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九十三章 河西郡和安南郡 文 / 華夏九洲

    對蒙闊胡亥並沒有要冷落的意思,不出意料的話蒙闊、蒙黎兄弟在過二十年後就應該是翻版的蒙恬和蒙毅兩兄弟現實版了。

    蒙闊是蒙毅的兒子,他駐守巴蜀,是為了預防南越趙佗的突然北上。如今這個威脅顯然已經不再存在。蒙闊將來該去往何處,胡亥還沒有打算好。

    按道理來講,通往中南半島的大道是蒙闊主持修築的,沒有完工。接下來如果要繼續修築的話,熟悉地形熟悉環境的蒙闊似乎是不二之選。

    只是蒙恬和蒙毅兩兄弟都只有一個兒子,如果蒙闊要是在修路的過程中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蒙毅這一支就等於是絕後了。

    蒙黎如今駐守在櫟陽。

    胡亥先前對蒙闊的不滿,到如今其實早就已經消失殆盡。這麼長的時間胡亥也早就想明白了。這裡是先秦時代的大秦,不是後世華夏。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到人命賤如草芥的嚴重地步,但是其實也相差不遠了。蒙闊為了完成自己的命令,不顧軍隊和百姓傷亡巨大的事實,本身也不怪他。

    秦人,只知道前進,而不會後退。傷亡,有時候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主持,蒙闊跋涉近萬里帶回咸陽的三萬多裝有虎賁軍將士和死亡百姓屍骸的陶罐,今天終於可以歸入大秦英烈塔受後人萬世敬仰。

    這因為築路而傷亡的三萬餘人,無論是虎賁軍兵卒還是巴蜀百姓,戶部都將按照最高規格的待遇來進行撫恤。明天,戶部各司就將派員前往巴蜀兩郡處理善後事宜。

    對死亡百姓的家屬進行登記造冊,對沒有死亡但是同樣立功的剩餘一萬多巴蜀勞役登記造冊,進行賞賜和撫恤。

    這一次的公祭。並不是很隆重。主要還是胡亥考慮到如今南下的政策尚未明晰。等到大軍真正南下進入中南達到那一天,這作為大秦先驅而陣亡的三萬餘勇士,朝廷自然會將他們的功績詔告天下。

    ……

    三月底,領著大軍南下追殺羌族蠻夷的辛勝和嬴一終於有了好消息傳來。兩人聯名的報捷奏章在月底最後一天終於送抵咸陽。

    辛勝領著五萬隴西軍在密佈整個隴西西南邊陲羌族人領地上的咸陽劫掠隊們的幫助下,如蝗蟲般將方圓千餘里範圍內的地面給犁了個遍。

    來不及逃跑或者說沒有收到任何消息的羌族人被辛勝以及咸陽劫掠隊們一個不留的全部俘獲。

    半年的時間,由了隴西做為後勤基地,有了大秦正規軍充作堅實的後盾,劫掠隊們的行動較之第一次荊雲等人要容易了無數倍,而且境遇也好了不知道多少。

    黃河和湟水交界地帶的羌族人全部成為劫掠隊們的戰利品。

    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界的積石山脈。有著黃河九曲源頭的扎陵湖、鄂陵湖附近,辛勝終於追上了羌族眾多分支中最大的一波,白馬羌。

    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交界的地方,三萬隴西軍騎兵追上了這一支有著近六萬羌族蠻夷的白馬羌部落。一戰下來,準確的說連一戰都沒有。隴西軍剛剛準備衝殺的時候,白馬羌的頭人艚睨馬戈就已經選擇了投降。

    這六萬白馬羌,加上在其餘幾曲以及河湟地帶被咸陽世家貴族劫掠隊們俘獲的近八萬餘羌族人,辛勝隴西軍南下統共俘獲了差不多十五萬羌族人。

    這十五萬羌族人屬於羌族大大小小數百個部落的族人。連帶他們的牛羊馬匹、女人、財產、皮毛、珍珠玉石等等所有的物事,都成為大秦的戰利品。

    當然,這個戰利品需要在回到隴西後由隴西軍同劫掠隊們商量該如何劃分,但是不管如何。這一次的收穫顯然比之第一次要好上不少。

    但是也僅只於好上不少而已。

    收穫大,是因為出動的人太多。如果平均下來,顯而易見,第二次的劫掠同第一次還是要遜色不少的。更重要的的,隨著這一次三路大軍南下西征,原本盤踞在大秦西北、西南邊陲的各族蠻夷基本上不是成為大秦的戰利品,就是成為附庸大秦的族群。

    以隴西、北地、九原為界的方圓千餘里範圍內。基本上已經再也找不到可以劫掠的對象了。如果想要繼續這門一本萬利的劫掠生意,就需要走出千里外才有可能。

    但是。千里外是什麼?有什麼?是無人還是有人?沒有人知道。所以,咸陽城內的眾多世家貴族們一方面為收穫而喜不自勝,另一方面也再為今後該如何繼續這生意而煩惱著。

    財富來的太容易,來的太快。很容易讓人上癮的。

    這些辛勝和嬴一自然不會考慮,他們考慮的問題是終於可以向皇帝交差了。不過這個交差,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那就是即便他們抓了十幾萬的羌族人,甚至將白馬羌這一大部落連鍋端了,卻依然沒有找出五十二年夜襲隴西深入大秦境內劫掠屠殺大秦百姓的幕後主事者。

    也就是說,到如今辛勝依然不知道到底是誰是羌族哪個部落殺進了隴西。辛勝詢問了俘獲的大大小小數百個羌族部落頭人,卻沒有得到任何一點有用的消息。似乎那一股羌族人從來不曾出現過也不曾存在過一般。

    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奇事。

    四月初,內閣的行文經過龍衛府傳到了扎陵湖。辛勝領著三萬騎兵看守白馬羌部落的兩萬餘青壯在扎陵湖和鄂陵湖附近築城,並要在黃河源頭建立渡口。

    其餘兩萬步卒則在嬴一的統領下帶著劫掠隊以及白馬羌近四萬人的老弱婦孺啟程回返隴西。白馬羌的近二十萬頭牛羊馬匹除了留下十萬牛羊供辛勝等人日常的消耗外,其餘盡皆帶回隴西交給戶部吏員統一分配。

    青藏高原邊緣處的第一個據點,在大秦歷五十三年終於建立。這一個據點,加上蒙恬正在督造的玉門、陽關兩城,大秦的版圖在實際上已經擴大了近五分之一還多。

    四月中旬,內閣行文天下,隴西西南、西北方圓數千里原屬羌族人的廣袤土地將以湟水為界,新設兩郡、湟水以北河西郡,湟水以南安南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