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家常潤肺菜300例

正文 第二十章 文 / 鄧律

    奶香豌豆羹

    材料:豌豆200克,鮮奶400ml,芡粉15克,糖適量。

    做法:

    1.豌豆煮熟,搗爛,芡粉用水稀釋。

    2.熱奶,放入豌豆泥攪拌均勻。

    3.水沸後,加芡粉、糖,待湯粘稠後,起鍋即可。

    功效:清除體內毒素和脂肪層,幫助胃腸功能正常運作,補益氣血,利濕潤燥。

    製作要點:熱奶時間不能長,否則會破壞牛奶的營養元素。

    中醫師點評:豌豆在中醫食療中,主要可用於補中益氣、清潤止渴、心燥氣浮。以此達到體內水火相濟,氣血平衡。改善面色、氣短、腦供氧不足等情況。

    豌豆燉牛肉

    材料:豌豆200克,牛肉400克,番茄醬20克,洋蔥1個,鹽、胡椒適量。

    做法:

    1.牛肉切塊汆水,洋蔥切碎。

    2.熱油,爆炒洋蔥,撈起後,防止番茄醬熬香。

    3.放入豌豆、牛肉、洋蔥翻炒,加適量清水燜煮至熟即可。

    功效:可用於輔助治療脾虛少食,水腫;筋骨不健,腰膝酸軟。

    製作要點:燜煮時,用紗布包一撮茶葉同煮,牛肉更易爛,入味。

    中醫師點評:牛肉在中醫裡被歸為性平之物,若配以性平的豌豆,益氣又補虛,補血又強體,強體又健腦。但是需提醒的是,在煮熟煮爛的情況下,也不宜多食,以免導致脹氣。

    豌豆土豆

    材料:豌豆200克,土豆300克,姜蒜20克,鹽、花椒適量。

    做法:

    1.豌豆煮熟瀝干,土豆刮皮切塊。

    2.燒油,爆香姜蒜,土豆入鍋炒熟。

    3.放入豌豆,加鹽、花椒炒干水氣後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增強新陳代謝、益脾和胃、靜心安神、醒腦的功效。

    製作要點:麵粉和水一比一的比例,過干或過稀,蒸出來的質感都不夠好,

    中醫師點評:中醫認為豌豆可用於脾虛氣弱、吐瀉、脾胃不和或煩熱口渴。補氣,為機體提供動力,提氣養神。除煩,可靜心安神。同時配以土豆以雙向補給,解決精神不振,睡眠不佳等情況。

    小米

    簡介

    小米屬於穀類,禾木科,又名粟,古代叫禾。我國北方通稱谷子,去殼後叫小米。原產於我國。脫殼製成的糧食,因其粒小,故名小米,是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繁多,有白、紅、黃、黑、橙、紫多種顏色。無論何種品種,營養都很豐富,

    別名:粢米、黃粟、稞子.

    營養成分

    每100克小米中含水分11.6克、能量358千卡、蛋白質9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75毫克、膳食纖維1.6克、維生素a17毫克、胡蘿蔔素98毫克、維生素b10.33毫克、維生素b20.1毫克、維生素e3.6毫克、尼克酸1.5毫克、鈣42毫克、磷229毫克、鉀284毫克、鎂107毫克、鋅1.87毫克、細4.7毫克、銅0.45毫克、碘3.7毫克等無機鹽、亮氨酸1162毫克、芳香族氨基酸742毫克、天冬氨酸677毫克、谷氨酸1846毫克等多種氨基酸。

    補腦作用

    小米的各種微量元素是很豐富的。其中的硒,鈣,鋅等礦物質能有效預防腦細胞衰老。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並且能夠與復合蛋白質生成人體腦及其他器官機能正常的營養元素。維生素b群能為腦神經的發育和運作提供必要的能量。此外,小米中含有如谷蛋白,球籃白等,更是腦力勞動者必須的補給元素。因此,綜合其富含的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等可以肯定小米絕對是補腦,健腦的佳品。

    食用方法

    小米宜與大豆或肉類食物混合食用。還可以蒸飯、煮粥、磨成粉後與其他麵粉摻和制做餅、窩頭、絲糕、發糕等。

    選購技巧

    顏色均勻,呈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顆粒需要飽滿,生食味甘甜。

    宜忌

    小米忌與杏仁同。此外,氣滯者忌用;素體虛寒,小便清長者應少食。

    小米紅棗粥

    材料:小米200克,粳米200克,紅棗20克,冰糖10克。

    做法:

    1.小米、粳米淘淨,紅棗洗淨。

    2.小米與粳米同時入鍋,加入四碗水,中火煮開,放入紅棗。

    3.熬煮1小時後,添加冰糖,攪拌起鍋即可。

    功效:此粥融合了小米和紅豆豐富的營養,具有調氣補血,安神健腦的功效,

    製作要點:熬煮過程中注意控制好火候,以免小米粘鍋,糊掉。

    中醫師點評:小米性甘鹹、涼,專入腎,兼入脾、胃,即小米具有補腎益氣,養脾胃的作用。中醫認為若腎氣虧虛,人體會出現精神萎靡,記憶減退等功效。因此經常食用小米紅棗粥能很好的調氣血,從而達到健腦,提高大腦功能的目的。

