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既然丘吉爾才是帝國最大的威脅之一的話,我們這次的行動不是恰好間接幫助他走出困境了麼。這樣做真的好麼?」在揣摩了維勒安話中的前因後果後,卡納裡斯上將倒是對他們之前的行動患得患失起來了。
「別擔心,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以張伯倫的膽識,他是注定鬥不過丘吉爾的,不是他政治手腕不足,而是他膽識不足。我們現在如此作為,也就是讓丘吉爾平安度過難關提前幾個月攫取成功罷了。畢竟這場敗仗不是小事,按我的估計,在年底皇家海軍恢復到對我國海軍的實力優勢之前,丘吉爾還是只能乖乖呆在海軍大臣的位置上保持低調,等風頭過去,明年春季如果英國人有大動作的話,說不定他才有機會謀劃上位。
至於這次的行動——我們的目的僅僅是讓英國人繼續以為『波蘭人在破譯二代恩格尼碼方面的突破是很有價值的』,並且繼續對波蘭人的技術保持信任,只要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讓丘吉爾提前幾個月上台這種副作用我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可以說,這次行動是靠我們和丘吉爾的『雙贏』順勢而為的。現在就怕丘吉爾入戲不夠深,對於自己賴以逃脫的證據信任不夠充分。」
「聽部長您一席話,我倒是覺得輕鬆了很多,但願事情都會像您預想的那樣發展吧。」
「你能夠這樣想那就再好不過了,我們只不過是在為元首做事罷了,可是有時候勝敗並不一定是在戰場上決定的,只要是元首決定下來的事情,我們直接執行就可以了。」
…………
7月24日,華沙市區。
要說波蘭流亡者的覆滅這一事件的影響,除了給英國人製造了一堆焦頭爛額添堵的麻煩以外,最受打擊的就是那些還困守在華沙作困獸之鬥的波蘭軍隊了。
華沙城,這座1920年代就擁有120萬人口的大城市,波蘭的心臟,在德軍圍城的時候城中還有相對完整的12個師的衛戍部隊和前方撤下來被打散的七七八八的幾十個師的殘兵,加上臨時招募的國民衛隊,此時此刻,城中起碼還有三四十萬拿著武器堅決抵抗的波蘭人。可是隨著政府的出逃及被消滅,城中守軍的士氣已經跌到了歷史最低水平,人數雖眾而不足懼。
三天前,德國人完成了對華沙的全面合圍,並開始了試探性的攻城,昨天,流亡政府大部被滅的消息傳到了華沙,德國人的攻勢就更加猛烈了,那些振奮的德軍士兵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與士氣低迷的波蘭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龍德斯泰特元帥,這是今天的傷亡報告,這三天我們已經累計陣亡了兩千名士兵了,達到了之前攻克華沙以外其他地區的傷亡總和,如果不是所有感染型重傷員都可以得到足量的青黴素治療的話,死亡人數起碼還要增加一倍。」
在一座華沙西郊臨時加固的教堂裡,德軍攻城部隊的指揮官正在核計著進攻華沙的進一步方略。
「不要說傷亡數字,那只是一個數字,會影響我們的判斷,我需要知道的是,我們的進展怎麼樣。」龍德斯泰特元帥拿出絲巾擦拭了一下自己的單片眼鏡兒,很沉著地說道。
「是的,元帥目前克萊斯特將軍的坦克部隊已經鑿穿了波蘭人在城市西北和東南兩側側翼的防線,並且渡過了維斯瓦河。目前已經把華沙位於河東北面的那部分市區和郊縣全部攻陷肅清了。現在戰線已經全面推進到了核心城區,波蘭人大概還有十六層街區的防守空間。」副官告罪了一下後,很快接口說下去,「但是越是往裡推進傷亡就越大。波蘭人隨時都有可能從廢墟裡鑽出來給我們以打擊,而我們又無法無差別地對所有出現的波蘭人開槍——很多波蘭人在攻擊之前並沒有穿著軍裝。
後來我們調撥了工兵部隊對斯圖卡轟炸過的殘破街區進行清掃,對於那些已經不可能用於居住的建築都是用火焰噴射器進行無差別噴射並標記,情況才開始好轉了一些,可是那些在街壘和建築物廢墟裡面衝出來的波蘭士兵會奮不顧身地企圖幹掉我們的工兵部隊。今天一天的戰鬥中,我們已經收到了十幾組工兵部隊貨盤噴射小組在波蘭人的自殺性反衝鋒中被消滅的戰例了。」
