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於華國來說,其實也是一次的衝擊,因為當時的華國內部也進行著一次最大規模的意識形態的較量,保守跟改革者要選擇什麼,對於當時的華國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華國是不會有太大精力注意那個大國的。
而且在一開始很長的時間之內,蘇聯解體之後,按照西方的說法,蘇聯解體證明了社.會主義是巨大錯誤,計劃經濟不可行,只有資本主義才能帶來技術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說章節。我的結論不同。蘇聯的解體,既不能證明社.會主義的失敗,也不能證明資本主義的優越。它只是證明,這個制度在把農業社.會變成工業社.會時比資本主義優越,比資本主義有更快的發展、更多的公正。這是被蘇聯的早期歷史所證明了的。
蘇聯解體證明:由一些精英掌權是不持久、不穩定的。這些掌權者最終認識到,維護社.會主義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同時,他們又握有實現轉向資本主義的權力。這一點不僅適用於解釋蘇聯解體,也適用於解釋東歐的劇變。這並不證明社.會主義制度不可行。它告訴我們,社.會主義要長久,必須使從社.會主義得到好處的人同時得到權力。人民必須有真正的主權。我這裡並不是指實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但社.會主義必須掌握自下而上產生的原則,而不應該掌握在上層。這樣。社.會主義才能維持下去。
社.會主義是通過革命產生的。在一個時期內,權力掌握在上層,以鞏固革命。但這就為後來的社.會主義帶來一個問題:習慣於行使權力的黨轉變成民主的黨是困難的。但只要老一代革命者掌權。還不存在問題。當老一代過世,新一代上台時,這就成為問題了。新的領導集團,沒有舊社.會受壓迫和追求社.會進步的歷程。因此,其本身就有轉向資本主義的傾向。
關於蘇聯解體的原因,很多研究者都忽略了三種情況:第一是憲法條文中給予了加盟共.和國自由脫離蘇聯的權利;第二是加盟共.和國之間的依賴性沒能經受住沉重危機的考驗;第三是中.央委員會所提出的自治化過程。
如今關於強大的蘇維埃帝國解體的原因的著述頗多,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三種情況:第一個是蘇聯憲法條文中給予了加盟共.和國自由脫離蘇聯的權利。它就像一顆延時爆炸的地雷休眠了幾十年;第二個原因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充分發作的「依賴性」這一「信息病毒」,沒能經受住沉重危機的考驗,加盟共.和國開始後悔向鄰居施捨麵包而以求自保。在第比利斯和維爾紐斯。人們都在說「為莫斯科干夠了」,在烏拉爾有人要求不再「養活」中亞共.和國。第三個原因是所謂的自治化過程。到90年代初「改革」已經走到了盡頭。隨著中.央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削弱,權力開始向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流失」。在葉利欽和戈爾巴喬夫爭奪政治領袖地位的角逐中,蘇聯第一任總統的劣勢越來越明顯:他只是由人民代表大會選出。而非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的。因此,其地位的合法性和權威性要低於任何一位加盟共.和國總統。
為了削弱俄羅斯和葉利欽的勢力,戈爾巴喬夫方面提出了將俄羅斯聯邦內的自治單位提升到加盟共.和國的地位。1990年4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相應的法律,啟動了「自治化」機制。其結果是俄羅斯聯邦的版圖像塊帶著許多大窟窿的奶酪,俄羅斯也因此失去了51%的領土及其全部戰略資源和近2000萬人口。
俄羅斯人民代表大會為了維護共.和國的完整,於1990年6月12日以壓倒多數、903票贊成,13票反對和9票棄權通過了《關於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國家主權的聲明》。這份聲明中沒有任何一個字提到俄羅斯聯邦要脫離蘇聯。相反,俄羅斯聯邦明確宣佈準備繼續成為更新後聯盟的組成部分。
也許很少人會記得。俄羅斯聯邦與其他加盟共.和國不同,它沒有共.和國的黨組織。伊萬.波洛茲科夫和蓋納濟.久加諾夫在黨遭到批判的時刻成立了俄羅斯聯邦政府,以此同聯盟的領導層相對抗,從而對蘇聯政府的垮台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並進而導致蘇聯解體。
