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臥龍逆天

第三卷 赤壁鏖戰 第一百三十八章 曹操南征 文 / 本尊是個小蝦

    第一百三十八章曹操南征

    建安十三年六月中旬,曹操上奏天子,罷免三公,設立丞相,是月下旬,漢獻帝下詔,任命曹操為大漢丞相。

    接任丞相之職的曹操,正準備商議趁劉表病逝,發兵南下時,卻接到奏報,說是襄陽使者宋忠,已經來到了許昌驛館,請求拜見。

    正在丞相府商議發兵之事的曹操,環視了一眼下首的一干文武官員,笑道:「諸位以為這使者此來,究竟是何之意啊?」

    「想必丞相已經知道宋忠來意,何不請告知我等,以免吾能胡亂猜測。」謀士程昱雖然心中已經猜到,宋忠此來,必然是來求和投降的,但善於揣摩曹操心意的他,深知這個風頭,自己不能搶,所以忙笑著恭維道。

    「哈哈!」曹操大笑一聲,道:「宋忠此來,必是來獻表納降的。」

    正在眾將疑惑之餘,宋忠匆匆而來,雙手捧著文書,跪在大堂之內,喊道:「下官奉吾主之命,前來向曹丞相請降。」

    「丞相英明。」眾將聞言,紛紛作揖喊道。

    曹操擺擺手,笑道:「來人,給宋仲子看座。」

    「謝丞相。」宋忠字仲子,漢末荊州大儒,可謂是有名的文士。

    「吾剛欲起兵南征,劉琮舉州來降,此乃天命所歸,眾將聽令。」曹操長身而起,雙目威嚴的掃過堂下眾將,沉聲喝道。

    「末將在!」眾將轟然應道。

    「元讓(夏侯惇),吾現在任命汝為先鋒都督,於禁、夏侯蘭、韓浩為副將,立即點兵五萬,與南陽太守曹仁會合,即刻出兵襄陽,接收城池。」曹操目光掃過夏侯惇,揚聲道。

    「末將領命。」夏侯惇等人紛紛出列道。

    「文遠(張遼),吾任命汝為壽春太守,領橫江將軍,樂進為副將,即刻領軍三萬,出鎮合肥,威懾江東兵馬。」

    「末將領命。」張遼樂進應聲而去。

    「妙才(夏侯淵),汝為東路軍主將,李典滿寵為副將,領三萬大軍,由汝陽一線南下,進攻章陵一線。」

    「末將領命。」夏侯淵等人起身出列,領命而去。

    「公明,仲康,汝二人整備中軍,做好出征準備。」曹操接著又把目光投向了徐晃和許褚二人。

    「末將領命。」徐晃和許褚慨然應道。

    數日之後,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良將數十名,以及一干謀士,奔赴襄陽而去,此次出征,曹操各路兵馬共計二十萬人。

    八月初旬,曹操大軍抵達襄陽,收編了荊州降兵四萬五千餘人,得戰船千艘。

    五月中旬,劉表病逝的消息傳到章陵時,諸葛亮正在章陵郡,安排佈防之事,得知劉表病逝後,諸葛亮隨即推舉劉琦擔任荊州刺史一職,並且說服他往巴陵暫住。

    同時諸葛亮任命了徐庶為章陵郡太守,兼左軍師中郎將一職,負責統率章陵郡內的魏延和徐盛所部的飛虎飛豹兩支軍隊,由三人負責章陵郡的軍伍,新城令諸葛瑾負責軍需供應。

    五月下旬,諸葛亮返回夏口之際,與錦帆左軍都督呂蒙會面,讓他督導漢水一線防務。

    這日,諸葛亮正準備乘船離開夏口,返回巴陵之時,碼頭邊上,一名頭戴斗笠,手持釣竿的男子,揚聲道:「孔明賢弟,欲以何往啊?」

    站在船頭的諸葛亮,舉目望去,見到對方面目之時,不由欣喜的奔下船隻,衝到對方跟前,撫其手笑道:「士元兄此來,必有教我之策,走,我們船艙再敘。」說罷,諸葛亮隨即揮了揮手中的羽扇,讓陳楚下令開船。

    「知我者,孔明也。」來人正是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龐士元,當今之世,會稱呼諸葛亮為孔明賢弟的人,也只有龐統了。