「把這些都記錄下來,一會兒專門研討一下這個問題,現在的巷戰和城市戰,比之二十年前交戰距離接近了不少,而且敵人也更趨立體化了,遇到這麼多亡命之徒還真是麻煩啊。」
在元帥們看來,只是有點頭疼,對於在一線衝殺的士兵來說,那就是活生生的災難了。當德國人剛剛把噴火工兵投入對轟炸後的街區的爭奪之後,一開始德軍士兵們很是振奮,因為他們再也不用鑽進那些廢墟裡面一個個檢查裡面是否還有殘敵了——他們只要掩護工兵部隊接近到廢墟30米的距離內,然後目送工兵拿著點火器和噴管對著廢墟擼一管就能結束戰鬥,那種感覺實在是爽不可言。
可是波蘭人也不是傻子,在一天的戰鬥後,第二天波蘭人的戰法就完全不一樣了,只要一見到德軍的戰鬥工兵部隊,他們就會完全不計傷亡地發動反衝鋒,就算被德軍跟隨行進的mg40-v通用機槍(嗯,是本書中出現的mg42,1945年改進型,跳看章節的兄弟請回顧一下第二卷第九章)掃成篩子也絕不退縮。
然後,德國人就發現了一些悲劇——如果他們的步兵班和工兵小組的人過於接近,那些在波蘭人瘋狂反擊的彈雨中倒下的工兵往往會連同燃料罐一起爆炸,如果剩餘燃料還足夠多的話,殉爆威力足以把方圓二三十米內的友軍變成火人。可是如果讓機槍組和步兵拉開支援距離的話,缺乏自衛火力,裝備沉重行動笨拙的戰鬥工兵就更加難以逃脫波蘭人的死亡衝鋒了。可以說,最近兩天來的戰鬥中,有三分之一強的傷亡都是德波兩軍圍繞著工兵攻堅部隊展開的。
究竟是否要變更一下打法,加強一下各部隊的戰術磨合,成為了一個大問題。不過幸好德國人很快就找到了應急的辦法。
7月25日,沿著維斯瓦河南岸華沙-但澤鐵路進攻的德軍部隊就分到了一些應急裝備——那是一些用臨時焊裝的隔柵裝甲加固起來的sdk-251半履帶裝甲車,半個人員倉被改裝成了鋼甲加固的稠化重油箱,幾根長長的噴嘴通過厚厚的油管被接在車體兩側的機槍架上,由兩名工兵分別操作;
不過由於時間倉促,臨時改裝的裝甲車只有幾十輛而已,只能裝備幾個重點突破方向上的一線部隊。從其他狹窄街道突進、不適合裝甲車跟進的場所,則是有部分德軍反坦克小組拿到了80mm的新式rpg-2無後坐力炮彈藥,與使用黑索金裝藥的普通穿甲戰鬥部前輩不同,這些彈藥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彈裝藥,通過普通發射藥可以把汽油彈體射出300~400碼的距離,這比之火焰噴射器30碼~70碼的噴射距離遠了數倍,而且以波蘭那些新動員的士兵的能力而言,要讓他們使用單發步槍擊中300碼之外的德國士兵,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經過數日的磨合,參戰的德軍部隊對於使用新式武器進行近距離城市作戰的掌握開始漸漸純熟,戰果擴大的速度也開始逐漸增加。追獵者遠程間接炮火支援、坦克攻堅、噴火裝甲車及燃燒火箭彈肅清殘敵、g36/mg40-v壓制反衝鋒的波蘭機動部隊的戰法漸漸在實戰中被演練總結成體系。27日,華沙最後一個有組織抵抗的街區守軍正式投降,但小規模的游擊人員一直持續抵抗到月底才被完全肅清。
截至華沙戰役結束為止,在之前半個月的作戰行動中,德軍總計陣亡士兵4000餘人,傷亡總數達到了兩萬左右。波蘭人在各種戰場上的總計陣亡達到了16萬,受傷33萬,約100萬軍隊被成建制地殲滅。
在華沙徹底陷落後,集結在蘇波邊境的30餘萬蘇聯軍隊也以「波蘭現政府已經實際失去對波蘭境內的有效控制,為了保護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地區烏克蘭族和俄羅斯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偉大蘇唯埃軍隊本著協助維護治安,恢復地區穩定之善良意願」而「不得不忍痛進入波蘭境內,望波蘭軍隊殘部保持克制。」
8月1日,蘇德兩國在維斯瓦河中上游沿岸完成對波蘭的全面瓜分,至此,波蘭正式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