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三十七章 劉表病逝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三十七章劉表病逝

    交趾郡守府。

    當士燮(xie)得知自己的兩路使者,都無功而返時,他不由癱坐在了蓆子上,長長的歎了氣,道:「此乃天意,吾為之奈何?」

    時士燮數子皆在座,聽聞父親之言,三子士微沉聲道:「父親,吾交州尚有戰兵五萬,糧草足可支三年所用,何必仰他人鼻息,請父親下令,孩兒願領兵出戰,討伐諸葛亮。」

    時年已經七十的士燮,兩鬢已經白髮叢生,雖然精氣神不錯,但卻早沒有了雄心壯志,對於他來說,能夠保全家族榮耀,足以自慰,出兵作戰,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下下之策。

    士燮有五個兒子,士微排行第三,也是士燮最為看重的兒子,今年三十出頭的士微,長相威武不凡,而且有膽有識,對於這個兒子,他也是寄予厚望的,在士燮心中,士微無疑是他們士家傳承的希望。

    「兵者,大凶之兆也,萬萬不可。」對於兒子要求出兵的願望,士燮當場搖頭給予否決了,因為他知道,一旦挑起戰火,那只能是不死不休,這樣的代價太大了,他在交州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經營到這個地步,他實在不願就此拚個精光。

    「父親,孩兒願意北上巴陵,前往為質。」士燮的長子士廞(xin),今年已經五十歲,個性溫和懦弱的他,向來不討士燮喜歡,對於父親的心思,他心裡也明白,剛才他聽到士燮拒絕了出兵,就知道這個人質,自己是當定了,心想與其讓父親點名,還不如自己主動請願。

    果然士燮看了眼兒子,眼神閃過一絲猶豫,道:「吾兒既然主動要求,那為父就成全你,你有什麼要求,也只管告訴為父。」

    「孩兒沒有要求,只希望能夠一家人一起北上。」士廞見父親為了保全家族,竟然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有,心傷之下,對於這個家,他再也沒有了一分留戀。

    雖然個性懦弱,但士廞卻不是個愚笨的人,這兩年來,他其實一直有收集關於諸葛亮的資料,從得到的情報中,他得知一個結論,諸葛亮對於真誠歸順的人,格外仁厚,但對於反抗者,卻又絲毫不手軟,所以在士廞想來,與其留在這個沒有感情的家中,不如跳出去,謀求新的安身立命之所。

    「唉。」士燮歎了口氣,道:「明日你就出發吧,我會安排人為你準備好文書和貢品上路。」

    「多謝父親。」士廞心頭雖然悲慼,但臉上還是平靜的說道,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父親竟然讓他明日就走,事情真迫切到了這個地步嗎?

    一個月之後,士燮雖然得到了交州刺史的職位,但卻是縮水了一半的交州刺史,面對諸葛亮把交州一分為二的做法,他雖然咆哮不滿,可卻又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然而更讓士燮沒有想到的是,諸葛亮隨後又任命了他的長子士廞為合浦太守,當得知這個事實時,他完全充滿了錯愕,別說是他,就是士廞自己,也沒有想到,諸葛亮會讓他出任合浦太守,對於這個意外之喜,他在臨別上任,向諸葛亮辭行之時,納頭拜道:「請主公放心,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承蒙主公知遇之恩,下官定當不辱使命,為主公治理好合浦郡。」

    其實促使諸葛亮這個任命的,卻是賈詡提議的,因為士廞前來納降,是賈詡接見的,而賈詡在與士廞的相處深談中,卻發現這個人雖然是士燮的長子,但卻對父親充滿了怨恨之情,雖說個性有幾分懦弱,但卻有幾分才能,當下賈詡靈機一動,向諸葛亮舉薦了此人為合浦太守。

    這麼做安排的好處,自然不少,一來可以用士廞這個士燮長子的身份,拉攏和安撫交州一些心向士家的民心,二來也可以刺激噁心士燮,讓交州的士族百姓知道,他士燮不看好的兒子,他諸葛亮卻依舊能夠重用,以此來宣揚他對歸順之人的仁德和胸懷。

