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謀深算馮去疾 文 / 華夏九洲

    咸陽城南,馮府。

    馮去疾的書房中燈火通明,馮去疾高踞上首,馮劫一旁陪坐,而在馮劫對面則是一個身穿青袍臉龐黝黑的中年人,赫然正是馮劫駐守敖倉時收入帳下的門客陳平。

    跟隨馮劫在南海督造修路陳平也從先前一個白淨小生變成了皮膚黝黑的壯漢了。

    陳平兢兢業業的輔佐馮劫,得到的回到自然也是極為豐厚的。本是一介布衣的他,如今已經貴為馮劫麾下桂林軍參議之職。

    參議這一個職位,是在胡亥裁撤原本盛行在大秦各軍各個府衙的幕府之後新設的職位。改革官制之後,參議也正式納入吏部的官職考課之中。

    幕府,其實也就是後世盛行的幕僚。不過先前大秦各軍各個朝廷大員府中的幕府大多都是各軍主將或者朝廷大員養著的私人幕僚,好聽點說是幕僚,不好聽點說就是各個大臣豢養的門客。

    胡亥在改革官制前,最先裁撤的就是各個朝廷大員府中的幕府。文臣府中的幕府盡皆解散,然後納入朝廷管轄;武將的幕府,同樣如此。在改革官制之後,朝中大員的幕府算是正式的被禁止了,而領兵在外的武將麾下的幕府人員,則是用參議之職予以承認。

    這些參議,是各個武將上報到吏部以及兵部登記備案之後才能走馬上任。一旦發現武將私自豢養幕府,重則問刑,輕則去職。

    這是胡亥在仔細考慮了幕府制度的好處和弊端之後做出的決定。並不會讓朝中大臣們傷筋動骨。再加上先前胡亥進行的各類改革,至少在明面上都是極為的溫和的。

    綜合考慮了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之後才定下來的,所以並沒有遭到一眾群臣的反對。

    軍中參議,其實也就是後世的參謀,在吏部官制中。這個軍中參議盡皆都是正五品之職。當然這個正五品只是在各個統兵大將手下的時候,一旦這些參議想要轉入地方,則是必須通過吏部的考課,考課通過之後才能辦理手續,一旦通過不了,那麼不好意思,如果依然想要轉入地方主政一方話,則是以七品之位代之。

    正五品的參議,對出身並不是太好並且還有滿腔抱負的陳平來說。已經是光宗耀祖了。

    「父親大人,深夜召見孩兒有何吩咐?」

    馮劫咕嘟嘟灌了一大碗僕人送上來的醒酒湯,看著坐在上首的馮去疾問道。

    晚上,胡亥在大秦皇家學院設宴,一眾從各地趕回來的各軍主將加上大秦軍方的一眾頭面人物如蒙恬、章邯等人。以及皇家學院的數千學子盡皆在座。

    這個有皇帝參加的宴席一直到深夜才曲終人散,馮劫昨日才到的咸陽,到兵部報備繳納軍旗,今天晚上應是這兩年內第一次回到府中,卻沒想到剛剛進門就被等候在府門處的僕人請到了馮去疾的書房中。

    馮劫進來的時候,陳平已經在馮去疾書房,而且看兩人身前的銅案顯然已經進行了良久。

    「軍中之事為父剛剛已經問過陳先生。你做的不錯。只是有一點,你們都錯了。」馮去疾看著馮劫面無表情的道。

    對老爹的嚴肅,馮劫從小見到大,所以絲毫沒感覺到不自在。只是在聽到馮去疾稱呼陳平為陳先生倒是讓馮劫心中高興了一下。

    自己倚為臂膀的心腹幕僚,這還是第一次同自己老爹見面。顯然,在自己回來之前,陳平已經悄然的征服了自己的老爹。

    「閣老嚴重了。下官萬萬當不得此稱。」這邊陳平慌忙起身一揖到地。

    「先生大才老夫是心服口服,快快坐下。小兒能得先生輔助。實乃我馮府之幸。」馮去疾雖然不苟言笑,但是話語中的欣慰卻是誰都能聽出來的。

    「閣老折煞下官了,下官愧不敢當!」陳平這下是真的有點急了。以馮去疾內閣府輔政大臣之尊說出這樣的話,才區區不過正五品參議之職的陳平壓力很大。

    「父親大人,先生你們兩人就不要互相恭維了。還是跟我說說我哪裡做錯了。」馮劫在邊上插口道。

    「陳大人請坐。」馮去疾揮手請陳平落座,稱呼卻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能讓馮去疾稱為先生的,如今這大秦不能說沒有,至少陳平是絕對承受不起的。