    小米南瓜

    材料:小米300克,南瓜200克,瘦肉50克,鹽適量。

    做法:

    1.小米泡後洗淨,南瓜刮皮切塊,瘦肉切粒。

    2.小米混合瘦肉拌勻,加入適量的調料醃15分鐘左右。

    3.將小米、瘦肉、南瓜混合拌勻裝盤,隔水蒸40分鐘即可。

    功效:不僅能夠補腎,補氣,也兼具補腦、活絡功效。

    製作要點:小米需久泡,才比較容易蒸熟。

    中醫師點評:小米性甘鹹、涼,專入腎,兼入脾、胃。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兩者均為性溫之物,所以無論體寒或體熱者都適合食用。從腎、脾、胃三個人體臟器調節開始,以平衡氣血養腦。

    小米排骨

    材料:小米250克,排骨250克,料酒一匙,生抽一匙,生薑10克,鹽、醬油、料酒適量。

    做法:

    1.小米泡後淘淨,子排去血,生薑切片。

    2.小米與小排混合,加入料酒、生抽、薑片及適量調料。

    3.入盤放入蒸鍋,灑少量植物油,中火蒸45分後,起鍋即可。

    功效:可養胃,可補虧,可健腦。

    製作要點:小米一定要泡軟,以便能更好的與小排混合。

    中醫師點評:此菜的營養極其豐富,從中醫角度看來,人要健康,必須是每個臟器都正常運作。就以補腦而言,從整體調和,人體各項消耗、代謝都平衡,才是標本兼治的好方。

    紅汁小米

    材料:小米200克,番茄1個,瘦肉50克,小白菜50克,鹽、胡椒適量。、

    做法:

    1.小米泡發淘淨,番茄搾汁,瘦肉剁末,小白菜切碎。

    2.小米入鍋摻水煮至粘稠。

    3.放入瘦肉稍煮片刻後放入番茄和小白菜煮沸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開胃健脾、活血通經、激活腦細胞,改善記憶的功效。

    製作要點:番茄搾汁時加入少量的水,以便入粥後,能使得粥顏色鮮紅。

    中醫師點評:中醫認為番茄味甘、酸,性涼,微寒。能養陰,涼血,歸肝、胃、肺經。與小米搭配,能更好的養陰,養胃。平衡陰陽,開胃養胃,從而能為腦消耗供給更多的能量,亦能防止虛熱沖腦。

    紅豆小米饅頭

    材料:小米400克,紅豆50克,糖10克,純牛奶一瓶。

    做法:

    1.小米磨成小米粉,浸泡紅豆並煮至八成熟。

    2.小米粉中加入紅豆,加適量清水、糖、牛奶攪拌均勻。

    3.混合後,捏成窩窩頭狀,入鍋中火蒸20分鐘,起鍋即可。

    功效:可用於養氣血,調脾胃,補充大腦消耗的各種所需。

    製作要點:捏成窩窩頭狀時,不要太厚,以免難以蒸熟。牛奶需新鮮純牛奶。

    中醫師點評:紅豆入小米,性平,可入心經,脾腎,心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心對大腦供血,供營養充足,自然有健腦,補腦之效。

    粉蒸牛肉

    材料:小米300克,瘦牛肉200克,姜蒜10克,調料適量。

    做法:

    1.小米磨成粉,牛肉切片,姜蒜切絲。

    2.牛肉片放入小米粉攪拌,再放入姜蒜絲及各種調料。

    3.放盤,淋上少量植物油,入鍋中火蒸30分鐘,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補虛,安中益氣,治虛損羸瘦,精神不振,健忘頭暈。

    製作要點:牛肉與小米粉攪拌時,盡量保證每片牛肉都能裹滿小米粉。

    中醫師點評:小米、牛肉皆性平,均入脾胃。中醫看來,這樣的食物能很好的健脾養胃,促進人體對食物中營養的充分吸收,又升清,統血,促進大腦保持良好的狀態。

    玉米

    簡介

    玉米屬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主要食成熟後的玉米粒。種類較多,可根據其口感、顏色進行分類。全國各地均有種植。雖然玉米的營養價值低於其他穀物,但它更利於胃腸、脾的健康,並能降脂降壓。

    別名:包谷、玉蜀黍、苞米、棒子。

    營養成分

    每100克玉米中含水分72克、熱量196千卡、蛋白質4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40.2克、膳食纖維10.5克、胡蘿蔔素0.34毫克、維生素a63微克、維生素b10.21毫克、維生素b20.06毫克、維生素b60.11克、維生素b1215微克、維生素c10毫克、維生素e1.7毫克、維生素k1微克、煙酸1.6毫克、葉酸12微克、泛酸1.9毫克、亞油酸2克、鈣1毫克、鐵1.5毫克、磷187毫克、鉀238毫克、納1.1毫克、銅0.25毫克、鎂97毫克、鋅0.9毫克、硒1.63微克。

