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西的急報是由林飛的鴿子飛躍渤海灣送來的。由於篇幅有限林飛在心中只提了公孫度興兵來犯以及錦西上下已決心抗擊。至於如何抗擊卻並沒有說明。正所謂茲事體大,蔡吉在得信後,第一時間便將城內文武招入府中商議對策。
隨著林飛的親筆信在一干僚屬中傳閱,屋內的氣氛頓時就變得凝重起來。雖說公孫度這兩年來一直盤踞在遼東不聲不響,可任誰都不能就此小窺遼東侯的實力。特別是在錦西孤懸海外的情況下,情勢對蔡吉一方頗為不利。
黃珍是東萊的老官僚,對於初平元年公孫度泛海來襲的情境至今還記憶猶新。因此他頭一個向蔡吉進言道:「主公,公孫度勢大,以錦西一城之力恐難招架。還是速速修書一封,命錦西與公孫度和談為妙。」
誰知太史慈立馬搖頭否定道,「黃從事此言差矣。錦西與東萊遠隔重洋,僅憑隻言片語不能判斷敵情。依在下看來,是戰,是和,還是該由林郎君與文遠將軍自行定奪。主公若不放心,可遣水師馳援錦西。」
太史慈此話一出,在場的將領均都露出了心悅誠服的表情。畢竟東萊早已今非昔比,蔡吉更是坐擁一州之地,連曹操都要與其聯姻共同對付袁紹。說蔡吉怕公孫度,實在有些墜自家威風。更何況正如太史慈所言,錦西孤懸於關外,當地究竟發生了什麼,在場的人都不可能有直觀的瞭解。甚至可能就在眾人商討對策的檔口,已兵臨錦西城下。僅憑信鴿傳來的零星消息來指揮錦西行事實在是有些兒戲。然則正當眾人以為蔡吉會依照太史慈的進言下令之時,堂上卻響起了一個否決的聲音。
「不妥。」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蔡吉的謀主郭嘉。在眾人眼中郭嘉是主公最為仰仗的謀士,他既然說了不妥,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包括太史慈在內的一干文武,齊刷刷地便將目光投向了郭嘉。只見郭嘉轉身便向蔡吉拱手進言道,「主公。龍口人多嘴雜,倘若水師貿然,恐遭人話柄。」
經郭嘉如此一提點。蔡吉與太史慈便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確實,這些日子龍口多了許多生面孔,雖說郭嘉已在派人暗中排查。但值此亂世誰都無法保證城裡沒有探子。更毋庸說許多同蔡吉關係不錯的商賈同樣也與曹操、袁紹有交情。錦西與易水本是蔡吉埋在袁紹背後的一枚釘子。這事雖說不能算密不透風。可至少袁紹目前還沒精力發兵北上拔除這兩枚釘子。倘若公孫度進攻錦西的消息傳到袁紹耳中。那可就另當別論了。以袁紹在幽州的影響力,只需稍稍施壓,就足以令錦西與易水腹背受敵。
蔡吉在思慮了片刻之後,當即頷首道,「奉孝言之有理。管將軍,水師撥五艘戰船以護航為由出海,莫要驚動城中百姓。」
「喏。」水師都督管承抱拳領命。
可黃珍還是不放心地向蔡吉提醒道,「林郎君與龐軍師皆未曾統領過大軍。僅憑文遠將軍一人抵擋公孫度似乎力薄了一些。」
黃珍的質疑喚起了不少人心底的擔憂。確實,在許多人眼裡林飛和龐統根本就沒有作戰經驗,僅有張遼一人坐鎮。錦西在將帥陣容方面實在是薄弱了一些。就連之前一直沒有發話的賈詡也將視線轉向了蔡吉,似乎是在問蔡吉。林飛與龐統能否擔此大任。
蔡吉當然相信林飛與龐統的能力。林飛或許不見得會打仗,但善舞長袖,是個難得的外交人才。在部族勢力錯綜複雜的遼東,他的這項能力尤為實用。龐統不僅在後世擁有很高的評價,並且也在宛城之戰證明了他並非徒有虛名。但龐統有個無法迴避的弱點,那就是年紀太輕,資歷太淺。畢竟沒有人能像蔡吉這樣來自千年之後,更不可能知道龐統在未來將是家喻戶曉的「鳳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解釋與分析都是多餘的。蔡吉無法用實例來證明龐統對付公孫度,正如當初劉備無法證明初出茅廬的諸葛亮能拜相一樣。