    「謝閣老!」陳平心中鬆了一口氣。

    「今日發生在學院之事,我已經知曉。陛下行事實在是高明啊。」馮去疾沒有回答馮劫的話,而是歎了一聲將話題轉到了今天發生在皇家軍事學院內的事情上。

    「嗯,五年之後我桂林軍一定要冠上『皇家』二字。」馮劫深以為然。

    「行了,不要在我面前裝傻充愣了。不要跟我說這些沒用的。」馮去疾聽到馮劫的話罕見的露出了一絲帶著人性化的表情,那就是鄙視。

    「額,好長時間沒有見到父親大人了,一時忘了,忘了。」馮劫摸了摸自己光禿禿的腦殼,笑的極為靦腆。

    「你跟那韓信確實勢如水火?」馮去疾瞅了一眼馮劫的光腦殼,慢吞吞的道。

    「也不算吧,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罷了。」

    「年後回到南海,將你放在軍中的我馮氏族人都裁撤掉,放在你身邊做親衛吧。」馮去疾沒有接馮劫的話,緩緩的道。

    「父親大人說的是。」馮劫臉色嚴肅的了許多。

    顯然,通過今天的事情誰都知道,如蒙恬掌控九原軍那般將九原軍變成自傢俬兵的事情再也不可能有了,而且皇帝也絕對不會允許有人能偶再如蒙恬一樣對某一支軍隊具有遠超皇帝的影響力。

    賜予帶有皇帝印璽的軍旗,這顯然並不是皇帝的第一步。後面定然還有後招。如果再有不識趣的想要如蒙恬一樣掌控一支大軍,那麼等待他的結果必然是極為的淒慘。

    更何況,有了帶有皇帝印璽的軍旗成為軍團的軍魂,各個軍團的主將對一支軍隊的影響力已經不再重要了。各個主將們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不在戰場丟了軍旗。

    畢竟。即便沒有吃敗仗,但是如果丟了軍旗,那麼這一支軍團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沒有人懷疑胡亥說過的「軍旗失則軍團滅」這句話的真實性。

    「明日陛下可有召喚?」馮去疾知道自己的兒子其實什麼都明白,話也是點到即可。

    「未曾。父親大人想必也知道,我等各軍很多人都是成了家的,此際陛下召我等回咸陽,想來也是想讓那些成家的能夠傳宗接代吧。」

    「嗯,那好,明日你和陳參議就去你我父子二人的封地一趟。將封地內的賬冊、管事之人都帶回來吧。」

    「父親大人。這是為何?將所有的管事之人都召回來,那封地上的一應事物由何人來管理?」馮劫聽到馮去疾的話,疑惑道。

    「不需要了!」

    「不需要了?」

    「三日之後的大朝會上,我會向陛下提請交回我陛下賜予我父子兩人的所有封地。」馮去疾緩緩倚靠在錦凳上,看著書房內那盆燒的通紅的炭火幽幽的道。

    馮劫聽到馮去疾的話不由一愣。斟酌了半天才道:「陛下要收回我馮家所有封地?」

    封地對一個家族意味著什麼馮劫很清楚,如果不是皇帝要收回,那麼馮去疾除非腦袋進水老糊塗了才會主動的提出要將事關整個家族興衰的封地交出去。

    如今,大多數世家貴族的產業無外乎就是各類的田產了。畢竟這個時候有了土地,就會有一切,也才能有一切。而那麼多人眼巴巴的想要高爵想要侯爵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那些封地?

