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一卷 840人生由命非由他 文 / 雲蒙居士

    大正皇朝三年一次的武科考試將在十日之後正式開始,而如今天下各路的武舉人都紛紛的來至京城。這武舉考試和文舉考試基本上差不多,都是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文舉考試是三年一次,而武舉同樣如此,文舉先要通過鄉試中得了秀才,才有資格接下來的考試,舉人,解元,一直到京城考場中了進士,然後由皇帝進行殿試,然後點出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及探花。武舉考試的流程也於此幾乎相近,同樣是一輪一輪的考下來,凡是能來京參加大考者必有兩把刷子。武舉考試不單單只是考騎射武功方面,還有兵法及策論,因為武舉是要位國家選拔能夠帶兵打仗或守邊防的才能卓絕的武將,自然要文武雙全。武舉考試需要三日,第一日考兵法,而第二日則考策論,第三日才是騎射及武功,三日之內舉子不得踏出武科場,而負責監考的官員同樣也不得隨意出入,三日考試完了就開始閱卷,然後把兵法,策論及武功三者成績相加最優者為武狀元,然後就是武榜眼,武談話,然後皇帝親自在太極殿接見之後根據需要與他們分封職務。

    慕容伊川作為此次武科考試的總監考官,他肩膀上的擔子著實不輕快,現如今各地的舉子們都已入京了,而他們的資料自己也才剛剛拿到,必須先瀏覽一下各路舉子們的基本資料,這就包括其籍貫,家世背景,以及自身在當地的一些聲譽及所取得的成績等等,這次科考總共有一百二十名舉子,若是把這一百多人的資料全部看完需要一些時間,而作為總監考官他還要出題,兵法這一塊好說,主要就是策論方面,而無功這個需要舉子們自由發揮。慕容伊川原本想找另外兩名副監考官兵部尚書劉青及郎中令李貴來商議的,可是想想還是算了,不如自己去找丞相蕭素恩商議來的合適。

    蕭素恩在自己的書房裡接待了福王慕容伊川,他們君臣二人相對而坐,面前是一張黃花梨木的茶几,茶几上放著茶壺茶碗,茶碗裡的茶水冒著淡淡的煙霧,二人的表情都甚是嚴肅。

    「蕭丞相你可知今日本王因何而來?」放下茶碗,福王眼神複雜的凝視著坐在自己對面一臉鎮定的丞相蕭素恩身上,他的語氣不緩不慢,恰到好處,仿若與人隨意閒聊。

    蕭丞相略加思索,方正色回答,「為臣猜想千歲必是因為武科考試的事情而來吧。」

    蕭素恩所言正是福王之來意,故他的嘴唇微微的上揚了一下,他不喜歡別人看穿自己的欣喜,然此刻卻並未因對方的自作聰明而惱怒,表情依然平和,「蕭丞相所言不錯,本王就是為了武科考試而來,關於策論這一方面本王想聽蕭丞相的意見。」

    福王的直言不諱讓蕭丞相感到有絲絲的受寵若驚,他幾乎是看著福王長大的,知他性情狂傲而且自負,一般都是獨斷專行,然聽聞對方專門來此居然要與自己商議根本不在自己範圍之內的武科考試,他自感不易,「千歲;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倘若別人知曉了為臣干涉武舉考試這恐怕——」蕭素恩的話戛然而止,一臉凝重的面對著對面那穩如泰山,一臉風輕雲淡的福王。

    蕭丞相的故作推遲福王自是知曉對方只是跟自己客氣客氣而已的,雖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他們畢竟是一條船上的人,而這蕭素恩在官場好幾十年了,每一步都是小心謹慎,其研製毛都是空的,而福王雖年紀尚輕,可他也畢竟在政治舞台上活躍了很久了,這官場上的事兒,官員們心中的那寫小算盤他同樣是看的清清楚楚,此時他們君臣二人可謂是各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蕭丞相所顧慮的本王都知曉,不過本王只是想聽聽丞相的意見而已,況且這兒沒有他人,丞相就無需顧忌太多了本王記得蕭丞相曾主持過武舉考試,而這文科考試歷年來都是蕭丞相擔任主考官,負責出題的,雖然無可與文科的策論不一樣,可終究是萬件不離其宗,本王是第一回主持這武科考試,而且也是首次擔任主考官,自然很多事沒那麼得心應手了,還望丞相多多支持才是。」此時福王拿出了自己謙和的一面來,以此來拉近與蕭丞相之間的距離,其實他來找蕭丞相商議關於如何出題之事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此來跟進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福王是一極其猜忌之人,他總感覺蕭家不可能是完全投靠自己這一邊的,故在想方設法拉近彼此的關係,讓對方知曉自己對他的重視及仰仗。

    蕭丞相同樣不是吃素的,為官幾十載,陪王伴駕也多年,他怎看不出福王的真實來意啊,然他也故作不知,「千歲真實抬舉為臣了。」蕭丞相忙一臉謙卑的回應,故作一副極其榮幸之姿態。

    福王微微提愛了挑眉,緊接著正色道;「本王看過之前的一些卷子,卻都是用一些歷史事件來作為中心論點,本王覺得太不實際了,本王想既有歷史事件同樣要針對我、朝的當前形勢出一套卷子,不知蕭丞相意下如何?」

    蕭丞相認真聽完了福王的出題思路之後,略加沉思,方重重的點點頭,「千歲考慮的真是周全啊,自打我大正皇朝開設武科考試一來一般的策論都是拿出歷史事件來進行論述,主要取自戰國策或者左氏春秋,多半是一些我們甚是熟悉的歷史事件這樣沒有新鮮感,同樣有些不切實際,而若是把歷史事件集合我們當前的情形聯繫一處那是最好,只不過這新的嘗試怕是讓熟悉了慣例的舉子們不太適應,恐出不來好的成績啊。」蕭丞相雖然贊成福王的改。革創新,可他還是隱約有些擔憂的,這科舉改。革不是一件小事,若是弄不好恐就會引起大的波瀾。

    福王當然明白蕭丞相的顧慮了,然他的態度甚是堅決,以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姿態對之,「蕭丞相的顧慮本王都想到了,不過本王不想要那些虛而不實之物,蕭丞相不也曾在文科考生中進行過一些改、革嘛,事實證明你的改、革是成功的,雖然剛開始有些匪夷,既然這次皇上讓本王來主持武科考試本王就要按照自己的路子來,本王也做好了被彈劾的準備,蕭丞相到時候可要多多費心啊。」福王用棲息的眼神望著一臉嚴肅的蕭素恩。

    蕭丞相忙之點點頭,鄭重道;「千歲放心,為臣必會支持您到底,為臣猜想這一回西門東海定會以此來古董朝臣對您進行彈劾,而這就正中了皇上的下懷。」

    福王冷冷一笑,嘴角露出了一絲不屑,一絲狂妄,「皇上現在能奈我何?因天狗吞月之事皇上私自召見了卿天建徐鵬,而徐鵬那廝居然說我。朝要出佞臣,這皇帝自然會想到本王,然他也要好好的掂量掂量和本王徹底的鬧翻來的便宜還是繼續僵持他的龍椅坐的更踏實一些。」

    蕭丞相面對福王眉宇之間那一團殺氣及他說話時所表現出來的那成竹在胸及陰冷他知此時對方已經羽翼豐滿了,似乎是萬事俱備,然只欠東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