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5卷 碌碌塵寰,平凡是真 1159搖落深知宋玉悲 文 / 雲蒙居士

    話說這科舉制度始與隋,興與唐,而大正建國之後則繼續沿用科舉制度,從隋到今四百多年裡眾多寒門子弟寒窗苦讀通過科考而要自己步入仕途,學而優則仕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皇帝通過科舉制度從而不選一格降人才,而那些一窮二白的寒門書生也就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所謂朝為讀書郎,暮登天子堂。唐的科舉制是一年一考,而武則天還開創了殿試,就是由皇帝親自做主考官,而大正的科舉制度與唐有很大不同,太阻太宗時為兩年一考,每次錄用的比例為三分之二,然德宗時改為三年一考,錄用比例同樣也是三分之二,唐的科考都是在春日裡,故而孟郊在金榜題名時才寫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大正的科考則放在秋季,唐代的科考明細相對複雜一些,而大正則稍簡化,不過某些地方卻也更加細緻完善,是從下級一層一層的往上考,譬如秀才為初考,秀才之後便是舉人,然後在參加省裡的考試為解元,一般能到京都參加進士科的讀是有一番才華的。大正還是沿用了唐的殿試制,由皇帝親自做主考官的殿試就唐而言也完善很多,它是從中了進士的人中精挑細選七名參加殿試,皇帝從這七名進士裡頭選出狀元。

    天聖二年秋的這場科舉顯然是有些姍姍來遲了,按照三年一次的科考來說這天聖元年就該開科,奈何慕容伊川遠征巴蜀,只好將其一再拖延至今。前面曾說慕容伊川對這次自己即位以來的初次科考甚為重視,原本大正的科舉制是錄用三分之二的比重,而慕容伊川則採取了鍾離文俊的建議為了優中選優在原先的基礎上縮減了錄取人數,今年來參加科舉的有三百五十六名,而最終錄取的僅有四十名,這四十名為進士,從這四十名進士裡選出前七名參加殿試。慕容伊川親自閱這四十名進士的卷子,然後親自選出了七名優等。

    殿試定在九月十八,在含元殿舉行。

    慕容伊川對這次殿試十分重視,前後總共出了十套考題,然後拿給主考官蕭禹城及副主考官鍾離文俊和賈代善讓他們幫忙參謀,然後又叫來了翰林院及國子監裡的幾位元老來選,慕容伊川在閱卷時就發現今年的進士有文采者多矣,其個個才思敏捷,文章優美,在殿試文章方面慕容伊川選定的題目也十分有詩意,題曰搖落深知宋玉悲,這是選用杜甫的一句詩,唐科考要寫詩,而大正則勝卻了寫無言七言詩,主要是文章為主。慕容伊川用搖落深知宋玉悲為題並非是風花雪月而是有詩意論時政,這宋玉極屈原之後的楚國名士,才貌雙絕不說且如屈子般對自己的祖國君王有一腔熱情,忠貞不二,怎奈君不名,有心報國君不允。

    殿試一日便完,七名進士由太監引著出離了皇宮。

    慕容伊川呆在御膳房裡埋頭閱卷,七篇文章篇篇精妙,每一篇都讓慕容伊川有拍手叫絕的衝動。

    宛若在一旁為慕容伊川研磨不時見他面露喜色就知定是文章之妙所至。

    慕容伊川在閱到進士寇淮的卷子時不住的點頭,展眉,「妙啊,妙。」

    寇淮給慕容伊川留下的印象深刻,之前在四十名進士裡他就是頭名,其文章寫的行雲流水,引經據典,雖文路瀟灑但不浮誇,慕容伊川看其第二篇文章亦如初看時覺驚艷無比。

    閱了半天的卷子慕容伊川覺口乾舌燥,宛若忙把茶遞上,「愛妻你看這寇淮的文章如何?」

    慕容伊川指著面前的卷子要宛若來看。

    宛若先掃了一眼面前的卷子只見卷面整潔且字字俊秀齊整,「好漂亮的字啊。」宛若讚道。

    慕容伊川把放下茶盞道,「字漂亮,然文章更是如此。」

    宛若並沒有看下去而是把頭轉向慕容伊川,「除了武則天之外從沒有後宮閱進士卷的例子,我可不敢僭越,再說這考場上的文章從來都是你們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息息相關的,卻非我們女兒家關心的風花雪月,我才不稀罕。」說罷宛若重新給慕容伊川茶杯裡蓄了水。

