炮,一旦讓後金軍追上,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他早下定決心,就是自己這五百騎兵全部戰死,也要竭力阻止追兵。

    所以郝永忠沒有完全聽從朱由檢的吩咐,他害怕狡猾的女真人看出來他是在『誘』敵,必須真刀真槍地廝殺一場,才能牢牢吸引住韃子,為皇帝爭取更多的時間。

    而他的對手,果然是昨天駐軍東安城中的鑲藍旗主力,旗主豪格親自統兵。豪格本來身體健碩如牛,是女真人中一等一的勇將,但他也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心胸狹窄,暴躁易怒。上次寧遠之戰時,他被朱由檢一通狂罵,歪打正著說中他被多爾袞戴綠帽子的醜事,氣得他吐血昏迷,之後竟然大病一場,差點一命嗚呼,直到不久前才痊癒。

    如今皇太極已是後金大汗,為了進一步制衡其他女真貴族,尤其是壓制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他不但親掌正黃旗和鑲黃旗,還把鑲藍旗強行劃給自己的長子豪格。而豪格也是野心勃勃,夢想著有朝一日能繼承皇太極的大汗之位,到那時他就可以隨便找個借口殺掉多爾袞,洗血「奪妻」之恥。

    女真人的繼承習俗仍相當原始,誰拳頭大誰就更有發言權。所以此次南侵,豪格相當積極,獨領鑲藍旗任南路軍的建議就是他主動提出的,也得到了皇太極的批准。豪格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獨自領軍有兩個好處:一是戰功全是自己的,二是搶到的戰利品也全是自己的。

    不過自打從喜峰口入關,他的南路軍就一直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遵化、薊州這樣的大城也輪不到他去搶,他只能攻佔香河、東安這樣的小縣城,搶到的油水實在不多。因此他心急如焚,昨夜大雨剛停,他就向京師方向突進。郝永忠的五百輕騎兵,是他的鑲藍旗遇到的第一支敢於迎戰的明軍,豪格自是興奮異常,大手一揮就發起全軍衝鋒,試圖把這五百明軍一口吞下。

    一方抱著必死的決心,另一方打著鯨吞的算盤,這場戰鬥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儘管這五百輕騎兵稱得上是三千營中最精銳的勇士,但一來敵軍太多,二來在野戰中,戰鬥力比起騎『射』冠絕天下的八旗騎兵還是差了一截,沒多大功夫就傷亡過半。

    郝永忠這才率軍向南敗退。豪格當然不願意讓這塊到嘴的肥肉跑了,一路狂追三十餘里。直到快追回東安縣,豪格才猛然意識到,自己有可能是中了明軍的『誘』敵之計了。他雖然立功心切,但女真人在戰場上的狡詐與靈活已深入骨髓,因此倒也不敢造次,不再追趕這支殘兵。

    郝永忠這才僥倖逃脫,馬不停蹄返回京師。雖然傷亡慘重,但掩護皇帝回京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因此郝永忠雖然傷得不輕,還是興高采烈,反覆向朱由檢請戰,看他那架勢,非得再和豪格堂堂正正地廝殺一場,報這一箭之仇不可。

    朱由檢趕緊肅容道:「你現在的任務就是給朕把傷養好,到時自有用你之處。現在卻是要守城,暫時用不著你。你的三千營就做總預備隊吧。」

    從三千營出來後,朱由檢又重點視察了難民的安置情況。京師人口本來就超過百萬,現在一下子湧入通州及附近各縣的難民十餘萬,如果安置不好,可是會出大亂子的。

    朱由檢的安置政策是:難民如在京師有親友的,可自行投靠親友;如果無處可投,則統一安置在外城東北角的通遠門附近。

    如今京師外城的擴建工程尚未竣工,但已具備防禦的功能。城牆的設計是內層為版築夯土牆,外層包覆城磚。現在所有城牆均已完成夯土部分,雖然沒有城磚,對炮轟或是攻城槌防禦力差一些,但後金軍遠道而來,也沒有大型攻城器械,更無火炮,因此這倒不是大問題。而各處城門做為防禦的重中之重,已經全部提前竣工。

    京師城門素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說,外城原來只有南面的永定門、左安門、右安門,以及東面的廣渠門、東便門,和西面的廣安門、西便門。除了南面三門未動以外,其他四座城門已經隨著城牆的外擴而拆除。

    如今外城四面各有三座城門,合計十二門。東面從南到北依次是新廣渠門、太平門和興安門,太平門為正門;西面從南到北依次是新廣安門、崑崙門和西海門,崑崙門為正門;北面從東到西依次是通遠門、北極門和鎮西門,北極門為正門。

    除了廣渠門和廣安門是沿用原來的名字外,其餘七座城門的名字都是朱由檢親自取的。很多大臣都不解其中之意,只有朱由檢自己知道:太平門,寓意中國面向太平洋;興安門,寓意東北的外興安嶺;崑崙門,寓意中國西部的邊界,起源於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脈;西海門,寓意巴爾喀什湖,這也是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分界湖;通遠門,寓意亞洲大陸的極東部,前世稱作「堪察加半島」,這裡與新大陸僅隔一道海峽相望;北極門,寓意就是北極點;鎮西門,寓意中國緊緊地盯住位於西北方向的歐洲列強,讓他們絕不敢覬覦神州。

    通過這些城門的命名,朱由檢隱晦地表達了對中國北部疆域的看法。在他看來,不但東北地區是大明的,更北、更廣袤的北亞大地,也絕對不該被沙皇俄國蠶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