    當然士廞這個合浦太守,只是負責政事,因為諸葛亮同時還任命了向寵的三弟向平為合浦郡尉,黃忠的徒弟劉郎為合浦城防營都尉,習家的習竺為合浦長史,這樣一來,只要士廞安心辦事,自然也就政令通暢,若他有異心,向平三人足以對他產生制衡。

    事實證明諸葛亮這一招棋走的很妙,士廞出任合浦郡太守後,新成立的廣州各郡,尤其是南海郡內的一些對諸葛亮有些牴觸的士族豪紳,立即偃旗息鼓,從而使得呂岱迅速的穩定了南海郡的局勢。

    蒼梧、鬱林、南海、合浦四郡戶籍人口,總計六十七萬人,若加上荊南四郡,以及江夏和章陵,諸葛亮治下的人口,已經超過一百五十萬,整體實力,遠勝劉表不說,而且還超越了江東的孫權。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的春天悄悄來臨(公元208年)。

    這三年來,諸葛亮控制的境內,雖然偶有戰事,但總體來說,卻並沒有發生大的戰事,從而使得各郡,得以休養生息,尤其是荊南四郡,無論是經濟還是農耕,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而使得諸葛亮的庫存,也日漸殷實了起來,尤其是宜春城,經過這幾年的發展,人口增加了近兩倍,每天都有大量的煤,鐵、銅都重要戰略儲備出產。

    為了刺激經濟和使貨幣流通更便捷,諸葛亮接受了零陵長史劉巴的建議,用宜春出產的上好黃銅,鑄造發行了一種新錢幣,新的貨幣與五銖錢款式差不多,但比原先的五銖錢大一圈,不過重量卻僅僅重一克,但每枚大錢卻值一百枚小錢,這樣一來,既使貨幣得以更好的流通,也方便了百姓的攜帶,也大大的增加了各郡的賦稅。

    二月初旬,正準備前往江夏視察的諸葛亮,卻接到工曹從事嚴畯從夏口傳來的消息,說他已經建造完了五十艘狼牙戰艦,請諸葛亮前往視察。

    得知這個消息,諸葛亮立即命甘寧,率領錦帆右軍和親衛隊的士兵,踏上前往夏口的路程。

    不過諸葛亮人剛到夏口,卻又接到另外一個消息,獲悉襄陽的劉表病重,根據暗衛打探到的消息,只怕劉表熬不了三個月了。

    在夏口與呂蒙會面後,諸葛亮隨即分配了三十艘五牙戰艦給甘寧,二十艘五牙戰艦給呂蒙,並且要求他們在三個月內,熟悉戰艦所有的戰法和習性。

    安排好這事後,諸葛亮在夏口沒有多做停留,便率領親兵衛隊,前往章陵郡而去。

    諸葛亮擔心劉表一旦病逝,會觸動劉琦,而且他聽說劉琦最近身體也不太好,這個紈褲子,現今也不過三十出頭,卻病弱到這個地步,著實讓諸葛亮頗為無奈。

    襄陽州牧府。

    原本以為只能活一個月的劉表,卻硬撐著活了三個月,一直到五月初旬,預感到命不久矣的劉表,彌留之際,把剛年滿十三歲的幼子劉琮,單獨叫到了病榻前,強撐著最後一口氣,拉著劉琮的手,喘著粗氣道:「琮兒,荊州四面臨敵,非棲身之地,這副重擔,為父實在不想給你,可你母和舅一心讓你挑著,為父也只能遂他們的願,吾死之後,若曹軍南下,汝就降了吧,這封書函交給你兄長劉琦,讓他就任荊州刺史一職……」

    「父親,父親……」劉琮接過劉表從懷中掏出的書函時,卻發現劉表已然去世。

    劉表剛去世,蔡瑁隨即扶持劉琮繼任荊州牧,同時調動各地軍隊,嚴防諸葛亮和劉琦渡江,接著他又和蒯越進行了一番商議,二人都一致認為,目前的襄陽,已經無法堅守,他們的唯一出路,就是向曹操投降,計議已定,二人在為劉表發喪之後,隨即安排使者前往許昌拜見曹操而去。

    (第三卷開始,新的一周,求一個收藏,收藏,點擊,推薦票,都點一下吧,讓數據好看一些,感激不盡,拜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