    「闊別多年,士元兄風采更勝往昔,愚弟欣慰之極啊。」在船艙入座,諸葛亮為龐統倒了杯茶水,一臉喜悅的笑道。

    「為兄不過蹉跎過日罷了,不比賢弟,一飛沖天。」龐統雖然自謙,但卻沒有半分妒忌或羨慕,對於他來說,諸葛亮有這番成績,並不覺得奇怪,有著『臥龍』稱號的諸葛亮,自然不是浪得虛名。

    「士元兄過謙了,如今劉荊州已死,荊州的號角已然響起,曹軍不日即將南下,還望士元助亮一臂之力。」諸葛亮知道龐統來這裡見自己,必然不是來閒談的,當下他也沒有藏著,直言懇求道。

    龐統正色道:「敢問孔明,現今可用之兵多少,對陣曹操有幾分勝算?」

    諸葛亮沒有隱瞞,沉聲道:「集結眾軍,能用之兵不超過五萬人,若正面與曹軍步戰,毫無勝算,若與曹軍決戰大江之上,有三成勝算?」

    「五萬之兵雖少,但卻可堪一戰,吾料曹軍此番南下,大軍不會超過二十萬,若加上襄陽投降之軍,也不過二十五六人馬,正面決戰,確實難以一爭長短,但水上交戰,兵馬再多,若沒有舟楫代步,也不過如雄雞下水,折騰不出幾多浪花。」龐統淡淡一笑,伸手撫著下顎的幾縷黃須,傲然的笑道。

    龐統雖然與諸葛亮齊名,但兩人的長相,確實天差地別,諸葛亮身高八尺,長相英俊,而龐統身形短小,濃眉掀鼻,面黑黃須,長相怪異之極,這幅尊容,若不是相熟之人,只怕第一眼都對他難以產生好感。

    「士元兄,看了信心十足,莫非有了應對之策?」諸葛亮驚異的問道。

    「孔明,現在我有兩條策略,供你選擇,一是回到巴陵,立即整軍,吾助你拿下江陵城,把江陵的糧草軍械據為所有,二是放棄江陵,待曹軍抵達之時,吾與城中眾官員,一起投入曹軍營中,幫你尋找破敵機會,不過這兩點,都有缺陷,若你選第一條,雖然最後無法守住江陵城,但卻可以得到大批糧草軍械金錢,足夠你支撐一年所需,不過我也無法投往曹營,選第二條的話,不但會白白錯失江陵城中的大批物資,很可能即使我投入曹營,最後也許什麼忙也幫不上。」龐統舉杯抿了口茶,淡然的說道。

    諸葛亮沒有絲毫猶豫,便笑道:「吾若打敗曹軍,江陵城遲早也是我的,糧草軍械曹軍一時半會也搬不走,遲早也會屬於我的,而且我堅信士元兄若入曹營,必可助我一臂之力。」

    「好,孔明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不過要向對付曹操,光憑你一人之力,還不足以成事,江東的孫權不妨拉攏結盟在一起,雖然不一定能成為臂助,但起碼不會拖後腿,兄言盡於此,後會有期。」龐統長身而起,與諸葛亮走出船艙之時,隨即讓船夫在碼頭靠岸後,飄然而去。

    望著龐統遠去的背影,諸葛亮輕搖手中的羽扇,不由笑道:「龐士元歸心,吾大事成矣。」

    回到巴陵之後,諸葛亮立即命劉封,持自己的將令,率兩隊親兵,分別去了順平營、順忠營,把這兩部兵馬,調回巴陵,同時又命蒼梧的步騭,讓廖化率領平越軍和順義營兩部一萬軍士回調巴陵。

    這幾部兵馬加起來共有兩萬一千士兵,目前巴陵城中的錦帆右軍有六千人馬,黃忠的飛羽軍有六千人馬,陌刀軍有三千人馬,驍騎軍有四千人馬,親衛軍目前擴編至三千兵馬,全部兵馬加起來,共有四萬三千兵馬。

    雖然章陵和江夏還有兵馬,但卻都是不能動的,若兵馬一調動,諸葛亮的整個防禦體系就會瓦解,所以諸葛亮對抗曹軍的主力,也就是巴陵城中的四萬三千兵馬。

    當諸葛亮各部兵馬集結道巴陵之時,號稱八十萬大軍南征的曹軍,兵鋒也已抵達了襄陽城下。

    (求一個收藏……求收藏,謝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