這時候蔡吉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以自己主公的身份力下屬。此刻面對眾人的質疑,蔡吉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回應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凜冽的北風貫穿了東北亞的原始森林,高大的松樹自東向西由密至稀一路向渤海蔓延。雪原與海岸線的交界處,錦西漆黑的城牆傲然而立。公孫度的大營就建在錦西城與森林之間,大約有一萬五千餘人。另有三萬扶餘人駐紮在林子的北面與公孫度的主力形成掎角之勢。遼東的不少部落往往加上老小也不過千人左右。一次能調集數萬青壯的公孫度無疑就是這片廣袤雪原的霸主。而這個霸主正打算征服對面的外來者。
隨著天色逐漸放亮,營地裡燃起了點點炊煙,空氣中瀰漫著焦香的烤肉味。遼東缺少穀物,公孫度軍的軍糧還是以肉乾和鹹魚為主,就連公孫度本人也是如此。遼東的氣候寒冷,生活在此的人需要高熱量的食物來補充體力,肉乾和鹹魚雖說硬得像石頭,但它們能做到這一點。草草吃完一頓還算熱乎早膳,公孫度披上黑貂皮斗篷邁步走出了溫暖的營帳。一些正在忙活的士兵紛紛站起身向自家主公致以敬意。
或許在李敏等遼東世家的眼裡,公孫度是一個暴虐的篡權者。但在絕大多數的遼東軍民眼中,公孫度是個值得尊敬的強者。這裡是遼東,這裡的部族向來以強者為尊。對於這一點,公孫度可謂是心知肚明。遼東侯的威名建立在血與火之上,一旦有人動搖了這一絕對權威,那公孫家的統治也將灰飛煙滅。公孫度當然不會希望這種事發生,所以他要在萌芽長成大樹之前將其掐滅。
只見公孫度召來親信柳毅隨口問道。「可有蹋頓消息?」
跟在公孫度身後的柳毅快步上前,以不屑地口吻作答,「蹋頓那廝就是隻兔子,一聽主公南下親征嚇得躲在昌黎內不敢出門。
公孫度聽罷點了點頭,又指著前方的錦西城問道。「對面可有動靜?」
柳毅看了看遠處巍然聳立的錦西城,朝地上啐了口痰,回道。「就是幫王八,縮頭不出。主公,某這就上弟兄打翻這龜殼!」
公孫度回頭看了一眼躍躍欲試的柳毅並沒有立即搭話。曾任尚書郎的公孫度一眼就看出對面的錦西城是仿中原城池而建。不僅擁高聳的城牆。外圍還挖有寬一丈的壕溝。並且從其城門左右所設的箭樓位置可以判斷出,在厚實的城門背後很可能還設有曲池。如此堅固的城池,可不是柳毅平時攻掠的那些山寨。以公孫度目前所掌握的兵力想啃下這麼塊硬骨頭可不容易。更何況遼東以騎兵為主,對這種擁有高牆的城池本就心有餘而力不足。當然公孫度在人數上還是擁有一定優勢的。加之錦西城本身並不大,只要將其團團圍住,掐斷水源,不怕對方不就範。
在經過一番思慮之後,公孫度最終決定先讓扶餘人打個頭陣。試探試探錦西城的虛實再做定奪。於是便向柳毅吩咐道,「讓扶餘人收拾一下,日上三竿後攻城。」
柳毅聽罷。先是楞了一下,旋即心領神會地抱拳領命道。「喏。」
龐統靜靜地佇立在城頭,遠眺城下如螞蟻一般忙碌的公孫大軍。冷風自他身邊呼嘯穿梭,但他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公孫度的兵馬是在昨天傍晚陸續抵達錦西城下的。人數雖不如其吹噓的擁有十萬之眾,但也不容小覷。雖然城內軍民對此早有準備,可真當公孫度的人馬在城外搭起營地,還是在城內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這不,就在龐統觀察敵情的當口,中郎將唐鎣領著兩名男子走上了城樓。龐統與這兩名男子雖不熟,但多少還有些耳聞。走在最前頭的中年男子姓陳名牘,約莫四十來歲,鑲有狐皮的長袍包裹著身高與腰圍幾乎相等的肥胖身軀。可就是這麼一個每走一步都要喘上一口大氣的胖子,卻是錦西城內赫赫有名的皮草商。與陳牘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個男子,則乾瘦得像一根隨時會被烈風吹折的蘆葦桿子,唯有馬臉上一雙綠豆眼閃爍著商人特有的狡黠。此人當然也不是什麼等閒之輩。錦西灣裡停泊的最大船隊就屬於這位乾瘦的秦綏,秦老倌。這兩人在錦西城雖算不上數一數二,但也有數三數四身家的人物。平日裡同林飛也有些交情。