    慕容伊川喝了兩杯茶方覺得舒暢,故拉了宛若的手至窗下,外頭陽光明媚,倆人並肩而立,耳邊靜的只有茜色窗紗之外的落葉蕭蕭,這種歲月靜好,時光安然要彼此捨不得放開相互牽的手。

    五日之後京城各大街都張貼上了皇榜,今年的新科狀元為山西舉子寇淮,第二名為京都舉子丁國華,第三名為臨安舉子張成文,然後是第四名第五名一直到第四十名。前來看榜的既有君子們也有看熱鬧的普通百姓,中了的自然是歡天喜地,而名落孫山者自然是沮喪無比。

    新科狀元為寇淮,一時間他成為了京城乃至整個天下競相談論的對象,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新科狀元寇淮山西臨汾人,寒門出身,二十五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如今金榜題名且為天聖一朝第一位新科狀元,自然是前程似錦,仕途無憂。

    二

    一夜西風似剪刀,醒來只見落葉蕭。

    雖依舊是天氣晴和,然而望著滿地黃葉宛若還是止不住的傷感,與自身處境好歹無關這層傷感只與那秋深搖落相關。

    紫嫣帶著小玉婉入宮來給蕭太后問安順便來陪宛若,如今小玉婉在宮外快十月了,與雲開一樣開始牙牙學語且能獨自走幾步了。宛若把小玉婉緊緊摟在懷中先是親吻她粉嫩的臉然後是她柔軟的髮絲,宛若恨不得想把小丫頭融在自己的骨頭裡。紫嫣剝了葵花籽送進小玉婉的嘴裡,「幾天不見安逸又長大了些。」儘管不捨然宛若還是把女兒鬆開,讓她與小雲開在一旁玩兒,小兄妹倆難得見面,只要見了就親的很,香菱在一旁照看著倆人。

    紫嫣笑道;「看著婉兒長大我感覺自己也在變老。」

    宛若望著依舊風華無限的紫嫣道;「你都說自己老了那我豈不是老太婆了。」

    紫嫣抿嘴一笑,「嫂嫂這幾天容光煥發我猜必是與皇兄情好如初的緣故。」

    宛若低眉羞赧道;『「好端端的說這個作甚,進來你皇兄忙著科考我也只是在御膳房陪著他,朝政方面的事我也不敢多言,如今皇榜張貼出去了,相比因這新科狀元京城又該熱鬧幾日了。」

    聽得新科狀元四字紫嫣不自覺的想起當年鍾離文俊中狀元時自己也在人流裡頭看他騎馬跨管,至今依稀記得一身紅色狀元袍的文俊坐在一匹搞頭駿馬之上的風采,那種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氣度在紫嫣心中是無人能敵的,即便如今她心裡自己的夫君依舊完美無缺。

    見紫嫣的眼裡被往事塞滿宛若的心緒亦如,只是她努力的克制自己,畢竟在紫嫣在慕容伊川等人心中自己是失憶的,對於當年文俊的種種都是該忘懷的,

    宛若只是沉靜的與紫嫣相對,彼此沉默了幾許紫嫣才道;「今年的新科狀元聽說才二十五歲,與當年文俊中狀元時彷彿,聽文俊說新科狀元一表人才,才華橫溢,進士與殿試都是第一名,不知娶親了沒有。」面對紫嫣的好奇宛若笑道;「你皇兄對這位新科狀元頗為滿意,過幾日新科狀元就該面君了,聽說他家境貧寒,不過按常理這二十五歲早該成家了,而我們的紫嫣公主也早已駙馬了,這鳳台選婿的好事新新科狀元是輪不著了。」紫嫣見宛若拿自己玩笑就用胳膊肘頂了對方一下,羞言道;「嫂嫂再拿人家取笑人家就不理你了。」

    紫嫣害羞的摸樣宛如盛開的紅蓮要人看著就愛不釋手,宛若伸手愛憐的撫摸著紫嫣羞怯的臉柔聲道;「真是怪我們的紫嫣越發愛害羞了,虧得我是女子若是男子見你如此嬌羞嫵媚計算家中有妻也該下堂了。」見宛若還跟自己玩笑紫嫣就笑著打她,「嫂嫂就愛欺負人,一會兒我就告訴皇兄去。」