    封地一應所處盡皆都由封地之主自己安排,不用繳稅不用納賦。真正的旱澇保收。槓槓的金飯碗聚寶盆。

    「不是陛下要收回我馮家封地,而是我自己要交出去。」

    讓馮劫大吃一驚的是,馮去疾竟然真的說出了是自己要交出去封地的話。

    「父親大人,這是為何?我馮家的封地都交出去了。我馮家還是馮家嗎?」馮劫頓時有點急了。

    「陛下說是,我馮家就還是馮家,沒有任何人敢在我馮家頭上撒野;陛下說不是,我馮家就算霸著那些封地也什麼都不是!如此那些封地要來又有何用?」

    馮去疾聲調陡然高亢了起來。目光灼灼的看著馮劫。

    馮劫頓時語塞。

    「你就未曾發現陛下後面封的幾位侯爵包括九原公,都是沒有任何封地的嗎?九原公本就有封地。不再封地還說的過去,可是那些得封侯爵、大庶長、大夫之位的人又可曾有過一人被陛下賜給過封地?

    白虎將軍、青龍將軍還有韓信這灞上將軍、南海將軍虞子期可曾有過一人被陛下授予爵位的時候賜予過封地?一人沒有,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過封地。

    五馬侯令狐范當初在河內權勢何其之大,陛下一句話爵位沒了,兒子慘死。在令狐范被擒的第二天,戶部就已經著人去河內清查五馬侯封地內的一應人口、天地,登記造冊。

    此次,陛下下詔命駐守各地的十餘位因善秦之功得封侯爵的原六國之臣趕來咸陽奏事覲見,在我看來,他們如果識趣的上書陛下交出封地老實的呆在咸陽便罷,如若不識趣想要繼續回去做個逍遙侯爺,哼哼。」說到這裡馮去疾冷嘲兩聲,才繼續道:「怕是再也離不開咸陽了。」

    「父親大人是說,陛下要將那數十位侯爵之人都殺掉?」

    「殺想來陛下是不會殺的。畢竟他們的爵位都是始皇帝親授。也確實曾經有功於我大秦。但是陛下肯定不會再放他們這些人會到封地就是了。」

    「父親大人,馬興、召平、杜赫這些人可都是統兵大將,雖然兵力僅只數千,但是禍亂一方還是夠的。要知道,那些兵卒可都是使用的我大秦制式兵械,並不似魏豹那些烏合之眾。」

    「那又如何?項梁擁兵數十萬之眾結果如何?更何況,怕是你等各軍主將剛剛離開大營,陛下的信使就已經到了你等駐軍大營了。」

    馮去疾捻著頜下的花白鬍鬚幽幽的道。

    「聽父親大人的意思,陛下未曾說過要收回各個侯爵之封地?」

    馮去疾詫異的看了一眼馮劫。

    「正是因為陛下未曾說過,所以我才要主動將封地交出去。」

    「父親大人,那些六國之臣賣主求榮,蛇鼠兩端,為禍一方,在封地內橫徵暴斂還不向朝廷繳納任何稅賦,陛下拿下他們的封地自然應該,可是我馮氏一族卻是大秦功勳,封地都是始皇帝在世時候封給我馮氏一族的。陛下拿什麼來收回我等的封地?」

    「正是因為陛下沒有理由收回我等由始皇帝陛下賜予的封地,所以我才要給陛下一個理由。」

    話到這裡,如果馮劫再沒有聽明白,那麼估計馮去疾就真的要拿個酒樽敲他的光腦殼了。

    皇帝似乎一直在做著或者說暗示著要收回原本賜予臣子們的封地,卻因為種種原因不好下手。而令狐范之事算是開了個頭,而皇帝想要繼續拿回因如馬興這些人的封地,則是沒有比較好的借口了。

    但是,馮去疾交還封地給皇帝,必然會讓緊跟皇帝步伐的老秦一族效仿,有了他們在後面推動,那麼皇帝不僅可以正大光明的收回馬興這些人的封地,還能順勢收回朝中各個侯爵的封地。

    皇帝是允了馮去疾之請,別人自然也可以不交。但是不交的後果就要想清楚了。

    也就說,自己的父親不僅是要給皇帝一個理由,更是要給皇帝背一個黑鍋啊。

    事情如果真的發生,怕是大秦一干侯爵無論是馬興還是別的如蒙恬這些人,自然不可能是恨皇帝,他們唯一要恨的肯定只會是始作俑者的馮去疾。

    馮劫有點難以置信。這還是自己的老爹麼?

    萬一皇帝沒有這樣的想法,而只是老爹一廂情願,那麼怕是到時候自己這馮氏一族要裡外不是人了。

    「此事若成,則我馮氏一族百年之內興旺無虞。然此事若要成功,僅靠你我父子二人還不夠。還需要兩個人幫忙才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