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宋梟

龍騰世紀 第113章 箭如飛蝗 文 / 蕭玄武

    進攻南京城的戰鬥終於開打了,李繼隆的軍隊全線壓上,把南京城給圍了個水洩不通。

    天柱莊距離南京並不算是很遠,白天只能遠遠的看到南京方向冒出滾滾濃煙,到了夜間,遠處那通天的火光幾乎要把半邊天空都給映紅,恰恰說明了戰鬥是多麼的激烈。

    楊榮錯誤的估算了遼軍出現的時間,攻打南京的戰鬥已經開始了三天,他才看到河對岸出現了遼軍的旗幟。

    無數遼軍從對岸的密林中出現,作為前鋒的遼**隊,在岸邊的河灘上列開了陣型,隔著河岸,與西塞軍對峙。

    在河岸上,楊榮也讓西塞軍列起了防禦陣型,最前面的自然是手持大盾和長矛的兵士。

    西塞軍的長矛與尋常宋軍的長矛還稍有不同,一般長矛的長度和重量決定了士兵只能雙手持矛。

    可西塞軍的長矛卻在尾端增加了一個黃銅的尖扣,步兵列好陣型,只需將長矛往地面上斜斜一扎,借助著地面的反作用力,用一隻手掌握著長矛的方向,就能起到阻止敵軍騎兵衝鋒的作用。

    對面河岸上的遼軍越來越多,出現的遼軍紛紛列起了大陣,並沒有對河對岸的西塞軍發起進攻。

    一手按著佩劍的劍柄,望著對岸的遼軍,楊榮緊緊的擰著眉頭。

    最前面的遼軍並不是與西塞軍爭鋒過數次的鐵林軍和皮室軍,而是普通的京州軍。

    看來這一次遼軍是有打算用京州軍探路,然後再把精銳的鐵林軍和皮室軍調上來,對西塞軍發起致命一擊。

    自從與遼軍作戰,楊榮很少看到遼國步兵,可這一次他看到了。

    那些穿戴著皮甲的遼國步兵,與西塞軍的重步兵相比,簡直就像是一群占山搶劫的強寇,而不像是真正的軍隊。

    看著這樣的一支軍隊,楊榮的心中卻沒生起半點鄙夷的念頭。

    雖說遼軍看起來不是十分精銳,可他們的戰鬥力卻絕對要比早先在代州一帶被擊潰的部族軍要強,而且他們還人數眾多,即便西塞軍再如何強大,在數量龐大的遼軍面前,恐怕也只有被壓著打的份。

    終於,遼軍的前陣不再動了,正中間的一隊遼軍紛紛向兩側讓開,在中間讓出了一條寬敞的通道。

    一個身穿黃巾鎧甲,頭頂狻猊盔的遼國將軍從通道中走出。

    楊榮本以為這將軍就是指揮遼軍的主帥,可在那遼將走出來之後,他卻向一旁讓了讓,神情很是恭謹的雙手抱拳,好像迎接著什麼人。

    一頂杏黃的華蓋出現在楊榮的視野中,華蓋下,一位身披大紅戰袍,騎在一匹棗紅駿馬上的中年貴婦出現在楊榮的視野中。

    在貴婦左右兩側陪同的,竟然是遼國的大丞相韓德讓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軫。

    雖說隔了些距離,看不清那貴婦的容貌,可楊榮卻還是猜出了她的身份。她一定就是遼國太后蕭綽!除了她,整個遼國再沒有哪個女人會有這樣的威儀和派頭。

    從遼軍陣列中走出,蕭太后勒住馬,立在河對岸默默的望著河岸這邊的西塞軍。

    花青從背後取下長弓,搭上弓弦,瞄準了蕭太后的心房。

    楊榮朝花青擺了擺手,緩緩的搖了搖頭。

    本想一箭把蕭太后射死,見楊榮搖頭,花青有些疑惑的放下已經張開的長弓,茫然不解的望著他。

    「現在還不是殺蕭太后的時候!」楊榮的眉頭微微皺著,對花青說道:「宋遼兩國之間能不能結束征戰走向和平,這個女人還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而且你看到她身邊的那些衛士沒有?只要你射出這一箭,那些衛士一定會奮不顧身的撲上去擋在她的面前,不僅不能射殺了她,反倒還會徹底的激怒了遼軍。」

    將長弓背在身後,花青擰著眉頭看向對岸。

    楊榮說的沒錯,在蕭太后的身旁,有著兩隊身穿鐵甲的騎兵正緊張的注視著河岸這邊。剛才若他那一箭射過去,護衛蕭太后的衛士一定會奮不顧身的撲到前面。

    遼軍一旦被激怒不顧後果的發起攻擊,河岸上事先準備好的防禦設施都將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就連河中央那些埋設好的木排,恐怕也不可能起到太大的用處。

