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五百六十九章 趙構現身 文 / 幻新晨

    這時,只見房門打開了,劉子羽陪同著一位身著普通錦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身後還跟了一大幫子人,全是朝中的一干清流重臣。

    這位中年男子頭戴一頂普通員外帽、身穿一件青色錦袍、足蹬一雙黑色步雲靴,相貌雍容華貴,但卻一臉愁容。此人正是大宋才退位的前官家趙構。只不過,現在的他卻是雙鬢花白,看來這一年來坎坷多變的經歷讓他顯得有些衰老了。

    但在眾人的眼中,官家趙構依舊是那麼的英明神武。要知道現在趙構其實還未滿四十歲。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這正是最黃金的年齡。日後還有許許多多的朝廷大事、內政外交、軍事要務、宮內雜務等待著這位官家去決斷,去指點。

    一想到這裡,王居正和何鑄二人便覺心頭一陣激昂,淚水在不經意間就浸滿了他們的眼眶,讓他們泣不成聲。

    這時,跟在趙構和劉子羽身後的人已經全部湧了進來,然後劉子羽領著這幫人猶如朝見神靈一般,十分虔誠地朝著趙構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

    其中不少人甚至激動地掉落了眼淚,嗚咽著高呼道:「臣等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快快平身。」趙構一臉和藹地向他們揮手致意,然後一擺手道:「大家都別這麼站著,快快坐下來!今日咱們不要有什麼君臣之別,就當是朋友一般。大夥兒一起商量個辦法,看看如何對付岳逆。」

    趙構難得出現的平易近人的態度,尤其是把在座的眾臣當成是朋友的態度,剎時間讓本已熱淚盈眶的眾人感動得痛哭流涕起來。房間內頓時哭泣聲一片。

    只見這些群臣又再次朝趙構深深地一叩首道:「臣等恭謝皇上!」

    然後等趙構在主位的椅子上坐下後,才一一落座。

    吳璘感覺有些吃驚,對於趙構能來出席會議,倒是讓他十分意外。雖然之前劉子羽曾神秘地對他說。有一位重要人物將出席,但他卻沒想到會是這位大宋的前任皇帝,他不是軟禁在皇宮裡的嗎?怎麼竟然也被接出來了?

    當他把這個問題向何鑄提出來後。何鑄卻是微微一笑,悄聲道:「宮中的太監宮女,侍衛大多未予更換。要從中找出一些忠義之士並不難辦。且官家的心腹中有一名易容高手,要將官家改頭換面一番,瞞過岳雲的爪牙,乃是輕而易舉之事!」

    吳璘這才驀然醒覺,趙構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的大宋皇帝,現在退位也不到一年,在臨安和皇宮中,甚至整個天下的影響力依然是很大的。

    他不禁也對要商量之事產生了些興趣,於是悄悄地打量起整個大廳內的人來。

    與吳璘事先想像的差不多,在這密室內。中除了趙構及刑部尚書劉子羽、監察部部長何鑄、吏部尚書王居正外,還有禮部侍郎朱松、禁軍殿前司都點檢丁光翔、江西轉運使曹章、無錫知府黃翔、明州知府洪宇、浙江制置使張威等數名官員。另外還有一位商人模樣的老者,他就不認識了。

    可以說,在場的這些官員士人均是對岳雲充滿敵意,又對趙構無限愚忠的大臣和武將。不過。像戶部尚書薜弼、禮部尚書范同、刑部侍郎萬俟契等雖然也忠於趙構,但卻和岳雲有些交情的官員,劉子羽卻是沒有邀請他們來出席。

    不過這倒並未讓吳璘感到吃驚。他料來必是劉子羽認為這兩人不太可靠,所以沒有邀請其來參會。

    這時,趙構卻是極有風度地開口囑咐道:「眾位愛卿,不必多禮。想我大宋自靖康之難後。二十年來,一直風雨飄搖,多災多難。在場的諸位愛卿卻同朕風雨同舟,始終忠心不改。其中不少愛卿在苗劉兵變、岳逆攻臨安、金軍南下時,亦不曾背叛朕。可惜,朕從登基至今還未曾見過你們中的某些人。如今想來還真是朕的失職啊。」

    趙構的一席話,無疑讓在場的眾臣受寵若驚起來。身為明州知府的洪宇第573章的人,在心中一直將趙構當作漢獻帝,而將岳雲當做奸雄曹操。他時時刻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一定要身在曹營心在漢,以關雲長為榜樣,可以暫時呆在曹操那裡,但一旦得知劉備的消息,就要趕來相投。

    「朱大人說的沒錯。官家,您的英明神武為天下百姓所敬仰。如今朝堂之上雖為岳逆把持。但朗朗乾坤,正氣長存,企圖以武力挾持您的逆賊是得逞不了幾日的。」王居正順著朱松的話語說道。

    這時,劉子羽方向趙構行了一禮道:「官家,在場的眾位大人也皆是抱有對您赤膽忠心的忠臣之士,看不慣岳逆把持朝政,以下克上,以武壓文,亂用新法,導致朝綱混亂。其實,追隨岳逆的那些官員,皆不過是些為虎作倀、狐假虎威之輩。想當年神宗朝時,王安石也曾把持朝政十數年,推行新法,對不從之官員,或貶調,或發配,氣焰是何等的囂張。可最後還不是煙消雲散。同樣的,一旦岳逆倒台,那些追隨小人也將樹倒猢猻散。所以官家目前最大的敵人就是岳雲,只需將岳雲擊斃,其餘的同黨,甚至包括他老子岳飛在內,均不足為慮!」

    趙構聽罷,微笑著讚賞劉子羽道:「劉大人所言極是,如若不是大人甘冒風險,以一替身置於牢中,朕也不能到此和諸位相見了。不過岳雲一干人並非泛泛之輩,不然也不會在一年內從彈丸之地的台灣而席捲我大宋全國,權傾天下。所謂知己知彼,方能克敵制勝啊。」

    劉子羽聽罷,大喜道:「官家聖明,微臣只是就事論事罷了。說到知己知彼,想必皇上早已未雨綢繆了吧。」

    趙構亦含笑點頭道:「劉大人謬讚了。朕雖貴為九五之尊,但畢竟只是一個人而已。要想清奸佞,除岳逆,復皇位,還要仰仗諸位全力支持。不過,朕幸得祖宗保佑,除了諸位外,另有不少忠義之士也表示肯協助朕重新復位。這點還是請何愛卿來說明吧。」

    這時,原來的御史中丞,現在的監察部長何鑄站立了起來,他一臉從容地向趙構躬身行了一禮後,從袖子裡取出了一份文書大聲宣讀起來。

    他的聲音也還算抑揚頓挫,眾臣很快就聽出這是一篇類似聲討檄文的文章。其中羅列了岳飛父子之前不聽軍令,自立為藩鎮,擅攻金國、遼國等「友邦」的「罪行」。

    尤其在岳雲掌權之後種種「大逆不道」之舉皆一一列出,甚至進攻劉琦和平定四川,也被定性為攻擊友軍。此文言辭犀利而又刁鑽惡毒,頗有當年袁紹的「討曹檄文」氣勢。就連那些對何鑄有些不滿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何鑄的確還是有些能耐的。

    不過眾臣也十分納悶,難道趙構想出來的計劃,就是只憑一紙空文來拉攏臨安的其他朝臣,以及士兵和百姓嗎?

    在場眾臣的疑惑並未持續太久,因為何鑄將檄文的最後一頁展示給了他們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