為了解除戈爾巴喬夫蘇共總書記和蘇聯.總統的職務,蘇共反對派和黨的機關籌備在1991年9月召開非常的蘇共代表大會和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戈爾巴喬夫向加盟共.和國領袖尋求支持,許諾徹底地擴大他們的權限並加緊準備於1991年8月簽訂新的聯盟條約。為了搶在戈爾巴喬夫採取行動之前,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了著名的事變。
由於1991年8月19日至21日事件,蘇共中.央總書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於1991年8月25日辭去總書記職務,並呼籲蘇共中.央「做出艱難的然而又是誠實的決定自行解散」。從1991年8月22日至11月6日所有加盟共.和國的政府和作為全聯盟組織的蘇共都停止了活動。
統一的國家隨著蘇共組織的垮台而轟然瓦解也是很自然的。1991年8月決定脫離蘇聯(雖然沒有遵守法定程序)的有阿塞拜疆、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摩爾達維亞、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愛沙尼亞,9月,亞美尼亞、塔吉克斯坦也決定獨立。再早些時候,1990年和1991年春天立陶宛、拉脫維亞、格魯吉亞已決定脫離蘇聯。這樣,到1991年12月除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外的所有加盟共.和國都已經事實上脫離了蘇聯。
1991年12月1日烏克蘭的全民公決為這一解體進程畫上了句號。在這次全民公決中絕大多數烏克蘭公民支持烏克蘭宣佈獨立。
米國前總統喬治.卡特總統的助理布熱津斯基多次指出,在蘇聯解體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米國戰略家們對烏克蘭的影響。「正是烏克蘭的行動,包括1991年12月它宣佈獨立,它在別洛韋日森林關於應該用更自由的獨立國家聯合體代替蘇聯的重要談判中表現堅決,尤其是出乎意料地類似政變式地指揮駐紮在烏克蘭領土上的蘇聯軍隊,阻止了獨聯體成為比較聯邦化的蘇聯新名稱。烏克蘭的政治獨立震驚了莫斯科,並且成為榜樣,雖然起初其它蘇維埃共.和國還沒有把握,但後來紛紛效仿了。」
1991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聚集在一起,商討建立獨聯體的事宜。他們要求專家按照聯合體的模式準備文件,然後送到只有他們三人所在的房間。協議簽署後,他們分別給老布什和戈爾巴喬夫打電話,告知了蘇聯的死亡和獨聯體的誕生。
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簽署協議,正式確認了蘇聯的已成現實的終結。
起先還有人希望能以某種形式保留聯盟。眾所周知,葉利欽當時甚至不但說過「聯盟永存」,而且還於1991年8月17日草簽了聯盟條約草案並計劃於8月19日正式簽字,然而烏克蘭總統甚至不願聽到「聯盟」這個詞,最後找到了「聯合體」這一形式作為各國在同一個經濟、政治和軍事空間共存的方式。
關於簽署協議,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莫斯科代表帶著準備好的文本來到維斯庫裡,事實上,不但沒有任何文本,甚至沒有電腦和軟盤。手稿是用電子打字機打出來的,並用電傳機將它複製成三份。
總統們要求專家按聯合體模式準備文件。總的思路是明確的,但重要的是要為它找到必要的法律形式。當1922年蘇聯建立時的四個創始國中的三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聚集在維斯庫裡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第四個創始國是南高加索聯邦,它只存在到1936年。而所有的前南高加索聯邦的成員都已經退出了聯盟。顯然,四個締造者中的三個有權討論聯盟的命運。
結果誕生了協定的文本。它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創始國確認自己建立的蘇聯死亡的事實;第二部分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還是以創始國的身份)宣佈建立新的聯合體獨立國家聯合體。
當經過協商的文本初稿準備完畢時,有人用電傳機將它複印了三份,並穿過走廊送到只有葉利欽、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維奇三人呆著的房間。這時他們身邊既沒有任何專家也沒有顧問。從總統們那裡退回的文件上帶著一些問題、批注和建議。文件又經過修改、複製,這樣反覆幾次,還是沒能得出結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