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五百六十八章 飄雪閣的聚會 文 / 幻新晨

    走出皇宮之後,劉子羽卻沒有立刻上馬車,而是向王居正和何鑄作了個古怪的手勢,然後才上了馬車,向大街上行去。

    馬車徐徐開動,王居正和何鑄的馬車也沒有回家,而是載著主人徑直向飄雪閣開去。

    作為臨安四大青樓之一的飄雪閣原本是吳健春的產業。但金軍南下時,吳貴妃、張貴妃等一干宮中嬪妃皆被好色的金國皇帝完顏亮抓走。吳健春自覺失了靠山,再在臨安混下去,不免有些心中不安。聽聞朝廷正大力開拓遠洋貿易,尤其是鼓勵海商探索前往大食、威尼斯、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英吉利等地的航線。便將飄雪閣掛牌出售。

    而劉子羽則趁勢購下了這間青樓。除了利用其牟利外,還將這裡作為自己等一干清流聚會商議的場所。

    剛才在皇宮門口的手勢,便是示意要何鑄和王居正一起去飄雪閣商議。

    進入飄雪閣的大院後,王居正和何鑄才發現在院內的廣場上,已經停著數十輛馬車,看這些馬車的樣式和裝飾,都顯是大有身份地位之人。兩人不禁暗自心驚,看來劉子羽召集了不少人,必是要圖謀什麼大事了。

    兩人下了馬車,立刻便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妓女上來逢迎。隨即,便引著他們七轉八轉,到了一間很大的廳屋內。

    現在這裡面正端坐著一名中年武將,他留著短鬚。身板硬朗,穿戴著一身鎧甲,正是前四川宣撫使吳璘。

    而在這廳屋內還沒有別人,估計先到的那些人已經在和飄雪閣的姑娘們快活去了。

    何鑄和王居正連忙上前和吳璘寒噤。心中暗忖,連吳璘也來了,看來劉子羽要準備進行什麼大事了。

    觀察了一下四周後,何鑄方撫著鬍鬚說道:「早就聽說飄雪閣是個**之處。而且還能日進斗金。難怪劉大人將所有家產變賣,也要湊足錢來買下這飄雪閣……果然眼光高明山明。」

    「唉,當時末將也想買的。只是實在湊不足那麼多錢。現在何大人聽聞高居監察部長一職,想必比吳某一身閒暇好得多吧?」吳璘滿臉堆笑著寒暄道。

    何鑄一聽,不禁苦笑著擺擺手道:「真是讓吳將軍見笑了。監察部的實權乃在副部長王童手裡,老夫不過是個擺設而已。」他苦笑著擺手道。

    王居正亦是痛心疾首地說道:「老夫和何大人也就罷了,下官還真為吳將軍不值。吳將軍好歹也是立下赫赫戰功的名將,論地位、論資歷皆不比那岳飛差。正是因有吳將軍在,才保得四川平安,讓金遼韃虜無法南下。可將軍這樣的有功之臣,竟然被岳雲棄之不用。反將自己的一干無才小人提拔重用。實在讓老夫為將軍鳴不平啊!」

    何鑄聽聞之後,連連點頭道:「這岳雲挾驅逐金人之功,入主臨安,依仗兵權。挾天子已令諸侯,大權獨攬。假勤王之名,行董卓之事,胡亂修改祖宗之法,讓自己的一干親信心腹、妻子兄弟擔當要職。實乃國之禍害,不得不除啊!」

    這兩人在吳璘面前一唱一合。吳璘卻是不動聲色,歎息道:「可惜本將的兵馬已經全被岳雲收編,無能為力了!」

    王居正聽罷一愣,出言試探道:「吳將軍不是還帶了八百親兵過來嗎?聽說皆是一以當十,經過血戰歷練的精銳啊!」

    吳璘瞇起眼睛。卻是淡淡道:「以本將這點人馬,和岳雲在臨安的數萬大軍去火拚,無異於以卵擊石……」

    王居正忙道:「吳將軍此話差矣,我等身受皇上厚恩,在此關鍵時候,怎能明哲保身,置身事外呢?」

    何鑄也一邊點頭,一邊憤然地說道:「嗯,說起來這幾個月,官家還真受了不少委屈。堂堂一國皇上,竟然被軟禁在皇宮之中。我等入仕十餘年的朝廷命官反而要聽從一幫武夫的指揮。若是放在從前,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王居正亦是乾咳了兩聲,假意勸道:「咳、咳!何大人還是看開些吧。現在可是亂世,亂世之中有兵就有權。皇上、朝廷都離不開武將的支持。自太祖朝以來,一直預防的藩鎮之亂,眼下算是漫延到中央朝廷來了。現在皇帝廢立,朝中決策,大臣職位,皆要那岳逆點頭才行。實與當年三國時期的董卓、曹操無異啊!」

    聽著兩人一唱一和,吳璘卻是依舊不動聲色。暗忖這幫文人想造岳雲的反,恐怕這輩子是不行了。岳雲這小賊做事心狠手辣,又手握重兵,有槍有炮。這些文人莫非想做詩罵死他嗎?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在臨安全無根基,又深受岳雲一派之人忌憚,他才不想來參予這趟混水呢。

    等會看看吧,如果這幫人的確無法成氣,自己就趕快找個機會辭職閒暇在家算了,免得引起岳雲的疑心。吳璘心中想道。

    於是,他微微一笑道:「不知道兩位大人是說的哪位官家?是當今聖上還是太上皇啊?」

    「當然是被岳逆稱為的太上皇了!老夫及朝中一干大臣、武將,誰不是官家一手提拔而來的?」王居正一臉慷慨激昂地說道:「那趙琢只是岳逆立的一個傀儡而已,之前當皇子時就只知提籠架鳥,鑽營青樓,哪裡關心過什麼軍國大事?這樣一個無能之輩,我等正會甘心擁他為帝?」

    何鑄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何某想,那岳逆之所以能拋棄前嫌,力推此人為帝,而不從太祖的後人中另選賢能為帝。必是覺得,趙琢能聽其擺佈,不會反抗。以便他獨攬大權。所以,此軟弱無能之輩,怎配當我大宋皇帝?在何某心中,我大宋的皇帝,依然是高宗皇帝!」

    這兩人說得是慷慨激昂之極,吳璘卻依然和他們打著哈哈,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對,不置可否,只說自己來此地只是和一干老友碰碰面,聊聊風花雪月之事,對於軍國大事,他已心灰意冷,不想再提。

    就在王居正和何鑄打算再勸勸吳璘時,卻聽門外傳來劉子羽的聲音:「官家,這邊請!」

    「什麼?官家來了?」門內三人皆是大驚失色。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