    雙方對峙了許久,終於楊榮看到蕭太后帶著韓德讓和耶律斜軫掉過頭朝遼軍後陣去了,而早先出來的金甲遼將,則高舉起手中的長槍,向遼軍高聲喊道:「弓箭手,準備!」

    河岸對面,一隊隊步行著的遼軍弓箭手列起了陣勢,擋在遼軍的最前面,朝著河岸邊踏進了兩步。

    看到遼軍弓箭手向前踏進,楊榮也舉起那只持著佩劍的手,朝西塞軍的弓箭手喊道:「弓箭手,立於盾陣之後,準備反擊!」

    所有西塞軍弓箭手在他一聲令下之後,全都將手中長弓拉開,列成方陣,朝前踏進了兩步,立於早擺列好陣型的重步兵身後。

    「放箭!」對面的遼將終於將持著長槍的手往下一按,下達了放箭的命令。

    對遼軍施放的箭矢,楊榮並沒有太多的放在心上。

    在河岸邊上放箭,他在這幾天裡已經讓弓箭手試過好些次,如今風向是逆著朝遼軍刮的,從眼下遼軍弓箭手所在的位置發射箭矢,根本不可能到達西塞軍盾陣,而宋軍只要放箭,箭矢在風的推動下,完全可能到達遼軍所在的位置。

    嘴角掛著一抹淡淡的笑意,楊榮仰頭看著從河岸飛過來的箭矢。

    箭矢如同一場暴雨般朝著西塞軍撲了過來,可在飛到河岸邊上的時候,就完全沒了勁頭,紛紛掉落在距離西塞軍盾陣還有十多步的地方。

    「放箭!」楊榮身旁的花青這時也把手一揮,向西塞軍的弓箭手下達了放箭的命令。

    早已將箭矢扣在弦上的西塞軍弓箭手聽到命令,連忙鬆開弓弦。

    西塞軍放箭,與遼軍稍有不同。遼軍放箭是一次性所有人全都把箭矢射出,而西塞軍卻是按照隊列,分列射箭。

    每三排為一組,前三排弓箭手射出箭矢,後面的三排才會接著將箭矢射出。

    直到最後三排弓箭手發射完畢,最初放箭的弓箭手又已將箭矢扣上了弓弦,如此往復,箭矢竟是源源不絕的朝著遼軍飛去。

    在風的推動下,西塞軍發射的箭矢很容易就飛到了遼軍弓箭手的陣列中,許多遼軍弓箭手中箭,撂倒在地上。

    中了箭並沒有立刻死去的弓箭手在地上翻滾著,慘嚎著,情狀淒慘無比。

    最為要命的,是漫天的箭矢竟源源不絕的朝著遼軍飛去,倒下的遼軍也越來越多。

    「盾陣防禦!」遼將見狀,連忙命令遼軍盾陣上前。

    看到遼軍盾陣向前推進,楊榮連上的笑容卻是越發的燦爛了。

    河對岸挖好的深坑,就是在等待著遼軍自己主動走進去,沒想到雙方剛剛開戰,遼軍就忍不住想要往深坑裡跳了。

    一隊隊手持大盾的遼軍從陣列中走出,列起整齊的對型,擋在弓箭手前面,幫弓箭手擋著西塞軍射過來的箭矢。

    「弓箭手推進發射!」盾陣剛為弓箭手擋住箭雨,遼將就迫不及待的下達了推進放箭的命令。

    在弓箭手向前推進的同時,遼軍盾陣也向前邁開了步子。

    西塞軍弓箭手施放的箭矢連片刻也沒有停下,在遼軍來到天柱莊之前,他們每人就令到了兩百支箭矢。

    每隻箭壺只能插二十多支箭,宋軍弓箭手幾乎是人人身上都綁著近十隻箭壺,只要遼軍不撤,他們就能不斷的向對岸射箭。

    遼軍盾陣的腳步已經快要踏上河床,他們弓箭手也還只差一點點距離,就能將箭矢射到對岸的西塞軍身上。

    可就在這時,走在最前面的那排遼軍卻突然傳出了一陣陣驚叫,許多人腳下一空,一頭撂進突然出現在眼前的一條深溝裡。

    跟在後面的遼軍還機械的朝前推進著,見到這一幕,有些人收腳不及,也跟著栽進了深坑,而更多的人則是驚愕的忘記了挺著盾牌防禦宋軍射過來的箭矢。

    箭矢射進遼軍之中,一個個遼軍被箭矢射中,翻身栽倒在地上,遼軍的盾陣和弓箭手頓時亂了起來,許多人甚至產生了拋下兵器向後跑的念頭。

    河岸邊上出現陷坑,是遼軍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如果這裡不是河床,而是乾燥的平原,他們在前進的時候或許會想到前方會有陷阱。

    可誰也不會想到,西塞軍竟然會無聊到不顧河床邊上地下水豐富,而挖出了一條深深的陷坑。

    掉進陷坑的遼軍再沒人能夠爬的上來,因為陷坑的底部,有許多削尖了的木刺,這些遼軍掉下去的時候身體已被木刺刺穿,只能浸泡在深深的積水中。

    陷坑裡的積水被栽落的遼軍攪動,泥漿翻滾起來,和著鮮血,竟在坑內形成了一處幾乎像是放滿了鮮血的池子。

    後面的遼軍怪叫著向後退去,若不是身後有著一排排持矛擋住去路的騎兵,這些遼軍絕對會全都丟下兵器,從戰場上逃的無影無蹤。(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