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九十二章 清明 文 / 華夏九洲

    在讓年僅十七歲的嬴真入主黑冰台這件事情上,胡亥沒有同任何商量,甚至嬴真的父親嬴騰也只是在胡亥下定決心之後才象徵性的徵詢了下意見。

    所謂象徵性的徵詢下意見,嬴騰自然知道皇帝心中早就已經有了定論。反對顯然是不現實的,更何況嬴騰在擔憂的同時,也有點樂見其成。

    權勢,總會讓人有所迷戀。皇帝的信任,卻是保持這權勢長盛下去的根源。

    這個決定看似有些兒戲,但是卻是胡亥深思熟慮之後才定下來的結果。

    龍衛府和黑冰台早在龍衛府成立之初就已經分拆成兩個不同的機構。雖然龍衛府脫胎於當年的大秦黑冰台,但是只有真正接觸過黑冰台的人才知道,大秦黑冰台雖然分為內外堂,但是也只有內堂十六尉才是黑冰台真正的主力。

    外堂黑冰台行走天下,做的最多的無外乎就是刺探下消息、收買下細作這些事情。對這些事情黑冰台外堂是輕車熟路,有自己一整套完備的行事和處事之道。

    如若要碰到棘手的人和事時,黑冰台外堂的武力雖然也能稱得上是精銳,但是這精銳卻也只是相對而言,真正行事的時候卻需要內堂十六尉的人出馬。

    更何況黑冰台一直都是由內堂的人控制著。外堂十六尉也基本上仿照內堂十六尉建立起來的,外堂十六尉的統領更是盡皆由內堂中調任。

    內外堂分拆之後,內堂改以龍衛府,外堂則延續了黑冰台之名。

    內堂實力本就比外堂高出太多,所以在龍衛府和黑冰台分拆之初,為了便於統籌協調,更好的發揮龍衛府和黑冰台的威力,嬴一同時統領兩府,顯然是最合適的辦法。

    但是在後來羅網浮現並最終被龍衛府和黑冰台雙雙接手之後,龍衛府和黑冰台的實力已經膨脹為一個龐然大物了。

    這樣一個幾乎能夠動搖大秦根基的龐然大物,如果是一個外人掌控其實也沒有什麼。但是嬴一本就在最初的時候統領黑冰台內外堂,在黑冰台中嬴一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最大的。

    當然,在由內堂二三四三尉制約的情況下,嬴一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但是在龍衛府和黑冰台同時吸收了天網和地網兩個分別屬於李斯和趙高的組織之後,事情已經開始脫離二三四三尉的掌控了。

    為何?因為嬴二那三尉主要用來限制和制衡內衛其餘十三尉的聾啞死士卻沒有產生太大的變化。至少在編制上依然保持著原本數量,甚至在因為同稷下學宮暗鬥年餘之後,甚至較之先前還有所削弱。

    在這種情況下,將龍衛府和黑冰台同時置於嬴一手下統領對於一個成熟的帝王來講已經是極為危險的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嬴一會背叛胡亥。

    將嬴一發配到隴西跟隨辛勝追殺羌族人,到如今還沒有回到咸陽,其實就是因為胡亥在利用二三四三尉在重新整頓龍衛府和黑冰台。

    當然,這種整頓也能在某種程度上看作是二三四三尉在擴充自身實力的動作,畢竟嬴一不在,嬴二就是實際上的龍衛府統領。

    龍衛府和黑冰台的整頓,到如今,基本上已經完成。胡亥也只是在等一個適當的時機,將嬴一從隴西召回來,繼續任他的龍衛府統領。

    嬴真在年紀和閱歷上確實極為欠缺,更重要的她還是個女子,而且還是一個未曾婚配即將婚配的少女。

    嬴騰不知道胡亥是作何之想的,竟然會想到將龐大的黑冰台交給一個沒有任何經驗而且終將會嫁作人婦的少女來統領。

    除非,除非皇帝不讓嬴真嫁人。

    想到這一點,嬴騰先是驚了一身冷汗,隨即自我安慰似得嘲笑自己以小人之心奪君子之腹。兩年的交往,對胡亥的性情,嬴騰還是自認能夠摸的清一二的。

    讓胡亥最終選擇嬴真的除了她宗室的身份,聰慧好學外,更重要的恰恰是嬴騰最想不通的地方,因為嬴真是一個宗室女子,一個對大秦有著強烈認同感的叛逆皇室,女子。

    胡亥相信,在嬴二的教導下,用不了多久嬴真就能掌控住黑冰台。

    ……

    在農曆上清明節並沒有確定的日期,所以在新的大秦歷上對清明這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節氣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

    冬至之後一百零八天就是每一年的清明。

    清明踏青掃墓更是從周王朝時就已經在神州大地開始流傳,一直到後世。

    大秦歷五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正是五十三年這一年的清明節。

    蒙闊從大秦最南端築路歸來抵達咸陽,到如今已經三月有餘,跟隨蒙闊一起回到咸陽的還有剩餘不到三萬人的虎賁軍。

    至於在最南之南同蒙闊這五萬虎賁軍同甘共苦一同築路的三萬巴蜀百姓,在蒙闊收到胡亥連續三道詔令回返巴蜀時,僅剩不過萬餘人。

    剩餘的一萬餘人巴蜀勞役,則是在回到巴蜀之後就從郡守府處領了報酬各自歸家。

    清明這一天掃墓祭祖踏青,已經是大秦的風俗之一。

    今年的清明有一些不同,胡亥親自主持在咸陽宮廣場舉行了一場不太盛大的祭典。說不太盛大只是相對而言,因為內閣並沒有將皇帝今日的安排行文通告。

    但是文武百官卻是在胡亥的命令下齊聚咸陽宮廣場大秦英烈塔!

    在南下築路的過程中陣亡的兩萬餘人虎賁軍兵卒以及一萬多人從巴蜀征發的百姓都將在今天正式被送入英烈塔中進行供奉。

    之所以拖到現在,是因為蒙闊到達咸陽的第二天就是春節。嬴樂康已經出生,整個正月顯然不適合舉行歸葬儀式,然後二月嬴文茵緊接著出生。

    所以一拖再拖一直到今天,清明節。

    也算是剛剛好了!

    對陣亡在修築通往中南半島大道過程中陣亡的近四萬餘人,胡亥自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連帶著,蒙闊從抵達咸陽到如今,胡亥也沒有召見過他。

    從二世元年也就是大秦歷五十一年十月蒙闊離開咸陽前往蜀郡鎮守,到如今,已經差不多近三年。時隔三年,在大秦英烈塔前,胡亥還是第一次見到蒙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