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一卷 八四一人生由命非由他2 文 / 雲蒙居士

    自從開始以科舉制度為國家選拔人才之後歷朝歷代都有其自己制定的一套科舉模式,而大正皇朝也不例外,然在科舉方面他們大多套用了前朝遺留下來的一些模式,而在革。新方面略微欠缺一些,這一回的武舉考試福王作為主考官負責科考,他就想要進行一次小規模的改。革,主要就是武舉之內必考的策論。原先的出題模式就是拿出一個歷史事件來作為中心論點讓舉子們以此來展開論述,這樣不但難度沒有增加主要與實際不符,畢竟武舉是要位本。朝選拔能夠疆場殺敵同時能夠保衛邊境的將才,而不需要紙上談兵的庸才,故慕容伊川決定在原先的基礎上加以增進,既有歷史分析策論同時也有根據當前國情的策論,歷史事件好說,那些舉子們可以說都謹記於心了,而與當前形式相關的策論則就需要舉子們有一定的經驗,真正的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可。科舉改。革不管是利還是弊這事畢會引起一批人的反對,這一點慕容伊川早有準備了,故他才特意來到丞相府遊說蕭素恩,讓其戰爭自己這一邊來支持改.革。

    「千歲可安心,為臣必會全力以赴的支持您的改。革,您放心的出題就是。」蕭素恩一本正經道,他極為坦誠的來向福王表其決心。蕭素恩在官場這麼多年,他們蕭家當初和大正的太、祖皇帝慕容信是結義兄弟,一起隨著慕容信出生入死打天下,故蕭家世代榮華富貴享不盡,而現如今天德皇帝的皇后是蕭家的庶女而且無子無寵,雖然皇帝把失去母親的太子慕容致遠過繼給了蕭皇后,可這太子性情荏弱,沒有君臨天下之風範,更主要的就是他的身體不好,一年裡有好幾個月需要臥床休養,而慕容致遠的太子。妃很可能就是大將軍西門東海的女兒,因蕭家暫時沒有能夠做太子。妃的女孩兒,為了蕭家能夠繼續富貴榮華下去蕭素恩才毅然決然的決定戰爭福王這一邊,他是看著福王長大的,知福王有為君之才,獨霸天下之氣魄,遙想讓他們蕭家依然世代在朝中必須要追隨一個明君才可,而東宮太子慕容致遠絕非明君之選,故蕭素恩收了福王妃宛若做乾妹妹,那次蕭太妃轟師他和蕭素原陪著福王到鐵檻寺外面閒逛時遇到了邋遢道人,故更加堅定了他追隨福王謀權篡位的決心。蕭素恩為相多年,也算是勵精圖治,一絲不苟,即使他與福王是對立面,然他也會支持福王的這項決定的,故在福王說出了自己的設想之後他則毫不猶豫的說要支持。

    福王有了蕭素恩這番表態之後甚感滿意,「有蕭丞相這句話那本王就安心了。」

    正在這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了喧嘩

    「文華哥你就給我通報一聲嘛我要見老爺。」傳來了一個女孩子的聲音,只聽一個男人忙回絕道;「小翠我不能給給你稟報,現在老爺正合千歲在商議大事,其他人不得打擾。」

    「可我必須要見老爺啊,有件喜事要告訴他。」那喚作小翠的女人依然不肯罷休。

    外面的吵鬧屋子裡的蕭素恩和福王都聽的真真的,「千歲贖罪,為臣的家人太不懂事了。」蕭素恩急忙給福王賠其不是來,福王不以為然的一笑,「無妨無妨,本王分明聽到那小翠言有喜事要告知丞相,何不把他叫進來詢問一番。」

    「為臣遵旨。」有了福王的許可蕭素恩急忙對外面的人吩咐,「小翠你進來吧。」

    蕭素恩話音剛落,房門緩緩開啟,一個年級在二十上下的女孩兒走了進來,來到切近她急忙給福王及蕭丞相見禮,「奴婢小翠見過王駕千歲,丞相大人。」蕭素恩一眼就認出來來到近前這名喚小翠的女孩兒正是自己夫人房裡的丫頭丫頭,福王面無表情的掃了對方一眼,冷冷道;「平身吧,本王分明聽到你說有喜事要告知蕭丞相,究竟是何喜事啊?」

    小翠聽福王詢問自己趕忙小心翼翼的回答;「啟稟千歲得知,剛剛我家少夫人為蕭家產下一位孫少爺,故夫人讓奴婢來稟報老爺。」

    蕭素恩聞聽自己的兒媳婦為自己生下了孫子,頓時心花怒放,一臉喜色難掩蓋,「原來是這樣啊,你告訴夫人就說我要和千歲商議國事,暫時不過去了。」蕭素恩雖很想去看一眼自己剛剛出生的孫子,然因福王在此,故只得推之。

    「是。」小翠說罷欲往外走,「且慢。」福王叫住了小翠,「千歲還有什麼吩咐嗎?」小翠緩緩的轉過身來依然很是小心翼翼的問。

    福王只蕭素恩的兒子蕭鯤鵬現任參知政事,好比副宰相,而他的妻子秦氏則是當朝翰林秦光武的長女,夫妻二人成婚多年,陸續生下了三個女孩兒,這一胎是第四胎,居然是一男嬰,對於蕭家而言自然是天的喜事,而福王卻感覺自己又抓住了一和蕭家親近的好機會,自是不肯錯過,「本王首先恭喜蕭丞相喜得麟兒,既是如此那何不把孩子抱來讓本王也隨之高興高興。」福王的語氣此刻甚是溫和,冷峻威嚴的臉上帶著淡淡的喜色。