一見到龐統,陳牘與秦綏便忙不迭地趕上前施禮道,「草民陳牘,草民秦綏,見過龐軍師。」
龐統不似林飛善於交際,並且骨子裡還殘存著儒生對商賈的偏見。只是礙於蔡吉一向重商,才在表面上保持應有的禮貌。面對不請自來的兩個商人,龐統只是抬了抬手還禮,問道,「兩位掌櫃有何貴幹?」
陳牘與秦綏先是偷偷瞥了一眼城下忙忙碌碌的公孫軍。在交換了一下眼神之後,陳牘掏出一塊手絹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進而向龐統探問道:「龐軍師,張將軍已領兵出城數日,不知何時回城?」
龐統一面冷眼觀望著兩人的表現,一面打著官腔回答道,「張將軍不日便會回錦西。兩位掌櫃無須擔心。」
廢話,我們當然知道張遼會回來。可他什麼時候回來?回來的時候錦西還在不在?誰又能知道。有些不耐煩的秦綏急切地追問道:「公孫度的大軍都已兵臨城下,張將軍再不回城,吾等可如何是好?」
「錦西城高牆厚,公孫老賊奈何不了錦西。」又是一個官腔。
眼瞅著龐統官腔不斷,陳牘同秦綏再次交換了眼神,旋即堆起笑容略帶獻媚地說道,「龐軍師為保錦西日夜操勞。吾等一年來深受錦西關照,願捐出金銀五箱、珠寶三箱,為錦西買個平安。」
原來是想求和。龐統在心中冷笑兩個商賈太過短視。且不論就算送了金銀,公孫度也不見得會收手。退一步說,就算公孫度接受和談,錦西向其進貢,那錦西又算是誰的城?龐統一向認為錦西是蔡吉進攻遼東的橋頭堡。而這一次爭戰則是雙方扭轉實力對比的契機。至於「和氣生財」之類的想法,龐統根本想都沒想過。
無心傾聽商賈訴求的龐統,當即便下了逐客令道,「統在此代吾家主公謝過二位掌櫃高義。然則保護城內百姓,乃是吾等職責,無需二位多慮。山威將軍,護送兩位掌櫃下去歇息。」
龐統特地強調了一下「護送」二字,唐鎣頓時會意地向手下使了個眼色將這兩個一心求和的客人押下去軟禁了起來。而在目送兩個商賈離開城樓之後,唐鎣歎了口氣道,「此二人也是一片好心。」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等打退了公孫度,吾自會放人。」龐統冷峻地說道。在他看來眼下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統一城內主戰的思想。陳牘和秦綏這種主和派,自然是要堅決打壓。
「罷了。誰讓眼下全城汝最大。」唐鎣苦笑著搖了搖頭,跟著便將目光投向了對面地敵手道,「士元打算如何擊退公孫度?」
「公孫度定會讓扶餘人打頭陣試探錦西虛實。吾等只需緊守要害便可擊退敵軍。」龐統分析道。
曾與黃巾軍交戰過的唐鎣十分同意龐統的判斷。歷來攻城戰最傷人馬,不到關鍵時刻將帥是不會派出金銳攻城的。而相反守城的一方則需要應對一波又一波的拚死進攻,壓力往往要比攻城者大。而眼下錦西城內的守軍僅一萬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壯丁。唐鎣不相信龐統會真打算靠這點人馬同公孫度打攻城戰。更何況張遼還在明知公孫度會攻來的情況下領兵出了城。而他的真實目標連唐鎣都還不知曉。
難耐心中好奇的唐鎣不由問道:「沒有後招?」
可正當唐鎣問龐統有何後招之時,忽見講武堂的蔡孟領著一干壯丁將兩架遮有紅布的物體扛上了城樓。
「稟軍師,銅炮已運至。」蔡猛上前一步稟報道。
龐統一聽,頓時精神一振,追問道,「何時可用?」
「還需花一日時間安裝調校。」蔡猛答道。
得了答覆的龐統信步上前撫摸著銅炮,回頭向唐鎣自信地笑道,「此乃後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