    姑嫂之間的說說笑笑掃去了宛若心頭蒙著的失落。

    晚膳後慕容伊川處理了幾份棘手的奏章,又看了一會兒書覺得有些疲憊了索性走出了御膳房。如今正是九月末,不見明月只有星斗滿天,西風呼嘯,吹在人臉上感覺涼意沁骨。

    太監德全慇勤的問;「皇上可是擺駕昭陽宮?」

    慕容伊川望了望星斗滿天沉聲道;「先去景園宮。」

    近來慕容伊川勤與朝政對於曹潘二貴嬪甚少關心,礙於潘賽花有孕他會得空打發太監德全送一些好東西到景園宮,想來已快半月沒有去看潘氏心中難免惦記。

    慕容伊川至景園宮的消息提前送到,潘賽花精心裝扮一番率領一眾宮娥太監在宮門口接駕。

    「臣妾參加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潘氏依舊光彩照人,千嬌百媚,慕容伊川愛憐的把她從地上攙起,然後命眾人也平身。

    二人至殿內,宮女們忙奉茶,慕容伊川仔細打量潘氏見她容光依舊方才安心,「皇上可好久沒來景園宮了,臣妾還以為皇上不要我們母子了。」潘氏嬌嗔的怨懟道。

    慕容伊川安撫道;「朕進來政務繁忙,故冷落了你,你的身子看來重了些往後更改好生養著,別太辛勞。」終究慕容伊川在意的只是潘氏那隆起的小腹。

    潘氏族低頭望著自己的小腹柔聲道;「臣妾會好生養胎的,若是皇上能常來就好了。」

    面對潘氏期許慕容伊川只得敷衍道;「朕會常來看你的。」

    「皇上雖然朝政繁忙,可還是每日都去昭陽宮,臣妾真是好生羨慕皇后娘娘。」潘氏依偎在慕容伊川懷中嬌嗔道,一雙桃花目裡盛滿了心底裡溢出來的妒意。

    慕容伊川愛憐的撫著潘氏嬌艷的臉孔沉聲道;「你朕不喜妒婦,皇后與朕的情分無人能及。賽花,你若希望自己能得朕的眷顧莫要妒皇后,若閒來無事就多讀讀書寫寫字,同樣出身將門曹貴嬪就格外賢淑。」儘管慕容伊川心中不滿與潘氏的妒忌,然顧忌她有孕其還是忍了下來。

    潘氏邊把玩著慕容伊川腰間的九龍玉珮邊認真道;「臣妾只知道女子無才便是德,臣妾可不想當上官婉兒那樣的妃子,臣妾只想為皇上貌美如花。」潘氏末了的話要慕容伊川心中悵然,低頭親了對方額頭一下讚許道;「為朕貌美如花如此甚好,時辰不早了你也該安寢了朕就不久留了。」說罷慕容伊川把潘氏推開。

    潘氏不甘心要慕容伊川就這麼走了,故挽住其手央求道;「皇上許久沒在臣妾宮裡留宿了今晚就留下吧,太醫說臣妾的胎穩當了,既然如此臣妾便能侍奉皇上了。」

    儘管潘氏如此挽留不過慕容伊川還是理智的推開她,「等你生產之後侍奉朕的機會還多得很。」

    雖然慕容伊川也渴望留下與潘氏歡好,然對子嗣的重視勝過了風月。

    潘氏依然有些不甘心,「臣妾可聽說當年皇后娘娘有孕皇上都是夜夜陪著她的。」

    聞言慕容伊川臉色一沉,「你沒資格跟皇后比,好生珍重吧,朕改日再來看你。」

    話音一落慕容伊川不管潘氏如何失望便拂袖而去。

    走出景園宮太監德全小心翼翼的問。「皇上可是去昭陽宮?」

    慕容伊川應了一聲便上了龍輦。

    日月軒裡依然燈火闌珊,宛若手持一卷書坐與窗下隨意的翻閱著。

    慕容伊川總是喜歡在一旁默默的看宛若靜靜觀書的樣子,那種沉靜專注要他也為之沉靜專注下來,如此他對她便如便是讀千遍也不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