    蕭素恩聞聽此言也甚興忙接著福王的話,「小翠快把孫少爺抱來。」

    小翠答應了一聲就忙出門去了,屋子裡恢復了最初。

    「為臣懇請千歲為孩子賜名。」蕭素恩忙起身抱拳拱手誠心懇求之。

    福王慨然應允,「既然蕭丞相有此意那本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蕭素恩見福王答應的如此爽利,更是歡喜了,忙走到桌案前親自給福王研磨。

    過了不大一會兒工夫蕭素恩的夫人就抱著剛剛出生的一個男孩兒來到了書房裡,「臣妾見過王駕千歲。」

    「蕭夫人快快免禮平身。」福王趕忙擺擺手。

    蕭夫人抱著孩子走到了丈夫蕭素恩面前,「老爺這就是咱們的孫子,您看和我們家鯤鵬小時候簡直一模一樣。」此時蕭夫人因為欣喜故旁若無人的在與丈夫分享這份得孫之喜悅。

    蕭丞相忙把孩子抱了過去,緩步來到了福王面前,然後緩緩的跪下,恭敬道;「千歲為臣斗膽懇求您給這孩子賜名,並且斗膽替他跟千歲求親,千歲有二位郡主,為臣想和千歲做一門親事,不知千歲可否看得上這孩子。」

    蕭素恩的題意正中福王的下懷,他在得知蕭丞相得了一個孫子的時候其念頭就是要把他與自己的二女兒紅玉定下娃娃親,當初自己把茜雪和周大偉的兒子周劍鋒定下了姻緣親事,這樣就把周大偉徹底的拉攏到了自己這一邊,而如今自己有了紅玉,她雖在雲蒙山,十五年不得回京,可那畢竟是自己的女兒,而如今蕭家有了個孫子,正好和紅玉年紀相近,正好可以通過聯姻的方式把蕭家徹底的和自己這一家捆綁在一起,這種拿著兒女婚事作為手段的方式就是政治聯姻,自古以來皆有之。

    「蕭丞相的意思正和本王的心意,快把孩子給本王抱抱。」福王忙把蕭丞相給攙扶起來,然後伸手小心翼翼的把孩子從蕭素恩的手上接了過來,抱在懷中,福王專職的凝視著自己懷裡這在紅色襁褓裡的小男孩兒,這小傢伙此時睡的正香,五官精緻如畫,雖很小可從面相上看將來頂能出落的不不賴,拖著小孩兒柔軟無骨的小身體福王的心就暖暖的,他從小到大除了自己的兩個女兒之外就再也沒有抱過其他的小孩兒,這個孩子是他抱過的第三個孩子,而面對蕭家得子後的那種喜悅,福王的也甚是羨慕,主要自己如今依然膝下無子,這必是其一塊兒心病。

    福王緩緩的把目光從小會兒身上挪開,「蕭丞相,蕭夫人,今日本王就將自己的小女兒紅玉許給令孫,十五年後他們即可成婚,打今日起你我兩家就是親家了,為了我們的孩子必要同心同德。」福王說著就把孩子還給了蕭素恩,此時他脫去了冰冷嚴肅的表情,然是一臉的親和,仿若與對方不分彼此。

    蕭丞相和蕭夫人聞言自是大悅,「那就請千歲給您的女婿賜名吧。」蕭丞相再次懇求道。

    福王來到桌前提筆在手,略加思索之後,在紙上刷刷點點的寫下了三個大字「蕭順安。」

    福王的字依然是那樣的蒼勁有力,俊逸瀟灑,「蕭丞相,蕭夫人,本王希望這孩子能夠順天應人,心安如海。」福王說著就把自己寫下的三個字遞給了蕭素恩。

    蕭素恩忙把字接了過來,甚是感激,「為臣替全家多謝千歲賜名。」

    福王見蕭素恩如此客氣只是淡淡一笑,「蕭丞相太見外了,既然你我兩家給孩子定下了親事,自是一家人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蕭素恩故作感恩戴德,他知道早晚福王會起事,興許這江山就會落入對方手中,故蕭素恩才趁機許了這門親事,他從蕭太后那知曉了福王把大女兒慕容茜雪許給西北大將軍周大偉之事,故想通過聯姻來和福王的關係更近一些,這樣好使蕭家能富貴長久。

    蕭丞相把孩子交給了自己的夫人,然後從身上解下了一方玉珮,他命人把玉珮掰成兩半,一半帶著繩子掛在了孫子蕭順安的脖子裡,而另一半則雙手呈遞給了福王,「千歲,這一版的玉珮就是我孫順安和紅玉郡主的定情之物,這玉珮乃我蕭家祖傳。」

    福王見蕭素恩遞給自己的那一半快玉珮是半個心字,而那玉珮溫潤光澤,閃爍著光亮且不奪目的綠色光暈,福王稍稍懂玉,知此乃一方暖玉,一看橙色就知價值連城,故而忙伸手接了過來,「那本王就手下,等涼快玉珮湊在一起時候就是倆孩子鸞鳳成祥時。」福王接過了玉珮一臉鄭重道,然後把玉珮如獲至寶一般的揣進了懷內,就這樣紅玉和蕭順安的親事定了下來,然十五年之後的相聚可卻引出了另一番的波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