    補腦作用

    營養學家認為玉米具有補腦的作用是因為:首先,玉米中含有蛋白質和植物脂肪,這都是腦細胞恢復思考、記憶功能的重要營養元素。其次,葉酸對神經細胞與腦細胞發育有促進作用。維生素b1、b2群可緩解大腦的壓力,緩解緊張的情緒,安神健腦。第三,鋅、鎂、硒分別能夠提高免疫,能排毒造血等,解決失眠等,從而起到健腦補腦的目的。

    食用方法

    玉米可直接水煮食用,可撥粒炒食、燉湯,還可磨成分製成玉米粥、玉米饅頭等。

    選購技巧

    由於玉米的種類、品種較多,所以很難用一種標準去判別優質的玉米顏色、外觀。

    宜忌

    玉米不宜代替主食,因為玉米當中的膳食纖維較硬。

    玉米燉排骨

    材料:玉米300克,排骨300克,姜蒜10克,鹽、花椒適量。

    做法:

    1.排毒切塊汆水,玉米切成等長小段,姜蒜拍碎。

    2.排骨清水入鍋,放姜蒜和適量調料。

    3.水沸後十分鐘放入玉米,中火燉至排骨變軟,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改善脾胃不健、食慾不振、飲食減少、高血脂症、冠心病的功效。

    製作要點:玉米使用橫切和豎切的方法,燉出來的湯更加香甜有味。

    中醫師點評:玉米、排骨皆性平,兩種燉湯,不但營養豐富,關鍵是無論體熱或體寒的人都可以用來補腦。而在中醫看來,二者可調脾、胃、腸、腎,這有利於精氣與氣血的復原,為大腦提供能源,防止早衰。

    黃金豆腐

    材料:玉米200克,豆腐300克,蒜10克,芡粉10克,鹽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豆腐切塊,芡粉用水稀釋,蒜切片。

    2.燒油,豆腐入鍋炸至少金黃撈起。

    3.爆香蒜片,放入玉米翻炒,待熟時豆腐塊回鍋,加鹽,芡粉汁炒稠,起鍋即可。

    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脂肪和毒素,促進食慾並幫助吸收,還可改善燥熱,增強免疫。

    製作要點:煎炸豆腐時,翻動一定要輕,不要破壞掉豆腐的形。

    中醫師點評:玉米性平、豆腐性涼,這是中醫對這兩種原材的定義。從其性中可以簡單看出該菜非常適合體熱者食用,它不但能夠改善內熱、消除煩躁、醒腦安神,而且還能夠調脾養胃,和中疏氣,健康腦細胞。

    玉米濃湯

    材料:玉米200克,瘦肉50克,鮮奶150ml,芡粉20克,蔥蒜10克,鹽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瘦肉剁末,蔥切小段,蒜切片,芡粉用水稀釋。

    2.熱奶,玉米、蒜入鍋中火煮沸。

    3.10分鐘後,倒入芡粉汁,放肉末、鹽攪拌,待湯汁變濃後,起鍋即可。,

    功效:及時補充人體所需能量,促進消化,並能降低血脂,防止冠心病等,

    製作要點:湯汁變濃後,應及時起鍋,以免發生糊底。

    中醫師點評:現代中醫結合西醫的精華,不但積極了發揮了原材的藥效,而且也通過改變性狀,加強這種藥效。從玉米、瘦肉、鮮奶這三者的充分結合,在潤滑胃腸、活絡氣血的同時,也積極的改善了腦力不足等症狀。

    鮮蝦玉米

    材料:玉米300克,蝦仁20克,蒜10克,料酒一匙,鹽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蝦仁淘洗瀝干,蒜切片。

    2.燒油,蒜爆香,放入蝦仁翻炒,撒上料酒。

    3.蝦仁撈起,玉米入鍋放鹽炒熟,蝦仁回鍋同炒至熟,起鍋即可。

    功效:具有改善胃腸功能,對體虛、氣虛、腎陽不足都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製作要點:此道菜的油一定要少,只要保證不干鍋炒即可。

    中醫師點評:蝦仁性熱,因此不太適合宿疾、上火者食用。玉米性平,炒食,亦無法改變菜的性。因此中醫認為,鮮蝦玉米可補脾、胃、腎,益養血補腦,但不宜多食,也不宜常食。

    玉米蛋

    材料:玉米300克,雞蛋1個,蔥10克,鹽適量。

    做法:

    1.玉米撥粒搾成汁,雞蛋打散。

    2.玉米汁倒入雞蛋中攪拌,並加入適量的鹽。

    3.調好後,沸水蒸煮10分鐘即可。

    功效:特別適合病後身體虛弱,胃腸消化吸收不好,精神萎靡,血脂血壓高的患者食用。

    製作要點:在蒸蛋時,可以滴入幾滴清油,使其看起來更鮮亮。

    中醫師點評:玉米、雞蛋皆性平。中醫上,玉米益肺寧心、清濕熱,雞蛋補陰益血,除煩。從其各自的功效中可以看出,玉米蛋可寧心以安神、養血以補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